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325章 巨額捐款,震撼所有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5章 巨額捐款,震撼所有人

第325章 巨額捐款,震撼所有人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06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第325章

第325章

農歷四月十六,星期六。

那耶鄧氏上千族人以及七八十位來自各地的分支宗親,在那耶村曬谷場隆重舉行那耶鄧氏祠堂開工奠基儀式。

吉時已到,開始鳴炮,全體族人、宗親開始祭祖,叩拜,祝愿那耶鄧氏子孫昌盛、洪福齊天。

在走完必要的儀式后,鄧世榮這個那耶鄧氏的族頭便發表了重要講話:“各位族人、宗親,大家好,今天是我們那耶鄧氏祠堂開工奠基的大好日子,我謹代表那耶鄧氏祠堂理事會,向前來參加奠基儀式的各位宗親表示衷心的感謝!

每一座祠堂的背后,都凝聚著世世代代許多人的情感。

這種情感天長日久,延伸成為一種文化,一種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

我們在座的都是文明公的子孫,現在老祠堂年久失修,已經非常殘破了,到了不得不重修的時候。祠堂是宗族血脈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標志。興旺的宗族,四時祭享、香火不斷;衰敗的宗族,祠堂殘頹,香火斷絕。

這次重建祠堂,是要建成傳承百年而不損的祠堂,要建成全國最好的祠堂。

重建祠堂的預算是118萬,今天祠堂的奠基儀式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接下來希望各位族人以及各位宗親能夠踴躍捐款,把這座凝聚著我們那耶鄧氏血脈的祠堂建成教育后人祭祀祖先,敬仰先賢,敦宗睦族的圣地。”

話音剛落,全場便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在觀望了幾分鐘后,終于有宗親忍不住出手了。

一個又一個族人出手,都是大幾千上萬的砸,看得一眾宗親眼皮不斷的跳動。

“媽呀,允貴叔這是拼了啊!”

不過是一年收入而已,作為村里第一批出來做生意的人,鄧允貴的眼光可不差,全族按照現在這個速度去發展,以后族里估計沒有哪戶人家是缺錢的。

從他們來到祖地,鄧允貴一直是負責接待他們的人之一,這些宗親自然知道鄧允貴的情況,知道他跟世榮叔(公)合伙開了一家缸瓦廠,生意做得還算不錯。

而鄧昌強這個宗親的捐款,算是點燃了其他宗親的捐款熱情,一個個宗親開始踴躍捐款。

毫無疑問,鄧允貴這個捐款數目,瞬間在現場引起了軒然大波。

負責做記錄的族人聞言心中一驚,這宗親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啊,一出手就是13888元,看來族頭還真沒有說錯,那么多分支的宗親,其中也是有不少大老板的。

但缸瓦廠的生意注定是沒辦法跟磚廠比的,主要是缸瓦廠乃是技術工種,對那些手藝好的大師傅比較依賴,難以形成規模,而磚廠對技術要求不高,再加上需求量大,一旦形成規模就能大把大把的賺錢。

“這樣確實是有點難,那你就隨便捐點意思一下算了!”

“我,合浦山口宗親鄧昌強,個人捐款3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0000元。”

好在,鄧允貴除了缸瓦廠以外,他在客運公司的股份也不少,足足有18股,今年公司分紅,他直接就進賬10800元,再加上缸瓦廠一年的收入,拿出這筆錢來就沒什么壓力了。

鄧允貴第一個站出來,笑著說道:“我,那耶鄧允貴,個人功德碑捐款6888元,另外家庭功德碑,我們家捐款10000元。”

“我,秧地坡鄧允壽,個人捐款6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6888元。”

因此,這些宗親們推斷,鄧允貴的經濟條件確實不錯,但比他們應該還稍微差了一點。

在鄧允貴拋磚引玉后,鄧允強也站出來道:“我,那耶鄧允強,個人捐款3888元,另外家庭功德碑捐款10000元。”

可功德碑與功德墻留名的機會,這輩子就只有這么一次,以后就是身家百萬了,都沒有這個機會了。

“切,說這種話,族頭不是說了嗎,這祠堂至少得建個兩三年呢,你可以先報名捐款,等手頭寬松了再給錢唄!”

