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第一百四十章 加入石膏隊(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章 加入石膏隊(求訂閱)

第一百四十章 加入石膏隊(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小小魚蝦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小小魚蝦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然而,方子業才正好打算出門時,李元宏小跑而來,看著方子業推著箱子走出來,欲言又止。

改口問:“方博士你是打算回去了么?”

方子業說:“宏哥,剛來了位兄弟說這邊忙不過來,我就想著也別礙手礙腳。需要我幫忙嗎?”

“要不,你稍微晚一點?說實話啊,我們這里,打石膏的人手都有點捉襟見肘了。”

“這一次的病人量,實在是有點太多,好幾個大巴車,總共幾百個人多多少少都受了點傷,小清創縫合的加起來至少三百多人,每個醫院分一下,涌入的病人量都實在太多。”李元宏有點難為情。

方子業聞言,馬上果斷地把自己的箱子往醫生休息室里一塞,然后就擰起了一件白大褂,說:“沒關系,宏哥,我去哪里拿口罩和帽子?”

“護士站就有,辛苦了啊。”李元宏不好意思。

方子業出去后,就看到,病人量真的是一下子都集中了,雖然來病房里的病人,都不是大創傷,畢竟大創傷都是從急診科直接被接手術室或者急診手術室了。

單需要進到操作房里做小清創的病人,就有七八個。每個人都是打著繃帶,繃帶的表層多多少少帶著血。

辦公室里,一位值班醫生以及另外一個過來幫忙的醫生,被八九個需要辦理住院手續的患者以及十多個家屬圍著,且家屬的胳膊和小腿處,也是稍有血跡。

只是沒骨折,但刮刮擦擦破了皮。

也是不可開交。

李元宏正在給護士站另外一些人做著分理,骨折簡單的就打石膏,骨折稍微有點復雜的就在旁先等著,他等會兒排隊帶去另外一個操作室做手法復位,同樣要打石膏。

操作室里,已經是有一個小伙伴在開始忙活起來。

他右手邊的推車上,至少是堆積了各種型號的石膏二三十個。

與此同時,護士站那里,幾個護師同時開始操作,掃碼,開醫囑,給病人解釋,有人說打石膏貴了吐槽的,有人還說能不能加錢先做的。

亂七八糟。

方子業抓了兩個口罩,兩頂帽子,兩口袋的檢查手套后,就撕開了口罩和帽子的外包裝,先戴起來。

雖然很著急,但也要注意保護自己,戴上帽子和口罩是十分必要的。

打石膏,方子業在中南醫院的骨科值班時,也經常做,一個病例得到的學識點只有零點幾,但勝在簡單,比進練功房里好。

方子業就對正給病人解釋的李元宏說了一句先去打石膏了,對方點了點頭,仍在安撫:“大家不要著急,必須要規范化,程序化,這樣速度才可以提升起來。”

“我知道你們都很痛苦,但在我們的眼里,我們都要給伱們解決問題,所以也不打電話找熟人啊什么的,我們現在什么電話都不會接。”

“現在屬于是比較關鍵的時期,莫說是院領導的電話,市領導都不會打電話過來。大家一視同仁,過去排隊,一個一個來。”

“我們都不是在玩,包括我們的主任老主任,都還在急診科接診病人,或者是手術室做手術,具體是遇到了什么情況,想必各位比我更加清楚。”

“雖然有一句話不好聽,但是你們能夠來到這里,或走或推,沒有被急診科留下,這就是一種幸運了,大家相互理解和體諒一下,我們醫院是非常正規的醫院,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但也要根據疾病的輕重緩急,來一一處理。”

李元宏還是非常沉穩的。

方子業到了操作室后,就先開始幫忙。

在里面的打石膏的人,是吳國南主任醫師組下的一位主治,叫王忠興。方子業簡短說明來意與身份,他就點了點頭。

“正好,兄弟,你幫我扶一下腿,這患者的家屬不會扶腿,這小護士是實習的。你應該懂牽引扶腿法吧?”王忠興見方子業的年紀不大,問。

“沒問題的王醫生。”方子業對王忠興回了句后。

躺在了操作床上的阿姨就用本地口音講了:“醫生,痛啊,你輕一點咯。”

