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愛人間煙火氣(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愛人間煙火氣(求訂閱)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愛人間煙火氣(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小小魚蝦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小小魚蝦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時間如水。

臘月二十八,方子業交代洛聽竹幫忙把沒做完實驗的細胞給凍存一下,就提前一天開溜了,直接殺回老家打算過年。

方子業并沒有問洛聽竹回不回去過年這樣的傷心事,只是知道洛聽竹應該會在漢市守年。

但方子業有一個比較溫馨的家,所以方子業得回去。

自然,方子業也不可能邀請洛聽竹回他家過年,這樣的想法都別有,免得到時候十分尷尬。

方子業是臘月二十八下午的十八點四十七分到了家里,家里的五六只雞鴨,在昨天就已經死得透透了的。

本來是打算方子業什么時候回來,什么時候殺,吃新鮮的。

但方子業老家的習俗有一句話,殺七不殺八。

也就是說,逢初八、十八和二十八,是不造殺業的。

方子業到后,當晚的晚餐就相當之豐盛。

而且,也沒有什么需要方子業幫忙的地方,方子業一回來,只是陪著老爸老媽吃了個晚飯,然后就被也回家過年的老同學,給拉出去了半個晚上。

這是從小玩起來的鐵哥們兒,不好拒絕。

好幾年都沒回家,回來的節假日,他們也不在,雖然感情略淡薄幾分,但方子業回到了家,被逮住了就邀請你去他家里做客,你怎么好拒絕呢?

一路來回,路上叫方子業的人不在少數。

雖然方子業好幾年都沒有回家過年,但節假日偶有回來,方子業就是在鎮里面長起來的,且目前還是頗為罕見的碩士研究生,前途無量。

基本上很多人,都很樂意與方子業熱情打個招呼,方子業也只能一一回啊。

“嬢嬢(阿姨)、叔叔、伯伯、大姐大哥……”

一直到晚上的九點,方子業才重新回到了家里……

坐在自建房二樓的客廳,一邊剝著瓜子花生,一邊給父母講述著自己畢業論文答辯的事情,還有就是大概講了一下博士期間的就讀計劃。

兩人都聽不懂,但也覺得挺牛的。

“聽起來還是挺有出息的,應該就是電視里面,那種戴著手套、帽子,顯微鏡做實驗的那種高端人才吧?”老媽說著。

“不對,應該是電視劇里面,掛著聽診器,走路都帶風的醫生……”

老兩口說了很久。

方子業說:“我還是你們兒子,還是個人呢,我有點困了,伱們早點休息吧,明天起來,還得辦年。”

辦年,就是為過年做準備的意思。

土家族是過臘月二十九的下午,也有人過二十九的上午,也有部分人過三十的早上或者三十的下午。

只有少數的苗族,才會過大年初一的早上……

這幾天,方子業除了白天抽空一兩個小時,走訪了一下小時候最好的玩伴外,其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里,和父母嘮著嗑。

并且接待前來提前走訪的親朋好友。

本來走親戚啊,是年后的習俗。

但是方子業比較特殊嘛,在父母兩邊的親戚里面,都屬于是最爭氣的。

因此,即便是沒有到年后的正常拜年環節,仍然有舅舅姨媽和大伯伯母來家里玩。

年前串門不送禮,年后走親不空手。

雖然大家來的時候,都沒帶東西,反而要吃吃喝喝,但方子業發現,自己的老媽可高興了,把家里所有準備的年貨,全都一股腦門地拿出來。

想吃多少吃多少,不夠還可以打包。

方子業的表侄子以及堂侄子或者姑侄子,在離開的時候,都是大包小包地打包回去,老媽在短短兩天,到街上的干貨店,買了三十斤的瓜子,三十斤的花生,才勉強夠用。

可老媽仍然一整天都笑不攏嘴,仿佛是期待這一天,期待了好久好久。

年三十,是很多人家準備過年的日子,但方子業家里啊,就不用辦年,只需要負責玩即可。

然而,才高興了一天的母親,又開始惆悵起來,一邊暗暗噙著淚,給方子業明天初一的出遠門,準備著提前炕好的臘豬腿,臘肉方邊肉,臘豬頭等,一邊有些不舍地看著方子業。

父親呢,則是在給方子業啊,準備一些現做可以吃的東西。

比如說血灌腸、炸酥肉等。

兩大袋子,基本上都被他塞滿了,還在往里面塞,方子業此刻正提著袋子,說:“老爸,再塞就破了。”