總共16888元的捐款,這確實是一筆非常大的數目,說句不夸張的,就是擱在后世,這個數目的捐款也足以排在前列了,而在這個年代更加不用說,都能建成一座不錯的祠堂了。

這一刻,各地的宗親隱隱有些明白,為什么那耶鄧氏的族頭敢提出要修建預算118萬的祠堂了。

接下來,鄧世安、鄧允貴等祠堂理事會成員也都一一發表講話,還有各地的宗親代表也同樣發表了一番講話。

所以,他必須得抓住這個機會,一定要在功德碑與功德墻上留名,供后輩子孫瞻仰。

在走完這些流程后,就輪到最激動人心的環節——捐款。

“我也想像允貴叔這樣捐,可惜現在手頭有點緊,實在是沒辦法。”

不少宗親都感覺到了壓力。

“唉,我也想啊,可集資到縣城建小區的時候,我為了給一個兒子一套房,直接拼了三套,欠了一屁股債,現在房子分下來了也沒錢裝修,起碼要再過一兩年才能緩過來,哪里敢認捐這么多錢啊!”

“我,馬村鄧允飛,個人捐款1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0000元。”

在那耶鄧氏族人議論紛紛的時候,各地過來的宗親也都為鄧允貴的大手筆感到震驚。

“我,到章鄧昌明,個人捐款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5000元。”

對此,經營著磚廠的鄧昌發和鄧昌寶就比較有發言權。

這個捐款數目,他是仔細衡量過的,個人捐款有6888元,應該可以排在個人功德碑前面了,而家庭功德碑的10000元捐款則剛好夠得上最高檔次的碑石,排位也不差到哪里去。

“各位族人、宗親,就由我來給大家拋磚引玉吧!”

“這個家庭功德墻還是要上的,只是上個基礎級的就行了!”

對于鄧允貴來說,這同樣不是一個小數目,他跟九公合伙開的缸瓦廠,一年下來的總利潤都沒有這么多,要是光靠缸瓦廠的收入,起碼要兩年半左右才能拿得出這筆錢。

“允貴叔厲害啊,出手就是16888元,頂那耶鄧氏小區三套房子都不止了。”

認捐個13888元,也就一年多的收入,卻能換來至少上百年的榮耀,這種事情他當然不能錯過了。

鄧允強的家庭條件,自然沒辦法跟鄧允貴比,不過他們家的收入也不少,荔枝跟西瓜一年穩定好幾千進賬,再加上客運公司的股份,一年上萬收入還是有的。

結果,對方一出手,就是16888元的捐款,真的讓他們刮目相看。

緊接著,那耶鄧氏其他族人也紛紛出手。

“我,合浦公館宗親鄧允國,個人捐款2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0000元。”

“我,北流利草宗親鄧昌行,個人捐款1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6888元。”

“我,博白新田鄧昌發,個人捐款6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3888元。”

隨著宗親們捐款開始爆發,新田鄧氏族頭的捐款瞬間引起了現場所有人的關注,個人捐款以及家庭捐款加起來直接超過了兩萬塊錢,這是至今為止捐款數目最大的人。

對于這個捐款數目,鄧昌發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作為新田鄧氏的族頭,他首先要把這個分支的臉面給撐起來,其次是這么做對于他個人來說也是有很大好處的,他在建祠堂的時候出了這么大的力,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難了,向那耶鄧氏的宗親求助,人家能幫得上忙的肯定不會坐視不理。

這那耶鄧氏,可是有超過三千族人的,而且現在的發展也是非常的牛逼,這是多強的人脈關系啊!

