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306章 公司分紅,全族震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6章 公司分紅,全族震動

第306章 公司分紅,全族震動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1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下午一點。

那耶鄧氏祠堂。

一百多萬的現金整整齊齊的堆放在桌子上,把族人們的眼睛都看直了。

雖然現在已經到了1985年,萬元戶的含金量沒有幾年前那么牛叉了,但在農村拿得出一萬塊錢現金的,仍然是鳳毛麟角。

而一百多萬現金堆放在眼前,所帶來的震撼絕對不亞于后世一個小目標堆放在一起。

鄧世榮看著底下滿臉激動的眾族人,笑著說道:“各位族人,這次把大家召集起來,主要有兩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客運公司要第一次分紅了,現在先請咱們的總經理上來跟大家說說公司這一年來的發展,然后給大家發放分紅,大家掌聲歡迎!”

瞬間,雷鳴般的掌聲便響了起來,還夾雜著響亮的口哨聲。

鄧昌宇在掌聲中上臺,笑容滿面的說道:“各位叔伯兄弟,我知道大家都等著分紅呢,所以我也不占用大家太多時間,就簡單向大家匯報一下這一年多來公司的收入吧!”

聽到這里,眾族人都不由得笑出聲來。

“去年不算春運,我們公司十輛大客車,一共賺了53萬多。”

鄧昌宇一臉驕傲的說道:“而今年的春運,咱們二十五輛大客車,一共賺了103萬多,再加上去年春運賺的41萬多,以及成立公司后那段時間賺到的錢,咱們公司的總利潤大概有200萬左右。”

盡管這個利潤,很多族人都已經心里有數了,但聽到鄧昌宇這么一說,心中還是忍不住激動起來。

客運公司成立至今,不過才17個月的時間,就創造了200萬的利潤,這賺錢簡直是刷新了族人們的想象,要知道當初總共也就集資了263萬而已,這才一年半不到,就已經賺回七成多的本錢了。

最重要的是,不僅僅公司賺到了錢,在公司上班的一百多族人也擁有了一份相當不錯的收入。

可以說,這個客運公司,真的讓族人們賺麻了!

擁有少許股份的普通族人都感到激動,像鄧昌寶、鄧昌雄、鄧允貴等股份比較多的族人,那就更加激動了。

“以上,就是公司成立以來的總利潤。”

說到這里,鄧昌宇笑呵呵的說道:“接下來,就是公司的分紅環節了,根據九公的提議,咱們這次的分紅金額是每股500塊錢,等會按照股份名單來發放分紅,念到名字的族人就上來領錢。”

“哈哈,公司終于分紅了!”

“一股就能分到500塊錢,可惜我當初只入了3股,早知道公司這么掙錢,我就是砸鍋賣鐵也多入2股啊!”

“你有3股已經很不錯了,我當時家里新蓋了房子,又剛給我大兒子娶了媳婦,把錢都花得差不多了,最后只入了1股,真是虧大了!”

“嘿嘿,我還好,原本我也只是入了3股,后來看到九公入了360股,我就把所有親戚都借了一遍,硬是湊多了2股出來,現在多了這2股就多了1000塊錢進賬,真是太爽了!”

“唉,當時我看到九公入了那么多股,也想著多入幾股,可惜我家都是窮親戚,連一百塊錢都借不到,別說借一千了。”

“也不用可惜,有九公當族頭,以后這種機會肯定還會有的,到時大家再抓住就是了。”

“說得也是,就像這次集資到縣城建小區,說不定也是個機會呢!”

“反正,跟著族頭走肯定是錯不了的,我這次是打算把全部身家都壓上去了!”

“這次是蓋房子住,又不是做生意,還是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吧!”

“我三個兒子,搞三套房子出來其實是最合適的,可惜三套房子要15000塊錢,這么大一筆錢,我可湊不出來。”

在族人的議論聲中,客運公司的分紅正式開始。

“鄧昌生,2股,1000塊錢。”

“鄧允全,3股,1500塊錢。”

“鄧昌志,4股,2000塊錢。”

那耶鄧氏的祠堂座落在邦杰村(這是行政村,也就是原來的邦杰大隊,而那耶這樣的自然村就是原來的生產隊,自然要受邦杰大隊管轄)的核心地帶,這里是全村的公共所場,很多人吃飽了沒事干就會到這里吹牛打屁。

當然了,由于邦杰村其他姓氏的村民離這里比較遠,所以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一般來來這里吹牛打屁的就只有鄧氏族人和離得比較近的官氏族人。

此時,就在鄧氏族人一一登臺領取分紅的時候,旁邊就有不少官氏族人正滿臉羨慕的在觀看。

“姓鄧佬真是太牛了,有了一家這么賺錢的客運公司,以后全族都要過上小康生活了!”