“沒事兒,沒事兒,你去了就可以直接吃,特別是這個酥肉,蒸一下,煮一下都好吃。”

“比你吃外賣強,這個血灌腸呢,則是炸一下更好吃,你會炸嗎?”

方子業笑笑說:“爸,初中的時候,我還做過飯呢。”

“那不也有那么多年過去了么?”

“再帶點糍粑……”

一個晚上,老兩口都在忙活。

方子業則是哪里都沒去,就這么看著兩人給自己投喂,然后偶爾給他們一個人剝開一個橘子,一個人削一個蘋果,兩人就樂開花。

晚上,一家三口還吃了點宵夜。

沒有餃子,沒有餛飩和湯圓之類的,就是架著小鍋仔,放一點牛肉和羊肉,舀一大碗燉好的熬肉,一碗蒸肉……

沒有什么特別的儀式感,更沒有燭光,就只有不好看的聯歡晚會陪伴著。

但方子業和父母幾個人,都陪著小酌了一杯,每個人二兩。

即便老媽也能喝。

吃飯間,老媽還一直說:“今年這個熬肉的火候到了,雞肉燉的時間太短了,這土雞啊,還是要燉長一點時間,不然肉質就太硬了,吃不下去。”

“蒸肉里面的小米放多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年三十的十二點。

方子業也是不能免俗地陪著自己的老爸,一起出去放鞭炮搶年。

家鄉有習俗,誰最早放鞭炮,來年就走大運。只是吧,有些人不講武德,從十一點半,就開始放。

但也無所謂,方子業和老方,則是在十一點五十五分的時候,就準備好了點火準備,讓老媽看著時間,一直到差不多十二點的時候。

老媽很認真地看著手機說:“快點火,點火,還有十幾秒了。”

方子業和老方二人則是各自用火機點燃了禮花筒與鞭炮,方子業點的是禮花筒,主要是父親怕他崩到手。

炮火先起,噼噼啪啪,響起來的是兒孫滿堂喧鬧聲。

禮炮后至,咻咻咻咻,閃出來的是前程無量祥和云。

三個人看著,老兩口在笑,老方摟了摟方子業。

方子業則是拍攝著視頻,拍了一半后,又把攝像頭反轉過來,拍了一張全家福式樣的視頻。

里面閃著福氣的一家三口。

炮火炸完,禮花筒也喧囂殆盡。

“走走走,外面太冷了,去里面烤火,烤火了就洗澡睡覺,來年清清白白,干干凈凈的福氣滿堂。”

“子業,明天你自己走啊,后面我們把肉和豬腿這些,給你寄過來,你一個人拿不下,我得和你爸給你外公外婆以及爺爺奶奶的太太們都燒點錢。”父母二人交待。

“好!”

“其實也不用帶那么多。”

“可以帶,可以帶,你都瘦了。”老方憨笑,然后往洗手臺方向走去。

方子業則先上樓去洗澡,心里面默念,祝爸媽身體健康。

其實,在這邊,也有‘送亮’的習俗,就是拿著鄉紙燒給老人,畢竟逢年過節。

但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在世,因此,他們是不用直接去燒鄉紙的,以往都是外公和爺爺這兩支的人,各自領頭去帶著大部隊拜送祖宗。