雖說他以后也不一定有事要向那耶鄧氏的宗親求助,但他做人喜歡留一手,提前打好關系,相當于是交了保險,能平平安安自然好,萬一遇到什么意外了,也有個可以求助的地方,這也是一種保障。

鄧昌利見族頭出手了,也跟著出手道:“我,新田鄧昌利,個人捐款5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3888元。”

盡管他的經濟條件比族頭還要好一些,但捐款也沒必要沖到族頭前面去,家庭功德碑捐款齊平,個人捐款少一千,他認為是非常合適的數目。

這話一出,又引起了那耶鄧氏眾族人的議論,包括其他地方的宗親,也都對新田鄧氏刮目相看,畢竟他們兩人就爆出了這么一大筆捐款,經濟實力還是非常強的。

那耶鄧氏這邊,一直觀望的鄧昌寶和鄧昌雄對視了一眼,默契的出手了。

“我,幫壩鄧昌雄,個人捐款8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20000元。”

“我,雞毛嶺鄧昌寶,個人捐款10000元,家庭功德碑捐款23888元。”

隨著那耶鄧氏公認的經濟實力僅次于族頭的鄧昌寶與鄧昌雄出手,那捐款金額再次讓現場沸騰起來了。

“厲害,實在是太厲害了!”

“昌寶兄弟和昌雄兄弟真是好樣的!”

“一砸就是兩三萬,這財力真是太恐怖了。”

各地的宗親聞言,同樣贊嘆不已,這那耶鄧氏的經濟實力果然牛逼。

接下來,無論是那耶鄧氏的族人,還是各地趕來的宗親,捐款金額都開始下降,基本是幾百到幾千的幅度,上萬的捐款金額只有偶爾才出現一個了。

就在眾人情緒開始平復下來,來自沙河被鄧世榮看好的宗親鄧昌盛,又忽然間冒出來往水里扔了顆炸彈。

“我,沙河鄧昌盛,個人捐款13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28888元。”

這話一出,全場爆發出無數的驚嘆聲,無論是那耶鄧氏的族人,還是各地的宗親,都沒想到來自沙河的這位話不是很多的宗親財力竟然這么雄厚。

這可是四萬多塊錢啊!

在場的宗親其實也有好幾個人拿得出這么多現金,但他們不可能為了競爭這個排名,就把手上所有現金都砸出去。

看到鄧昌盛砸出四萬多塊錢,鄧世榮臉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他不看重這筆錢,但作為搬遷出去幾百年的分支,在祖地重建祠堂的時候,能夠砸重金支持,那這人的宗族觀念肯定是非常強的。

這樣的宗親,有機會的話,倒是可以一起合作賺錢。

鄧世榮給足族人與宗親討論的時間,等議論聲漸漸停下來的時候,他知道該到他出場的時候了。

作為那耶鄧氏的族頭,就相當于是祖地的龍頭了,這個龍頭若是強盛,那各地的分支就會主動加強與祖地的聯系,若是龍頭軟弱無力,那分支與祖地之間的聯系就會逐漸減少。

所以,是時候給這些宗親一點小小的震撼了!

“我,那耶鄧世榮,個人捐款188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88888元。”

鄧世榮作為那耶鄧氏的族頭,他的一舉一動就備受關注,所以當他站出來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都在心里猜測他到底會捐多少錢。

那耶鄧氏的族人早就知道族頭的大手筆,都知道族頭的捐款那肯定是第一,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族頭到底會捐多少錢,這個他們也不清楚,只是猜測應該不會少于8萬這個數字。

而各地宗親,也都或多或少的聽說了那耶鄧氏族頭的經濟實力,再加上花118萬重建祠堂也是由他牽頭搞起來的,也都猜到他的捐款數目應該是第一。

但在場的所有人都萬萬沒有想到,鄧世榮竟然報出了這么恐怖的兩個捐款數目,無論是個人捐款還是家庭功德碑捐款,都是十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塊錢,這加起來三十七萬多,實在是太恐怖了!

整個現場,不斷的有倒吸冷氣的聲音傳出來,都被鄧世榮的大手筆給嚇到了!

“我的天啊,我是真的服了,族頭就是族頭,這氣魄就是不同凡響。”

“九公真的太叼了,這氣勢有誰能比啊?”

“我之前還猜測九公的捐款應該是八到十萬之間,結果證明是我的格局(類似的詞)小了!”

