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270章 震撼全場【6000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0章 震撼全場【6000字】

第270章 震撼全場【6000字】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06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第270章震撼全場6000字

第270章震撼全場6000字

農歷七月初六,星期天。

上午十點,祠堂門口,那耶鄧氏正在舉行族中第一屆助學會。

此時,鄧世榮這個族頭正在臺上發表講話:“各位族人,在這個秋高氣爽的季節,我們那耶鄧氏助學大會隆重召開了。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咱們鄧氏宗族向此次獲得獎學金和助學金的族中子弟獻上深深的祝福!

俗話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這話套到咱們族上也是適用的。

為了鼓勵族中子弟勤學苦讀,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那耶鄧氏分別開設了助學金和獎學金。

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不僅能幫助貧困生完成學業,激勵拼搏進取,還弘揚了鄧氏宗親無私奉獻、助弱濟困的良好道德風尚。

合抱之樹,必有其根;長江之水,必有其源。

作為那耶鄧氏的族頭,在這里我要對那些捐助善款的族人們深鞠一躬,感謝他們慷慨解囊和無私的奉獻,感謝他們向優秀學子伸出援手。他們用一片赤子之心把愛傳遞給莘莘學子,他們言傳身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這是心系宗親的家族情懷。

“我們那耶鄧氏有九公這樣的族頭帶領,發展得一定會越來越昌盛的。”

在鄧世榮這個族頭發表完講話后,鄧世安這個大隊書記兼老族頭,也被請上臺講了幾句。

因為接下來討論的是集資成立客運公司的事情,這是要每一個族人都砸鍋賣鐵來入股的大事,在座的族人自然是重視萬分。

尤其是看到父親受到這么多族人的追捧,心中更是有股說不出的自豪。

幫壩首富鄧昌雄忍不住問道:“族頭,你打算入多少股,能跟我們說一下嗎?”

給所有符合獎勵標準的族中子弟頒發了獎勵后,眾族人都不由得精神一振。

“少年智則族智,少年強則族強,族頭說得真是太好了!”

鄧世榮明白族人們的想法,他正想用自己的行動去增強族人們對于客運公司的信心,便毫不隱瞞的笑道:“當然可以,這又不是什么秘密,我打算入360股。”

這1股是1000塊錢,360股那是多少錢來著?

接著是獎學金。

全族考上高中的一共有23人,每個獎50塊錢,就是1150塊錢。

鄧世榮話音一落,全場便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叫好聲此起彼落。

鄧世榮做了最后的總結,看到族人們的神情變化,自然知道他們在期待什么,便話語一轉,說道:“接下來,咱們商量一下族中成立客運公司的事情,經過這段時間的商量,我相信大家都已經做好了入股準備。

其他人聞言也都目光炯炯的看向族頭,他們當中有很多族人已經跟家人商量好了這客運公司要入多少股,但也有族人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打算隨機應變。

重點大學以上的,一個都沒有。

最后,愿我那耶鄧氏能夠蓬勃發展,薪火相傳,代代不息,再譜華章!”

然后再報銷136人的學雜費,這里一共要支出1247塊錢。

全族今年考進全班前十的一共有136人,其中考了第二第三名的有22人,考了第一的有9人,根據之前定下的助學標準,第一名獎10塊錢,加起來就是90塊。第二第三名獎5塊錢,加起來就是110塊。

然后,便正式頒發助學金與獎學金。

“好的,九公!”鄧昌金三人點頭應道。

鄧允嵩今年中考的成績非常拔尖,不管是玉高還是任何一所中專都是隨便上,不過他的目標早就定好了,選的是博白高中。作為考上高中的一員,他此時也在助學會現場,聽到父親在會上發言,眼中充滿了崇拜。

考上普通大學的有1人,獎200塊錢。

這是秉承祖訓的拳拳初心和使命。

加起來,助學金一共支出1447塊錢。

獎學金這一塊的支出,一共是2050塊錢。

昌金,昌財,昌錢,你們三人負責記錄。”

在此,我還有一些話要對我們的鄧氏子弟說:孩子們,只有耕耘才有收獲,成功之門是為那些敢于拼搏、不斷努力的人而敞開的。或許你的家庭沒有厚實的財富,但命運不會辜負任何一個努力的人。涓滴之水成海洋,顆顆愛心變希望,你們會在未來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你們是那耶鄧氏的希望和未來!

