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311章 那耶鄧氏,不弱于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1章 那耶鄧氏,不弱于人

第311章 那耶鄧氏,不弱于人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6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第308章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二蛇:

農歷八月初,鄧世榮回到了南寧。

跟省建筑設計院結算了當前的工程進度款,知道他這座大樓在農歷十月前能夠竣工,鄧世榮便滿意的坐上了回博白的班車。

這次的京城之行,暴賺了383萬,可以說是滿載而歸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鄧世榮想給自己大兒子買輛轎車,去打聽了才知道這個年代國內還不允許私人擁有小轎車。

既然國家不允許,那暫時就不用多想了,只能等國家放開限制了再買。

回到博白,走出車站,遠遠的就看到族人們正如火如荼的搞建設。

此時,上千族人經過幾個月的建設,那耶鄧氏小區已經初具規模了,整體布局清晰的呈現了出來。

之前就已經說過了,鄧世榮牽頭搞的這個那耶鄧氏小區,每一幢樓都是三個單元,一個單元28套房,一幢樓總共是84套房。

當然了,除了這居住的七層樓以外,每幢樓的樓底,都是用來做鋪面以及公共區域的,可以用來停放單車和以后的摩托車電動車啥的,也可以弄一些乒乓球臺之類的。

之前集資的時候,全族一共要了1008套房,不多不少剛好12幢樓。

如今,處于外圍的那8幢樓已經建成封頂了,東南西北四個門也已經建好,只剩下里面的4幢樓還在建設當中,估計用不了多久也能一一封頂。

等這12幢樓的主體全部建好,接下來就是搞小區的一些公共設施以及綠化,這個也是需要不少的時間。

不過,只要主體全部完工,那就可以給族人們分房了,然后有需要的族人就可以裝修入住了。

鄧世榮從車站走到穗豐飯店,是要經過小區南門的。

在我國古代,把南視為至尊,把北象征為失敗、臣服。

宮殿和廟宇都是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也是座北朝南,當上皇帝稱“南面稱尊”,而一旦打了敗仗、臣服他人,那就是“敗北”、“北面稱臣”。

因此,在做規劃的時候,鄧世榮便讓建筑設計專家把南門定為小區的正門。

如今,這南門已經建好,大體如下圖:

找了半天找不到滿意的圖片,最終選了這個,這是目前博白文化路的門樓,大家將就著看個感覺。

在門樓的頂端,是兩個端端正正的大字——南門。

在中門上方,則是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那耶鄧氏。

右邊柱上豎寫:團結全族,共同致富

左邊柱上豎寫:

現在門樓只是剛建成,還沒有裝修好,效果還沒有出來。

等裝修好了,那些字晚上通過燈光亮起來的時候,再搭配小區里里外外的綠化,肯定是全博白最令人羨慕的住宅小區。

其實都沒必要等裝修好了,就現在這個建筑格局,縣城的居民都已經是羨慕得不得了了。

尤其是已經建成的那8幢樓,有不少好奇的居民都已經進去看過了。

在沒看到房子里面的布局時,這些居民羨慕歸羨慕,但還不至于心態失衡,可在看到那一個個寬敞明亮的套間后,一眾居民在被驚得目瞪口呆的同時,心態也徹底崩了!

這真的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想想他們住的是什么樣的房子,一家好幾口人擠在一個幾十平方的套間里,且還和鄰居們一起用著公共廁所,而人家的房子不僅比他們家的房子大了一倍,還擁有不止一個衛生間,這樣的對比真是太扎心了!

這那耶鄧氏,真的是農村人?

而他們,真的是城里人嗎?

怎么感覺雙方的身份好像調轉過來了?

總之,只要是忍不住好奇心進來看過房子的,有一個算一個,都遭受到了嚴重的心理傷害,離開時都在懷疑人生。

看過房子的人,回去肯定要跟家人以及朋友提到這事,然后那些原本好奇心沒那么重的人,也忍不住過來看了。

結果和前面那些人沒什么不同,一個個都深受打擊,同時也對這那耶鄧氏佩服得五體投地,作為鄉下人能全族集資到縣城來建這樣的房子,這樣的壯舉真的太牛逼了,不服不行。

“九公!”

“九叔!”

“族頭!”

隨著鄧世榮從南門經過,看到他的族人都紛紛打招呼,他自然也一一回應,順便走進去看了一下建設進度,跟那耶鄧氏小區的工程總指揮鄧允峰聊了聊。

“允峰,我選擇的這幢樓,大概還要多久能封頂?”

“大概還有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封頂了!”