在宗親那邊,同樣驚嘆連連。

“世榮公的財力,實在是太可怕了!”

“難怪世榮公能帶領全族發家致富,這魄力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我的媽啊,總投資118萬,世榮公一人就占了三分之一,難怪他老人家敢提議建這樣的祠堂,真是服了!”

人群中,鄧昌盛看向世榮公,眼中也充滿了敬佩,他開的瓷磚廠生意不錯,手上擁有十幾萬的現金,再加上瓷磚廠源源不斷的為他賺錢,他才敢財大氣粗的砸出四萬多搏個名聲。

而跟世榮公相比,他這引以為傲的家底,是真的不夠看啊!

建祠堂舍得砸出三十七萬多,這證明世榮公手上的現金就算不破百萬,應該也差不了多少。

這個年代的百萬富翁,就像后世擁有幾十億資產的大富豪,有機會誰不想跟這樣的大富豪做朋友啊?

這一刻,鄧昌盛非常慶幸他剛才砸了四萬多塊錢出去,這筆捐款在世榮公的眼里雖然不算什么,但在所有宗親里面,他就是最拔群的一個,應該是入了世榮公的眼。

回頭有機會,要和世榮公多來往才行。

隨著鄧世榮的捐款爆發,整個捐款現場便進入了高潮,無論是族人還是宗親,都跟著小小的爆發了一波。

半個小時過去,捐款終于到了尾聲,鄧世榮走到負責記總賬的族人面前,問道:“捐款總額有多少?”

族人滿臉激動的回答道:“九公,捐款總額是128萬3656元,已經大大的超過重建祠堂的預算了!”

鄧世榮聞言露出了笑容,捐款總額能爆出這個數目,他倒是一點也不意外,他自己就爆了三十七萬多,而其他各地趕過來的宗親也比較給力,總共爆出了二十八萬左右,這加起來已經超過總額的一半了。

而剩下的幾百戶族人,爆個六十多萬還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

得到捐款總額,鄧世榮便大聲說道:“各位族人,還有各地辛苦趕過來的宗親,感謝大家的慷慨解囊,本次重建祠堂的預算是118萬,如今在各位族人以及宗親的大力支持下,捐資金額已經大大的超出了預算,達到了128萬3656元。”

這話一出,全場再次沸騰了!

“我的天啊,無敵了!!!”

“太牛了,118萬的預算,僅僅一次捐款就大大的超出預算,這簡直是難以置信。”

“是啊,別人建祠堂,就算只有一萬多的預算,都要經過多次捐款,才能把錢湊夠,咱們這么大的數額,僅僅一次捐款就大大的超出預算,這真的是奇跡。”

“這是因為我們族頭出了大力了,如果沒有族頭三十七萬多的捐款,那這次捐款距離預算還是有不小差距的,更別說是超出預算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確實是這樣,族頭出了大力,各地的宗親也出了大力了!”

在族人們驚嘆的時候,來自各地的宗親也算是見證奇跡了,同樣是驚嘆連連,這次的祖地之行,他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大開眼界,也感受到了祖地宗親的團結與強大的經濟實力。

等回去了,要跟族人們好好說說這個事,以后要加強和祖地宗親的聯系才行。

等議論聲稍微平息下來,鄧世榮才滿臉笑容的繼續說道:“今天的祠堂捐款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咱們這些文明公后裔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的結果。

即日起,祠堂就會動工開建,我們一定會用最好的建筑材料,用最好的建筑工藝,把這祠堂給建起來。

同時,上了家庭功德碑的族人以及宗親,接下來請把自己以及家人的詳細資料提供給祠堂籌建理事會,這個是要提前請人把碑石雕刻好的,再次感謝所有族人以及宗親的鼎力支持。

現在我宣布,今日那耶鄧氏祠堂開工奠基以及捐款儀式到此就圓滿結束了,祝愿我們那耶鄧氏后裔枝繁葉茂,人才輩出,永遠屹立于民族之巔!”

