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第九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一更,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一更,求訂閱)

第九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一更,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小小魚蝦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小小魚蝦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袁威宏并未喝醉,這一點從方子業給袁威宏再用酒瓶里的礦泉水續杯,被他識別了出來,就能認識到。

袁威宏說話間,頓了一下,對方子業招手:“你出去叫一瓶大的椰汁進來吧,喝酒喝到了這個程度,再喝水完全沒味道。”

“小揭,你接下來一年的規劃,師父稍微給你修正一下,第一個,在寫文章方面,伱不用再開墾什么工具性的文章了,要把多余的時間放在專業操作和實驗方面。”

方子業聽到一半就走了出去,出包廂門找到服務員說了一下,服務員自然是馬上答應安排進來。

但方子業還是親自跟著服務員去前臺,把椰汁自行帶進了包廂里,進去后,給袁威宏先滿上,再給揭翰也倒了一杯。

才坐回自己的位置認真聽講:“為什么要這么安排呢?”

“工具性的文章,主要是為了讓你熟練的應用好書寫文章需要用到的一些工具,做統計學分析。但單純的統計學分析性文章的含金量和工作量,并不算大,還是要移動到基礎性的文章上面來。”

“從基礎性的文章,了解基礎課題該怎么做,然后才有足夠的資歷,以后轉戰到臨床課題。你看過哪個副教授或者主治,有資格做臨床課題的?基本沒有,厚度都還不夠。”

“而開展臨床課題,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科學實驗方法和規劃之外,另還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術支持,去研發,原創新的術式以及操作的細節,包括鄧勇教授在臨床中做的,關于新的可利用于臨床的帶蒂骨瓣的設計。”

“都是需要臨床操作來支持的。”

“而且你也不必好高騖遠,第一學年,咱們就踏踏實實地把切開術、清創術和縫合術三大最基礎的操作練好,順帶著練習一下止血術即可……”

“課題方面的話,你也不用給自己承接太多,這會一定程度上給你帶來延畢風險,可以做完之后,再考慮申請。”

“碩士研究生想要申請市級課題的難度非常高,而你已經拿到了校級課題,以后想要再拿校級課題也不可能,所以主要還是先把目前拿下來的這些課題給做好,就是二甲雙胍與骨巨細胞瘤之間的影響,并且,證明二甲雙胍是通過HK2這個分子層面,對骨肉瘤的各個層面造成影響的。”

揭翰聽到這,先吸了吸鼻子,然后再看了一眼自己的方子業師兄,低聲問:“師父,這個方面,師兄給我余留下來的操作基本沒有了吧?”

方子業的預先實驗做到了哪一步,揭翰不清楚,但是自己申請的這個課題,如果自己的小組愿意,現在就可以成稿書寫文章,然后直接完成高質量的結題,相當于兩萬塊錢是白拿的。

方子業聽到這,就解釋說:“師弟,沒事,有錢回來了,有的是實驗可以做。”

這一點,揭翰完全不用擔心,現在揭翰要掌握和學習的是基本實驗學方法,這個隨便地找一個方向就可以重復一遍,最主要的還是把熟練度練起來。

袁威宏也點頭:“這一點,你師兄給你鋪設的路是很好的,揭翰,你不要只看著你的課題沒得操作做了,你要看到,你現在的課題經費,可以高枕無憂地給你作為練手實驗的材料經費。”

“你就算是做失敗了,也無傷大雅,也能夠結題,但你可以安然無恙地提升自己的基礎細胞實驗熟練度。”

揭翰聽了,馬上笑著回說:“師父,這個我知道,有師兄開路,而且我師兄這么優秀,我能夠得到的資源要比別人會更多。”

“我其實是想讓師兄多帶帶我。”

