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317章 搬新家(×),裝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7章 搬新家(×),裝逼(√)

第317章 搬新家(×),裝逼(√)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01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中午。

穗豐飯店。

鄧世榮今天沒有胃口喝酒,就讓幫廚煲了一鍋大薯糖水來當午餐,如下圖:

這大薯是博白縣農村比較常見的雜糧,種植規模雖然沒有紅薯芋頭以及木薯那么多,但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種,有白肉的有紫肉的,用來煲糖水味道極佳。

在煲糖水的時候,也可以放一些糯米進去一起煲,那樣就是大薯甜粥,味道也是一流。

在吃了足足兩大碗的大薯糖水后,鄧世榮才滿足的拿著水煙筒到門口抽煙。

其實可以在飯店里面抽煙的,很多食客都在飯店里面抽,反正這個年代全縣抽水煙的人確實多,再加上飯店空間寬廣,基本不會有什么影響。

不過,鄧世榮還是習慣的拿著水煙筒到門口抽。

剛把煙絲塞進煙嘴里,大女兒鄧允珍便端著一碗大薯糖水走過來,一邊吃一邊說道:“爸,昨天有件事忘記跟你說了。”

鄧世榮從火柴盒中拿出一根火柴,問道:“什么事啊?”

鄧允珍喝了口甜滋滋的糖水,說道:“昨天俊杰問了我關于結婚的事。”

鄧世榮劃燃火柴,點燃煙絲咕咚咕咚的抽了幾口煙,才問道:“是他的父母讓他問的吧?”

鄧允珍點頭道:“是的,他父母年紀畢竟不小了,著急也是很正常的事。”

鄧世榮道:“那你是怎么回復他的?”

鄧允珍道:“我跟他說了,等過完年就找個時間先登記,至于什么時候擺酒,就由爸你來決定。”

鄧世榮語氣平靜的說道:“擺酒的日期,你有什么想法?”

女兒遲早是要出嫁的,這個鄧世榮早就有了思想準備,甚至前世他都經歷過兩次嫁女了,如果按照前世的經歷,大女兒早就已經出嫁了,哪里還會拖到現在啊!

鄧允珍道:“我的想法,是先寫信去問問允衡,看看他明年什么時候有空回來,然后再根據他的時間來定日期。”

鄧世榮道:“嗯,那就先寫信問問允衡再說,這婚禮一輩子就這么一次,他這個當弟弟的要是能抽出時間回來參加你這個當姐姐的婚禮,那當然是最好的。”

鄧允珍把最后一塊大薯吃完,說道:“爸,我還跟他說了,到時辦婚禮的話,就在咱家飯店辦,你看可以吧?”

鄧世榮笑道:“當然可以,本來想等你出嫁的時候再告訴你,給伱一個驚喜的,不過話說到這了,那我就直接告訴你吧,這穗豐飯店,是爸給你準備的嫁妝,等你嫁人之后,這飯店就是你的了。”

鄧允珍聞言不由得大吃一驚,手中的碗差點沒端穩。

雖說這段時間父親確實把穗豐飯店交給她來全權管理,但她也就是管理而已,從沒想過父親會拿這飯店來給她當嫁妝。

因為在整個博白縣境域,奉行的都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樣的思想,說句不夸張的,娘家的一切跟女兒都是沒有關系的,無論是房子還是田地或者生意,那都是由兒子來繼承,不關女兒的事。

所以,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鄧允珍,又怎么可能會惦記娘家的東西呢?

聽到父親這么一說,鄧允珍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爸,你沒開玩笑吧?這穗豐飯店拿來給我當嫁妝?”

“這是爸早就決定好的事情,你大哥和大嫂都知道了,只是之前我想給你一個驚喜,才沒讓他們提前告訴你而已。”鄧世榮把煙絲和火柴揣進兜里,笑著說道:“不止是穗豐飯店,還有那耶鄧氏小區的房子,也有你的一層。”

鄧允珍在震驚過后,連忙說道:“爸,那耶鄧氏小區的房子因為有七層,給我一層當嫁妝的話,那我就要了,但這穗豐飯店我可不能要,還是留給弟弟們吧!”