方子業的父親,才要跟著爺爺去看望祖宗。

但去年,方子業的父母,都跟著兩邊都去了,希望祖宗可以保佑方子業讀到博士,以后前程遠大,今年成功了,那么以后就每年都要去探望。

這是方子業父母的世界觀,方子業只希望,自己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都身體健康。

本該,方子業是要每家都拜訪和待幾天的,但方子業回來的時間總共就才三天,著實勻不過來,而且方子業也想陪父母,就索性等到下一次的假期,再回來拜訪吧。

初一。

凌晨的六點,方子業就起床了,背著電腦包、雙肩包以及一個箱子,外加兩大袋來自父母的厚重禮。

方子業必須得早點,方子業要先從鎮里面到巴縣,這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然后還要從巴縣趕去巴縣的火車站,這時間也不短。

因為巴縣的火車站,稍微有點遠,有二十多公里路程,還沒有公交車,得要打車過去或者拼湊車,相當不方便。這一段旅程,可能需要一個多小時。

再加上周轉,即便是六點半從鎮里面出發,到火車站,就需要三四個小時。

那時候就是十點鐘了,十點鐘還沒有動車,如果錯過了九點五十八這一趟,就得白白在火車站等兩個小時,等十二點這一趟,且票還有可能搶不到。

不過,方子業并不覺得辛酸。

拉著行李,走在前往巴縣縣城的城鄉公交車站路上,方子業覺得非常溫馨。

不管這里是有多么偏,但這里都是方子業的根,是方子業土生土長的地方,只要父母在這里,這里就是自己絕對的港灣。

只是,感受著寒風撲面與父母的愛意,雜糅下。

方子業想到了一句話。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故,人生只剩歸途。

于一般人而言,這是正理,那如同洛聽竹這般,父母都在,但父母天各一方的,她的來去處,又是哪里呢?

或許有一個奶奶,補足了她的親情,可現在她的奶奶也不在了啊。

這兩天,洛聽竹仿佛人間消失了一般。

方子業也不知道她在做些什么,反正晚上的時候,準時發一組照片后,就再無回復。

而且照片也非常正經和正式,沒有夾雜亂七八糟的。

“子業,快來,上車就走。”公交車收銀員看到方子業拖著東西,遠遠招呼。

方子業趕忙連蹦帶跑:“好多錢。”

“三十。”

“我掃碼……”

方子業左右看了看,再沒座位。

過年期間的超載,只要交警不給力的情況下,在這樣的鄉下是避免不了的。

而且,公交車上,方子業還聞到了雞籠里面的雞糞味道,還有后備箱有一只鴨子一直在嘎嘎嘎,嘎嘎嘎。

這應該也是有人過完年后,把活禽帶到縣城里殺著吃。

但它們代表的,又是另外一番人生……

終于,是在初一下午的六點左右,方子業奔襲了將近十二個小時,才終于是在中南醫院的地鐵站,下了地鐵。

重新呼吸上自由行走期間的新鮮空氣,方子業沒由感慨了一下。

“這算不算背井離鄉呢?”

給家里打了個電話匯報了一下行程,再問父母已經都吃過了晚餐,目前去伯伯家里拜年和看奶奶的路上,方子業就松了一口氣。

“老爸老媽,記得給我拜下年奧,雖然也不是什么貴重的禮物。”方子業回家,肯定是帶了禮物的。

但都是些小玩意兒,畢竟方子業目前沒收入,送不了什么貴重東西,但好歹是份心意。

“放心吧,孝心到了就行。按照你爺爺奶奶的心思,你送一顆白菜比我送一盒禮品都更讓他們覺得珍貴。”

“甚至我們兩打一架,我還被我爸打一頓。”老爸在電話里的聲音,依舊爽朗。

畢竟爭氣的是自己兒子……

掛斷了電話后,方子業就來到了出租屋里。

用鍋簡單地煮了幾坨酥肉,還是來自家里的那種熟悉味道。

方子業就坐在桌子上,看向了窗外,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和幸福感。

祖居山村,并非本意,想要跳出來,就只能是背井離鄉,要么是打工,要么就是求學,要么就得走大運,否則的話,永遠都翻不完家鄉的那幾座高山。

未來的路還很長。

看著幾坨面相不算特別好的酥肉坨坨,方子業猶豫了一下,發了條信息問:“師妹,我回來了,從家里還帶了些小吃,現在正擱鍋里煮著,你要不要一起來吃點?”