“之前志明師兄說的一句話說得好,聽竹師姐這么漂亮,都舍得下面子,我們這五大三粗的,還要什么臉面啊。”揭翰說著,舉著乳白色的椰汁,敬了方子業一杯。

手段有點拙劣,但‘禮輕情意重’,方子業也無所謂,他更加在意的是,袁威宏會對自己后續的安排,做一些規劃。

這是袁威宏的一個好習慣,他會每年都幫忙學生,詳細地規劃一下,而且根據規劃,還會不同進行調整和削減目標。

只是以前啊,方子業對袁威宏的規劃,基本只是削減,沒有加擔子的。

“再說說你,子業。”

“就你目前的積累而言,我相信你在博士畢業前,專業能力是完全沒問題的,但就是科研能力和厚度,還是相對單薄了些。”

“這一次的博士復試,你也看到了,那種最優秀的一批碩士研究生,在科研領域,到底跑了多少米。”

“比如說周福勇吧,他目前發表的文章總共有五篇,都是基礎性的文章,其中三四六分的居多,但是有一篇論文,是有十四分的高分,這就加大了他的優勢,可以走蔥研計劃。”

“他這樣的底蘊,是對任何一個有夢想,想要做出創造性突破的高校和教學醫院,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即便是他不讀博士,甚至都可能找到像省第三人民醫院這樣的單位工作。”

鄂省第三人民醫院也叫鄂省中山醫院,原是軍區醫院,后來改名為鄂省第三人民醫院,也是漢市比較有名的三級甲等醫院,屬于是江漢大學附屬鄂省第三人民醫院,為教學醫院。

方子業鄭重地點了點頭:“是的,師父,我也是這么考慮的。我在科研產出方面的單薄,還是沒有特別改變現狀!”

“甚至有可能,我們課題組所有的課題都壓下來了,最后的文章都發表了,最后也只能和周福勇與薛瑞其兩個人的文章厚度差不多。”

方子業以前很難接觸到頂尖戰斗力,但薛瑞其這樣的頂尖戰斗力,著實讓方子業感受到了壓力。

方子業目前預實驗所有的課題都申請成功了,最后累積下來的綜合影響因子,估計也就是三四十分,還包括袁威宏投喂的那篇一區八分影響因子的文章。

“嗯,所以你需要人來幫個忙,你師弟揭翰,是比較好的一個助手,如果再有天羅也進到組里面幫忙的話,那么你才有可能完成趕超。”

“我們組啊,自然是發展潛力非常不錯,但是你師父我呢,畢竟底蘊太過于單薄,給你和揭翰留下來的資源,不算多。”

“像薛瑞其還有周福勇這樣的碩士研究生,他們在就讀碩士期間,就是課題組內,至少是教授級別的大力投喂,這才有了這么多的工作量。”

“這就是平臺優勢,畢竟再不濟,有錢能砸個一百萬下來給你做實驗,你可能比他們做得更好,這不是你能力的問題,而是課題經費的經濟制約。”

“但萬事開頭難,我們已經走過了最難的第一步。”

袁威宏說到這,獨自喝了一口椰汁,可能也是覺得嘴巴有點干。

袁威宏喝完,繼續說話的時候,方子業站起身繼續給袁威宏添了一杯。

袁威宏說:“第二件事,是關于留院和怎么留院的問題。”

“留院分三種,一種就是正常入職,達到了標準,科研厚度也夠,給你一個工作機會,然后再給個十萬十五萬的人才引進費用,就打發了。”

“這樣子的留院,就只是普通的入職留院。對吧?咱們三個現在是說私房話,我就打個比喻,就比如說咱們組的秦葛羅。”

“然后是優秀人才引進。”

“你們現在是越來越內卷了,我參加工作的時候,是在六年前,那時候博士畢業,有幾篇基礎型論著性質的文章,再有練功房破關,就基本可以拿到三十萬左右的人才引進安家費和十五萬左右的課題啟動資金。”

“今年呢,關節外科的那個博士,不僅是出了練功房,而且文章數量也不少,拿到的資源和我當年入院時差不多,還要相對少一點。”

