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319章 那耶鄧氏,聲名鵲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9章 那耶鄧氏,聲名鵲起

第319章 那耶鄧氏,聲名鵲起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31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第319章

第319章

1986年的元旦過后,那耶鄧氏小區隔三差五的就有族人搬新家,能這么快就把房子裝修好,基本都是對裝修這方面沒有太大要求的,簡單裝修一下對于這些族人來說就已經是非常好的房子了。

而每一個搬新家的族人,都少不了要請親戚朋友過來慶祝一下。

于是,隔三差五的就有驚嘆聲在那耶鄧氏小區響起,都是鄧氏族人請上來慶祝的親戚朋友發出的,這些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鄉下來的親戚朋友,在第一次見到那耶鄧氏這樣的漂亮小區,是很難不動容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族人搬新家,他們的親戚朋友在上來開了眼界之后,回去少不了要在村里吹噓一番。

畢竟,自己的親戚朋友牛逼,這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吹噓的資本。

而親戚朋友又有親戚朋友,在出現人傳人現象后,一傳十,十傳百,那耶鄧氏小區的大名,便這樣傳遍了全縣,跟著那耶鄧氏小區聲名鵲起的,自然是那耶鄧氏。

如今,那耶鄧氏已經是團結與有錢的代名詞了!

不要小看了這種名聲,在博白這種宗族文化濃郁的地方,一個既團結又有錢的宗族,那威懾力還是很強的,族人在外面不說橫著走吧,但至少別人知道你是那耶鄧氏的人之后,都會給三分面子。

對此,鄧世榮是最有發言權的。

前世進入九十年代后,博白的散仔(混混)便越來越多,甚至誕生了不少的搶劫犯。

阿寶笑道:“希望如此吧,不過就算海鮮生意好做了,我們這里競爭壓力也大,想賺錢還是難啊!”

前幾年他倒沒有多少壓力,可現在兒子長大了要娶媳婦,家里的房子也舊了需要蓋新的,還有兩個小的讀書也要花錢,處處都要用錢,他的壓力自然而然的就來了。

如今又一年過去,全縣前往廣東打工的人數再次增長,等到春運之后,這二十五輛車肯定也要吃緊,畢竟騰龍客運公司一直堅持按規定運營,從不超客,載客能力確實沒辦法跟其他超客的大客車比。

他想起來了,這是他剛開海鮮店的那一年,遇到的一個超級大客戶。

阿寶聞言,心中陡然想起了對方是誰了,激動道:“阿表,原來是你啊,幾年不見,差點沒認出你來。”

因此,今年哪怕是淡季,公司這二十五輛大客車的載客率,也都保持在70到75之間,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了。

騰龍客運公司,已經進入良性循環的發展期了。

這就是宗族不團結所導致的結果,要是前世的那耶鄧氏像現在這樣團結,別說是兩個人了,就算是兩百個人,都沒那個膽子敢大搖大擺的進村把人家的雞抱走。

此時,阿寶正端著一個水煙筒坐在店門口燒煙,他那張充滿憂愁的臉龐被裊裊煙霧所籠罩。

剛剛新增的這五輛大客車,就是用今年淡季的利潤購買下來的,而且現在公司還有好幾十萬的流動資金,可想而知今年的客運公司有多賺錢了。

到現在為止,山口街已經有足足五家海鮮店,面對這么大的競爭,他能賺到錢養家糊口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大閹雞的主人親眼目睹,還有其他村民也看到了,但有一個算一個,全都不敢吭聲,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人家把雞抱走。

之前的二十五輛大客車,其中走深圳以及廣州路線的各六輛,東莞三輛,佛山、珠海、中山、江門、惠州各兩輛。

雖然他是改革開放以來鎮上第一個開海鮮店的人,但做生意這種東西不是說你做得早就一定能賺到錢,阿寶的海鮮店經營了五年多了,可生意一直平平淡淡的。

就在阿寶思忖著在哪里見過對方時,摩托車主笑著朝他打招呼道:“老板,好久不見了!”