鄧世榮微笑道:“這個你放心吧,你的那些兄弟,我都有安排了,虧待不了他們的。”

鄧允珍問道:“那阿珠呢?”

鄧世榮笑得更加開心了,任何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看到兒女團結友愛,哪怕是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現在大女兒的表現就讓他非常滿意:“阿珠的我也已經安排好了,我給你的你就安心拿著。”

鄧允珍聞言這才笑著道謝道:“謝謝爸!”

就在那耶鄧氏小區建成不久,博白又一個引人矚目的項目開始動工改建了。

這個項目不是別的,正是博白汽車站。

博白汽車站始建于民國16年(1927年),原站址是在縣城新興街,車站建有7間二層磚木結構大拱式房屋,筑有房基約20間,因缺少經費沒能建成。

當時屋前搭有涼棚以停放車輛,占地有1000多平方米,有汽車6輛。

可惜,到1928年的時候,車站遭日本飛機炸毀了。

同年12月,為抗日需要,玉博公路被破壞,汽車便停止營業。

一直到了1955年,博白汽車站才重新建成并開始營業,到了1958年才搬遷到現在這個地址,目前車站的占地面積是2500平方米,建筑面積是400平方米。

原本,這個占地面積是夠用了,可隨著騰龍客運公司成立,當年就增加了十輛跑廣東那邊的大客車,去年又增加了十五輛,再加上金元寶三兄弟和黃強黃七這些個體戶增加的大客車,整個車站就顯得極為擁擠了,改建已經是勢在必行。

根據車站的改建計劃,等建成后車站的占地面積將達到178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

建筑主體有兩個候車大廳和旅社、餐廳、商店等,可以為旅客提供食、住、行一條龍的服務。

車站改建也不影響騰龍客運公司的運營,所以鄧世榮也沒有過多關注,他現在難得清閑下來,每天沒事就待在飯店跟張光宗喝點小酒,逗逗自己的大孫子,日子過得頗為愜意。

至于大外甥,得到鄧世榮這個舅舅的指點后,便第一時間行動起來,跟鄧氏地產新成立的物業部門簽訂了租房合同,拿下了那耶鄧氏小區南門最大的一個鋪面。

目前,鋪面正在裝修當中。

轉眼,時間就來到了陽歷的12月中旬,鄧世榮砸重金下去建的五岳廣場終于竣工了。

這廣場,鄧世榮買地皮花了132萬,然后建這五岳廣場花了368萬,加起來剛好500萬。

在1984年和1985年砸500萬去買地皮建樓,這樣的大手筆即便是擱在公司上都屬于是大項目,而擱在私人身上,那放眼全國估計都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現在樓是建起來了,接下來的裝修,又是一大筆錢。

暫時,鄧世榮是拿不出這么多錢了。

今年夏天他雖然暴賺了383萬,手上的現金更是一度高達558萬多,但他的支出也同樣嚇人,之前的海南行,砸了80萬出去收購了100噸的黃花梨,這玩意現在就躺在他的系統空間中,想要換成錢那至少是二三十年后的事。

永佳超市進貨,鄧世榮拿出了50萬給大兒子,這筆錢起碼要一年以后才能回籠。

五岳廣場這邊,之前支付了一筆進度款,再加上竣工后的結算,又是330多萬的支出。

一下子,手頭的558萬多的現金,就只剩下不到97萬多了。

這么多現金,擱在別人身上,那是準百萬富豪,不知道有多牛逼。

但擱在鄧世榮身上,這錢就有點緊張了。

因為南寧建筑設計院的三位古建筑設計師,早在上個月就已經把那耶鄧氏小區那七層樓的裝修設計圖給搞出來了,就連裝修預算也已經給他算好了,按照他們的設計方案去裝修的話,哪怕所有家具以及書畫作品都用新貨,總價格也高達200萬。