這應該是一位恩市人,未必是恩市市內的,帶著方言的口音。

方子業也操著本地話說:“莫怕(別怕),我會輕點搞,不得痛。(輕點來…不會很痛)”

阿姨一聽方子業的口音,就說:“你應該是巴縣那里人吧?我聽你口音和我妹夫好像。”

方子業則沒回話,安撫了情緒就好,接下來的,還是要看操作。

王忠興醫生所說的牽引扶腿法,其實就是用牽引的力量,讓骨折的斷端形成一定的分離,而不產生摩擦。

在這樣的方式下,即便是幫助患者過床,還是上推車、移動等,都是不會產生比較銳的疼痛感的,如果不是專業的人,不知道合適的牽引手法,那么骨折病人的轉床,那就是一場痛苦。

這位阿姨是腓骨中段的A型骨折,斷端吻合好,只需要直接打石膏臨時固定即可。

王忠興已經是開始鋪了高分子材料的石膏,長約120公分左右。

腓骨中段的骨折,石膏必須要夠長,如果是腓骨下段的話,則只需要到膝關節位置即可,這一點,王忠興還是非常專業的。

骨折后要抬腿,就必須要讓患者的骨折力線非常平行,否則的話,就會因為重力或者肌肉牽拉等各種作用,造成疼痛。

不過,這一點對方子業而言不難。

方子業一邊施加著往足底方向的牽引力,一邊小心地扶著患者的腘窩,說:“不痛啊,嬢嬢(阿姨),稍微一點痛就要忍一下子!”

要說絕對不痛,如同正常人那么舒適,那就別想了,肯定會有輕微的痛點的,只是阿姨都沒再哼哼。

“唉!喲。”她嘆了一口氣。

“這樣就很好咯,之前我上這推車和救護車的時候,感覺腿都斷了……”她嘆息著。

方子業并未回話,而是等著王忠興趕緊過來操作石膏外固定術。

石膏外固定術,需要將高分子材料所制成的石膏浸水打濕后,再予以塑形,最后以繃帶纏繞包扎,形成良好的外固定即可。

很快,王忠興就過來了,把石膏貼在方子業的手背上,方子業則是稍稍一繞,就把石膏握進手心,緊貼患者的毛褲下方。

與此同時,方子業還幫忙卷曲了一下石膏的兩端,避免后面凝固后,對患者的皮膚造成膈壓。

王忠興看著方子業的熟練配合,也是稍稍點頭。

心里暗說這個博士還是算中規中矩,不是那種全學術型的,一點臨床都不懂的。

快速纏繞著將這個患者的石膏固定好后,方子業就在她的腘窩位置墊了一小塊,然后看著王忠興去到別處,他就交代:“腿不要伸直啊,你這里的弧度不留下來,以后石膏持續固定的期間,你會很痛苦的。”

“這里稍微留一點弧度,方便你以后坐下來。”

打石膏除非是膝關節處骨折,否則腘窩位置都要有一點弧度的,否則就是全下肢的僵硬,不僅是上廁所不方便,正常地坐下都很難。

看著王忠興已經非常熟練地去閱片另外一個即將打石膏的患者,方子業又繼續交代說:“還有就是回去之后坐高一點的凳子,你病歷本給我,我幫你寫一下。”

雖然有兩張操作床,但不能兩邊同時操作。

因為準備石膏需要時間,石膏凝固也需要時間,只能說正好兩邊完成輪替,不能同時開始打石膏,不然剩下的還是等。

方子業一邊習慣性從口袋里取筆,但沒有筆,就直接轉身從王忠興口袋里拿出來。

“欸;記得還我啊。”王忠興下意識地就來了一句,仿佛是本能。

“好的王醫生。”方子業點頭。

然后開始寫:“你回去之后,還是要多注意,不要行體力活動和劇烈運動,而且還要復查,決定你摘石膏的時間。”

