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288章 身家破百萬【中】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8章 身家破百萬【中】求訂閱

第288章 身家破百萬【中】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1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中午。

京城某區工商局。

李昌盛騎著單車離開單位,準備回家吃午飯。

在經過某個路口的時候,一個被人群包圍著的水果攤引起了他的注意。

因為他看到有顧客提著水果從這個水果攤離開,這種水果李昌盛非常熟悉,他以前在廣西百色插隊的時候可沒少吃,沒想到今天居然能在京城看到這種名叫地菠蘿的水果。

看到地菠蘿,李昌盛心中不可避免的就想起了那個身段迷人的姑娘,就是那位姑娘給他苦澀的插隊生涯帶來了一絲甜蜜,陪他度過了那段難熬歲月。

算算日子,也有段時間沒去看她和他們的兒子了。

李昌盛猶豫了一下,便把單車鎖好,然后往人群里面擠了進去。

“各位一定要注意了,這地菠蘿買回去后,吃之前一定要用鹽水浸泡半個小時以上,這樣不僅僅味道會變得更好,而且吃起來喉嚨也不會癢了……”

李昌盛擠進去后,便聽到賣地菠蘿的人正在教顧客們怎么吃這地菠蘿,他在廣西百色待了幾年,地菠蘿不知道吃了多少,自然不用聽這種介紹,而價格也不用詢問,旁邊掛著的一塊木板已經寫得很清楚了,地菠蘿1.1元/斤。

這個價格屬實有些貴了,他記得這玩意在百色那邊不值什么錢的,不過想想也就理解了,畢竟這里是京城,人家從南方千里迢迢的把地菠蘿運輸過來,那價格肯定不能低了,要不然人家怎么賺錢啊?

想到這里,李昌盛直接開口道:“老板,我要兩個。”

“好的,一起5斤2,一共5塊7毛2。”

李昌盛有些心痛的付了錢后,便提著兩個地菠蘿擠出了人群,然后又在附近找了家糧店購買了一些米面,才騎著單車朝另外一個方向趕去。

半個小時后,李昌盛出現在了一座破舊的四合院,這是一進院,里面租住著好幾戶人家,而蔣小雪便是其中一個租戶。

李昌盛把單車停好,提著米面還有地菠蘿敲了敲門。

蔣小雪把門打開,看到李昌盛也不意外,自從她們母子在這里安頓下來后,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提些米面過來看看孩子,她也已經習慣了,只是打招呼道:“昌盛哥!”

李昌盛把手中的東西遞過去,說道:“小雪,這地菠蘿你也有兩年沒吃過了,剛才下班的路上看到有賣,就買兩個過來給你們母子嘗嘗。”

蔣小雪接過米面和地菠蘿,看著手中的地菠蘿,她的眼中閃過一抹回憶,說道:“浪費錢買這東西干嘛?在老家一年四季都在吃,早就已經吃膩了!”

李昌盛沒有再提地菠蘿的事,進屋找了張凳子坐下,問道:“小峰呢?”

蔣小雪道:“他在睡覺。”

李昌盛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小雪,你最近工作怎么樣?”

蔣小雪頓了頓,回答道:“挺好的。”

李昌盛一聽這話,就知道她的工作還是沒有著落。

而且他心里也清楚,以她的這種情況想要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一是她沒有學歷,當年要不是他教她讀書識字的話,那她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

二是她帶著孩子,根本沒辦法正常上下班。

對此,李昌盛也沒辦法,他偶爾接濟一下還行,但讓他幫忙安排工作,且不說他有沒有這個能力,就算是有也不可能去做,因為那樣一來是很難瞞得住他老婆的。

“小雪,你這樣打零工,收入不穩定,長期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蔣小雪沉默了片刻,說道:“那也總比回老家那邊強。”

這話李昌盛就沒辦法接了,如果不是當年他為了前途而辜負了她,或者她當年沒有未婚生子的話,就不會淪落到在老家沒有立足之地的地步,說到底這都是他的錯。

但現在事情都走到這一步了,再糾結這事也沒有什么用。

李昌盛正準備轉移話題的時候,看到被蔣小雪隨手放在桌上的地菠蘿,腦海中忽然靈光一閃,問道:“小雪,你知道這地菠蘿在京城這里賣多少錢一斤嗎?”

蔣小雪搖頭道:“不知道。”

李昌盛道:“在這里,賣1.1元/斤。”

蔣小雪聞言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脫口而出道:“這也太貴了吧?我們老家兩年前才賣一毛八一斤,就算這兩年漲價了,那也不可能會超過兩毛一斤的,這價格差得好大啊!”