“但你畢業的時候,要么就是三年后,要么就是兩年后。那時候的情況到底是什么樣子的,誰都不知道。”

“只是鄧勇教授之所以給你應允提前畢業的機會,你知道是為什么嗎?越早畢業,越早就業,相對的競爭壓力,就越沒那么大。”

“否則的話,在你們這一屆,一個是你,一個是洛聽竹兩個人,就讓鄧勇教授非常為難,更別提還有其他亞專科的人也想留院了。”

袁威宏用最平靜的語氣,說著相對殘酷的話來。

仿佛李源培和熊錦環兩個與自己同一屆的碩士和博士,就完全只是陪跑似的。

自然,方子業的內心也相對平靜,本來就是如此。

僧多粥少,就只能擇優錄取。

“再往上,那就是頂格的人才引進了,五十萬的安家費,八十萬的科研啟動基金,對標的是相對優秀的正高,引進到醫院的標準,寧缺毋濫。”

“但今年,我們醫院的風濕免疫科,出現了這么一個人才,她就只有兩篇文章,一篇發表在了JAMA的主刊,另外一篇發表在了nature的子刊,其他所有的文章,她都沒有,沒必要!”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袁威宏說到這里,停了一下。

方子業鄭重點頭:“師父。寧缺毋濫,最好是拿一切的工作量,能沖多高的文章,就沖多高的文章。”

“一篇JAMA主刊,雖然看起來不到三十分的影響因子,但其實,這一篇文章,至少可以讓這位師姐,高枕無憂到副高和副教授職稱。”

這個并不是吹牛,JAMA是醫學四大頂刊之一,除了TUMOR這樣別致的頂刊外,JAMA就是很多教授一輩子都沒辦法完成的夢想,只要有一篇,就可以帶著人起飛的那種。

而這樣的期刊,每年,每個季度甚至每一天,接受的稿件都可能是不計其數,想要從這些稿件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有足夠多的工作量,有足夠新穎和震撼力的發現。

“是這個道理,我之所以這么想,也是基于你現實問題考慮的。”

“其他的先不說,我買房子的時候,房價才一萬多一平,現在已經漲價到了三萬,你可以去查,除非你買好幾環開外的,不然的話,就在這附近的樓盤,就得這么多。”

“因此,拿到的安家費越高,就越好,因為除了安家費之外,還有購房補貼等等,如果你可以拿到我們醫院甚至是我們學校的人才引進專項計劃的補助,那你買房這樣的生活壓力,就會小很多很多,甚至于完全沒有。”

“當然,你的天賦和做實驗的速度也夠快,產出足夠多,那么就不必直接發表文章,如果你的進度夠好的話,我們可以憋一下。”

“我大概籌劃了一下,我們如果要把二甲雙胍聯合HK2再結合miRNA到hnRNA,這么一條連環的通路,如果所有的工作量,都給搞完的話,應該需要的費用在六十萬到八十萬左右。”

“這筆剩下的錢,我打算去醫院里要一個軍令狀!讓醫院,給我們團隊,撥款這么一項專項的資金過來,我要應允他們一篇十五分單篇以上的article文章,我合計了一下,這樣的工作量,應該是差不多的。”

“再如果想要更深一步地往里面進,那么就只能走免疫相關路線了,這個我們實驗室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條件。”

“自然,目前,科研科以及財務科,還有我們骨科的大主任杜新展教授,我們科室的鄧勇教授,都已經給我授權了。”

“你師父不是在玩呢。”

“去要錢這種事,該是師父來做的事情。”

“這個賬本,預計明年的三月份就會到我們手上,錢不算少,我們要精打細算,把事情和工作量提升上去。”

而聽到袁威宏這么講,揭翰問了一句:“師父,如果這些都可以在明年六月份之前完成的話,有沒有可能進到‘老千?’”