說到這里,鄧允峰贊不絕口的說道:“九叔,你這房子真的太霸氣了,等裝修好了不知道該有多氣派。”

鄧世榮笑道:“房子弄大一點好,誰知道以后兒女們會生多少個孩子呢,房子小了到時就住不開了,像我這樣就是孫輩再多都不用愁了!”

鄧允峰感慨道:“九叔,我們那耶鄧氏也就你能這樣搞,我們就是想搞也沒那個本錢。”

鄧世榮道:“我是條件許可就想長遠一點,可俗話說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所以你也不必糾結這個,現在的社會發展是一天一個樣,誰知道再過一二十年是個什么情況呢!”

鄧允峰點頭道:“這倒也是,反正目前來說,我要了兩套房,也足夠用了。”

“行了,你忙吧,我走了,有事到飯店找我!”

“好的,我知道了!”

“爸,你回來了!”

鄧世榮回到穗豐飯店,兒女們就紛紛向他打招呼,他點了點頭,問道:“二樓跟三樓裝修得怎么樣了?”

鄧允泰笑著說道:“現在二樓已經裝修好了,貨架什么的也都按照你的要求弄好了,目前工人正在裝修三樓,再過幾天應該就可以全部裝修好了。”

鄧世榮聞言立刻說道:“那我上去看看。”

樓梯設在收銀臺后面,不過這里有一道小門,要穿過小門才能走上二樓。

在建這座大樓的時候,鄧世榮就想過一二三樓是做不同生意的,所以樓梯并沒有設置在里面,而是另外搞一個樓梯通道,所以等二樓或者三樓經營其他業務的時候,人員進出便會走另外一邊的側門,不用從飯店正門進入,也就不會影響到飯店做生意了。

鄧世榮上樓的時候,大兒子也跟著上來。

二樓此時已經是大變樣了,當初在裝修一樓的飯店時,地面采用的是水磨石鋪墊,如今二樓地面采用的是彩色花紋的陶瓷馬賽克鋪貼,和縣城的外貿辦公樓鋪貼的地面是一樣的,甚至還用彩面瓷磚鑲嵌墻裙。

而內墻則使用吸音板粘貼墻壁,用花紋鈣塑板裝飾天花板。

這樣的裝飾在鄧世榮眼里自然有些土氣,畢竟他在后世見過太多驚艷的裝修了,不過擱在這個年代的縣城,這樣的裝修已經是最時尚最新潮的了。

然后就是數量極多款式不一的貨架,目前也按照規劃好的區域擺放。

還有那一排長長的收銀臺,都是根據鄧世榮的要求做的,參考的都是后世超市的收銀通道。

還有消防方面,在鄧世榮的強調下,自然也做到了最高標準。

可以說,現在是一切準備就緒,只要把貨擺上去,超市就可以正式開業了。

等父親仔細看了一遍,鄧允泰才問道:“爸,你看還缺什么嗎?”

鄧世榮想了想,說道:“還缺一些分門別類的指示牌,比如說鮮果區、糧油區、五金區、日常用品區等等,這上千平方的面積還是不小的,我們要讓顧客進來就一目了然,想買什么東西看到指示牌就知道在哪里找。”

鄧允泰聽得連連點頭道:“好的,我知道了,我回頭就辦這事。”

鄧世榮道:“其它的就沒什么了,人手都招好了吧?”

鄧允泰道:“都招好了,就是住宿問題還沒解決,等我把房子租好了,再讓他們上來。”

鄧世榮道:“行,這些你看著把握。”

鄧允泰問道:“爸,伱說咱們這個超市什么時候開業好?”

鄧世榮道:“還有十多天就是國慶了,那就選在國慶這天開業吧!”

鄧允泰點頭道:“好的,那我這兩天就先租好員工宿舍,把招聘好的族人喊上來培訓幾天,然后就可以去廠家進貨,等把貨都拉回來并擺到貨架上,估計時間也剛好到國慶了!”

鄧世榮道:“進貨錢不夠的話就跟我說,我這里有。”

鄧允泰知道父親去年又找銀行貸了200萬,自然知道他身上有錢,便嗯了一聲道:“知道了!”

看完二樓,鄧世榮又到三樓看了一眼,此時三樓正在裝修當中,看樣子過幾天確實可以完工了。

下樓的時候,鄧允泰說道:“爸,差點忘記跟你說了,允衡他前不久寫信回來,他現在已經正式參加工作了。”

鄧世榮連忙問道:“分到了哪里?”

