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376章 朱俊杰,專職副書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6章 朱俊杰,專職副書記

第376章 朱俊杰,專職副書記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8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縣城。

月餅廠。

鄧世榮再一次品嘗幾位大師傅制作出來的月餅,每個口味的月餅他都會小小的吃上一口,吃一口就喝一口茶漱口,鄧昌玉、鄧昌培以及幾位制作月餅的大師傅,都安靜的在旁邊等待著。

把幾個口味的月餅都嘗過之后,鄧世榮才滿意的說道:“這幾個口味的月餅可以了,制作配方和流程都記下來了嗎?”

鄧昌培高興的回答道:“九公,都記下來了!”

那幾個大師傅聞言也都松了口氣。

他們被高薪請來,卻一直制作不出讓老板滿意的月餅,要說心里沒點壓力是不可能的,好在經過多次的試驗與調整,總算制作出讓老板滿意的月餅了。

鄧昌玉道:“九公,現在距離八月十五已經不足一個月了,今年想賣月餅是不可能了,那就按原來的計劃,制作一批月餅出來辦個中秋晚會,就當是為明年的月餅打廣告了。”

鄧世榮道:“做出來想銷往其他地方時間確實是來不及了,不過如果只是在縣城銷售的話,還是可以試一試的,先生產一批月餅出來,拉到我家超市那里去試賣,反正能賣多少算多少,賣不掉的就拿來舉辦中秋晚會,這樣就可以兩不耽誤了。”

鄧昌培道:“這個主意好,就這么辦。”

鄧昌玉接話道:“九公,這個中秋晚會你打算怎么搞?”

鄧世榮道:“就在咱們那耶鄧氏小區里面搞,在小區中央的廣場那里搭個舞臺,然后把縣劇團請來表演,這段時間族人們都辛苦了,讓大家上來休息幾天,看看劇,等過完中秋再繼續回去干活。”

鄧昌玉點頭道:“行,那這事我來安排。”

月餅口味定下來后,接下來月餅廠便開始正式生產月餅。

下午。

穗豐飯店。

鄧世榮陪著張光宗老爺子喝酒。

兩人天南海北的聊了一陣后,張光宗便說道:“老板,過完中秋后,我可能就不來飯店了。”

鄧世榮聞言一怔,問道:“張叔,為什么不來了?”

張光宗喝了口酒,才解釋道:“老板,現在穗豐飯店的大名,整個博白還有誰不知道啊,尤其是出來混江湖的那些人,都清楚這飯店不可招惹,不可能再有人敢來鬧事了,我也是時候功成身退了!”

鄧世榮一聽就明白了他的想法,連忙說道:“張叔,你說這話就見外了,我這飯店開業至今能夠一直風平浪靜,沒受到任何人過來騷擾和搗亂,這都是你老人家的功勞。

現在雖然飯店名氣大了,但還是需要你老人家坐鎮的,這輩子你就哪都不去了,只要牙齒還沒掉光,只要還能喝酒,那你就每天來飯店報到,一直喝到自己不能動的那一天為止。”

張光宗笑道:“我天天過來吃吃喝喝的,那不是給飯店增添負擔嘛!”

鄧世榮失笑道:“張叔,別說是你一個人了,就是一桌人每天過來吃吃喝喝,對于我們穗豐飯店來說也談不上負擔,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張光宗端起酒跟鄧世榮碰了一下,說道:“主要是沒什么貢獻,不好意思一直在這里白吃白喝。”

鄧世榮喝了口酒,笑道:“張叔,這貢獻已經夠大了,咱們已經相處了那么多年,這種客套話以后就不要再說了。”

張光宗笑著應道:“好吧,那就不提這個事,喝酒!”

就在兩人一邊喝酒一邊閑聊的時候,朱俊杰滿面春風的從飯店門口走了進來。

坐在收銀臺的鄧允珍見狀,不由得調侃道:“朱縣長,瞧你高興得,這是撿到錢了?”

朱俊杰嘿嘿笑道:“比撿到錢還要高興。”

鄧允珍聞言心中一動,低聲問道:“升官了?”

朱俊杰笑著點了點頭,然后說道:“我去跟爸打個招呼。”

說著,朱俊杰就走向正在喝酒的岳父和張爺爺,打招呼道:“張爺爺,爸。”

鄧世榮嗯了一聲,張光宗則笑著招呼道:“朱縣長,一起坐下來喝點?”