過年期間,方子業享受著闔家團圓的氛圍,不敢打擾,以免驚擾到孤身一人的洛聽竹,但此刻回來,方子業覺得機會比較合適。

給洛聽竹送豬腳這樣的大貨不應當,她還沒有這樣的身份,只有送老師們合適,不過給洛聽竹分一點小吃,這屬于正常的贈禮。

方子業本以為洛聽竹會拒絕,但沒想到的是,洛聽竹還滿口答應下來。

不一會兒,方子業在運動場旁接到洛聽竹的時候,就發現,洛聽竹走來的方向并不是宿舍樓的方向,而也是方子業租住房子的方向。

方子業稍稍愣了愣,就看到,洛聽竹拿來了三個保溫盒。左手擰一個,右手擰兩個。

“你這是?”方子業轉了方向,走過去。

“過年,自己做的。就是味道一般。”洛聽竹給方子業遞來兩個保溫盒。

“聽竹,你也在外面租房子了啊?”方子業意識到了言外之意。

“嗯吶,在宿舍里,不好過年,在外面的話,好歹能生火開灶。”洛聽竹輕描淡寫地描述著自己努力生火的樣子,云淡風輕。

看似高冷的她或許也最愛煙火氣息。

方子業就點了點頭:“挺好的,在自己的房子里,想多晚睡覺就多晚睡覺。”

兩人一路走到了方子業租的房子里,裝修不好,家電老舊,但勝在干凈。

不過方子業還是在洛聽竹坐下前,用客廳專用抹布擦了擦桌子和椅子,說:“我還有東西煮在鍋里,你先坐一會兒啊……”

冬天的漢市很冷,如果一旦出鍋,估計很快就地涼下來。

洛聽竹拉開了大長款羽絨服的拉鏈,并坐在了三腳架支起來的小方桌前,慢條斯理地打開了自己帶來的保溫盒。

有她自制的‘抄手’,在她老家也有人叫包面,干濕分離著。

另外還有兩個菜,一份是干辣椒炒雞肉塊,一份是干辣椒炒白菜,最后一盒則是白米飯。

方子業端來了一個小砂缽,看著洛聽竹帶來的東西,嘖嘖稱奇:“你還自己做飯了啊?”

“嗯,剛煮的,師兄你這里有碗筷嗎?”

方子業自己不做飯,也沒這個時間。

所以,方子業馬上答應下來:“我先下去買點一次性的碗筷回來……”

九點半,洛聽竹把自己的保溫盒帶了出去,方子業送了一截路,發現洛聽竹租住的房子距離自己的樓棟不遠,應該就七十米的直線距離,但要經過兩個轉角。

里面的裝修和陳設,都與方子業租的房子很像,但里面的家電等,都更為齊全。

方子業發現,有很多東西,應該都是新購置的,有冰箱、小型洗衣機,還有電飯煲、炒鍋、煎鍋、木鏟大勺子等。

切菜的砧板都有兩類,一類是白色橡膠制,一類則是傳統的竹板砧板。

看著這捯飭得有模有樣的廚房,方子業也只能對洛聽竹豎起了大拇指。

方子業還要看的時候,洛聽竹則引路說:“師兄,這邊是我住的房間,這邊是我改造的書房,師兄要不要看看?”

方子業想了一下:“你是不是從上個月的二十號左右,就開始租房子和改造了,那幾天你沒來,是因為在做小裝修?”

“嗯吶,師兄,我覺得住得舒服是挺好的。”洛聽竹點頭,然后打開門,給方子業展示著她的成果。

房間的面積不大,但是書桌卻很大,而且里面擺著的另外一個柜子,也被她改造成了書柜,里面擺滿了各種密密麻麻的書籍。

其中一大半是新的,只有一小半是舊的。

可以看得出來,洛聽竹的閱讀量,是非常驚人的。

(本章完)


上一章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