阿寶一邊燒煙,一邊想著心事。

而隨著客運公司的攤子越鋪越大,產生的利潤也會越來越高,接下來公司的拓展已經不用再找銀行貸款了,光是公司每年產生的利潤就足夠應付公司的拓展了。

阿寶嘆了口氣,隨即把水煙筒遞過去道:“阿表,燒筒煙先。”

當時這位大客戶不僅僅把他店里的沙蟲、魷魚之類的海鮮干貨全部包圓了,還預定了幾十斤花蟹、幾十斤大蝦、幾十斤泥蟲等鮮貨,是他開店幾年來遇到的最大的一個客戶,印象那是相當的深刻。

忽然,前面傳來了摩托車的聲音,在他抬頭看過去的時候,一輛漂亮的摩托車朝他這邊駛了過來,并停在了他的店門口。

在族人們忙著搬新家或者裝修自家房子的時候,眼看春運即將來臨,騰龍客運公司又新增了五輛大客車。

可惜,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在他開海鮮店的半年后,就有競爭對手出現了。

說實話,他也想過挪地方,到其他地方去經營海鮮店,但在這里干了這么多年,錢還是有得賺的,而挪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要重新開始,有沒有得賺都是個問題。

山口鎮就在海邊,在這里開海鮮店,面對的顧客原本就不是山口本地人,都是靠其他鄉鎮的顧客過來捧場,如果只是他一家做海鮮生意,那這幾年來肯定能賺不少錢。

還記得在九幾年的某一天,有散仔開著摩托車經過那耶村,看到路邊某戶人家養了不少大閹雞,那兩個散仔就停下車,直接進到人家家里面,當著主人的面抓了三四只大閹雞,然后大搖大擺的上車走人。

有錢賺,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沒問題,但想靠這海鮮店發財,目前看來是沒有希望的。

總之,隨著那耶鄧氏全縣揚名,類似這樣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再發生的了。

所以,只能繼續增加大客車,才能應付這一年比一年多的乘客。

“唉,生意不好做啊,勉強能養家糊口。”

山口鎮。

看到摩托車主,阿寶隱隱覺得對方有些面熟。

所以,猶豫來猶豫去,最終還是沒能下定決心。

根據騰龍客運公司的粗略計算,這個年代的長途大客車載客率能保持在15左右就能保本,能有70到75的載客率,那毫無疑問是大賺特賺了。

合浦縣。

在人氣比較旺的一條街上,有一家名叫阿寶的海鮮店,這家海鮮店是改革開放之后山口鎮第一家賣海鮮的店鋪,老板阿寶是一個四十五六歲的中年人。

見老板還認得他,從摩托車上下來的鄧世榮不由得笑道:“老板,幾年不見,你這生意還可以吧?”

這除了全縣乘客數量增多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客運公司調整了策略,開始接從博白到廣東那邊所途經城市的乘客了。

鄧世榮接過煙筒,在旁邊的凳子上坐下,說道:“老板不用擔心,這幾年大家手里的錢還不多,等再過幾年有錢的人越來越多了,這海鮮生意自然就越來越好做了。”

這可是大白天啊,而且主人也在家,就這樣進去抓人家的大閹雞,這行為真不是一般的囂張。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哪怕是淡季,客運公司的收入也比之前要高很多。

兩人寒暄了幾句,鄧世榮燒了幾筒煙后,才說道:“老板,我這次過來,是要跟你談一筆大生意的。”

阿寶可是知道眼前這位大客戶的大手筆,聽他提到“大生意”這三個字,眼中陡然一亮,問道:“阿表,你這次要多少貨?”

鄧世榮把煙筒放到一邊,微笑道:“老板,我給你兩天時間,沙蟲、蝦米、魷魚這三種干貨,伱能弄到多少我就要多少,還有花蟹、大蝦、泥蟲這三種鮮貨也一樣,你能弄多少我要多少。”

阿寶聞言瞬間瞪大了眼睛,滿臉震驚道:“阿表,你是說真的?我能弄到多少貨你就要多少?”

鄧世榮笑著點頭道:“對,沒有上限,你能弄來多少貨我就要多少,至于價格嘛……”

此話一出,阿寶激動得渾身都顫抖了!

大生意,這絕逼是他這輩子都難得遇到一次的大生意,只要抓住這次機會,那兒子娶媳婦的錢,蓋房子的錢,可能都有了……

阿寶當即把胸膛拍得砰砰響:“阿表,價格方面你放心,一定給你最優惠的價格!”

“我這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老板你就直接說能給我什么樣的優惠價格?如果價格合適的話,那這生意就成交了!”

現在陽歷已經是1986年了,海鮮的價格是一年比一年貴,趁著現在的價格還算可以,鄧世榮便特地趕到山口來,打算囤積一批海鮮,不管是留著自家人慢慢吃,還是留著過幾年出手,都挺好的。

阿寶做了幾年海鮮生意了,成本是多少他心里門清,直接給出了一個極低的價格道:“阿表,這沙蟲我算你5塊錢/斤,蝦米也是這個價,魷魚算你5塊5/斤,花蟹8毛/斤,大蝦1塊/斤,泥蟲4毛/斤,你看怎么樣?”

