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第七十九章 逼格太大!(求首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逼格太大!(求首訂)

第七十九章 逼格太大!(求首訂)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小小魚蝦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小小魚蝦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都市現實


“業哥,前面兩天,好舒服。”

“我感覺,在患者身上操作縫合術,比在練功房里,更具有手感。”骨科練功房801內,蘭天羅剛整理完縫合相應的練習器械,這會兒一邊穿戴著手套,一邊說。

說話間,還扯著手套彈了彈,發出輕微的啪啪聲。

“那是自然,所有操作的直接接觸對象就是患者,在患者身上的操作機會,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除非你自己給自己劃拉一刀。”方子業也在整理自己的操作臺,發現今天的器械練習包里面,少了一把鑷子。

便要起身去拿,可蘭天羅卻眼疾手快,利索地把自己操作臺的鑷子往方子業的臺面一送:“業哥,我這個包里面多了一把,應該是負責器械的老師在消毒后裝包的時候錯漏了。”

“就可惜,今天就沒有這么好的機會了啦!”蘭天羅送鑷子的時候,微微嘆氣。

這會兒,洛聽竹從外面,左手擰著剛領回來的豬肉走進來,五花肉擰在手里,左右旋轉著觀摩。右手則是托著給方子業領來練習縫合術的皮凍盒。

一邊走來,一邊說:“師兄,最近練功房里的人數少,所以庫房里的老師就沒有備多余的皮凍,就這么一小盒。老師讓我給你說一聲,讓你節省點用。”

“辛苦了聽竹,本來說我過去拿的。”方子業雙手接過,沒有碰到洛聽竹的手,就把四方形的盒子摘下來,往操作臺面上一反扣。

皮凍如同扣肉一樣的倒鋪在了操作臺面。

平日里,庫房里的老師,在用皮凍粉熬制皮凍的時候,會多準備一些,盡量讓學生每天都能有得練習。

皮凍粉價格不貴,不需要自己花錢就可以領,但每個人的份例,也最多兩盒,切開后,節省一點勉強可以操作十次。

如今骨科年會在即,大部分的上級醫師要么出去開會了,要么在臨床擱置著,幾乎沒有來練功房的。

而皮凍這樣的練習材料,聽說在幾個病區的第二個練功房里,還有用,在這些上級醫師不在的情況下,每天熬制的份量較少,也是情有可原。

方子業今天于是把皮凍均勻地劃拉七刀,這樣正反兩面同時完成縫合,可以讓方子業完成十四次縫合口子,也算是相對節省了。

“就順手而為的事情。”

“對了師兄,伱讓我給你復蘇的細胞,我已經給你復蘇了,放在了細胞房恒溫箱右下的第三個格子,寫的是你的名字。你到時候注意觀察一下傳代哈。”洛聽竹這么說了聲,就轉身往隔壁走去。

前面兩天,方子業和洛聽竹二人,在科室和急診手術室里,幾乎打滿通關,其余兩個教授所在組的下級醫生,在練功房里面各自練習。

剩下三天,就沒有方子業幾人什么事情了。

最多就是顧毅師兄,會在秦葛羅主治的帶領下,在手術室里,多有一些操作。

因此,此刻創傷外科的練功房,屬于是洛聽竹、方子業、蘭天羅三人的專場。舒朗則是在科室里值班。

方子業在把皮凍分切完成后,轉頭看向洛聽竹說:“聽竹,今天晚上,我想請金宏洲大哥吃個飯,你和天羅是要一起aa呢?還是怎么說?”

蘭天羅沒怎么想就點頭:“我可以的師兄。”

洛聽竹略一猶豫,眼睛眨動了兩下,也才點了點頭:“我也可以,方師兄,你已經找好地方了嗎?我都沒往這個方向去想。”