鄧允泰道:“聽他說是分到了計委,我也不知道這是什么部門。”

鄧世榮聞言眼中登時一亮,他前世沒少看那些官場,雖然官場是否真如中描寫的那樣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但有一點不用懷疑的,那就是政府的各個部門。

這計委鄧世榮是知道的,就是發改委的前身,這是非常好的一個部門,能進這個部門工作,那好處真的太大了,看來他這個二兒子確實是有本事,畢竟這種重量級的部門,哪怕是北大畢業生也不是想進就能進的。

想到這里,鄧世榮喜滋滋的說道:“真是太好了,允衡能進這個部門,只要能夠穩扎穩打個幾年,級別很快就能提升上去,到時再外放當官的話,至少也是縣長這一級的。”

鄧允泰聞言大吃一驚,隨即喜不自禁道:“那真是大好事啊,幾年就能成為縣長,我的天啊,這北大出來的就是不一樣。”

鄧世榮心中也有些激動,前世三兒子奮斗了三十多年,才在退休后享受這個級別待遇,而二兒子只需要工作幾年就能夠提到這個級別,且還是掌握實權的,兩者間的差別真的太大了。

所以說,讀書真的是一條通天大道。

一個中專生混官場,跟一個北大生混官場,那真的是天淵之別。

別人北大生的起步級別,就是很多中專生為之奮斗一生的終點,這特么的怎么比啊?

幾分鐘后。

鄧世榮跟張光宗又喝上了。

喝了幾口酒,鄧世榮才問道:“張叔,我們族里那些家伙,沒給你們村帶來麻煩吧?”

張光宗擺手笑道:“沒有,都相處得挺好的,你們族里這些青壯真是好樣的,甚至還主動幫我們村人干活,這幾個月下來大家都處成朋友了。”

鄧世榮笑道:“沒給你們惹事就好。”

張光宗喝了口酒,感慨道:“老板,你們那耶鄧氏真的太厲害了,那小區我也過去看了一下,那樓房套間真的太大了,家家戶戶都住上這樣的房子,整個縣城除了少數自建房以外,就沒有房子能夠跟你們小區的房子比了。”

鄧世榮微笑道:“像我們那耶鄧氏這樣的小區,以后縣城肯定會越來越多的。”

張光宗道:“就算縣城以后有這樣的小區,也不可能像你們那耶鄧氏這樣是由全族人集資建起來的,這樣的大動作除了你們那耶鄧氏以外,估計是沒有其他宗族能夠做到了。以后建起來的小區多半是由商人建起來賣的,就像深圳那邊的小區一樣,我聽咱們村去深圳打工回來的后生說過,那里好像就有像你們那耶鄧氏這樣的小區。”

對于這一點,鄧世榮也不謙虛,在他看來整個博白縣,除了他們那耶鄧氏在他的帶領下做到這樣的事情,其他宗族想要做到這樣基本是沒有可能的。

畢竟,想要全族集資到縣城建小區,一方面要牽頭的人在族里有極高的威望,能讓族人都愿意聽他的,另一方面還要族里家家戶戶都能拿得出這么一大筆錢。

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聊完小區的事,鄧世榮問道:“張叔,二樓準備開超市的事,你應該知道了吧?”

張光宗夾了顆花生米扔進嘴里,一邊咀嚼一邊說道:“知道了,聽小老板說,這超市跟百貨大樓其實差不多?”

鄧世榮笑道:“只能說賣的東西有類似的,但經營的模式不一樣,等超市開業以后,你就知道了。”

張光宗點頭道:“行,那我就等著看。”

鄧世榮吃了口菜,說道:“因為我這個超市的經營模式很特別,所以一定會吸引到一些手腳不干凈的人,到時還要張叔你幫忙放出風去,希望那些手腳不干凈的人別偷到我身上,否則抓到的話就讓ta好看。”

張光宗雖然不清楚超市的經營模式,但既然老板這樣說了,那代表這個經營模式肯定是容易招小偷的那種,便應下來道:“那等超市開業了,我就讓人放出風聲,相信只要是混江湖的小偷,都不敢輕易到你們超市偷東西。

至于那些普通人,我們就沒辦法了,只能靠你們在管理上下功夫了。”

鄧世榮道:“能管住江湖中的小偷就很好了,到時我會抓一些典型出來,偷一罰十,有單位的直接上報單位領導處理,沒有單位的就當眾處理,只要能承受得了這樣的懲罰,那就盡管來偷。”

張光宗贊同道:“這樣一來,就算不能完全杜絕偷竊現象,起碼也能嚇住大部分人了。”

鄧世榮道:“我就是這樣想的。”

下午。

鄧世榮去接小冬兒放學。

來到幼兒園,恰好碰到鄧昌元也來接他的閨女。

“九公,你回來了!”鄧昌元率先打招呼道。

鄧世榮朝他點了點頭,問道:“你家丫頭現在還哭不哭?”