朱俊杰點頭笑道:“行,那就喝點。”

另一邊,見老公是真的升官了,鄧允珍也有點坐不住了,便從收銀臺站起來,朝這邊走了過來。

鄧世榮與張光宗都是那種閱歷豐富的人,連鄧允珍都能看出朱俊杰臉上的喜色,他們自然也一眼就看了出來。

張光宗便笑著問道:“朱縣長,這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在長輩面前,朱俊杰也不隱瞞,面帶笑容的說道:“確實是遇到喜事了,職務上有了點變動。”

此時,鄧允珍已經在他旁邊坐下了,迫不及待的問道:“現在是什么職位?”

朱俊杰笑著回應道:“專職副書記。”

這話一出,清楚這個職位含金量的張光宗當即恭喜道:“那還真是大喜事啊,以后我就要喊你朱書記了。”

鄧世榮也滿意的點頭道:“不錯。”

之前的朱俊杰,就只是一個普通的副縣長,沒資格進長老團。

而現在成為專職副書記后,不僅僅成功進入了長老團,還跟正副門主組成了一個三人決策團,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這個職位,說實在話,比之前鄧允衡擔任的常務副縣長還更有含金量。

首先在長老團中的排名,專職副書記那是穩穩排在第三的,只在書記與縣長之下。

而常務副縣長雖然是縣政府這套班子的二號人物,也是長老團中的成員之一,權力比其他副縣長都牛逼,但常務副縣長在長老團中的排名,是按進長老團的時間來排的。

如果進長老團的時間比較晚,那你這個常務副就只能排在其他長老團成員的后面。

不像專職副書記,不管什么時候進的長老團,都是僅排在書記和縣長之后,是毫無爭議的第三人。

而且,常務副縣長雖然也能直接接任縣長這個職位,但都是那些比較優秀的常務副縣長才有可能做得到,比如鄧允衡這樣的。

如果按正常的排位順序來說的話,最有資格接任縣長一職的,其實是專職副書記。

可以說,專職副書記距離正處級,就只差臨門一腳了,只要不是那種年齡超限的,那晉升為正處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比常務副縣長要穩妥多了。

畢竟,能夠像鄧允衡這樣直升縣長的優秀人才可不多。

鄧允珍原本對官場并不了解,甚至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就只知道書記比縣長大,縣長比副縣長大,其他的就一無所知了。

但她嫁給朱俊杰后,自家丈夫是個當官的,再加上弟弟也在當官,她自然而然的就會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對于專職副書記的地位,她也是非常清楚的。

因此,知道丈夫升到了這么一個關鍵的位置,她心里也非常高興。

于是,她便起身走向廚房,吩咐大師傅加幾道丈夫愛吃的菜,打算犒勞一下他。

聽到岳父的夸獎,朱俊杰眉開眼笑的說道:“爸,這都是托了你的福,要不然我拿不下這個位置。”

這話可不是說說而已,他這次能夠拿下這個位置,縣太爺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而縣太爺看的誰的面子,他是心知肚明的。

鄧世榮笑道:“你也不用謙虛,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你要是沒那個本事,領導也不會這么草率的把你推上這個位置。”

朱俊杰嘿嘿一笑,正如岳父所說的,縣太爺的幫助固然重要,但要是他自身能力不行,不足以服眾的話,人家也不可能把他硬推上去。

不過,話又說回來,能勝任這個職位的人大把,他能越過其他同僚占據這個職位,岳父的面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心里是明白這一點的。

很快,大師傅便搞了幾道菜讓服務員送上來。

鄧允珍心中高興,讓張文娟這個拾金不昧的老員工幫忙收錢,她也坐下來跟丈夫還有長輩們喝酒聊天。

等吃喝得差不多了,鄧世榮才叮囑道:“阿杰,你不要驕傲自滿,還需要繼續努力。”

朱俊杰苦笑道:“爸,有允衡這個榜樣在,哪有我驕傲自滿的余地啊,我會繼續努力的。”

想到他那個優秀的小舅子,朱俊杰心中也是倍感壓力,從小舅子參加工作的那一天起,兩人就處于同一起跑線,然后晉升副處級的時候,小舅子就已經快了他一步了。

如今,小舅子如同坐火箭一樣沖上了正處級,已經領先了他一大步,他被超越后,想要再追上小舅子那是不可能的了,能做的就是盡量別讓小舅子把他甩得太遠。

還有就是,明年另一個優秀的小舅子也要畢業參加工作了,未來趕上他那是必然的。

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拼盡全力跑遠一點,別讓這個小舅子早早把他追上,那樣就太丟人了。