“還是師兄你想得周到。”洛聽竹的聲音清脆,有點不好意思。

年會是五天。

金宏洲讓方子業和洛聽竹等人,擁有兩天大量的操作機會,絕對不是給方子業和洛聽竹面子,而是給病區主任鄧勇教授的面子。

相比之下,金宏洲自己老師所在組以及韓元曉教授組的下級醫生,兩個組才分三天操作機會,是方子業和洛聽竹占了便宜。

可鄧勇教授的面子,那是教授的,那是病區主任的。

金宏洲給了提攜的機會,方子業還是要有所表示的,這倒不是說非得舔他。

請客吃飯,增加一下印象,算是禮尚往來。沒有其實也沒多大事兒,但是如果有的話,會讓金宏洲對方子業的感觀更好,記憶更加深刻。

如此一來,方子業做事還靠譜,那么以后再合作的時候,金宏洲肯定會想到有這么一個為人玲瓏的小老弟。

而且,即便是金宏洲想不到,那也無所謂。

方子業覺得這樣的安排是挺好的,在合適的時間點,以合適的身份,做合適的事情,且做相對于自己有利的事情,就叫人情世故和成熟。

其他方面,方子業覺得還沒必要。

比如說,在大聚會的時候,多敬誰幾杯酒,他隨意你一口悶,別人未必記得住你,也不會覺得你是在給他什么面子。

“洲哥是我們所有人的直系上級,有這么一個機會還是可以抓住的,而且洲哥未必有時間,也未必同意,我只是在我這邊這么想著。”

“等會兒給你發地點啊。”方子業說完,便把目光聚集到了皮凍的縫合上。

皮凍的縫合,比起之前的豆腐切面縫合,要更加脆一些,稍微力道控制不好,不管是針尖還是縫線,都會把皮凍割裂。

且,皮凍屬于q彈物質,比豆腐的粘性更小得多,需要放小縫合力量的同時,還得精準地把控進針、穿針、過針的角度和力度。

方子業之前也搞了許多次,覺得十分棘手。

不過,如今方子業的縫合術已經到了4級,想來洛聽竹都已經完成了皮凍縫合這一關,自己也不會差吧。

方子業用三角針穿著絲線,手持持針器,先在空中比劃了幾下,然后就拿起鑷子準備輔助。

要說皮凍的縫合,這鑷子夾固皮凍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控制力道的,稍微一用力,皮凍肯定就直接裂開。

一針穿過,干脆利落,毫不猶豫。

方子業覺得今天的進針和出針,包括出線時的角度,都把控的很好,皮凍恰到好處地,只是留下了與針最大直徑相對等的洞。

而且,在出線拉動的過程中,也沒有讓皮凍的邊緣或者被‘挖塊’狀的破裂,這縫合,看起來也才舒服嘛。

緊接著,就來到了比較關鍵的點。

縫合打結。

縫合打結是基礎操作,與真正的打結術,相互照應。

當然,縫合的打結,與有些特殊的打結,是略有不同的,而縫合的打結,不需要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手法。

而一些特殊部位的打結,比如說操作視野不夠的時候,需要從體表滑結下去,完成捆扎的操作,則是打結術的范疇。

而,縫合打結的操作空間,是非常大的。

可也要控制好力道,不然的話,皮凍這比洛聽竹這臉蛋都還要嫩的蛋白質,可經不起折騰。

方子業采用的是器械打結的方法。

恰到好處地把縫線拉緊,與皮凍的表面緊貼后,還需要完成第一結非輔助固定的臨時固定,這需要把縫線的結,往一方入陣口或者出針口推,才能完成臨時固定。

這在之前,方子業是操作沒那么流暢的,但今天,方子業的手法仿佛是被神仙點了一下,因此也是格外順暢。

即便第二個固定結未到,第一個臨時固定結推到了出針口端,也是正好緊緊相貼,并未松開,讓方子業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好好準備第二個固定結。

方子業用持針器反向一繞,第二個結就瞬間固定好。

咔嚓一聲,線剪一出,第一針的縫合,到此,就結束。

方子業看完,非常滿意,還輕輕地用持針器平著拍了拍皮凍的表面,皮凍彈了彈,但縫線將切開兩塊的表面拉住,力道還傳到了另外一面的皮凍上。

這證明,方子業之前的一針縫合,完成了兩塊皮凍之間的固定,且能夠容忍力量和震動在兩塊皮凍之間轉移,相貼很緊。

這是一針高質量的縫合。

有了第一針的底氣,方子業就老老實實地再縫合了七八針,心情美滋滋。

弓著身,縫合的操作一直不拉跨。

蘭天羅這會兒,正好是縫合破了一塊橘子皮,嘆氣間,伸了下懶腰。

同時也是好奇地看了看兩位大手指啊,一看,方子業這邊,第一刀皮凍口子的縫合,已經即將結束,且都穩穩當當。

細致一看,蘭天羅瞬間瞳孔一縮,上下眼皮一合。

他如今,已經不是剛來練功房的小萌新,看過很多師兄師姐們的表演,因此,不會那么大驚小怪,但也知道,方子業現在的縫合術,再次有了比較大的精進!