“哪里用以后啊,人家現在就過上小康生活了,等全族集資把縣城的樓房建起來了,那人家就不止是過上小康生活,恐怕是過上富裕生活了!”

“沒這么夸張,就算在縣城有房了,也還沒到富裕的程度,不過想想之前姓鄧佬的生活跟我們姓官佬差不多,那時候誰也不比誰好,可這才短短兩三年的時間,人家姓鄧佬就要全族都過上小康生活了,而我們還是原來的模樣,這差距真是越來越大了!”

“沒辦法,人家姓鄧佬有九叔那樣的族頭,要是我們姓官佬有這樣的族頭,那我們的生活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是啊,說來說去,還是九叔這個族頭太厲害了!”

“不止厲害,像這個客運公司,人家九叔自己就有錢把它開起來,但為了帶領族人致富,卻讓全族人一起入股,換作其他人來當這個族頭,又有誰能做到這樣?”

“說得也是,誰有這本事,都會先顧著自己發財,哪里顧得上其他人啊!”

“真是羨慕姓鄧佬啊!”

在官氏族人在旁邊竊竊私語的時候,鄧昌宇照著名單念道:“鄧允強,10股,5000塊錢。”

聽到自己的名字,鄧允強便滿臉笑容的上臺領錢,當初他們家的選擇是對的,不僅自家砸鍋賣鐵搞了6股,還把親家也拉進來投了4股,現在終于到了收獲的時候了。

足足5000塊錢,別說是旁邊圍觀的官氏族人了,就連鄧氏族人都忍不住露出羨慕的表情。

而接下來,上臺領錢的族人股份是越來越多了。

“鄧允貴,18股,9000塊錢。”

“鄧昌雄,22股,11000塊錢。”

“鄧昌寶,24股,12000塊錢。”

等鄧昌寶滿臉興奮的領錢下去后,鄧昌宇才大聲念道:“九公,360股,18萬塊錢。”

“嘶……”

哪怕一眾族人早有心理準備,聽到鄧昌宇報出18萬這個數目,仍然被狠狠的震撼了一把。

就連有心理準備的鄧氏族人都被震驚到了,更別說是在旁觀的官氏族人了,一個個徹底驚呆了!

那可是18萬啊,這筆錢哪怕是擱在后世,對于農村人來說仍然是一筆非常大的數目,甚至可以負責任的說,40年后能夠拿得出18萬現金的農村人也沒多少。

而這18萬擱在1985年,那真的是嘎嘎亂殺,換誰來都得震驚半天。

鄧世榮在全族人的震撼中,走上臺說道:“今天第一件事情說完了,接下來的第二件事,就是集資到縣城建小區,我在這里先給大家帶個頭,要28套房,這18萬我拿回4萬就行了。”

這話一出,族人又雙叒叕震驚了!

鄧允貴實在忍不住了,問道:“九叔,你這是把孫子孫女的房子都提前安排上了?”

其他族人雖然沒問,但心里也是類似的想法。

在這個年代的農村,還沒人想過通過房屋的買賣來賺錢,定多少套房子那都是根據需要來的,手上有錢又能做長遠打算的,如鄧昌雄這樣的,頂多也就是替每個兒女都安排一套房子而已。

如今鄧世榮出手就是28套房子,那不是為孫子孫女打算是為了什么?

鄧世榮笑著解釋道:“我定28套房,是打算把4套房打通成一套,這樣就變成7套面積比較大的房子,到時我七個兒女一人分一套,正好!”

鄧允貴感慨道:“九叔就是九叔,我算是服了,一套160平方的房子在我看來已經足夠大了,你竟然還要把四套連在一起的房子打通成一套,這一套房子豈不是變成了640平方?那這房子得多大啊!”