“也不要久坐,可以拄拐不負重地行走,拐杖的話,你出去隨便買一根。”

“醫生,哪里有啊?”阿姨問。

“一般的藥房都有,恩市里面沒有,你們老家的藥房也都會有,實在不行就讓木匠做一根,這個我也不知道哪里有。”

“本來科室里是有的,但現在估計忙不過來,這個拐杖也便宜。好吧。”方子業一邊看之前的醫囑,一邊記錄。

予以石膏外固定術固定處理,建議休息,避免負重以及重體力勞動,忌劇烈運動。

建議坐高凳,避免皮膚過度壓迫致壓瘡。

這般寫完后,方子業再閱片了一下,沒發現什么問題后,就把急診病歷本交給了她。

而她的家屬呢,則是要等一會兒才能進來。

沒辦法,操作室就這么大,兩邊得打石膏,如果家屬們都沖進來的話,那石膏就別打了,人擠人算了。

“醫生,能不能快一點啊,站不動了。”外面有人催促。

“一個一個來,她這個石膏也要固定啊,不固定就白打了。”方子業對外面回了一句后,就趕緊去到了王忠興所在方向,幫忙進行下一個尺骨骨折的特殊石膏的助手了。

與此同時,看著0.3的學識點入賬,方子業非常欣喜,操作室十分鐘不到,就趕得上練功房3個小時,美滋滋。

當然,這樣的心思,方子業很快就收下,老老實實地當助手。

病人一個一個地陸續從操作室出去,少但多的學識點,一點一點地被方子業搜集,雖然說,打石膏的助手,拿學識點比操作位更少,但沒必要搶。

給患者解決問題,讓他們早點離開醫院,疏通現在病人堆積的擁堵,才是第一要務。

然而,就在進行到第七個病人的時候,方子業看完了這位患者的平片,眉頭稍稍一皺。

“王醫生,這個病人,直接打石膏,是不是有點不合適啊?他這個骨折屬于不穩定骨折,可能要手術處理,會好一些,不然以后骨折端余留的疤痕會有點大。”方子業思慮了一下,還是如此建議。

“啊?”王忠興都打算去準備石膏了。

因為這個病人要打石膏處理,是上級的意思,現在方子業指了出來,讓他有點不適應。

“我覺得可以再問一下李醫生的意思,這個病人收治住院可能會好一些。”方子業繼續建議。

“啊?我這個要住院啊?”進來的人,是一位將近五十歲的大叔,長相敦厚,但此刻聽到方子業的建議,也不禁是緊張起來。

“住院治療會更好,如果直接打石膏的話,你以后這條腿啊,應力不好,走路、工作,都會余留不少問題,而且疤痕也大。”

“甚至有幾率導致骨折錯位,導致骨不連的。”方子業說。

他的骨折,的確是脛骨中段的骨折,但屬于是B2.3分型了,這個分型的骨折,目前的水平,是一般不進行手法復位和直接石膏固定術處理的,雖然看起來骨折線對合比較好。

方子業看過的文章很多,也不能把話說死,畢竟那也只是統計學的數據。

“那之前那位李醫生?”平頭漢子額紋緊皺起來。

“大叔,現在病人太多了,粗略看一眼可能沒那么精準,只有慢工出細活,我們給你的建議肯定是根據你的實際情況變通的。”

“當醫生也不是流水線,來了病人就直接打石膏走。”方子業還是看向了王忠興。

王忠興此刻則是已經拿著他的片子匆匆跑出去了。

大概兩分鐘后,王忠興重新進來,他把片子給了中年大叔,接著說:“大叔,你這個要住院,我們科室的薛主任看過了,確定你這個最好是住院處理。”

“打石膏的石膏外固定術,是達不到固定要求的。這個您也理解一下,畢竟這一次來的病人太多了。”

“但我們還是要為你負責。”王忠興很實誠。

“唉喲,我還以為也只要打個石膏就可以回家去呢。這出來玩一趟,怎么還住上院了咯。”他有點吐槽著說,看起來頗為敦厚樸實的他,仿佛家境還蠻寬裕。

“大叔,這個我們只能尊重事實啊,對吧。你先去醫生辦公室,再辦理一下住院手續,我們的確是忙不過來了,我們科室里現在總共六個醫生,還是接診不過來,稍有紕漏,請你們理解一下。”