低聲震撼:“師兄?你這么快,就直接把縫合術給打通了?”

上一次,還是八月份,自己還剛進科室里,那時候,方子業還才完成橘子皮的縫合,也就是自己剛剛進行的縫合術操作。

然后,方子業又完成了豆腐的縫合,一路戳出了碩士階段對標的第一個練功房出關。

到現在,不過才一個月的時間,方子業在縫合術上,就真正意義上地通過了第一個練功房。

即便是手外科的第一個練功房,最后一個練習材料,也是皮凍。

洛聽竹此刻聞言后,也是在完成了一塊肌肉從豬肉塊中切下的操作,暫停間歇,往方子業這邊看來。

雙手的動作在空中頓僵住,眼睛里露出的全然是不可思議之色。

情緒略激動的時候,胸廓起伏的幅度比之前略粗,可她沒有講話,因為這樣會打擾方子業的操作。

然后,洛聽竹暫時放下手里的鑷子以及手術刀,與蘭天羅一起,各自轉向,如同是以前,方子業圍觀她的操作時,那么給方子業當觀眾。

練功房里面,大家都愛看別人操作。

操作比自己好的,愛看,看他如何操作,操作之精妙。

操作比自己差的,更愛看,這樣的思維邏輯有些類似于駕照剛好考過之后,看別人考駕照的那種,難以描述的感覺。

就兩個字形容,愛看。

反而,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在進行操作練習的時候,不愛看。

md,仿佛看到了菜菜的自己……

又是五分鐘后,方子業把十二針,穩穩當當地都縫合完。

皮凍的寬度不寬,只有八厘米左右。

方子業選擇的是5mm左右的縫合間距,比出關要求的還要小一些。

因為一般的縫合,都是講究1cm左右的針距。可這是練習,練習的時候,能多幾針縫合機會,就多縫合幾針,畢竟材料不夠的情況下,要節省著用。

“師兄,恭喜啊!”洛聽竹此刻背著雙手,用手背輕輕地拍著自己的臀部,以示緊張。

因為在這一刻起,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也就是,自己引以為傲的相應操作,全都被方子業追了上來。

而方子業,不管是在專業操作,還是課題,還是技能的廣度方面,甚至在文章數量方面,在蘭天羅的半投喂,半合作下,都已經超過了她。

嗯,她的手法復位術,如今不如方子業,唯一領先的縫合術,也已經被方子業追平。

同時,她的切開術,仍然還無法熟練地到下一步,領先方子業的進度,完全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如此一來,如果方子業真要和她同一屆競爭留院機會或者什么,急診科、兒科或者麻醉科,就是她的歸宿!

急診科,對文章要求不高,因為累,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

兒科不必解釋。

麻醉科的醫生數量很少,優秀的碩士,都有一定的機會留院。而且本院的外科發展速度很快,哪里有那么多博士引進啊?

大部分的麻醉科醫生,都不會選擇讀博,會盡快選擇工作。

“嗯,一個月,不停地向聽竹你還有元奇師兄請教,你們都沒有耐煩,才有我今天啊。”方子業身子站直,不驕不躁。

操作完后,先把持針器以及鑷子給放下來。平復一下心情。

心思不太安靜的話,是不適宜繼續進一步操作的。

方子業的話,對也不對。

對的是,洛聽竹和王元奇兩個人,的確是給方子業說了很多技巧,這沒有藏著掖著,教學在教學醫院里,是一種氛圍,也是一種傳承。

只是,洛聽竹也不止給方子業指點,給顧毅師兄也會指點,甚至給李源培也會指點,給新來的博士師兄,嚴志名,也會指點。

指點的意義肯定有,可要說這樣的意義到底有多大,那還是說不著的。

“方師兄,是您的天賦好,比我們都要好得多。”洛聽竹瞇著眼睛,略有羨慕的同時啊,也有欣賞之色。

方子業則言:“天羅,你給我算一下啊,我今年是二十七歲。聽竹今年是二十三歲,我們兩個縫合的水平差不多,她的天賦,大概是我的多少倍?”