揭翰所說的老千,其實就是萬人計劃的青年千人的別稱。

說起來是青千,其實年齡都不算小了……

袁威宏則笑了笑,對著揭翰搖了搖頭:“估計是沒機會了,你師父我的年紀終究也是大了。”

才剛過三十五歲的袁威宏如此感慨,他二十九歲博士畢業,住院醫師一年,總住院一年,就是三十一,如今在主治階段已經搞了四年,已經是三十五歲了,不再是之前那個三十四的青年了。

“我啊,只想著明年有機會下個鄉,混一個基層工作經歷,申報一下副主任醫師,明年再想著申報一個副教授,其他的,想不了了。當年的履歷太薄弱。”袁威宏感慨著。

然后看向方子業和揭翰:“你們兩個可以努力爭取一下,趁著博士期間和年輕的時候,多學習,多掌握一些技能。”

方子業和揭翰也就是只能陪笑。

袁威宏都做不到的事情,現在他們兩個,也是未必能做得到,但沒辦法,慢慢來啊。

話題說到了這里,后面的仍然是安排方子業后期的規劃。

也是兩個點,第一個就是科研,做課題,憋實驗成果,努力地把錢花出去,花到有用的地方,打厚課題組的厚度。

第二點,就是關于方子業碩士答辯公示的事情。

“揭翰,你師兄答辯的公示,還有答辯期間的拍照、記錄答辯委員會提出的修改意見等,你必須要詳細記錄,不得有差。”

“這會影響到一輩子的啊。”袁威宏為表重視,如此狠狠地敲了一下桌面。

揭翰鄭重應聲:“師父,我還請了幾個師兄還有同學,一起幫忙的。”

“你請他們?”袁威宏下意識就說,請人未必靠得住。

揭翰的胖胖臉上浮現出笑意,意思就是說,師父,你學生的人脈,還是不那么差的。

揭翰寫文章的功力,就是他交朋友和交情的厚度保證,的確在臨床組內的人緣非常好。

聊天嘮嗑,開玩笑,再對揭翰的生活、感情等方面追問了一下,時間就來到了十點多。

“不管怎么樣,現在我們這個小師門啊,也已經有了三四個人,就努力做大做強,更創輝煌,一步一步往上爬,一步一步地打開自己的視野,不斷拓寬自己的眼界。”

“全國而言,優秀的人才不在少數,與你老師競爭的那一批人,那才叫猛虎,你們現在所看到的?”袁威宏微微搖了搖頭。

“當然,告訴你們這些,不是讓你們耷拉起腦袋,而是要把自己化身為猛虎,到時候一旦下山,就是勢不可擋。”

“各自的任務,都記清楚了啦?”出了吃飯的店門口,袁威宏再問。

“記清楚了,師父。”方子業和揭翰同時回。

“那就回去吧,現在已經過了二十號,子業,距離你正式答辯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的工作重心,就是在論文修改上。”

“哦,對了,你的論文,一次盲審結果出來了,全部通過,有一些修改的細節,會由研究生部的老師轉發給唐僿副教授,然后再轉給你。”

“你按照相應的要求一一修改,如果有覺得意見不合理的,用word文檔成文一篇,交由研究生部,發給盲審的專家,解釋一下為什么不合理。”

“自然,我也會幫你看的。”

“那個,這周末有機會的話,把洛聽竹約出來,一起吃個飯,我們小組,下一個成員,應該就是她了。”

“我從醫院里好不容易要了點錢,但用了鄧教授的臉面,就得給人做事啊。洛聽竹的畢業問題和后續的課題研究,我就得包圓,但也夠用。”袁威宏抹了抹頭發,感慨了一句,然后步行回家。

背影瀟灑之極,一點都不落寞。

揭翰和方子業對看了一眼,特別是揭翰,眼神里藏滿了話:“師兄?洛師姐她?”

“閉嘴!”方子業發動了師兄的威壓之力。

“這件事我真不知道。”

(本章完)


上一章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