李昌盛道:“貴確實是貴了點,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這地菠蘿是你們南方的水果,從那么遠的地方運到京城來,光是運費就不知道要花多少,不賣貴一點人家怎么賺錢啊?”

蔣小雪有些心疼的說道:“這玩意賣這么貴,你買它干嘛啊?”

李昌盛擺手道:“不要糾結這個,我突然有個想法,這地菠蘿賣這么貴,一個就要兩三塊錢,很多人可能不舍得買,還有不少人嫌弄起來麻煩也不想買。

你要是能進一些貨,像伱們那邊一樣把地菠蘿削出來泡在鹽水里一塊一塊的賣,這樣想吃的人可以花一點錢就能吃到,嫌麻煩的人也不用自己動手弄,這肯定是有市場的。”

蔣小雪聽得心中一動,隨即又有些遲疑道:“可是,這地菠蘿去哪里進貨我根本就不懂,這生意怎么做啊?”

李昌盛起身道:“這個我現在就去幫你打聽。”

蔣小雪連忙說道:“昌盛哥,這事不急一時,你還沒吃午飯吧?我給你下碗面去。”

李昌盛說道:“我已經吃過了,我現在就去給你打聽這事,等我問清楚了,明天中午再過來告訴你。”

蔣小雪現在日子過得艱難,賺錢的需求非常迫切,也就沒有攔著他,客氣的說道:“那就麻煩昌盛哥了!”

李昌盛聞言真是一臉慚愧,他當年辜負了她,可她對他沒有怨恨,來到京城除了一開始找了他,讓他幫忙找個地方立足,后面就再也沒找過他,有什么困難都是選擇自己扛。

真的是個善良到讓人心疼的姑娘。

盡管李昌盛一直到現在都不后悔自己當年做出的那個決定,但他心中對于眼前這位姑娘始終是虧欠的,而且這種虧欠,這輩子恐怕是彌補不了了。

在地菠蘿出現在京城各個人群密集之地的時候,鄧世榮已經坐上了前往天津的火車。

因為不知道京城的市場能不能接受地菠蘿,所以周勝利三人第一次進貨量只有30噸。

鄧世榮算他們7毛錢/斤,一共進賬42000元,這利潤自然沒辦法跟龍眼比,不過地菠蘿的保質期比較長,這玩意不管數量有多龐大都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不像龍眼那么扎眼。

等真正打開京城市場后,鄧世榮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出貨了。

不過,檢驗市場是需要時間的,鄧世榮手中擁有一千多噸貨,當然不可能留在京城傻乎乎的等著。

因此,在收到錢后,鄧世榮便第一時間趕往天津。

天津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因漕運而興起,唐朝中葉以后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南北運河與海河交匯的三岔河口一帶設直沽寨,為天津最早的建置;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明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筑城,是我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

馬家口一帶,在清末民初便是天津最大的鮮果市場。

尤其是錦記棧,那是當年赫赫有名的水果批發商,在其最輝煌的民國時期,以柑橘為例,在柑橘的收獲旺季,運貨高潮每天到津六七個車皮兩百來噸,還必須在當天批發出去,這批發能力真是不得不服。

只是后面因為種種原因,沒落了。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當年錦記棧老板的后人,又回到祖輩起家的老地方,再次干起了水果批發買賣。

這位立志于恢復祖業的老板姓肖,三十多歲的年紀,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的水果批發生意不說做得風生水起,但也打通了不少銷售渠道,成為馬家口一帶實力最強的幾個水果批發商之一。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當年他的祖上可以獨霸市場,放眼整個天津在水果批發這一塊都沒有對手,而他現在需要應付來自同行的殘酷競爭,能維持如今的局面已經很不容易了,想要從諸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為水果批發市場的霸主,真的太難了!

對于他們這樣的水果批發商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充足的貨源和擁有把貨銷售出去的渠道,只要能把這兩點平衡好,那在批發市場上就能夠所向披靡。

因此,肖老板除了積極開拓銷售渠道,還一直在物色新的貨源。

這一天上午,肖老板通過手中的銷售渠道,把倉庫里那十幾噸的哈密瓜全部批發了出去,小賺了幾千塊錢,正打算回去讓老婆多炒兩個菜喝上幾杯慶祝的時候,一個風塵仆仆的中年人來到了他的鮮果批發部。

看到顧客上門,肖老板便一臉熱情的打招呼道:“老板,是要進貨嗎?現在我這里已經沒有現貨了,不過明天一早就有各種新鮮的水果運送過來,你需要什么水果,要多少量都可以提前預定。”

進入批發部的中年人不是別人,正是鄧世榮,他擺手笑道:“老板,我不是來進貨的,而是有一批貨想要低價出售給你,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談談?”