現場,又一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今日那耶鄧氏祠堂開工奠基以及捐款儀式,可以說是影響深遠,在各地分支宗親中造成巨大轟動是必然的。

等祠堂落成以后,驚動廣東那邊的宗親也只是時間問題。

畢竟那耶鄧氏原本就是從廣東廉江那邊搬遷過來的,再往上數的話是從福建那邊搬遷過來的,如果再往上數,那就是天下鄧氏共尊的祖地南陽了。

再過幾年,廣東那邊的宗親就要開始大規模祭祖了,屆時那邊也會派人過來通知那耶鄧氏這個分支的。

到了那個時候,那耶鄧氏的祠堂,自然就會進入廣東祖地宗親的眼里,肯定也會引起祖地宗親的震撼。

甚至在百年之后,那耶鄧氏的后世子孫提起今日之事,都會對在場的這些先輩表示敬仰。

在場的族人與宗親,注定會隨著祠堂而名傳后世。

農歷五月,又到了鷓鴣啼,斑鳩鳴,知了叫喳喳的時候了。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博白農村孩子最快樂的時候,因為不僅僅可以四處抓知了玩,還有荔枝、毛桃、楊桃、西瓜以及各種野果也開始成熟了,再加上天氣熱下河游泳也是非常難得的樂趣。

總之,每年的五月,農村孩子每天都有“節目”,玩得非常開心。

隨著荔枝與西瓜陸續成熟,那耶村人人臉上都掛著笑容,那耶村是那耶鄧氏中最早跟隨族頭種植荔枝的,如今家家戶戶都到了收獲的時候了。

當然,荔枝種植的前幾年,都只是少量結果,沒到真正的豐產期,因此收獲還得看西瓜。

而西瓜,那是全族都在栽種,這也是那耶鄧氏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在族人們忙著賣荔枝與西瓜的時候,鄧世榮則坐著大客車來到了靈山縣,找個沒人的地方把系統空間里的摩托車弄出來,然后朝陸屋鎮的新光農場趕去。

幾年前,鄧世榮打算種植桂味荔枝的時候,就是來的新光農場弄樹苗,如今時隔幾年再次過來,自然不是為了弄樹苗,而是打算在這里進一批桂味荔枝,然后運到上海那邊銷售。

沒辦法,最近需要用錢的地方多,除了龍眼、地菠蘿以及木菠蘿的生意,他打算再做一做這荔枝生意,盡量多賺一點錢,免得要用錢的時候束手束腳的。

騎著摩托車來到新光農場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左右了。

來新光農場收購荔枝,是鄧世榮臨時起意,如果早有計劃的話,他就不是現在這個時間過來,而是提前一兩個月過來了。

這個年代的摩托車,就是身份的象征,來到新光農場之后,不到五分鐘,鄧世榮就見到了農場領導。

在互相打過招呼后,農場領導便問道:“鄧同志,你找我有什么事?”

鄧世榮也不廢話,直接問道:“領導,我想在貴農場收購一批桂味荔枝,不知道行不行?”

農場領導驚訝的看了鄧世榮一眼,說道:“鄧同志,你過來收購桂味荔枝自然沒問題,但你這個時候才過來,有點晚了啊,我們農場的桂味荔枝,都已經預定出去了,這兩天就準備開摘了。”

鄧世榮聞言也不意外,人家這么大一個農場,種植的荔枝數量多到嚇人,肯定早早就跟人達成收購協議了,不可能等荔枝都要采摘了才臨時找買家。

不過,這收購協議的簽定,也是有講究的,如果農場這邊跟收購商沒有簽定數量,只是簽定了收購價格,那他只要稍微提高點收購價格,從中收購一批荔枝,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因此,鄧世榮淡定的說道:“領導,我可以稍微給高一點收購價格,你們讓個兩三百噸給我可以吧?”

農場領導一聽,心中微微一動,沉吟著問道:“鄧同志,你能給多高的收購價?”

