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第二十八章 十足準備(求收藏,求追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十足準備(求收藏,求追讀)

第二十八章 十足準備(求收藏,求追讀)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小小魚蝦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小小魚蝦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都市現實


“子業,會不會覺得天天只是往練功房里跑,太過無聊了啊?”國慶第二天,科室里的手術雖然停了,但門診未停。

自然,像鄧勇教授、董耀輝教授甚至謝晉元這樣的副高及以上的門診掛號,你是掛不到的,可袁威宏這樣的苦逼主治號,你節假日還是能搶得到。

方子業搖了搖頭:“不會的,師父。”

“有泡練功房的機會,已經很好了。不然自己在家里買器械練習,不說操作的器械很貴,收拾起來就是一件大麻煩的事。”

“雖然目前我的基本功略有長進,其實比起孫師兄等人,還是差了不少火候。”

“畢竟就連洛師妹,現在都只能暫時去實驗室里養細胞,慢慢熬的。”方子業的頭腦非常清醒。

自己所在的醫院,是一個省頂級的三甲教學醫院,這里面人才濟濟。

不說自己的這些基本功在博士師兄里面都不起眼,讓資質比較好的師弟替代方子業的位置,也是一點毛病不會出。

方子業憑啥有資格說自己消磨啊?

能夠憑借練功房,拿下讀博的機會,方子業就覺得已經是大幸。

袁威宏點了點頭:“不管機會多少,我們都要做好隨時迎接機會的準備,否則的話,機會一旦錯過,想要再來,就又得熬。”

“厚積薄發,才是硬道理。”

“就比如說,我在臨床上,但凡鄧勇教授和謝晉元教授分派給我的手術,我都能做得下來,這樣他們才肯放心我去做這些獨屬的手術。”

“你也是一樣的,你如果可以在基本功方面,比較亮眼,至少鄧勇教授就會覺得,這個小博士不錯,基本功扎實,什么時候過來扶一下腿,或者是做個縫合,做個切口,完全沒問題。”

“有這樣的印象,那你就可以隨時頂替跟班總住院了。”

“而在跟班總住院期間,也就是博士期間,你如果也能夠把專業練得很好,文章也發了足夠多的數量,有一定的科研產出。把鄧教授交給你的任務都漂亮完成。”

“這時候,鄧教授才會想,如果你留院了,讓你來當總住院這個問題,會不會靠譜,如果靠譜,他才會往這個方向去思考,如果不靠譜的話?”

“你說鄧教授何必把你留下來,自尋煩惱呢?”

“靠譜和謹慎,是臨床和讀書的第一利器。不要著急,不要為了做手術而做手術,為了要做操作而做操作,而是要操作得好,讓人眼前一亮,為病人提供更好的專業技術服務。”

“這樣子的厚積薄發,才會讓人記住你。”

方子業想了想,道:“就像老師您現在允許我看幾個門診病人,是一個道理吧?”

“嗯!”袁威宏再次點了點頭,忖著下巴。

“可伱還要做好一個準備,那就是鄧勇教授,畢竟是其他學生的導師,導師和學生這一層特殊的情愫,你永遠都不要忽略掉。”

“因為這一層關系,是非常微妙的,可能有一天一覺醒來,鄧勇教授覺得,欸,我們組的源培呢?”

“那么,李源培可能就是他的博士了,那位從京都大學附屬三醫院要來讀博的學生,他不想要,對方能怎么辦?”

“所以啊,我們如果可以爭取到更加穩妥的一種讀書渠道,就去努力爭取,這也是厚積薄發。”

“不能是想著被人賞賜,或者虎口奪食。”袁威宏如此提點。

方子業的表情嚴肅。

的確如此。

老師和學生的情愫,可以說淡之又淡,又可以說是非常特殊,特別是在碩士研究生階段,遇到了一個好的恩師,比得上一百個貴人提攜。

穩穩當當地做好一切鋪墊,比任何其他人的看重,都要更加穩妥。

方子業則說:“師父,我要出創傷外科碩士階段的練功房,還稍微差了點火候,就一點點。”

方子業的止血術,長進沒那么快,沒有巨額的學識點灌溉,也只能慢慢來啊。

方子業也不能跑出去把別人砍一刀,然后再給別人縫起來這樣搞學識點,這樣子的后果就是進去踩縫紉機。

“那個啥,其他醫院的博士報考,暫時先觀望著吧。”袁威宏忽然這么提點了一句。

方子業猛地轉頭,目光略錯愕。

兩個月前,老師可是讓自己出去找讀書機會的。

現在要自己觀望?

“好的師父。”但方子業毫不猶豫地回。

“你別怪老師自私啊,咱們醫院自產的人才,最好的就是自產自銷。咱們醫院的平臺也不算小了。”袁威宏繼續摸了摸鼻子,滿臉的笑意。

袁威宏是真的沒想到啊,給了方子業一篇文章,竟然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化學效應。

可不能只看到方子業現在的實力所簡單對標的標準,而要看到方子業的提升速度,這種可以有底氣的情況下,自在地去爭取過程中,方子業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后勁。

如果方子業真的能夠走到技術證道,以常人難以揣摩的視角,完成不可思議之操作,然后再反哺他的科研的話。

嘿嘿,在外科,畢竟操作和技術才是王道。

“師父,那怎么可能?”

“也就是說,現在鄧教授已經?”方子業也沒把話說滿。

雖然現在只有自己和老師兩個人,且是中午的午休時間,方子業也怕隔墻有耳,覺得師徒兩人是在嘚瑟啊。

“鄧教授給你身邊還是派了個眼線,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的長進速度,他最近自然看得到。”

“算是已經默認了。”袁威宏點了點頭。

要說方子業目前的底蘊,不算特別差了。

臨床操作的進展,在練功房里風生水起。要說科研方面的文章產出的話,是,一區的文章是自己給的,但也有文章是方子業自己寫的啊。

之前只是英語小作文,但現在發表了那就是文章,文章數量也撐了起來,代表著方子業是在科研方面也是做了事情的,不是在一味地等著投喂。

誰有那么多東西喂啊?

“師父,那我是不是在勉強出關第一個練功房之后,就要開始一邊著手進實驗室的事情了?”方子業如此低聲問。

方子業自然覬覦那提前畢業的好處,只是,要提前畢業,就要面臨一定的風險和壓力。

風險是,比別人少了一年積累,在留院考核的時候,積累的時間不足。

壓力就是,要畢業,要出國,要跟班住院總,時間非常擁擠,而且還要發博士畢業需要的sci文章,需要完成博士畢業課題的設計與畢業論文的書寫。

外人看起來的所有捷徑,其實不過都是個人默默地付出和努力,通過常人難以想象的時間擠壓,再加上一定的天賦,才完成跨越。

“你想養細胞不?”袁威宏側頭問。

“肯定想啊師父。”

“基礎實驗的一些技術,其實也就是工具,你可以會了不經常用,但不能不會,不然的話,以后機會到來,就算給我一個面上課題,我都結不了題了。”方子業點了點頭,非常清醒。

面上課題,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別稱。

“那就去唄。有些技術的確是工具,如統計學方法、流行病學的方法一樣,是要掌握的。”


上一章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