鄧昌寶心動的接話道:“這超大的房子住起來肯定很爽,可惜我沒有九公的財力,能為兒女一人準備一套房就很不容易了,像九公這樣搞,咱們誰也搞不起。”

鄧昌雄附和道:“是啊,四套打通成一套,除了九公,咱們族誰也搞不起。”

鄧世榮笑道:“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沒必要跟我學,接下來就報數交錢吧,錢不夠的也可以先交一部分,等今年的荔枝西瓜收獲了再補上也行。”

鄧昌雄第一個報數道:“我要4套。”

鄧允強接話道:“我要3套。”

鄧允貴咬了咬牙,說道:“我也要4套。”

“我要2套。”

“我要1套。”

“我2套。”

有了鄧世榮帶頭,眾族人便紛紛報名交錢。

鄧世榮早就安排好人手,記錄的記錄,收錢的收錢,忙得不可開交。

一個小時后,數據統計出來了。

全族662戶人,一共報了1008套房,集資總額高達504萬,現場集資203萬,還有301萬沒有到賬。

等名單記錄好,錢也用麻袋裝好,鄧世榮便說道:“好了,今天這兩件事已經說完,我明天就跟隨公司的車上博白,到時先把縣城的地皮買下來,再給大家租好宿舍,等一切弄好了,就派公司的車回來接大家上去干活。

而留在家里的族人,也要行動起來,趕緊把沙石和木材弄出來,還有昌寶你的磚廠,也要加大產能才行。”

鄧昌寶拍著胸膛道:“九公放心,保證誤不了事。”

鄧世榮補充道:“昌寶的火磚供應給族里只收成本價,所以族里也要安排一部分人去磚廠幫忙干活。”

鄧世安接話道:“老九,你安心到縣城去忙,老家這里有我在,我會一一安排好,不會耽誤了縣城的事。”

鄧世榮笑道:“嗯,有書記你主持大局,那我就放心了!”

接下來,眾族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問題,等該說的都說得差不多了,眾族人才各自散去。

次日。

吃過早飯后,鄧世榮便和鄧允貴、鄧允強、鄧昌雄、鄧昌宇等人一起坐著公司的車到了縣城。

在穗豐飯店吃過午飯,鄧世榮就去和相關部門溝通購買地皮建小區的事。

至于地皮選擇在什么地方,鄧世榮早在去年就已經看好了,他選中的是飲馬江一路和飲馬江二路這一片地域。

在后世,飲馬江的人氣總體來說還算可以,雖然比不上興隆街和文化路一帶,也比不上后來居上的錦繡東路,但在縣城那么多條街道中,也算是排得上號了。

尤其是在搞黃色的群體里,飲馬江二路那真的是大名鼎鼎。

不過,現在這個年代,飲馬江說是一片荒涼是有些夸張,但還真沒有像樣的建筑,這一片都還沒有真正的開發出來。

鄧世榮的想法,是在這里圈地100畝,建那耶鄧氏小區。

到時小區開四個門,東門一出來,就是博白汽車站,搞這小區的主要目的就是為騰龍客運公司保駕護航,所以把東門設在這里是很有必要的,一旦發生什么事情族人們抬腳就到。

有了這樣的保護,還有誰敢打騰友客運公司的主意?

南門,就開在南街路,這里現在還沒有什么人氣,但后世這條路在寶中寶這個綜合商城的帶動下,也成為了縣城最繁華的幾條街道之一,在巔峰的時候一個一百多平方的臨街鋪面,一個月的租金就要幾萬塊錢,簡直是嚇死人。

鄧世榮打算要建造的小區,那肯定是參照后世的樓盤,這臨街商鋪肯定是有的,到時不管是自營還是租給別人做生意,這些商鋪都能給族里源源不斷的帶來收入。

西門,是開在興隆街方向,只需要往前走個幾十米,就是人氣極旺的興隆街。

北門,開在縣中醫院方面,這里的人氣不管是現在還是后世都稍微差了些。

跟有關部門溝通過后,鄧世榮順利的以100萬的價格,拿下了飲馬江一帶的100畝地皮,均價是15塊1平方,可以說是便宜到了極點了。

而之所以能這么便宜拿下這100畝地,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購買地皮的鄧氏地產(鄧世榮去年趁著空閑時間就提前注冊好公司了),算是集體企業,畢竟三千多股東呢!

這地產公司,鄧世榮不再以戶來算,而是以人頭來算,因為以戶來算的話,那些比較團結一直沒有分家的族人就吃虧了,而以人頭來算就比較公平。

二,鄧世榮給相關部門描述了他們那耶鄧氏在這里建小區的種種好處,比如說增加就業,增加稅收,推進城市化建設等等,總之把種種好處都羅列出來,打動了相關部門的領導。

三,原本縣政府的財政預算就比較緊張,有了這100萬進賬,可以很好的緩解經濟壓力。

因此,雙方可以說是一拍即合,鄧氏地產順利的買下了這100畝地皮。

交易的時候,鄧世榮自然要把鄧允貴、鄧允強、鄧昌雄、鄧昌宇等族人都喊過來作見證。

畢竟“一人為私兩人為公三人為眾”的道理,鄧世榮還是懂的,就算族人百分百的信任他,他也要盡力做到公平公正,保證不會有任何人能夠說閑話。

買好地皮后,鄧世榮等人又去了一趟縣建筑設計室,請專家幫忙搞設計。

這個建筑設計室成立于1971年,當時隸屬于財政局,有設計人員3人。

到1978年開始隸屬縣基本建設局,至目前為止有設計人員7人,其中有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3人,實力不說有多強,但根據鄧世榮的要求設計個小區,還是沒問題的。