鄧世榮聞言心中還是很滿意的,他五年前過來買的時候,沙蟲是3塊3/斤,魷魚3塊6/斤,花蟹是5毛/斤,大蝦8毛/斤,泥蟲是3毛/斤,現在普遍價格都上漲了,但這個漲幅不算大。

當然,他也明白,如果不是他說出無限量購買的話,老板不可能給出這么低的價格。

因此,鄧世榮還真就沒有還價,直接點頭道:“行,那就這個價,不過在品質方面,你可要給我最好的。”

這海鮮的品質那是非常有講究的,就拿沙蟲干來打比方,高品質的沙蟲干,說每條都有大拇指那么大那是稍微夸張了點,但每條如同食指大圓珠筆長那是很正常的事。

而低品質的沙蟲干,一條可能都沒有鉛筆大手指長。

魷魚干也是一樣,高品質的魷魚是又大肉又厚,低品質的魷魚是又小肉又薄。

所以高品質海鮮跟低品質海鮮,兩者間的價格差異是非常大的。

就拿沙蟲干來說吧,這玩意是越大越值錢,很多海鮮店去進貨回來,一般分為大、中、小三個檔次,然后為了利益最大化,商家就會挑一部分中等品質的沙蟲充入到上等品質的沙蟲中去賣,再挑一部分下等品質的充入到中等品質的沙蟲中去賣。

這玩意只要充入得不多,做得不是很明顯,再加上顧客對海鮮不夠了解,那商家就能翻倍的賺。

如果不懂行的人,被騙死都不知道。

不過,這種套路也就在八九十年代能夠隨便蒙騙顧客,到了后世顧客也是越來越精了,再加上有條件買這幾百上千元一斤海鮮的顧客都是見多識廣的人物,再想這樣蒙騙人家就不太可能了,搞不好還壞了口碑。

阿寶連連點頭道:“阿表你放心,咱們也不是第一次交易了,我一定給你最好的品質。”

“那就這么說定了!”

鄧世榮從口袋里掏出二十張大團結遞過去,說道:“老板,這是定金,你先拿著,我后天這個時候再過來收貨。”

阿寶接過錢,心里的一塊石頭落地,臉笑得如同一朵菊花似的:“好的阿表,到時我準備好貨等你。”

“嗯,那我就先走了!”

“好的,阿表慢走!”

兩天后。

鄧世榮再次騎著摩托車來到阿寶海鮮店。

此時的海鮮店,阿寶一家人和不少親戚都在,店里店外都堆滿了各種海鮮干貨和鮮貨,數量多到讓人咋舌的地步。

看到鄧世榮到來,阿寶滿臉笑容的把煙筒遞過來,說道:“阿表,燒筒煙先,你要的貨全都在這里了!”

鄧世榮接過煙筒,第一時間通過系統空間的視角去觀察店里店外的海鮮干貨和鮮貨,發現都是品質比較好的海鮮,心中非常滿意,問道:“老板,這里的海鮮一共有多少?”

阿寶脫口而出道:“沙蟲有832斤,魷魚1358斤,蝦米635斤,花蟹1844斤,大蝦2231斤,泥蟲3670斤。”

為了弄到這些貨,他這兩天是真的費了不少的功夫,不僅把自家的親戚朋友以及村里人全都發動起來,還到其他村挨家挨戶的去收購干貨,最終才湊出這么多貨來。

鄧世榮咕咚咕咚的抽了幾筒煙,說道:“行,你算算一共多少錢?”

各種數據阿寶早就印在腦子里了,他直接回答道:“阿表,沙蟲4160元,魷魚7469元,蝦米3175元,花蟹1475元,大蝦2231元,泥蟲1468元,一共是19978元。”

在阿寶報出這個數字的時候,他的家人和親戚腦子仍然有些發懵。

哪怕是在后世,一次性購買將近兩萬元的海鮮,那都是貨真價實的大客戶,更何況是在這個年代了,直接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一兩萬塊錢,對于現在的鄧世榮來說,真的不算什么了,而買了這么多貨回來,夠他們家吃上好久了。

在付完錢后,鄧世榮說道:“老板,麻煩你們把貨送到路口那里給我。”

阿寶爽快的應道:“沒問題!”