肖老板聞言眼中一亮,笑容滿面的說道:“當然有興趣,老板快請坐,我姓肖,請問您貴姓?”

“免貴姓鄧。”

鄧世榮坐下來,然后從隨身攜帶的袋子中掏出一個地菠蘿,遞給對方道:“肖老板,這個就是我想跟你合作的水果,不知道你認不認識?”

肖老板好歹也是水果批發商,雖然經營的大部分水果都是北方水果,但對于南方的大部分水果還是知曉的,這地菠蘿作為嶺南四大名果之一,他自然是認識的。

因此,看到鄧世榮遞過來的地菠蘿,肖老板脫口而出道:“這是鳳梨吧?”

鄧世榮笑道:“肖老板,這個在我們南方被稱為地菠蘿,它跟鳳梨可以說是同一種水果,但品種有所不同,鳳梨里面的肉是沒有內刺的,而這地菠蘿里面的肉有內刺。”

肖老板沒有糾結鳳梨跟地菠蘿的區別,他的商業嗅覺還是可以的,這地菠蘿在天津的水果市場還從來沒出現過,一旦他引進那就是獨家生意,要是能把它批發出去,讓那些水果商家也跟著賺錢,那對于他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鄧老板,這地菠蘿的進貨價,你最低能給到多少?”

“這個就看肖老板你的進貨量了,量越大進貨價格自然越便宜。”

鄧世榮笑著介紹道:“30噸以內是7毛5/斤,30噸以上50噸以下,是7毛3/斤;50噸以上100噸以下,是7毛/斤;100噸以上200噸以下,是6毛6/斤;200噸以上500噸以下,是6毛1/斤;500噸以上,統一算5毛5/斤。

肖老板你是懂行的,這么優惠的價格有多難得,你心里應該是明白的,我也跟你說句掏心窩的話,今年這批地菠蘿我們是不打算賺錢的,目的是用來培養市場,等把天津這里的市場培養出來了,明年才是我們賺錢的時候。

所以,這批地菠蘿是肖老板你能拿到的最便宜的貨了,明年再想用這么低的價格進貨,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到底要不要進貨,要進多少貨,希望肖老板你能好好考慮一下。”

肖老板聞言徹底心動了,要是能把進貨量干到500噸以上,那5毛5/斤的價格,是真的實惠到家了。

畢竟這是從南方運輸過來的水果,不提進貨價是多少,光是數千里運輸的費用就是一筆相當大的數字,所以鄧老板說他們這批貨不賺錢,目的是為了培養市場,這話他是真的信了七八成。

“鄧老板,你們的誠意,我是感受到了,請給我一點時間,我需要召集底下的商家商量一下,然后才能給出確切的進貨量。”

鄧世榮點頭道:“沒問題,我最多可以給一天半的時間,后天一早我再過來,希望肖老板你能夠給我一個確切的答復。”

肖老板答應下來,隨即說道:“鄧老板,你也知道我們這行的競爭激烈,我想成為你唯一的合作伙伴,希望你不要去聯系其他水果批發商,可以嗎?”

鄧世榮道:“這一天半的時間我可以不去聯系其他水果批發商,到時就看你的進貨量了,如果進貨量大的話,那在天津你肖老板就是我們唯一的合作伙伴。”

肖老板信心十足的說道:“放心吧鄧老板,我的進貨量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他祖上在民國時,柑橘一天的批發量就能高達200噸,他現在的銷售渠道雖然沒辦法跟祖上比,但地菠蘿這種首次在北方市場出現的水果,一天批發個一百幾十噸,他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行,那就這么說定了,肖老板你忙你的吧,我后天早上再過來。”

“好的,鄧老板你慢走,期待我們的合作。”

跟肖老板談完正事,鄧世榮便直奔狗不理包子店。

來到天津,狗不理包子這道馳名中外的百年老字號美食,那是一定要嘗一嘗的。

現在是八十年代,狗不理包子的聲譽還是好的,不像后世狗不理真正的變成了狗不理,給食客留下的印象是又貴又難吃,白瞎了祖上傳承一百多年所積攢下來的聲譽。

來到狗不理包子店,鄧世榮便看到顧客們在排隊,如下圖:

這個年代的狗不理包子作為天津三絕之首,不僅價格親民,味道也是絕佳,生意自然是好得很。

鄧世榮跟著排隊,很快又有顧客排在他的后面,他便好心告知對方:“同志,你明天再過來買吧,今天的包子我全要了。”

趁現在的狗不理包子味道還在線,趕緊多買一些存到空間里,到時想吃就可以隨時拿出來吃,這樣不僅可以解饞,而且出門在外也多了一份可以選擇的美食。

排在鄧世榮后面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他驚訝的問道:“同志,你沒開玩笑吧?”

