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艷和震撼(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艷和震撼(求訂閱)

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艷和震撼(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小小魚蝦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小小魚蝦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骨折的手法復位的表現形式與原理,一定程度上與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術,大同小異。

以至于,方子業都沒在面板上,看到過手法復位術的下游技能里面,還有骨折與關節脫位手法復位術的區分。

但是,手法復位術,的確是有它進階曲線的——

撬撥復位術、旋轉復位術、擠壓復位術……

這些下游技能的熟練度不算特別高,可方子業覺得目前的手法復位術的熟練度,就已經夠用。

心里默默想好了黃海濤所說的手法復位的原理,便只能是自行琢磨與揣測相應的手法復位思路。

相當于是要通過解剖學的卡壓,形成骨折與骨斷端內部的穩定性,然后再輔助石膏外固定術外固定,以達到固定的效果,這是最基本的原理。

但是如何要把骨折的斷端正好卡壓到相應的好處,如何去牽引,并且在合適的時候卸掉牽引力,使得骨折的斷端正好回縮,這就是表現形式的差異性了。

黃海濤等人并未打亂方子業的思考,而且黃海濤也不知道薛濤所說的方子業的手法復位有點功夫,到底是什么樣的功夫。

然而,就在一分鐘過去后,方子業就來到了患者身邊。

可奇怪的是,黃海濤并未發現,病人知道了給他復位的人換成了方子業以后,就有拒絕和排斥的意見。

反而是說:“方醫生,最后還是你給我做手法復位啊?”

昨天,方子業在做手法復位的時候,他就與家屬在操作室外,有些羨慕地看著那些可以排隊的人,因為這些人啊,都是可以咔咔兩下復位后就回家。

但他得住院、手術、打針、恢復、抽血這些七里八里的。

現在終于可以輪到他,他其實也是比較期待的。

而且,方子業昨天復位了多少個病人?那都是他親眼看到方子業把人送出科室里的。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方子業的手里有功夫在身,他并不心虛。

“嗯吶,不緊張啊,旁邊還有幾位主任看著呢,我要是不行的話,黃主任和吳主任肯定能行。”方子業慢慢安撫,同時看到了薛濤已經到了固定位置做好反牽引力的準備。

方子業也就不再糾結,抓住了合適做牽引力的位置,單手的肱二頭肌以及前臂的肌肉盡皆虬起。

骨科,不管是關節還是創傷,或者其他亞專科,都是需要幾把子力氣的。

方子業的個子不高,沒有什么脂包肌,但力氣肯定不小,畢竟是在中南醫院的創傷外科摸爬滾打了三年多。

而且,方子業發現,自己的手法復位術在3級熟練度的時候,就已經可以不依靠自己本身的所有力量,4級的手法復位術,更是如此,方子業可以利用肌肉走形的巧勁,挪用一部分力量作為牽引力來用。

這是方子業獨有的發現,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理解錯了,也不敢去問,也不知道別人也是不是這么做的。

牽引的目的和方向,其實都比較純粹,就是為了讓移位的骨折充分牽引,骨折的斷端分離。

這個過程,需要力氣牽引,但患者不會疼痛,反而會存在舒展性的爽感。

這是骨折手法復位與關節脫位手法復位,不一樣的地方。

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持續牽引時,會存在疼痛的恐懼征,而骨折的手法復位過程,則是因為骨折的移位被牽引開,骨折的斷端分離后,疼痛不會出現,甚至消失。

病人本來都做好了痛苦的準備,可沒想到,疼痛緩解后,他的呼吸節律,還逐漸平穩了起來。

見此,方子業就知道,自己這一次的牽引,是到位了的。

然后,讓眾人都很難以理解的一幕出現了。

本來是雙手做牽引的方子業,此刻竟然把自己的左手給摘了開,然后用左手,去觸碰著患者的骨折斷端的位置,而另外一只手,就這么持續牽引著,仿佛是輕而易舉。

瞬間,所有人的臉色盡皆大變!

這一幕,實在是太過于匪夷所思。

大哥,那是病人的腿啊,你好歹尊敬一下俗語,胳膊擰不過大腿,即便是牽引的持續牽引階段,你一只手,就牽引得過來?

方子業身上的這身肌肉,到底有多么強勁的爆發力,一拳能不能把人給打死?

每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方子業的力氣超級大,屬于絕對的骨科好苗子。

力氣大,在骨科醫生的眼里,就是一項絕對的天賦啊。

但其實不然,方子業此時不過是巧妙地挪用了一部分肌肉的牽引力而已。

他自己用出來的力氣,不過是自己全身力氣的四成,自己的四成力自然也不會小,提個五六十斤是輕輕松松,但沒有其他人所想象的那么厲害。

自然,方子業此刻關注的重點,就完全不在于其他人的表現。

而是,方子業是在思考,如何可以通過提拉一部分與骨折中間碎骨塊毗鄰的肌肉,用肌肉的力量,把這移位的,不與骨折直接相連的骨折碎塊,給彈回或者擠壓到它本來該有的位置上去。