蘭天羅幾乎毫不猶豫地就說:“至少是1.6倍。”

“聽竹師姐接觸醫學的時間才五年,而且還不到五年,方師兄你接觸醫學的時間是不到八年。”

“當然,還要考慮到這么些因素,聽竹師姐比你先到縫合過皮凍這一關,且聽竹師姐是在入學之后很早就到達了。”

“如果要計算具體學習縫合術的天數的話……”

蘭天羅還真tm去算了,方子業打斷說:“行了行了!哥,咱們沒必要這么嚴謹哈。”

方子業有點蛋疼,沒想到蘭天羅還真的能給出一定的依據出來。

洛聽竹莞爾了一下,繼續回到了自己的操作位。

蘭天羅被打斷后,也不惱怒,只是握著右手的拳頭,給自己加油打氣:“我也能行!”

因為蘭天羅給自己也完成了一下計算,他接觸縫合術的時間,其實才不到三個月多,畢竟之前只是搞理論學習嘛……

兩個小時后。

方子業得到了0.2點的學識點同時,也是終于是把這一排的皮凍切口,都縫合得滿滿當當。

七刀切口,七個口子,正反兩面是十四排縫合,每排十二針,共計一百六十八針,方子業縫合失敗了三針。

這成功率,已經高于百分之九十。

這樣的縫合技術,沖破縫合術的出關要求,妥妥的安排上了。

方子業縫合完,也是迫不及待地拍了個照,然后再翻過來,繼續拍一個照。

畢竟是自己通過第一個練功房的第一個項目啊,這是有紀念意義的。

而這,雖然是有大量患者接診的助攻,同樣的,也是讓方子業看到了,想要通過第一個練功房的難度之高,通過練功房的含金量之巨。

自己的老師,袁威宏當年,沒有任何輔助下,就可以在博士畢業前通關?

而且其他的人,在袁威宏這一屆后面留院的老師們,也能夠通關,這天賦?

方子業心里反手就給他們都紛紛默默地點了一個贊。

時間,來到了十點四十九分。

而洛聽竹,則是早已經完成了切開術的練習,這會兒已經對著手法復位術,去那邊的人工關節操作臺方向,咔咔咔地整來整去。

滿頭細汗。

其實吧,相對而言,女孩子要做手法復位,是真的占了太大的劣勢。

畢竟,相比同齡人,女孩子的力量比男人,要tm差了一截,特殊人群除外。

因此,即便是人工關節的手法復位練習,仍然會讓洛聽竹感覺頗為吃力。可洛聽竹并未放棄,仍然在繼續。

方子業則是活動了一下肩關節,打算也去領一下豬肉,順便進行一下切開術的練習。

這會兒,練功房的門口,伸進來一顆頭。

“也沒人?”一邊看,一邊還自言自語。

“哦,有!”

這顆頭,方子業是認識的,是醫院手外科的一個主治,叫楊文征。

“征哥。”方子業看到楊文征,就客氣地喊了一聲。

方子業是碩士一年級,去的手外科住培輪轉。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需要并軌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輪轉計劃中,為期三十三個月,骨科的幾個專科以及脊柱外科,你至少要去一個月,把住培期間要求你完成的病種給搜集完。

自然,還有普外科的胃腸外科、肝膽外科等等,都是骨科住院醫師必須要輪轉的科室……

楊文征對方子業不甚熟悉,方子業才去了一個月,即便他當時只是住院總,與方子業有過接觸,仍然沒記憶。

“你好。你們三個誰有空啊?能過來幫我做個助手嗎?其他幾個練功房里,一個人都沒有。”楊文征詢問了一句。

洛聽竹這會兒有點累,蘭天羅則是在操作臺上不敢發話,仍然是繼續著自己操作,一個普通的社會型小住培,出了現在的科室,沒人認識他,自然不敢搭話。

于是就只能是方子業了,方子業都提前叫出了對方的名字。

“征哥,我這邊稍微收拾一下操作臺面就過來可以嗎?是807吧?”方子業問。

801805是骨科五個亞專科的第一個練功房,806和807則是分別是創傷外科和手外科的第二個練功房。

“嗯,好,你等會兒過來,主要是幫我夾持一下老鼠尾巴還有剪線。”楊文征如此交待完,就說:“你們兩個都別走啊,等會兒一點鐘,我們一起吃飯。”

估計楊文征也不好意思,喊人來幫忙自己練操作了,該吃個飯表示一下。

而且楊文征也很賊,一下子直接叫了三個人,哪個人單方面的拒絕,都不好意思。

方子業當時蚌埠住了,心里暗罵,這些上級,都是人精,包括自己那大大咧咧的師父。

又學到了一手。

十分鐘后,方子業就把操作臺收拾完,把器械清洗后打包,送回庫房里,在一位老教授小心清點完相應器械后,方子業就洗手來到了807.