總之,攤上這兩個優秀的小舅子,既是他的幸運,又是他的不幸。

幸運的是,有了兩個強大的幫手,未來必然會給他帶來巨大的助力。

而不幸的是,他朱俊杰這輩子的家庭弟位,那是一目了然了。

好在,他老婆不是那種刁蠻任性的女人,而是善解人意的好女人,這是最值得欣慰的。

一個星期后。

月餅廠的第一批月餅,就制作出來了。

第一時間,廠里就派人把月餅運到永佳超市去銷售。

而永佳超市也早就得到吩咐,把超市最顯眼的用于推薦商品的位置讓了出來,統一擺上了月餅廠的月餅――鄧家月。

鄧家月,這是鄧世榮為月餅所取的名字。

在后世,廣西的黃家月,也算是比較有名的月餅了,鄧世榮便借鑒這個名字,取名鄧家月。

鄧家月有不同檔次的月餅,最普通的月餅就是那種用最簡單的油紙包裝的月餅,價格自然也是最便宜的。

中等價位的月餅,則用專門的紙盒包裝。

高檔的月餅,鄧世榮借鑒了后世那些月餅的包裝,那叫一個高大上。

三個檔次的月餅,可以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

而不管是哪個檔次的月餅,口味都不差。

盡管月餅這東西,在后世品牌包裝>味道,很多人送禮就挑這種名氣大包裝漂亮的月餅,至于味道好不好吃無論是送禮的人還是收禮的人都不會太在意,只要表面上有面子就行。

但鄧世榮的想法不一樣,他在注重包裝的同時,還非常注重味道,他的目的是要做到品牌、包裝、味道都是頂尖的,讓那些送禮收禮的人知道,鄧家月不僅僅高端大氣上檔次,味道更是同類月餅中的翹楚。

只要堅持這個方針,經營個十幾二十年,到時顧客們一提到月餅,估計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鄧家月,那這月餅就算是做成功了。

在月餅擺到永佳超市銷售之前,鄧允珍已經提前給縣里幾位有身份的夫人送去了月餅。

送禮是我國的人情往來,在這方面鄧世榮也不搞一刀切,只要送出去的禮品沒有達到貪污受賄的標準,那就隨便送。

這天上午,賀蘭英鍛煉完身體后,就準備去永佳超市買兩包方便面回去。

來到永佳超市,看到超市里人頭攢動,賀蘭英不由得感慨不已,這超市的生意是真的好啊!

至今,賀蘭英還能清晰的想起她第一次逛永佳超市的那一幕,當時她出來鍛煉身體,路過這里的時候,剛好看到永佳超市開業,便好奇的打算進去看一眼。

就這一眼,她就跟永佳超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時,她進入超市之前,只是打算買扎面條回去就行。

可進入超市之后,才發現了新天地,那購物體驗真的是太棒了,感覺這也要買那也要買,最終把購物籃塞得滿滿的,花出的錢遠遠走出了她的計劃。

從那以后,賀蘭英便成為了永佳超市的忠實顧客,哪怕只是買一根針,也要到這里來買。

在進入超市后,入眼的便是琳瑯滿目的月餅。

這些月餅,直接就把賀蘭英給看呆了。

那些幾個小月餅用油紙包裝成一筒的月餅,和用軟紙盒包裝成一盒盒的月餅,都不算什么,頂多就是圖案看起來比其他月餅漂亮一點而已,談不上驚艷。

但是,另外兩種月餅看起來就真的太驚艷了。

其中一種月餅,就是這個年代最高檔的鐵盒或者鋁盒月餅,這盒子上的圖案極為精美,看著就不便宜。

另一種月餅,它的外包裝是一個四四方方比一整格豆腐還要大的硬紙盒,這硬紙盒的圖案真的是極為漂亮,反正賀蘭英還沒見過這么漂亮的月餅圖案。

在這種硬紙盒里面,有打開擺放在那里的月餅,可以看出里面的月餅是用塑料包裝起來的月餅,還動用了透明的真空包裝,月餅可以清清楚楚的呈現在顧客面前。

包裝盒里面是尊貴的明黃色,看著就有高級感。

賀蘭英看了就有想買的沖動,然后就看了一下月餅上面的標價。

其中,油紙包裝以及軟紙盒包裝的,價格比市場上的其他月餅貴了大概四分之一這樣。

而不知是鐵盒還是鋁盒包裝的月餅,則比同類月餅貴三分一左右。

最后那個用硬紙盒包裝的月餅,價格是最貴的,有一斤裝、兩斤裝、三斤裝和五斤裝的,那價格賀蘭英只是看了一眼,就忍不住搖頭,這么高的消費,她是真的舍不得。

最終,賀蘭英猶豫再三,選擇了一盒不知是鐵盒還是鋁盒包裝的月餅。

這個月餅吃了之后,盒子還能用來裝裝雞蛋或者其他一些東西,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進入超市的顧客,很多都跟賀蘭英有著相同的想法,經濟條件過得去的都挑選了鋁盒包裝的月餅,經濟不允許的則選擇軟盒或油紙包裝的月餅,至于最高檔的那款月餅,看的人多,買的人幾乎沒有。

