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第三十九章 小滑頭(求收藏,求追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小滑頭(求收藏,求追讀)

第三十九章 小滑頭(求收藏,求追讀)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小小魚蝦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小小魚蝦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都市現實


“阿姨,您這樣的情況啊,屬于也是慢性炎癥,不過這樣的炎癥,不是感染,也不是骨性關節炎,而是創傷性關節炎,您看啊,您之前骨折過,您也沒給我說。”方子業對一個中年婦女這么說著話。

“我哪里骨折過哦?醫生你別嚇我啊。”中年婦女自己都不解。

然而,此刻,中年婦女的老公倒是想起了一件事:“媽不是說你三四歲的時候不是骨折過么?難道是這時候留下來的后遺癥?”

骨折與否,愈合之后,患者自己不提,查體是查不出來的。

但是X線平片,會留下蛛絲馬跡。

可這需要一定的閱片功力才看得出來,且一般的創傷外科醫生,沒有歲月和經驗的堆積,看的片子和理論不夠強的情況下,都是看不到的。

“啊?”中年婦女一愣。

方子業就指出來說:“您看啊,片子是你自己的,成像的是你骨質的情況,您這里的骨髓質線條凌亂,肯定骨折過,正常人的骨小梁線條,是非常平滑的。”

“不一定是這一次骨折的關系,也可能是后續的慢性磨損,您不是還在工地里干活么……”

“這樣的情況下,最好的治療就是多休息,即便不能完全休息,也要注意,不然的話,就是在透支身體,以后就得開刀了。”方子業慢慢說著……

病人一走,方子業瞬間看到了面板上的學識點跳動。

“學識點1!”

也是非常不錯的收獲。看來多提升診斷能力,也是獲得學識點的一種途徑,就是比實驗室里面的獲取速度,稍微慢了點,以后要注意平衡。

“你剛剛,真的看到了創傷性關節炎?”

“這可是指間關節啊?”袁威宏看著方子業的眼睛微微一瞇,應該是在興奮,便如此追問。

看片子到底有什么水平,袁威宏這樣的主治醫師,是有發言權的。

一般人,能夠把影像科的報告在平片上找到,就算是入門了。

再進一步,比如說方子業這樣的創傷外科專業型研究生,能夠看到一部分影像科醫生看不見的小損傷,就算是有一點功力了。

而袁威宏這樣的資深醫師,則是完全只是拿影像科醫生的報告當作參考,全部依靠自己讀片水平來進行閱讀,提取關鍵要點。

而這中間,對解剖學以及細微解剖的把控,一般的博士可都做不到。

科室里,目前也就只有孫紹青,還有劉正鈞這兩個博士三年級的,勉強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另一個博士三年級的戴銀生,都還稍微差了點。

“師父,您上次不是教過我嗎?”方子業這般回。

暗示您教得好。

“扯犢子,你拿我當外行啊?”

“脛骨平臺關節炎和指間關節炎能一樣嗎?你不是自己真正透徹和理解了,能融會貫通?”

“理論水平和閱片能力,其實是肉眼不能見的,需要的就是靠自己去融會貫通,慢慢打磨,比操作還要難琢磨。”袁威宏的目光在方子業身上上下閃爍。

這個學生的臨床資質,如今在一馬平川,徹底放下很多壓力后,仿佛精進快速得有點不像話了啊?

碩士三年級就有這樣的水平,如果再這么精進下去,自己這個老師還管不管得住?

到時候若是看門診,他來給自己參修診斷了怎么辦?

“師父,可能是稍微有點精進,但是我自己也沒發現吧。也看過不少片子了,我自己也不好說。”方子業絕對不會給袁威宏說,我剛剛加點了的。

“嗯!也是。”袁威宏并未繼續追問。

醫生的功力,總是會在不經意之間地慢慢提升,水到渠成。

方子業的閱片本來就有功底,現在磨了這么久,正好一破皆破,倒也不是不可能。

“創傷外科,對于閱片水平的要求高度,一點都不比骨科其他亞專科低,或者說,閱片術的水平,其實就是骨科醫療水平的另外一個體現,這也是你們博士期間,在非練功房區域內,需要掌握的內容。”

“跟班總住院期間,最要錘煉的,就是這樣的能力。如果你想進一步學,來我家里取一點書,更加系統一些。”袁威宏再次開始為方子業鋪路,如同他已經‘被動退休’的老師當年一樣。

“謝謝師父,我先借一下,看完就還給您。”方子業前次拿走的書,都還沒看完。也知道老師的藏書都是寶貝,是用錢買的,不能有借無還。

“沒事,書買回來如果不給看!那就是裝飾品,你愛看書的話,可以多借,不管是鄧教授還是誰,都非常樂意看到你們借書的,就怕你們不借。”袁威宏再次給方子業暗示了一句。

“行。”方子業就記在了心里去。

“師父,謝謝您啊,給我鋪了那么多路。”方子業在下班出門的時候,這么講了一聲。

“怎么?”袁威宏偏頭。

“師父,實驗室里,您凍存的細胞株,都是您處理過了的吧?”

“沉默組、過表達組,您都已經做好了,相當于我只要按部就班地重復后續實驗流程。以后這樣的事情,您可以讓我來做了。”方子業這般講。

袁威宏不容易啊,方子業知道,自己的師爺,英年早逝,猝死在了一場大搶救中,那時候,袁威宏博士還沒畢業,前途可危。

留院沒了老師的幫襯,只能拼練功房這一條路。

在那之后,師爺這一支的師叔師伯們,各自去了其他地方奔赴前程,就只有袁威宏留院單打獨斗,如今也沒有師侄啊什么的幫忙。

總住院期間,申請面上青年基金課題的事情,都是自己在做。

也沒收到學術型研究生,方子業是專業型研究生,他還是要自己親自做實驗,如今方子業臨近博士前,袁威宏還體貼自己剛入實驗室,所以把一些他會的前期實驗都做完,余留給方子業,去繼承這些細胞寶寶遺產。

這份恩情,不懂不深,不懂難解。

但懂了,還是該表達一下的。

情分如水。

“伱這個小滑頭。”

“你可別告訴我,你要開始進行后續的實驗操作了啊?你細胞凍存、傳代,搞完了?”袁威宏都將要走向小電驢坐騎所在的方向,聽到方子業這么說,轉頭問。

“師父,今天我打算傳代加凍存,要不您親自來給我看一看?”方子業這般建議。

袁威宏的面色嚴肅,不敢大意。

轉身走來告誡:“你可別禍害我們的細胞株啊,這很貴的。”


上一章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