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的加點進化0179老宅風波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零開始的加點進化 >>從零開始的加點進化最新章節列表 >> 0179老宅風波起

0179老宅風波起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5日  作者:人走偏鋒  分類: 科幻 | 進化變異 | 人走偏鋒 | 從零開始的加點進化 
第180章_

第180章

字體:

第180章

溫市地處江省版圖的最南端與福省毗鄰,這座城市發展的比較早,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涌現出了一大批民營企業,涉及的產業五花八門,從箱包印染再到紡織皮具鞋類,還有一部分從事汽摩配、化工原料的生產。

不過溫市這地方最出名的還要數洗腦的江南皮革廠,什么王八蛋老板黃鶴帶著小姨子跑了就是這地方整出來的樂子活。

除此之外,還有大名鼎鼎的溫市炒房團也是這地方誕生出來的。

由于溫市轄區內多山,適合居住的大塊的平整土地較少,房子這玩意兒落到骨子里就精明、愛賭的溫市人眼中就成了稀缺的商品資源。

零幾年那會兒溫市的房價炒的比帝都魔都都瘋狂,像甌江沿岸的豪宅開盤就是10萬起步,屬實是把擊鼓傳花的游戲玩到了巔峰。

之后就是喜聞樂見的泡沫爆炸,整座城市都被房價套牢。外加配套設施和產業跟不上,房價回落后就一直停滯維持在了2萬上下波動。

炒房炒到本地人都買不起也是妥妥的沒毛病!

再加上本地的物質消費高的離譜,又沒有高新產業做支撐,大部分溫市年輕人在大學畢業后都往大城市奔打算尋找更好的出路。

至于那些靠炒房投機早期富起來的OldMoney(老錢),則是早早就移居去了北上廣深杭這些地方,還有一些托著華僑關系出國的也不少。

陳覺之所以會杭漂也是受了這股風氣的影響。

就像網上說的,時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任何一個人的頭上都像一座大山壓下來,想掙扎一下除了另謀出路也只有像陳覺這樣靠開掛了。

陳覺的老家位于溫市下屬的瑞城,這地方是個全國百強的縣級市,一路從杭城開車高速下來全程接近400多公里。

由于開的是車圈里最熱門的仰望U8,在高速期間停車下來上廁所時,陳覺的車就被不少路過的司機強勢圍觀,拍照的拍照錄相的錄像。

早幾年前網上都是曬賓利、勞斯萊斯這些千萬豪車進行攀比,疫情過后浮夸的氛圍少了,人們開始追求更新穎、更高科技的東西。

陳覺見狀也是微微一笑,等這些愛車的司機們拍完這才駕車離去。

等從高速下來已經是11點多,先給二叔陳宏業發了個微信知會了一聲報了個平安,隨后沿著國道線直奔瑞城郊區的蟠龍鎮移民新村。

移民新村搞地還算不錯,一排排過去都是精致氣派的小洋樓,從外面看和城里的普通小區沒太大差別。

住這地方的都是附近山溝溝里遷出來的窮苦家庭,手里沒有錢高攀城市里動輒幾百萬的房產,只好咬牙去信用社集資貸款蓋了個解困房出來,每家每戶分了130平的房子。

附近有配套的菜市場、衛生院、充電樁,邊上還有大片的耕地在。雖說沒有電梯代步,但是最高才七層不妨礙村民們下樓種種菜啥的。

當然了,要是沒這些新房村民們的下一代傳承都有問題。

就像新聞里說的農村過了30歲沒結婚的單身男性占到了35以上,因為這年頭沒有哪個溫市的小姑娘會傻到愿意嫁到鄉下、山溝溝里去。

陳覺之前一直在外打工還家里的舊債,手里沒有余錢也就沒投錢進這解困房,每年過年回來基本都是在二叔家住幾天。

今年小小地發了億點財,就掏了10萬把山溝里的村屋翻修了一下。

輕車熟路地把U8開進了移民新村,找了個空位停下后,陳覺就從后備箱里拿了兩個禮物盒出來。

都是在杭城買的營養保健品,還有十條軟中華香煙,過年回來走親戚不能空著手。

只是他的大U8擱在移民村里屬實是有些扎眼,5米3的車長比路虎都氣派,剛拎著禮盒下車,村口小賣部圍著打牌的幾個中年人就看了過來。

“這是誰家的孩子?”