對于小區,鄧世榮心中已經有了成熟的想法,畢竟后世的小區他也沒少住,對于小區的布局還是非常熟悉的,他只要把小區的整體布局跟專家說清楚就行,那些細節問題自然不用他來操心。

接下來,就是租房子的事情。

想要租能夠容納幾百甚至上千族人的房子,鄧世榮第一個考慮的就是學校宿舍,恐怕也只有學校宿舍有這條件了。

然而,縣城目前沒有廢棄的學校,所有學校都在正常運轉,想要租學校的宿舍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鄧世榮還有其他辦法,那就是跟新村合作。

于是,回飯店跟張光宗老爺子喝酒的時候,鄧世榮就跟他說起了這個事。

張光宗聽得滿臉震驚,全族人一起到縣城建樓房,這個想法真的是太瘋狂了,而鄧世榮能夠牽頭搞成這件事,證明他在族里擁有著無以倫比的號召力。

反正,張光宗自認他在村里的威望也足夠高了,要是召集人打架或者干其他什么事情,那自然是沒二話,可要村民出那么多錢來建樓房,他不用試都知道自己肯定做不到。

張光宗贊嘆不已的說道:“老板,你還真是敢想敢干啊,這么難的事你都能搞成,真是太厲害了。”

鄧世榮笑道:“我們到縣城建樓房,主要目的是為客運公司保駕護航,再加上在縣城有房原本就是族人們求之不得的事情,這兩相結合,才促成了這件事情。”

“那也很了不起,而且伱們那耶鄧氏是真的有錢啊,一戶5000塊錢輕輕松松就拿出來了!”

張光宗感慨了一下,才回答道:“我們村大家擠一擠的話,安排個一千幾百人還是沒問題的,今天我早點回去跟村民們商量這個事,明天就給你一個肯定的答復。”

鄧世榮點頭道:“那就麻煩張叔了,房子肯定不會白住了,到時一間房就按10塊錢一個月來計算。”

張光宗擺手道:“算什么錢啊,只要不嫌棄我們村的房子破舊就好,就當是咱們村跟你們那耶鄧氏交個朋友了。”

鄧世榮連忙說道:“張叔,如果只是你一個人,那我們的關系自然不用談錢,不過那是全村人的事,而且這個錢也不是我一個人出,是我們那耶鄧氏一起出這個錢,所以你就別跟我客氣了。

畢竟這不是住個三兩天,而是有可能住上幾個月甚至一年的,要是不收錢的話,我們哪里好意思去打擾這么長時間啊!”

張光宗遲疑了一下,才點頭說道:“那好吧,不過就算要收錢,也不能收這么多,一個月有5塊錢足夠了。”

鄧世榮道:“張叔,就按我說的10塊一個月,我們族人對這里人生地不熟的,平時少不了要麻煩你們村的人幫這幫那的,這錢不能給少了,要不然我們也過意不去。”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張光宗也就不再推辭,端起酒道:“行吧,那我就代我們村的人謝謝老板了!”

一個房間10塊一個月的租金,甚至有可能住上一年,這就是一百多的收入,要是一個家庭能夠擠出兩個房間,一年下來就能進賬兩百多塊錢,這份收入對于這個年代的農村人來說沒有哪一家能夠忽視。

而這不是一家一戶受益,是全村都能受益。

張光宗已經能想到,等他回去跟村民們說這事的時候,村民肯定高興得如同過年。

“不用謝,這是互利互惠的事。”

鄧世榮喝了口酒,問道:“有三天時間,你們村的房間應該可以清理出來了吧?”

張光宗喝了口酒,笑道:“哪里用三天啊,給我們村一天時間,就可以把房間給清理出來,我下午回去跟他們說,然后統計好房間的數量,明天就過來告訴你,后天你們族人就可以進來住了。”

鄧世榮點頭道:“行,那后天我就派公司的車回去把族人們接上來,等安頓好住的地方,再在工地臨時建幾個廁所和廚房,就可以開始平整地面,待建筑設計室的圖紙出來,咱們的小區就可以真正的動工建設了。”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