要是家具與書畫作品之類的用上古董以及名人字畫,那絕對是天文數字。

這個裝修效果圖,鄧世榮看了之后那是非常滿意。

七種裝修風格都有著非常鮮明的時代特點,設計師把這些時代特點完美的與房子相結合。

那歐美風在這個年代人眼中或許就是奢侈的代名詞,但在鄧世榮的眼里卻是稀松平常。

畢竟,前世的他在網絡上見過太多奢侈到極點的豪宅裝修,就算是現實中也見過不少豪華裝修,甚至說句不夸張的,后世所謂的精裝修,都能吊打這個年代的歐美風。

這就是時代的差異,現在這個年代牛得不行的東西,在后世已經不值一提了。

倒是那種古典美,直接就把他給牢牢吸引住了,這種古風古韻真的是美奐絕倫。

于是,鄧世榮當場就跟設計院簽訂了裝修合同,那些家具以及書畫之類的鄧世榮自然是選擇用新貨,對于他來說搞古董或名人字畫不僅僅費錢,關鍵是他沒那個文化底蘊去欣賞這些東西,甚至想顯擺都找不到懂行的對象,忒沒勁。

房子裝修需要200萬的支出,明年還有80萬的銀行貸款要還,如果還想要裝修五岳廣場的話,加起來又是好幾百萬的支出。

所以,這不到百萬的現金,對于鄧世榮來說,真就只是小錢,也就夠明年拿來進貨而已。

在接收了五岳廣場后,鄧世榮便尋思著要在本地招幾個保安負責看管樓房。

現在這座大樓只建了主體,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都還沒有裝修,就連大門都沒有裝上,這種什么都沒有的大樓其實有沒有人看管都無所謂,但鄧世榮覺得還是應該招聘幾個人手負責日夜看管,免得被那些流浪漢或乞丐之類的把這里給占據了。

本來讓他們在這里臨時避避風雨也不是不行,但就怕這些人不講衛生在這里隨便大小便,那就太惡心了!

最嚴重的是,萬一有哪個流浪漢或乞丐餓死或病死在這里,那就太晦氣了。

還有,也怕一些不法分子把這里當成臨時據點,從事一些違法犯罪活動。

總之,請幾個人負責日夜看管這座大樓以及廣場,鄧世榮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

招保安,不管是現在還是后世,基本都是退伍軍人優先,這不得不說我國民眾對于軍人的信任真的超過了很多國家,軍民一家親可不是說說而已。

由于我國軍人在群眾中的形象好,退伍軍人天生就比其他人受信任。

鄧世榮自然也不例外,他在想到招聘人手看管五岳廣場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退伍軍人。

博白縣城。

那耶鄧氏小區。

如今,距離小區分房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了,已經陸續有族人把自家的房子給裝修好了。

之所以這么快,那是因為這些族人弄的都是最簡單的裝修。

墻和天花直接刷白,地板也不鋪什么大理石水磨石啥的,而是直接用水泥鋪平,電線也不像后世那樣走什么暗線,都是直接明著扯線就完了,這種裝修方式,速度想不快都難。

那耶鄧氏畢竟有三千多族人,各家的審美都不一樣,不少族人在老家的時候,住的都還是泥磚屋呢,而小區的房子這樣簡單裝修一下,再配上架子床和衣柜之類的,在這些族人的眼里,已經非常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了。

把房子裝修好之后,這些族人就要開始裝逼了!