里面也沒人,如今大部分科室里的人,都走完了。

創傷外科因為有急診,所以留守的人數不少,但估計手外科是也有斷指再植術這樣的手術,所以基本都泡進了手術室里。

關節外科、骨病專科的練功房里,也沒啥助手。

方子業一邊進去,一邊象征性地戴了一雙檢查手套,只是在練功房,沒必要用無菌的手術手套,浪費。

方子業戴了手套后,就規規矩矩的在楊文征對面坐好。

手外科的第二個練功房里,是真tm奢侈,連顯微外科的操作鏡,都有兩臺。

楊文征一邊讓方子業把鏡子戴上,一邊說:“你看起來有點眼熟,怎么稱呼啊,小老弟?”

“征哥,我叫方子業,之前來手外科輪轉的時候,我們是一個組。”

方子業這么一提,楊文征馬上有了印象:“方子業就是你啊,威哥的開山大弟子。”

“看起來挺清秀的,今天稍微辛苦你一下啊,我做一個斷尾再植,今天只切了十幾段。”

“你主要是幫我完成固定,然后剪線即可,然后這些是……”

楊文征先大概給方子業科普了一下相應的操作工具。

其實,就是與創傷外科的操作工具類似,但小很多,而且縫合練習所用的縫線,也并非絲線,而是120的不知道什么線,但肯定不是臨床給病人用的那種血管或者神經專用縫線。

開玩笑,那幾十塊錢一針的東西,練功房里面能用得起啊?

“好的,征哥。”方子業端坐整齊后,就開始了助手的操作。

自然配合沒那么熟練啊,可楊文征也不那么懊惱,耐心地給方子業講解了兩遍后,方子業的固定夾持,就完成得相當不錯了。

然后在顯微頭戴如礦工一般的顯微外科鏡后,一邊看著楊文征用細細地針,一邊對老鼠尾巴的血管以及皮膚等開始縫合,一邊說。

“子業,還是你們創傷外科好啊,不需要這么精細,像我們科室里的我們組,倪教授說了,鼠尾上的動脈血管,縫合后通暢率達到99以上才算合格。再經一兩年臨床,才可能獨立上手術臺。”

方子業瞬間錯愕。

鼠尾上的動脈血管,最細僅0.2毫米,縫合后通暢率達到99以上才算合格?

那在手外科,要成為從事斷指再接手術的醫生?豈不是?

“除了練習縫合,還得練習眨眼功夫,主刀者須練成1分鐘最多眨3次眼!”楊文征看著方子業不停眨眼,如此告誡。

方子業的第一反應,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眼睛真的瞎。

不過,楊文征都這么講了,方子業還是尊重一下他們的習慣。

只是吧,隔了十幾秒,方子業就有點撐不住,畢竟顯微鏡下是強光,這得刻意練習一下才行。

楊文征,一針一針地縫合著。

同樣的,也是一次又一次地失敗著。

要么就是有漏血,要么就是即時血流測量儀的血流通過率不夠,可能是縫合的時候,血管起了褶子,導致啊,血流不暢,形成了湍流,通過率略有降低。

基本上,楊文征的血管縫合通過率,在不漏血的情況下,維持在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徘徊。