反正方子業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方子業就是可以這么做。

所以,在別人看起來,方子業的操作,不過就是摸了幾下骨折的斷端,然后再按壓了一下周邊的肌肉而已。

按壓完肌肉,通過具有彈性的肌肉本身的力量,使得骨折碎塊與骨折的斷端接觸后,方子業開始緩慢地松掉牽引力量。

關節脫位的反彈力是非常強的,但是骨折的反彈力,就沒有關節脫位的反彈力那么爆炸和劇烈。

因此,就不會出現所謂的咔噠聲。

可看到這一幕的黃海濤,眼珠子都快突出來了。

眼中著急,仿佛有一萬多個問題,嘴巴開合,但仿佛沒有力氣發出音節。

因為震驚不是煞筆,存留的智商,讓他知道,在這個時候,即便是自己被砍了一刀,也不能影響到方子業最關鍵的操作環節。

震驚又如何?

方子業摸到了骨折斷端,差不多吻合還算比較良好后,就逐漸徹底地松懈了右下肢的力量。

骨折的近端和遠端回縮,與中間的骨折碎塊在肌肉的回縮力量下,就卡壓在了一起,這一瞬間,有輕微的疼痛。

“哎唷。”患者本舒展的眉頭感受到疼痛后略一皺,發出沉悶的沉吟聲。

沒有太大,因為這一瞬間的疼痛刺激,最多就是蜜蜂蟄了一下,而且是蟄當時的疼痛,并非是蟄后蜂毒的灼燒痛感,因此可以接受。

睜開眼,看著方子業已經卸力,薛濤自然也是跟著方子業的節奏走,把力量給松懈掉了,就問:“方醫生,我這個,是已經復位好了么?”

方子業也不太確定,因為按照他往常的理解,這個患者是不適合手法復位的,但是,如果根據骨折手法復位的復位效果進行評定——

方子業都還沒回話,就被一個屁股擠開了。

正是再也耐不住自己震驚情緒,在看到方子業操作完后的黃海濤,他用屁股擠開了方子業半個身位之后,馬上到了病人的右下肢處,然后觸摸著患者的下肢骨折處。

動作輕柔但有力,沒有讓患者感覺到格外的疼痛,然而按壓的下去力度,也是不小,這也是功夫纏身。

這是他獨有的一種診斷方式,方子業難以理解。

但,就在半分鐘后,他才從躬身變為站起,然后側目看向方子業,變得若有所思起來。

“黃主任,怎么樣?”吳國南趕緊問。

心里稍微有點著急,但又還好。

因為黃海濤的著急表現,會讓他下意識地以為方子業是做出了不好的結果。

然而吳國南自己又不是純粹的二貨,完全沒有自己的思維,身為一個非常專業的創傷外科醫生,如何評定骨折復位好壞,他是可以確定的。

骨折的畸形消失,患者的疼痛緩解,且情緒舒展,這就是最表層的復位良好指標。

具體的,還是要靠著X線平片來最終確定。

黃海濤想了一下:“應該還不錯,不過我不好品評,還是等X線檢查結果吧?”

黃海濤一邊說著,滿臉的猶豫和難以置信。

而聽到這話,方子業和薛濤兩人就趕緊去打石膏了。

手法復位的目的只是復位和初步固定,真要完全達到骨折治療的絕對原則的復位與固定,還需要外固定來輔助固定,不然沒有石膏輔助,萬一再錯位,那就又是一場骨折故事了。

打石膏的過程并不算慢。

吳國南聽了黃海濤的話后,還是客氣地問了一下:“黃主任,所以目前來說,暫時不需要伱進行修正,看了結果再說?”

黃海濤很認真地看了吳國南一眼,沒從吳國南的眼神和表情中看出戲謔,也沒聽出陰陽怪氣,這才點了點頭。

患者的X線檢查的復查項目,則是在復位之前就已經開在了醫囑里,且把檢查單都交給了患者和家屬,因此,患者只需要在石膏固定完成后,被家屬推下去打石膏即可。

而石膏的凝固時間,只需要在操作室外等就可以。

薛濤與方子業一起出門做了相應交代:“復查之后不用等結果,先直接上來,我們可以在病房直接看片子結果,兩個小時后,家屬再打印出來就可以了啊。”

“五分鐘之后就可以下樓去X線檢查室。”

“就是昨天照過片子的地方吧?醫生,復位得還算好嗎?”病人的家屬是他老婆和兒子,問話的是老婆,兒子則是幫忙把父親扶上推車,還一邊問著感覺怎么樣……

方子業與薛濤再進門后,本來與吳國南交談的黃海濤,將信將疑地看向了方子業,問:“方醫生,你手法復位的時候,可以調動骨折周邊的幾條肌肉為用?”

“???”方子業聽得懵逼了,投射過去疑惑的目光。

過了幾秒,看到黃海濤還是沒解釋的意思,才問:“黃主任,您能不能說得明白點?我有點不清楚你的意思。”

什么調動骨折周邊幾條肌肉為用?難道是在說我會在手法復位的時候,挪用一部分巧勁?