搬新房嘛,不管是現在還是后世,都要擺上幾桌請親戚朋友過來慶祝一下。

此時,第7幢一單元的303房,橫門口村的昌文嫂一家齊聚在這里。

在幾年前,橫門口村是那耶鄧氏所在的村莊中最窮的幾條村之一,而昌文嫂家又是橫門口村最窮的幾戶人家之一。

當時,昌文嫂家就兩間破舊的泥磚屋,她跟兩個女兒住一間,四個兒子住一間。

因為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所以她的四個兒子一直娶不了老婆。

尤其是已經二十好幾歲的大兒子鄧斯龍,更是成為了全村年紀最大的光棍,按照當時家里的發展情況來看,大兒子很有可能會一直寡公到老。

說實在話,那個時候的昌文嫂,心中是非常絕望的,那種貧窮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到頭。

就在昌文嫂麻木的過著日子的時候,這個令人絕望的家忽然就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族頭挑中了她的三個兒子,讓他們去縣城學開車當駕駛員,再加上家里跟著族頭一起種西瓜,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家里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等賺到錢以后,日子就越過越順了。

就在去年,已經29歲的大兒子鄧斯龍,娶了一個比他小7歲的老婆,二兒子鄧斯虎前不久也已經說上對象了,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就會結婚,三兒子和兩個女兒的婚事,昌文嫂也已經在張羅了。

如今,小區的兩套房子都已經裝修好,難了大半輩子的昌文嫂,便想好好的擺上幾桌,請親戚朋友過來熱鬧一下,也讓這些親戚朋友們看看他們家現在過的是什么日子。

昌文嫂看向大兒媳,說道:“阿六妹,過幾天你就回一趟娘家,請你爸媽還有兄嫂他們上來吃頓飯,慶祝咱們搬新家。”

蔡六妹高興得連連點頭,應道:“好的,媽,我過幾天就回去跟我爸媽他們說這事,到時跟他們一起上來。”

對于出嫁的女人來說,這婆家條件越好,她回娘家也是越有面子,現在小區的兩套房子都已經裝修好了,就算婆婆不提她都想找機會請自己的娘家父母和兄嫂上來開開眼界。

如今婆婆也是這個想法,那她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昌文嫂看向大女兒道:“阿鳳,你到時跟你嫂子一起回去,然后去你外婆家跟你那幾個舅舅說一聲。”

鄧斯鳳笑著點頭道:“媽,我知道了。”

昌文嫂補充道:“還有你那幾個姑以及老舅公家的表叔表姑,你都要一一通知。”

鄧斯鳳道:“好的,家里的親戚我都會通知的,到時帶著他們一起上來。”

昌文嫂又叮囑三個當駕駛員的兒子道:“阿龍,阿虎,阿豹,你們記得調好班。”

鄧斯龍三兄弟自然是點頭應是。

看到母親容光煥發的模樣,兄弟三人心中都非常高興,這么多年來家里的日子過得確實是太苦了,是時候讓母親在親戚朋友面前好好的揚眉吐氣一番了。

與此同時。

其他已經把房子簡單裝修好的族人,也有著跟昌文嫂家差不多的想法,都在商量著要把家里的所有親戚朋友都請到縣城來慶祝一番,說白了就是想在親戚朋友面前顯擺一下。

畢竟古人都說了,富貴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

在縣城擁有了這么漂亮的房子,要是不在親戚朋友面前裝一裝逼,享受一番親戚朋友那羨慕的小眼神,以及聽親戚朋友說一些奉承話,總感覺少了點什么。

南寧。

五岳廣場。

鄧世榮看著眼前這三位由勞動部門推薦給他的退伍軍人,說道:“五岳廣場這座大樓目前只建好了主體,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還沒有裝修,大門也沒有安裝上去,你們的工作職責就是看管這座大樓,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不要讓無關人員在這里長時間逗留,明白了嗎?”

三位退伍軍人聞言都有些驚訝,就這么簡單的工作,一個月就能拿30塊錢工資?

其中一位年紀大一點名叫李衛雄的退伍軍人問道:“老板,除了不讓那些無關人員在大樓逗留,我們還需要做什么?”