鄧世榮笑道:“不開玩笑,今天的包子我真的全要了。”

中年人聞言沒有離開的意思,也不知道他是不相信呢,還是想留下來看熱鬧。

對此,鄧世榮也不管他,反正他提醒一句,只是不想對方排隊浪費時間,既然他不在乎這個,那就隨他去吧!

接下來,還陸續的有顧客過來排隊,基本上每一個顧客鄧世榮都會提醒一下,免得浪費別人的時間。

不得不說,愛看熱鬧或許是國人的天性,鄧世榮都明說包場了,但顧客卻沒有一個愿意提前離開的,都跟在后面繼續排隊,顯然是閑著也是閑著,當當吃瓜群眾也挺好。

幾分鐘后,終于輪到鄧世榮了,他直接對賣包子的人說道:“你們店今天的包子我全要了!”

賣包子的婦女聞言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震驚的問道:“你說什么?”

鄧世榮重復了一遍道:“我說,你們店今天的包子我全要了!”

這下賣包子的婦女聽清楚了,她又驚又喜的說道:“客人,你說的所有包子,包括還沒有上蒸籠的包子嗎?”

鄧世榮點頭道:“對,全都包括在里面,已經蒸好的全部給我用油紙打包好,還沒上蒸籠的也可以上蒸籠開蒸了!”

看到鄧世榮玩真的,后面那些吃瓜群眾自然是議論紛紛,畢竟一次性購買那么多包子的顧客,還真是不多見,他們今天也算是開了眼界了。

確認這事的真實性后,眾顧客也就相繼離開了!

接下來,包子店的員工便忙碌起來,計數的計數,打包的打包,蒸包子的蒸包子。

經過統計,海鮮包、醬肉包、素包子等六大類一共有837個包子,鄧世榮付了錢之后,就一趟一趟的往外運,出門就往人少的地方鉆,看到四下無人就把打包好的包子收進系統空間。

如此一次次往返,足足運了十幾次,才把包子全部收進了系統空間。

在離開狗不理包子店的時候,鄧世榮拿出一個熱氣騰騰的包子吃了起來,這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口感柔軟,味道在包子中確實是一絕,難怪就連慈禧那個老太婆在嘗了之后,都會贊不絕口的說:“山中走獸云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

馬家口。

肖老板的水果批發部。

雙方互相打過招呼后,肖老板便開門見山道:“鄧老板,我這邊的進貨量已經確定了。”

鄧世榮問道:“需要多少?”

肖老板笑容滿臉的說道:“600噸!”

鄧世榮聞言還真有些意外,沒想到隨便找到的一個水果批發商,其批發實力竟然有這么強,看來以后得多和肖老板這樣的批發商合作,這樣就不用辛辛苦苦的跑完一個城市又一個城市了。

“沒問題,600噸就按最低的5毛5/斤的價格給你,我的貨今晚就能運到,不過卸貨需要不少的時間,肖老板你明天早上再帶足錢以及人手來提貨吧,地址是XXXX。”

“好的,我知道了,那咱們明天見!”

“嗯,明天見!”

次日一早。

肖老板便帶上足夠的人手來提貨,與他一起去的還有幾十位小批發商和個體商戶,每個小批發商要么開了大貨車過來,要么開了拖拉機過來,場面浩浩蕩蕩的。

抵達約定的地點后,肖老板等人都有些驚訝,因為貨沒有在倉庫里,而是堆放在眼前這片荒無的空地上,幾百噸的地菠蘿堆成了一座小山,看起來還是非常震撼的。

接下來的流程就是過秤,裝車,結賬。

等鄧世榮拿到錢時,已經是五個小時后的事情了。

600噸的地菠蘿,按5毛5/斤的價格計算,一共是66萬元。

賣給周勝利三人的30噸地菠蘿是42000元,加起來就有70.2萬元進賬了。

而鄧世榮的系統空間里,還堆放著足足576噸的地菠蘿呢!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