“看著好眼生啊!”

“這車是啥子車?怎么看著那么大!”

“好像是那個仰望,比亞迪產的,我在手機上刷到過要一百多萬呢!”幾個中年人私底下討論了起來。

陳覺現在耳朵練地極為靈敏,幾十米范圍內的說話聲都聽地清清楚楚。

朝那幾個中年村民禮貌地微微一笑,拎著禮盒飛快地上了六樓。

門是開著的,屋子里傳出一陣陣炒菜聲,進門一看才發現二嬸嬸正在廚房里忙活著做飯,二叔則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見陳覺到家陳宏業表現地極為高興,都是打小看著長大的,再加上陳覺父母出了意外,陳宏業基本把他當半個親兒子在養。

“小覺回來啦!開車累了吧?”

“怎么瘦了那么多?”

“上班很辛苦啊!”陳宏業熱情地招呼著陳覺上桌。

因為知道陳覺今天到家,中午這頓飯菜準備地格外豐盛,蔥油黃魚、清蒸螃蟹、血蛤,還有陳覺最愛吃的湖嶺牛排。

吃多了杭城的飲食,再嘗到家鄉味道陳覺感到格外親切。

把手里的禮盒香煙丟到了一邊,陳覺一邊吃飯一邊跟二叔二嬸聊起了老房子翻修的情況,順帶問起了堂哥的情況:“陳超呢?放假了都不在家?”

陳超是二叔陳宏業的獨子,年紀比陳覺大幾個月是他的堂哥。

由于父母一輩年輕時都是在城里打工做泥瓦匠,陳覺和陳超都是寄宿在鄉下被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田間水庫滿山遍野的亂跑,后來隔壁村開了個黑網吧就成天去上網。

18歲之前兩兄弟感情都很好,一直到成年以后陳覺外出求學杭漂,陳超高中畢業則是留在瑞城廝混被一幫狐朋狗友帶著沾上了賭癮,變成了一條人見人嫌的賭狗,兩人的關系這才慢慢疏遠。

“小兔崽子不知道死哪里鬼混去了!”

“別管他,吃了飯咱們去陳村看看老房子。”二叔陳宏業一提到陳超滿臉的恨鐵不成鋼。

無論是農村的還是城里的都怕子女學壞,不小心養出了一個混賬幾年時間就能把家里的老底全部掏空,做父母的也是操碎了心。

吃了一頓別扭的午飯,將自己這一年的經歷含糊其辭地說了一些。

得知陳覺不僅僅創業賺到了大錢,還談了戀愛陳宏業和二嬸都顯得非常驚訝。

再一看陳覺提上門的禮物光是香煙就拿了十條,里面還夾了兩個厚厚的大紅包,總算是明白自己這個侄兒發家了。

“好啊!總算有出息了!還知道談女朋友了。”

“你爸你媽泉下有知肯定替你高興。”陳宏業滿臉的欣慰,拆了一包中華往兜里踹上,跟著陳覺下樓去看了看陳覺新提到車。

見那輛黑色的仰望U8旁圍了不少品頭論足的村民,陳宏業也是一臉滿意,逢人就夸是自己侄兒買的,順帶給幾個熟人散了散華子。

在得知這車居然是陳覺買的,這些村民也是大為吃驚。

因為陳覺家可是出了名的破落戶,父母早故不說還欠了一屁股債,連村里當時集資建解困房時都拿不出錢,被村里不少人看笑話好幾年。

哪想到這小子外出闖蕩還真被他混出了些名堂!