自己沒這方面徹底計算過啊。

吳國南和薛濤二人聽到兩人的對話,面面相覷,吳國南的目光直勾勾看向薛濤,薛濤就很自覺地又是到了吳國南的身邊,低聲解釋昨天方子業做關節脫位手法復位的一些細節性問題。

與此同時,黃海濤稍微糾結了一下才解釋:“就是,按照我們中醫方面的說法,在復位的時候,前期是使用操作者自己的力量。”

“然后是可以調用一部分關節間巧勁,進一步則是調用肌肉的巧力作為復位時候的輔助作用。”

“有些人可以調用一條到四五條,以彈力或者是推力作為復位時,骨折碎塊的側挪力量。”

“比如說我的話,目前最多只能夠在同一個患者的身上,調用三條肌肉作為輔助。”

方子業聽到這,略有些云里霧里。

茫然地搖了搖頭:“黃主任,可能您理解的境界太過于高深,我不知道。我也不太懂中醫里面的理論,我其實就是按照牽引、松解、復位、撬撥這樣的,現代醫學的思維去解決問題的。”

“什么調動肌肉的力量,我不懂,不過我會把肌肉當作是變種的撬撥器,在徹底牽引后,讓骨折碎塊被撥到它該有的位置。”

方子業在中南醫院里,從來沒聽到過這樣的講法,即便是鄧勇教授,偶爾在做截骨矯形的時候,也是說,如果是閉合復位的情況下,可以用一下哪幾條肌肉,可能會成為手法復位的輔助點,但只有經驗去總結,沒有理論上的支撐。

沒有理論支撐的東西,就只能作為科普和經驗傳授,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黃海濤的臉色繼續驚疑不定,而在驚疑不定外,還多了幾分惆悵,仿佛方子業的出現,讓得他出現在這病房,十分尷尬。

第一個病人出去后,第二個病人很快就進來。

這一次,黃海濤稍稍收斂了銳氣,他覺得方子業絕對不簡單,于是就讓方子業要不直接嘗試一下?

方子業頓時就把頭搖得如同一個撥浪鼓,低聲解釋:“黃主任,這我不行,我現在設計不出來,按照我的理解,這個患者就該手術治療。”

“如果說可以手法復位的話,我早就給吳主任和薛主任建議了,不會等到現在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方子業能建議不能手法復位的患者去手術,也能建議一些能手法復位的患者,不手術,這是平等交流和建議,吳主任可以不選,可方子業也會這樣建議,盡到自己的職責。

方子業的話,瞬間就讓黃海濤尷尬了起來。

可又仔細看方子業的表情,也不像是揶揄。于是就又通過了自己的理論,拆解了一遍,問方子業可不可以做得到。

方子業聞言,倒是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黃主任,我可以試一下。”

方子業逐漸明白了什么。

TM的自己所信的手法復位的適應征和禁忌癥,完全就成了自己思維禁錮圈,而這個禁錮圈,即便是自己的手法復位到了很高的層次,仍然無法打破思維認知緊箍。

而黃海濤不一樣,他是從理論上,就不特別認可現代醫學所遵從的那種指南以及適應征和禁忌癥的,所以,他能夠輕而易舉地列舉出來一些按常理難以復位的手法復位的方式和套路。

方子業的操作水平沒問題,在設計好相應的套路和方式后,方子業這邊就能重復。

并不費力,第二個患者,方子業也在薛濤的輔助下,咔噠噠幾下,就給復位了上去……

黃海濤見狀,只覺得自己是見了鬼。

當時就把吳國南拉出了門,只留下操作室里,方子業與薛濤兩個人面面相覷著。

大概過了幾秒鐘,薛濤沒見兩位主任回來,這才偏頭看向方子業說:“子業,你這手法復位術,水平很高啊,都不算是驚艷到了黃海濤主任,這都是讓他震撼到了啊。”

驚艷和震撼,是完全不同的心情。

方子業認真地想了一下,一邊看著自己超級大額的學識點入賬,心情的起伏,就更加劇烈起來。

“學識點74!”

“學識點81!”

兩個患者,兩次復位,直接讓方子業的學識點一下子暴漲了155點的學識點,這算不算是一下子戳進了學識點的老窩,使得學識點直接溢出了?

方子業猜測可能是這樣。

而且,之所以是這樣,方子業猜測,這可能是與當前的骨折治療指南有關。

畢竟,現在方子業所做的手法復位病例,一定程度上乃是逆指南產物。

這么說吧,順著指南往下走,最多只會產出標準的外科醫生,但是,一旦是逆著指南往外走,那么產生的結果就非常極端,要么就是走向絕境,要么就是走向涅槃和新生。

為什么對骨折的手法復位產生的學識點會這么豐厚?

因為它新啊,對它的認識,可能現存現認的理論,太過于淺薄,是未成熟的體系,是可以值得去深入的破局點,沒進一步,都可能打亂認知。

什么是學識,新的認知就是學識。

方子業的內心怦怦跳動起來——

(本章完)


上一章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