鄧世榮聞言心中就有譜了,開口說道:“我可以給到7毛/斤的價格。”

這個價格,他不是隨便開出來的,現在供銷社給的收購價只有5.5毛/斤,這還是去年才提到這個價格的,以前的收購價格只有5毛/斤而已。

而其他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集體企業或者個人,給出的收購價格就算比供銷社高,也肯定高不到哪里去,撐死就6毛到6.5毛/斤,不可能高于6.5毛/斤了。

因此,他開出7毛/斤的價格,絕對算得上是高價了。

農場領導一聽,眼中一亮,問道:“鄧同志,你真能給7毛/斤的收購價?”

鄧世榮點頭道:“那當然是真的,讓個兩三百噸給我,沒問題吧?”

農場領導直接答應道:“沒問題,鄧同志伱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多讓一些給你。”

他們農場賣給別人,確實如鄧世榮猜測的一樣,只有6毛/斤,現在能夠以7毛/斤的價格賣出去,那一斤就有一毛的差距,按三百噸來計算的話,就相差了整整60000塊錢。

雖說他們農場家大業大,60000塊錢對于他們來說,也不算是什么大數目,但這60000塊錢相當于是白撿來的,哪位當領導的都不可能會無動于衷。

鄧世榮笑道:“可以,領導你能讓出多少噸,我就要多少噸。”

農場領導聞言伸出一只手掌道:“鄧同志,我可以做主讓出五百噸給你。”

鄧世榮點頭道:“行,沒問題。”

反正有系統空間在,就算荔枝一時之間銷售不出去,也不用擔心會壞,完全沒有什么后顧之憂,多少量他都不怕,頂多就是積壓一點資金而已。

談完價格,接下來就是一些旁枝末節的事情。

十天后,鄧世榮帶著整整500噸的桂味荔枝回到了博白,他沒有急著去上海賣荔枝,而是打算打個小小的時間差,晚一兩個月再去賣,相信能賣出更高的價格來。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三兒子馬上就要參加高考了。

相比起做生意,三兒子的高考那才是真正的大事。

下午。

穗豐飯店。

在吃晚飯的時候,鄧世榮看向三兒子,問道:“小嵩,明天你就要參加高考了,有沒有信心?”

鄧允嵩把口里的飯菜咽下,自信十足的說道:“爸,我當然有信心,你就等我好消息吧!”

“高考雖然重要,但你也不要有壓力,畢竟現代的高考跟古代的科舉不一樣,古代科舉要是考不上,就要過三年以后再考,而現代的高考就算一時發揮不好,那大不了明年再繼續。”

想起后世很多考生因為承受不住高考的巨大壓力,導致上了考場之后沒能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鄧世榮覺得有必要提點一下三兒子,免得他帶著壓力去參加考試:“還有就是,高考對于普通人家確實非常重要,甚至不夸張的說是他們唯一的出路,但你不一樣,咱家現在的發展你也看到了,考大學并不是你唯一的出路,所以你放寬心去考,明白嗎?”

鄧允嵩自然明白父親是怕他壓力太大影響到考試才這么說,然而有壓力針對的都是成績不夠牛逼的人,對于他這種整整三年都穩坐年級第一寶座的學霸來說,壓力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他笑著說道:“爸你放心,就一個高考而已,哪有什么壓力啊!”

鄧允泰笑著接話道:“這學習成績好的人就是不一樣,我當年學習成績一般,在參加高考的時候,心里一直懸著,原本有幾道題平時明明是會做的,可當時腦子里面亂哄哄的,就是想不起這題怎么做,白白丟了不少分。”

張秀萍聞言開玩笑的說道:“恐怕你的高考成績,再給你加個幾十分,都考不上大學。”

鄧允珍哈哈笑道:“嫂子你還真是說對了,就我哥當年那稀爛的成績,恐怕給他加上一百分,也考不上大學。”

鄧允泰一臉無奈的說道:“阿珍,別掏老底啊,給你大哥我留點面子好吧!”

“哈哈哈哈!”

眾人聞言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氣氛瞬間就變得輕松了許多。

鄧世榮最后叮囑道:“小嵩,其他的就不用多說了,接下來你注意一下飲食,不要吃那些刺激性的食物,免得吃壞了肚子耽擱考試那就太冤了!”

“嗯,我知道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