縫合到只剩下最后兩段的時候,也可能是楊文征自己乏了,也可能是不想再失敗下去了,便把手里的器械一扔。

“得了,剩下兩段,你來搞一下吧,我先訂個位置,你隨便搞兩針之后啊,我們再一起去吃飯。”楊文征一邊吩咐后,一邊把手套解開,然后找了一個電話,撥了過去。

其實就是預訂吃飯的位置,時間有點晚,但無所謂,應該一點左右就可以出發。

現在的時間,才十二點五十五分。

楊文征這話,是方子業沒想到的,不過對方給機會,讓自己玩,方子業也就無所謂,先接過了對方的顯微持針器與顯微鑷子。

細長,是方子業對這兩種器械的第一感觀。

當然,縫線也很細,可能比頭發絲都還要細。

縫合針也不大,如果不是借助二十倍的顯微鏡,可能扎進人肉里面去了,都找不到。

斷尾血管縫合,其實不是把尾巴切斷,而是提前分離好尾部血管,從遠及近開始縫合,然后一邊縫合,一邊看血管通過率。

自然,比較厲害的醫生,還會看所有的縫合結束后的血管通過率。

而縫合的角度,極為有講究。

這么細的血管,是容不得你縫合多針的,一般四針,是血管可容納縫合針數極限。

方子業擰了擰縫針,然后夾閉血管上游的止血鉗離斷血流后,方子業趕緊學著楊文征的樣子,重新剪開一個平整破口。

這操作并不難。

楊文征看到方子業還在操作,也很有耐心地重新戴上手套,他知道,像方子業這樣的小醫生,很好奇這樣的斷尾動脈縫合這樣高精尖的技術。

可能,這樣高精尖的技術,是方子業這樣的小醫生,一輩子都可能接觸不到的操作,好奇心和不服輸,就是遭受毒打的最好原材料。

楊文征客氣的用肝素生理鹽水幫忙方子業滴了幾下,把血管斷端附近的血液沖洗掉同時,避免血管內的血液凝固掉。

練習小血管縫合術,第一要務,就是血管顯露要清楚,術區要注意整潔。

方子業持針器拿著縫合的縫針,第一反應就是,臥槽,怎么這么遠?

這持針器的操作點與自己握持點的距離,很長很遠,這并不利于操作。不過,在空中晃動了幾下后,方子業也就覺得,其實也還好。

用鑷子輕輕地拉了拉血管一端,嘗試了一下血管的張力。

因,血管斷裂后,會向兩側回縮,其回縮的程度與血管直徑、解剖游離的長度和肢置有關。縫合前應將兩端試著拉在一起了解縫合張力情況,張力過大或過小而扭曲都會影響吻合效果。

方子業雖然不會操作,但不代表他完全不知道小血管縫合的一些小門道——

理論也不是白學的啊。

保證恰當的張力尤其重要,張力過高會造成血管翻轉困難,從而影響操作,而且吻合口容易撕裂,容易形成血栓。

方子業于是就完成了用針,破開血管一端的操作,穩扎穩打地戳破了血管的斷端。

這般后,楊文征輕聲嗯了一下,也不奇怪,這完成第一針,證明方子業的能力還不錯,可能是接近博士生的水平了。

楊文征臨時起意,就一邊幫忙方子業固定近端,掀開皮膚,方便方子業操作的同時,就說啊:

“在顯微血管修復過程中,要強調必須做到穩、準、輕、巧,要讓學生記住:一針一線操作不當,都將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導致手術失敗。每一針的縫合都要準確無誤,要求針距、邊距均勻一致,避免反復針刺而增加血管壁的損傷。血管解剖分離和縫合打結時,必須強調動作敏捷、輕快、靈巧,不過度牽拉、夾捏、擠壓血管,避免笨拙和不必要的重復,以及不順手的動作。”

“拉開血管近端的殘端,并且把縫針穿過去,完成打結!”楊文征固定好后,繼續給方子業用肝素生理鹽水往術野處下滴,沖洗殘留血漬。

方子業聞言,也是就順手地穿過了一個點的血管斷端,并且略顯生澀地完成了第一針的縫合。

中規中矩,至少把一個結扣上去了!

“還不錯,你這水平,至少縫合豆腐沒問題吧?操作還是蠻穩的。”楊文征問。

“征哥,差不多!”方子業略點了點頭,等待楊文征剪線。

“斷尾血管縫合采用的是端端縫合方法。這種縫合適用于口經相當的血管斷端之間的縫合,這樣能保持血液最大的流速和流量,是當前顯微血管吻合最常用的方法。”

“一般而言,縫合血管斷端的常用的順序有3點―9點定點法或12點―6點二定點法,以及2點―6點―10點三點縫合法,還有等距四定點縫合前壁法、先縫合后壁法、纏繞式縫合法等。”

“你現在縫合的是前壁,你就再縫合后壁吧,類似于12點6點的二點定位。”