不僅僅搖身一變成了個氣質突出的大帥逼,還開上了百萬級的豪車,當真是讓不少村民又羨慕又感慨。

在移民新村里被人當成了大熊貓一樣圍觀了片刻,陳覺就載著二叔二嬸體驗了一把U8的原地360度的坦克掉頭功能。

都衣錦還鄉了,該騷包的時候就該騷包。

一腳油門開進了山路,發現以往進山的道路都被水泥鋪地極為平整,只有一些轉彎拐角有些坑洼。

一聽二叔聊起,才知道老家的后山水庫被縣里撥款打算搞成一個小景區,所以才把這些土路、爛路都提前修整了一下。

剛修好時比現在還平整,只是被一些進出的大卡車壓壞了一部分。

花了七八分鐘開到了久違的陳氏老村,全村一百多戶人家,整個村子的地理位置正好卡在了一處V字形的半山腰,因此在過去這地方又被稱作陳家溝。

由于大部分青壯年都搬去了國道旁的移民村,村子里剩下的就只有老人和跑來打工的外地工人了,整個村落顯得死氣沉沉。

揺下車窗一聞,空氣里散發著一股焦煤焚燒的氣味,遠處還有轟鳴的機器敲打聲。

這是村子里的鍛壓工廠在作業,隨處可見私撘的鐵皮違建廠房,生產的東西則是溫市當地極為常見的工業吊環和汽摩配件。

只是許久未回來,陳覺沒想到自己的家隔壁也新蓋了一間鍛壓廠!

轟隆隆的嘈雜聲從工廠里傳出,還有滾滾的濃煙從煤爐里外冒,入口的細窄村道被一輛紅色的半掛給攔住了去路。

見有工人正在開叉車往半掛上裝貨,陳覺只好把車停靠到了路邊,隔著老遠徒步走到了自家老宅位置。

老宅是兩間并排的村屋樣式,經過翻修已經煥然一新。

陳覺拿鑰匙開了老宅大門進屋看了看,兩層樓合計三百多個平方比他在杭城租的小公寓可開闊太多了。

屋里鋪了瓷磚、修了衛生間,家具電器一應俱全,因為陳覺要回來住,二叔還特意去報了百兆的寬帶。

外面的墻體刷了涂料,屋頂的瓦片也重新鋪裝,再加上以前的木窗木門全部換成了鋁合金,配上二樓陽臺的白色欄桿扶手,頗有一副農村小別墅的架勢在。

只不過邊上緊挨著新蓋的鍛壓工廠,這地方即便是想居住也得等工廠停工了才行,要不然白天光是噪音、廢氣污染就夠陳覺受的。

“小覺,要不還是搬出來住吧!”

“隔壁這新廠是陳龍他們三兄弟搞的,除了除夕那幾天平時基本都不怎么停工。”陳宏業勸了勸,言外之意大概就是隔壁這個新冒出來的工廠不大好惹。

“陳龍?”

陳覺聽著這名字有些耳熟,就跟陳宏業詳細打聽了一下。

原來這陳龍三兄弟是十里八鄉有名的“倒三爛”(溫州土話混子的意思),老大陳龍、老二陳虎、老三陳豹,三兄弟年輕時候被公安機關處理過,后來派出所遇到刮臺風紙質檔案被大水沖走,直接搖身洗白開始在村里搞創業。

先是通過倒賣土石方將村里的幾座可以做粉筆料的矮山私下挖空,狠狠發了一筆橫財,之后便利用鏟平的山地和侵占的農田搭違建廠房辦鍛壓廠。

這些違章廠房不用交租、不用罰環保,用的也是便宜的農村家用電,生產成本比正常企業壓低了一大截業務自然源源不斷,二十多年經營下來不斷擴張已經遍地開花。

由于噪音、廢氣污染太大,之前還有村民實名舉報過私撘違建。

陳覺以前都在外面求學工作,不怎么了解村中的情況。

眼下想回來過個安分年,沒想到前腳剛著家居然就遇到了這種糟心事。

最氣人的是,老宅邊上原本是有好幾塊空地可以拿來種菜的,還有一口水井連著小池塘,看樣子都被隔壁這新廠房給偷偷圍了進去。

就連老宅前面閑置的壩壩也被堆放了不少鍛壓廠生產用的長條圓鋼,一看就是沒把老宅這地方當外人的。

不過鄉下農村普遍都是這些狗屁倒灶,幾年沒回去老房子被人推平了都有可能,更不用說私下侵占土地的事情了。

皺著眉頭在老宅內外轉了轉,把車上帶來的行禮一放,陳覺就和二叔陳宏業一起去了隔壁廠房里轉了轉。

沒想到工廠里都是外地來的苦逼打工人,被烏煙瘴氣熏地全身黑黢黢,只有一個負責進出貨的廠長在這里盯著。

“外面那些圓鋼是你們廠的吧?”