“家屬來一下,把這位大叔扶過去醫生辦公室辦理住院手續……”王忠興一邊招呼,一邊喊下一個病人進來,絲毫不敢耽擱時間。

“下一個,嬢嬢(阿姨)……”

只是,這么喊的時候,王忠興看向方子業的表情微變。

說實話,他都壓根沒想過往這方面考慮,但方子業不在自己的位置,卻能提出自己的想法,這從思維層面上,王忠興就覺得自己比方子業弱了一層。

他只想著做事,完成打石膏這種操作,方子業想著的是治病,而且水平還有點高。

可能是病人量一下子堆積了,所以這位大叔和家屬都沒吵鬧。

但是如果只有他一個人的話,你診斷錯了,那你可能就麻煩了。

見得多了,也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情。

下一個病人進來后,就趕緊問:“醫生,我這個打石膏能治好嗎?”

包括隔壁床上躺著的病人也追問:“醫生我這個沒搞錯吧?”

方子業聞言趕緊解釋:“沒有沒有,大哥,嬢嬢(阿姨),哪里有那么多錯誤哦,你們兩個的骨折都簡單,應該是受傷的時候,應力比較簡單,打個石膏就可以處理了。”

“我們又不是為了讓誰住院而住院,肯定都是給你們建議的最好處理方法。”

王忠興這一回,就多長了一個心眼子,他覺得,方子業這么年輕的學生,都會思考,不把上級的決定當作唯一標準,那自己也得學會思考一下。

時間如水!

方子業與王忠興二人,在三個小時時間里,完成了接近二十個石膏外固定術的操作,這才把操作室門口的單純骨折病人量給清空了。

中途,方子業與王忠興稍微換了一下位置,畢竟總是讓方子業做復位牽引,那也沒人有那么長的持久力。

一來二去,方子業和王忠興還相對熟悉了。

打結最后一個患者的石膏繃帶成蝴蝶結后,王忠興伸出半截身子出去,沒看到有病人后,就直接一屁股在地上坐了下去。

雖然只是打石膏,但是連續打三個多小時的石膏,你試試?

不累是假的。

方子業則是考慮到白大褂不是自己的,需要別人洗白大褂,就沒這么隨意,但也貼著墻,一邊寫病歷,一邊口干舌燥說:“你這個啊,回去之后可以坐矮凳子,因為你骨折的是趾骨。”

“所以沒那么多講究,但是要非常注意,不要踢到了東西啊,這趾骨本來就脆,現在還骨折了,萬一再踢到什么會很容易二次骨折的。”

“好的好的,謝謝醫生。”病人和家屬趕緊點頭道謝,然后家屬扶著,病人單腳跳著出去了。

到門口,還不忘回頭說了聲:“謝謝啊,兩位醫生,你們也辛苦了。”他們排在最后一位,是實打實地看到兩個白大褂,連喝水的空都沒有,就一直在這里連軸轉。

病人走后,王忠興才看向方子業,豎起了大拇指:“不愧是博士啊,這理論真的強。說兩個不適合打石膏,就不打石膏了。”

方子業沒有架子,而且稱呼也從王醫生,到了王哥,再到了現在的興哥。

王忠興自然不可能自己再擺什么架子。

一位接地氣的博士朋友,他是不會拒絕的。

“興哥,你就嘲笑我吧,我無所謂,其實喊我子業就可以了。”方子業揉著手腕。

搓著拇指。

特別是寫字的拇指都疼了,然后伸了一下懶腰,再看向外面。說:“興哥,我先去喝口水,你去不?”

王忠興則掏出煙:“小快樂要不要?”

方子業婉拒。

王忠興則說:“那我去休息室里面喝水,你去辦公室吧……”

兩人分開了。

求最后一天月票啊,到六千加更。各位書友大佬覺得還可以就投票了啊。

(本章完)


上一章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