于是,全家人以及親戚一起出動,開始把這些海鮮干貨與鮮貨運到一千多米遠的那個路口。

干貨不用多說,這個運起來很簡單,還有花蟹與泥蟲也還好,唯一麻煩的就是大蝦,這玩意是要用海水養著的,離開海水時間稍長就要死掉。

目前,這一噸多的大蝦全都養在桶里和盆里,養在桶里的還好,直接讓人挑過去就行,主要是盆里的比較麻煩。

最終,是鄧世榮出錢,讓老板派人去買了十對木桶回來,把盆里的大蝦都弄到木桶里,這才解決了這個難題。

接下來就不用多說了,鄧世榮選的這個地點,是后世山口高速的路口,博白上南寧的話,也可以走這條路線,這地方就是坐車比較方便,但這個年代四周還沒有人蓋房子,除了偶爾有車路過,基本稱得上是稀無人煙。

因此,等人都離開后,鄧世榮就毫無顧忌的把這些海鮮通通收進系統空間,然后騎著摩托車瀟灑離去。

很快,1986年的春運,便正式到來。

在春運開啟之前,各大高校便紛紛放假,各地的大客車便開始出現滿客現象。

等春運正式到來,各地的工廠陸續開始放假,全國各地的大客車都開始爆滿,騰龍客運公司的三十輛大客車自然也不例外,從廣東回來的大客車全部爆滿。

只可惜從博白前往廣東的大客車,這個時間乘客數量都不多,甚至經常出現空車跑廣東的現象,否則要是來回都爆滿的話,那客運公司就真的賺瘋了!

那耶鄧氏小區。

鄧世榮家的房子正在裝修,原本是打算年后再裝修的,但大女兒已經決定年后登記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要擺酒,那分給她的房子就得先動工裝修了。

根據博白這邊的規矩,家里的房子分配都是大哥在一樓,二哥二樓,三哥三樓,以此類推。

鄧世榮也不打算破壞這個規矩,不過他家的房子分配,除了兒子以外,還加上女兒,他也是決定按照年齡大小來分配,大兒子在一樓,大女兒二樓,二兒子三樓,小女兒四樓,三兒子五樓,四兒子六樓,小兒子七樓。

因此,現在裝修的,是分配給大女兒的二樓。

鄧世榮給大女兒選的是歐美風,也就是當前最時尚最新潮的裝修,雖然這個裝修效果在他看來過個十幾年就要慢慢落后了,但不得不說在三五年內,這個裝修風格還是非常牛叉的。

至于以后,如果覺得裝修老土了,到時再砸了重裝就是了,反正家里也不缺這個錢。

之所以選擇歐美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個風格的裝修速度比較快,不像融入各個朝代特點的古風裝修,需要很多的時間才能裝出想要的效果。

現在永佳超市的經營已經進入正軌,張秀萍也算是閑了下來,不用每天都在超市守著了。

所以這段時間,閑著沒事的張秀萍,便時不時的帶著兒女一起到歐家姐妹的服裝店去聊聊家長里短。

這一天,張秀萍又帶著小冬兒一起過來。

在跟小姐妹閑聊了幾句后,張秀萍就問道:“阿芳,阿花,你們打算什么時候關門回去過年啊?”

歐國芳笑著說道:“等賣完這批貨就可以回去了,萍姐你們打算什么時候回?”

張秀萍道:“往年臨近年關的時候,不管是吃商品糧的還是做生意的,都比較忙,飯店也沒什么生意,所以回去得比較早。但今年開了超市就不一樣了,超市在臨近年關的時候生意是最好的,我們起碼要廿七八才能回去。”

歐國花聞言點頭道:“臨近年關,大家都忙著備年貨過年,超市確實是這個時候生意最好。”

歐國芳嘆道:“我們原本還打算跟萍姐你們一起回去呢,可你們要到廿七八才能回去的話,那我們就只能先回去了!”

張秀萍笑道:“你們先回去吧,不用等我們,你們回去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特別是阿花,你已經分家出來單過了,家里所有事情都等著你回去張羅,可不像以前了!”

歐國花嗯了一聲道:“是啊,回去之后要打掃衛生,要做灰水籺甜籺之類的,還要供百公、還福等等,另外我那個小的還在娘家,又得回娘家把他接回來過年,確實是忙得很。”

張秀萍道:“忙點就忙點吧,自己當家作主也挺好的,就像今年你們開服裝店沒少賺錢,這錢全部都可以落入自己口袋,不用像以前那樣要上交給婆婆了。”

一提到這個,歐國花臉上的笑容就掩飾不住。

今年她們姐妹倆的服裝店,總利潤超過了兩萬塊錢,一人能分上萬塊,這么大一筆錢全部都能自己掌控,可以說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像以前那種買點水果零食啥的都要招來婆婆一頓嘮叨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了。

歐國花笑瞇瞇的說道:“是啊,現在的日子過得才叫真正的有盼頭。”

聞言,張秀萍和歐國芳不由得相視一笑。

(本章完)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