楊文征稍微指點了一下。

方子業匆匆點頭,然后有了前一針的縫合經驗,方子業就再縫合了一針,把后壁也縫合起來。

有模有樣的,完成了兩針的縫合,方子業卻覺得,更加得心應手起來,有些開心,但也知道,這只是最基本的縫合,并不是代表縫合質量很高。

楊文征所有段的縫合都能成功,可血管通過率水平,仍然只有百分之七十多。

緊接著,就是完成第三針和第四針,差不多就是39點鐘位置。

血管很細,只能容納四針縫合。

牽拉,進針、出針,縫合,打結,剪線。

楊文征繼續滴著肝素生理鹽水,不斷點頭:“子業你果然天賦不錯,我現在想起來了,你好像是我們骨科這一屆博士里面,唯一一個走練功房通關的那個碩士吧?”

“唉,可惜你是威哥的學生,不然的話,你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手外科苗子。”

楊文征有點遺憾。

方子業第一次做斷尾血管縫合,就可以把縫合的點都找對,且完成縫合,這天賦就已經頗為不易了。

然后,馬上,方子業就完成了第四針,九點鐘位置的縫合。

楊文征也剪線完畢。

便笑看著方子業,略帶誘惑問:“感覺怎么樣?期待自己的血管通暢率水平嗎?”

方子業有點緊張,肩膀略聳了一下,心臟略提起來一丟丟后,看著楊文征的眼神不妙,便說:“征哥,要不您給我個痛快,一般手外科的博士師兄,第一次完成縫合,大概有多少?”

楊文征的右手已經放在了止血鉗處,如果一旦放開,讓血液通暢,那么即時血流檢測儀,就能夠檢測出血管通暢率的水平。

笑了笑說:“手外科博士的第一次啊,有一句歇后語,叫逼格太大。”

“一發側漏!”

說完,楊文征為了向方子業印證這個現實似的,然后打開了血管鉗。

讓方子業自己看到底是怎么側漏的。

可是,一秒后沒動靜。

兩秒鐘之后,血管的斷端,還是沒有血液迸發出來的跡象。

三秒鐘后,血管即時測量儀響了起來,而且上面顯示的數據是81,比他之前縫合出來的血管通暢率,還要高!

方子業不知道是什么情況,雙目緊緊地盯著楊文征看,眼神無辜,表情平靜,仿佛一個好奇寶寶,等待著答疑解惑。

楊文征的眼珠子都差點突了出來,不可思議地看了幾眼,戴著手套重新拍了一下血管即時測量儀。

幾秒鐘后。

滴滴滴滴再次響起,仍然是百分之八十,與百分之八十一相差不大。

方子業瞬間,就知道,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可能就是出意外了,而且,這樣的意外,正符合他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個猜測。

楊文征瞬間有點手慌腳亂,不信邪。

把血管鉗再次咔嚓一聲夾閉,親自為方子業剪了一段血管。

“來來來,你再搞一下?”

“臥槽?”楊文征這一回,目光死死地看著方子業的操作。

而方子業這一次操作的時候,手似乎比之前更加穩健。

仍然選擇是最樸素的血管端端縫合術,二點定位法的12點到6點鐘,然后再縫合3點和9點的位置。

四針,有條不紊地縫合完畢后。

楊文征點了點頭,說:“這回你如果還不側漏的話,你小子就要發了,你知道吧?”

方子業當時不太知道。

可當楊文征繼續放開了夾閉血管的血管鉗后,血管測量儀滴滴滴滴幾聲后,冒出來了一個超級綠色的數字。

血管通暢率——92!

這一下,楊文征的眼珠子都凸出來了,身子往前微微一弓,趕緊把自己的手套一扔,情急之下仍然記得手套很臟。

然后雙手握拳,用虎口處的軟肉,揉了揉眼眶。

清理好視線后,捏起手套反折處,再次按壓了一下血管即時測量儀。

再次測出來的血管通暢率是百分之九十一!

楊文征當時就站了起來。

“你別動,你坐在這里別動,我馬上回來!”

楊文征一邊退,一邊說:“你別動啊。”

方子業心說,你tm是不是要占我便宜啊?可看到楊文征此刻臉色猛變,且匆匆忙忙的身影,他也不敢怎么亂動啊。

楊文征跑出了練功房,就大聲喊:“溫教授,溫教授,師爺、師爺……”

方子業當時就有點沒穩住。

果然如此啊!

(本章完)


上一章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