鄧世榮微笑道:“這個就是你們當前的工作,你們要是工作干得好,得到了我的認可,等以后這個商城搞起來了,你們就可以繼續留下來工作,到時工資也會比現在高的。”

“老板放心,我們一定會努力把工作干好的。”李衛雄三人都紛紛表態道。

現在這個年代,退伍軍人在就業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優勢,國家會給予一定的照顧,但終歸是僧多粥少,各單位以及企業根本沒有那么多空缺可以安插那么多退伍軍人。

因此,目前退伍軍人就業也有一定的困難,除非是干部轉業,否則國家是不包分配工作的。

如今,做這么簡單的事情,人家老板給出的工資并不低,這對于李衛雄三人來說確實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

更何況,聽老板的意思,目前這份工作算是給他們的考驗,要是考驗通過的話,往后會有待遇更好的工作等著他們,有這么一塊誘人的大餅擺在面前,他們當然要抓住機會,認認真真的工作,爭取能夠得到老板的認可。

“行,那接下來怎么排班,你們自己商量著辦,反正我的要求是日夜都要有人看管這座大樓。”

說到這里,鄧世榮露出笑容道:“當然,也不用二十四小時都在這里守著,偶爾有事離開一下也不要緊,反正這個分寸你們自己把握,你們都是當過兵的人,我相信你們是能夠自覺做好這份工作的。”

“謝謝老板的信任。”

陽歷12月31日,星期二。

雙旺境域,陂田村。

吃過白粥后,蔡母便把昨晚就蒸好的發籺以及爆米花裝到籃子里,這兩樣都是祝賀搬新家必不可少的東西。

把東西都裝好后,蔡母再次問女兒道:“六妹,真的不用買鞭炮嗎?”

蔡六妹搖頭道:“媽,真的不用,我們小區現在不適合放鞭炮,等你們上去看了就知道了。”

蔡父說道:“行了,時間不早了,弄好就趕緊走吧,要不一會車過了,那就麻煩了。”

蔡母嗯了一聲道:“那就走吧!”

于是,一家老小便帶著發籺之類的東西,浩浩蕩蕩的朝雙旺圩走去。

陂田村是比較偏僻的一條村,交通也很不方便,去縣城必須得走到雙旺圩才有車坐,而走到雙旺圩至少也要一個多小時。

好在,蔡家人出來得早,倒是趕上了沙陂到縣城的早班車。

等蔡家人抵達縣城的時候,已經將近十一點半了。

下車之后,蔡六妹指著前面那幾幢全縣最高的建筑,滿臉自豪的說道:“爸媽,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們看到那幾幢高樓了沒有?那就是我們那耶鄧氏小區了。”

蔡家人聞言看了過去,都露出了驚嘆的表情。

他們都是沒出過遠門的農村人,除了蔡父多年前曾去過龍潭,蔡母等其他人基本都是在雙旺境域活動,看過的最高建筑也就三層樓房,如今這八層樓房自然給了他們不小的視覺沖擊。

不過,他們的驚嘆才剛剛開始。

等蔡六妹帶著他們從東門走進小區,看到里面的精妙布局與綠化之后,蔡家人有一個算一個,都被驚呆了。

蔡大嫂眼珠都快瞪出來了,驚嘆道:“我的天啊,這也太漂亮了吧!”

蔡二嫂也被震撼得不輕,那左顧右盼的表現,就跟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

蔡母也是震驚不已:“確實是太漂亮了,就是以前的那些地主老爺,住的房子也比這個差遠了!”

蔡父、蔡大哥、蔡二哥父子三人同樣驚嘆不已,這那耶鄧氏小區就連城里人進來看了都得發出驚嘆聲,更別說是他們這種沒見過什么世面的鄉下土包子了!

娘家人的反應,蔡六妹都看在眼里,心中自然是暗爽不已,她指著前面那幢樓說道:“我們家就在7幢第一單元的303房和502房,這里等會再慢慢看,咱們先上樓吧!”

蔡家人應了一聲,然后便跟著蔡六妹上樓。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