這其實也正常,鄧世榮給這款產品的定位,就是拿來送禮,而不是普通顧客買回家吃。

只要把這月餅的逼格打造出來了,以后自然不怕沒有銷路。

因為接下來的九十年代,拿月餅來送禮的人會越來越多,由此催生出了很多奢侈級月餅。

比如長春一款售價1800多元的月餅禮盒里裝有一副高爾夫球桿;昆明一款標價31萬多元的月餅禮盒里裝有數碼相機、五糧液、派克金筆、茶葉等,甚至還配套了一套100多平米的住房。

這些月餅的出現,作用是什么就不用多說了,懂的都懂。

甚至,一些“聰明”的廠家將月餅變成了期貨:

一張面值100元的月餅券,在經銷商、消費者、黃牛等各方之間折價流轉后,最終以50元的價格被廠家回收。

整個過程沒有生產月餅,卻都能賺上一筆,具體流程如下圖:

鄧世榮自然不打算搞這些歪門邪道,他們月餅廠的高檔月餅,走的是品牌包裝味道的路線,掙自己應得的那份錢,至于那些為腐敗提供便利的月餅,他們是不會做的。

農歷八月初五,星期一。

博白縣迎來了幾位特殊客人,這幾位特殊客人來自于貴州水城縣,分別是縣長、縣人大主任、縣政協領導等,他們是來博白縣參觀考察的。

經過兩縣領導的協商,本著“優勢互補、增進友誼、促進合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長期合作”的原則,于農歷八月初八簽訂了博白縣與水城縣結為友好縣的協議書。

今后,博白、水城兩地將在開展聯誼互訪、加強經貿協作、深化全面合作三方面,組織雙方在干部、企業、人才、技術、旅游等領域開展交流與合作,提高合作層次,保持聯絡溝通。

簽訂了締結為友好縣的協議書后,次日水城縣的領導便開始打道回府。

然后,博白縣這邊給這幾位領導都送上了一些土特產。

這土特產除了桂圓肉以外,還一人送了兩盒高檔的鄧家月月餅。

作為剛創建的鄧家月,就能被領導當成土特產送給其他縣領導,也算是對這鄧家月月餅的一種肯定了。

很快,距離八月十五就只剩下兩天了。

鄧世榮便回到村里,動員族人們到縣城的那耶鄧氏小區去過節,一來可以觀看一下中秋晚會,二來可以為食品公司新推出來的月餅打打廣告,三來大家辛苦了那么長時間,也是時候休息放松一下了。

于是,大部分族人都興沖沖的到縣城那耶小區過節,只有一些老人孩子和婦女留下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家里的豬狗雞鴨總要有人喂,牛也要有人放,都到縣城去肯定是不現實的。

對此,鄧世榮也不以為意,他只需要把大部分族人調離就行,留下的小部分族人,不影響他的銀杏種植計劃。

在大部分族人到縣城后的第一天晚上,鄧世榮便利用晚上的時間悄然種了3棵銀杏樹。

這條三千多米的村道,其中有將近兩千米是屬于鄉鎮道路,在這將近兩千米的鄉鎮道路中,有一段路距離各村的聚居地是有一些距離的,這3棵銀杏樹,就種植在這段路。

第二天就算有族人或者路過此地的人看到,也不會懷疑什么。

畢竟,就3棵樹,有什么好懷疑的?

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鄧世榮已經想到了比較穩妥的種植銀杏樹的辦法了。

現在他先悄悄的種植幾棵,等過多兩天,他會找個機會,把十幾棵銀杏樹弄到路邊,等族人們回來了,就可以讓他們親手把樹種下去,只需要找個借口說人家趕時間,半夜把貨拉來卸了就走,這樣就可以蒙混過去了。

反正,鄧世榮也和家人以及族人們提前打過招呼了,說這幾天他要留在老家接收風景樹。

到時,族人們回來看到已經種好的和擺在路邊的銀杏樹,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于是,接下來他每晚移植3棵樹,在中秋節那天晚上直接放出了15棵銀杏樹。

不是他不想放出更多,而是他覺得應該低調一點,多花點時間不要緊,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懷疑才是最重要的。

Ps:感謝各位阿表的打賞和。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