現在已經是農歷八月了,新的學年已經開始,小冬兒也上幼兒園中班了,鄧昌元的女兒也開始讀小班。

原本,鄧昌東的大兒子也到了適合上幼兒園的年紀了,但他的父母覺得他們在縣城忙著做生意,讓孩子到縣城讀幼兒園的話他們照顧得不夠周到,就想著明年等孩子再大一些,再送到縣城來讀幼兒園比較好。

鄧昌元笑道:“剛開始的時候哭了幾天,現在算是適應下來了,每天來幼兒園都挺積極的。”

“這是很正常的,我家小冬兒也是這樣,在適應之后就覺得幼兒園好玩了,在這里同齡的小朋友多,又有很多好玩的玩具,還可以玩游戲,她們上學自然就積極了。”

說到這里,鄧世榮又問道:“你們的服裝店,現在生意怎么樣?”

提到這個,鄧昌元就開心得不行,咧嘴笑道:“九公,還得謝謝你幫我們想了這么好的一門生意,現在服裝店每個月都能賺兩千多塊錢,我們一家可以分一千多,可比在缸瓦廠做大缸要好多了,而且也沒有這么辛苦。”

鄧世榮道:“現在你們是直接在廣州進貨,生意好做是正常的,不過你們也要注意,估計很快就有競爭對手出現了,你們要做好應對的準備。”

鄧昌元聞言心中一緊,問道:“九公,你是不是聽到什么風聲了?”

鄧世榮搖頭道:“不是聽到什么風聲,而是你們生意好了,肯定會影響到縣城其他服裝店的生意,你們在哪里進的貨,能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遲早會被人知道的,競爭對手出現只是時間問題。”

鄧昌元聽得有些發愁了,九公的眼光那是不用懷疑的,他既然說了很快會有競爭對手出現,那肯定是錯不了的,看來要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才行了。

鄧世榮提醒了一下,就沒再多說,做生意這種東西,一開始他可以憑借自己的先知幫忙出出主意,但到了具體的經營階段,就只能靠他們自己了,他就算是想幫也幫不上什么忙。

兩人談話間,很快幼兒園就放學了。

“爺爺!”

小冬兒看到鄧世榮,高興的撲了過來。

鄧世榮一把抱住她,笑哈哈的說道:“小冬兒,今天在幼兒園乖不乖啊?”

小冬兒驕傲的說道:“很乖的,老師都表揚我了!”

鄧世榮夸獎道:“真棒,跟阿元哥哥打招呼,我們準備回家了!”

小冬兒聽話的朝鄧昌元打招呼道:“阿元哥哥,再見!”

鄧昌元此時也接到了自家閨女,笑呵呵的說道:“小玨,跟冬兒姑姑說再見!”

小玨聽話的揮手了揮小手:“冬兒姑姑再見!”

晚上。

回到住處,眾人開始分批洗澡。

也就暫時還需要擠一擠,等那耶鄧氏小區建成,鄧世榮就第一時間讓人裝修,等裝修好了搬進去處,那空間就要多寬敞就有多寬敞了,別說是現在住的這點人,就是再來一百個都完全住得下。

一樓客廳,張秀萍問道:“爸爸,你說咱們這個超市,取個什么名字好?”

鄧世榮不答反問道:“你們有想過超市的名字嗎?”

張秀萍不好意思的說道:“想倒是想過,就是感覺想出來的名字,都不太好聽。”

鄧世榮直接脫口而出道:“那就叫永佳超市吧,你們覺得怎么樣?”

永佳超市這個名字,其實不是鄧世榮自己想出來的,這原本是博白第一家超市的名字,也是九十年代生意最紅火的超市,可惜老板沒有把握住機會把超市做強做大。

在超市生意最紅火的時候,老板投了很多錢在飲馬江那里建成了新的永佳超市,可惜永佳超市在搬過來之后,沒能延續之前的超高人氣,被后來居上的寶中寶打得找不到北。

在2010年以后,就只能茍延殘喘的吊著命。

既然飯店都借鑒了后世穗豐飯店的名字,那超市借鑒永佳這個博白第一家超市的名字,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他的大兒子只要聽從他的指點,應該是能把超市做大做強的,不會埋沒了這個名字。

“永佳超市!”

張秀萍一連念叨了幾遍,覺得挺不錯的,確實比他們夫妻倆想的要好,便點頭道:“爸爸,你這超市名字取得好,那咱們的超市就叫永佳超市吧!”

鄧允泰對此自然沒有意見,附和道:“行,那就叫永佳超市。”

(本章完)

小說相關

《》是作者:二蛇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