“麻煩你們抓緊清走,別擋著我家大門。”陳覺先散了根華子給對方打算來個先禮后兵。

那位黑頭土臉的廠長一聽這事也是樂呵呵一笑,沒想到隔壁這戶長期沒人住的空置老宅居然有人回來過年了,難怪之前幾個月忙著翻新:“這事不歸我管啊兄弟!我就是個打工的!”

“老板讓我們放哪我們才放的,你去找我們老板談吧!”

見這廠長油鹽不進,陳覺只好按照二叔的建議去了一趟村口的祠堂。

溫市這邊的鄉村大多都修有類似的宗祠,一個村一個大姓,往上幾十輩都是一個老祖宗開枝散葉出來的。

陳村的宗祠前幾年收了振興鄉村的撥款,翻修的同時邊上蓋了一棟洋氣的村委會。

村里的老人閑暇時都會來這地方呆著看電視,也有一些常住村里的中年人喜歡在這里玩牌。

每逢過年宗祠這片都是人頭攢動,里里外外圍地到處是下注的村民。

敢在老祖宗眼皮子下聚眾玩牌九的,估計也就溫市人能干地出來。

“陳虎,我侄子回來過年了,門口那些鋼材你得抓緊讓工人拉走!”

“我上次就跟你交待過的。”陳宏業在宗祠的最里面一桌找到了人,給對方散煙的同時還嬉皮笑臉地賠笑。

“你侄子回來管我屁事!”

“沒看見老子在打牌嗎?”

“MD!被你吵吵老子手氣都變差了!”陳虎沒接那根華子,而是用力砸了砸手中的麻將牌,看樣子是輸了一下午眼睛都有點發紅。

二叔陳宏業是泥瓦匠出身,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脾氣好老實人,面對陳虎這種混子出身的工廠老板氣勢上不免有些弱那么一頭。

陳覺見狀就急忙頂替了上去,一把拍了拍陳虎的肩膀道:“陳虎哥,都是一個村的,不用搞得那么難看吧?”

陳虎感覺肩膀有些震地發痛急忙停下了手中的麻將牌,抬頭打量了陳覺一眼:“呦吼!這不是陳宏民家的兒子嗎?大學生回來過年啦!”

“不就是幾根圓鋼嘛!待會歇工了我讓工人搬走就是。”

陳虎之所以變臉那么快,也是因為在牌桌上聽說陳覺這小子在杭城那邊發了財。

鄉下這小地方消息傳播非常靈通,每個村都有自己的微信大群,陳覺那輛仰望U8一到就已經在群里傳遍了。

陳虎雖說看不起陳宏業這種老實人,但是面對陳覺這種反鄉的村中新貴多少還是要賣點面子的。

“那就這么說定了,陳虎哥。”

“今天之內一定那些鋼材一定要搬走。”陳覺見對方答應也是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帶著二叔直接走人。

他這叫先禮后兵,先把招呼提前打了,免得之后鬧起來太難看。

因為陳覺看地出來,陳虎這種聲厲懼色的家伙不是什么好貨色,表面上看著客客氣氣的,實則虛與委蛇。

果不其然,陳覺前腳剛一走,陳虎就往地上啐了一口跟著幾個牌友陰陽怪氣了起來:“什么JB大學生!考了個大專出去混個人模狗樣回來就想教訓老子?”

“老子的風頭都被這狗生的打斷了!”

熱門、、、、、、、、、


上一章  |  從零開始的加點進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