希望你們繼承和發揚鄧氏家族的傳統美德,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努力成為一個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人才。

加上助學金,總共支出3497塊錢。

而族中的總捐贈達到了7632塊錢,減去支出還有4135塊錢的結余。

這里,就需要200塊錢的支出。

雖然很多族人沒什么文化,一時之間沒能把這個數目算出來,但不妨礙他們為之震撼,畢竟他們只打算入個1股2股的,那些想入3股乃至4股的,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考上大專的有2人,每人獎150塊錢,就是300塊錢。

希望你們學會珍惜,學會感恩,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困難,面對挑戰。

“孩子們,一定要好好讀書啊,我們就是吃了沒有讀書的虧,才辛苦了大半輩子。”

如今,聽到鄧昌雄的詢問,他們也都想知道牽頭成立客運公司的族頭,到底要入多少股。

學有所成,將來以最大的可能回報社會,回報家族。

那么,就從現在開始報名吧!

考上中專的有4人,每個獎100塊錢,就是400塊錢。

這話一出,現場瞬間就炸鍋了!

這是無私奉獻的執著精神。

可這區區幾股,跟族頭的360股相比,差得實在是太多了。

而那些算數好的族人,更是第一時間就計算出了族頭打算入股的錢是多少,那可是36萬啊,把這個數目計算出來后,他們都被震撼得目瞪口呆。

盡管現在已經是1983年了,各村的村首富超過半數都是萬元戶,有錢人確實比兩三年前要多很多。

但是,哪怕是雞毛嶺首富和幫壩首富這種級別的老板,資產都只有兩萬幾沒達到三萬,而其他人就更加不用說了。

與之相比,族頭這手筆屬實是太大了。

“我的媽啊,實在是太嚇人了,我一直以為族頭只是我們邦杰大隊最有錢的人,現在看來就是放眼整個松山公社,估計也沒人能跟咱們族頭比財力了吧?”

“聽說族頭去年就在縣城投了三十多萬開飯店,現在族里要成立客運公司,族頭竟然又砸了三十六萬出來,真是太可怕了,族頭他哪來這么多錢啊?”

“這個我倒是知道,聽說族頭在信用社貸了八十萬,在縣城開飯店用了三十多萬,也還有四十幾萬在手上呢!”

“族頭這膽魄,還真是沒人能比啊!”

“族頭這么看好這客運公司,看來我之前的想法保守了,不管怎么樣,也得多投1股進去。”

鄧昌寶、鄧昌雄、鄧允發、鄧昌壽這些經濟實力相對來說比較強的族人,聽到族頭說要投360股,他們深受震撼的同時,也都默默把原本定下的股數又再往上提了提。

人家族頭36萬都敢砸進去,他們不過是投個1萬多2萬多,有什么好猶豫的?

不僅僅是鄧昌寶這些老板這樣想,其他族人也是類似的想法,人家族頭這么多錢都投進去了,他們這區區三兩千塊錢哪里用得著猶豫啊,趕緊都砸進去就是了。

于是,在鄧世榮的刺激下,原本已經定下入股標準的族人,都紛紛調高了標準,一點余地都不給自己留。

“鄧昌寶,26股。”

“鄧昌雄,24股。”

“鄧允貴,18股。”

“鄧允發,18股。”

臺上,鄧昌金、鄧昌財、鄧昌錢三人負責記錄,大概花了半個小時左右,終于把所有族人的入股數都記錄下來了。

鄧世榮見狀便說道:“各位兄弟子侄,現在大家的入股數都已經記錄好了,資金三天內要全部到位,接下來咱們再商量一下由誰來負責管理這家客運公司。”

鄧昌寶聞言連忙接話道:“族頭,這哪里還用商量啊,肯定是由你來負責管理啊!”

鄧昌雄附和道:“是啊族頭,這客運公司是伱牽頭成立的,你來負責管理是最合適的。”

鄧允貴也點頭道:“九叔,這客運公司由你來負責管理確實是最合適的,要是需要人手幫忙的話,再從族里調人就行了。”

其他族人也都紛紛贊同。

鄧世榮可不想被這種事情束縛住,要是他有這個拼搏的雄心壯志,那他現在怎么可能還留在那耶村啊,早兩年前就去深圳特區那里大展拳腳了,所以他毫不猶豫的拒絕道:“這客運公司我只負責掌握大方向,具體的事情還得交給其他族人來做吧!”

鄧允貴跟九叔合伙承包缸瓦廠也快三年了,對于喜歡當甩手掌柜的九叔還是有一定了解的,聽他這么一說,就明白他是嫌管理公司太過于麻煩,便笑著說道:“這個辦法也是可以的,咱們那耶鄧氏足足有三千多人,從中選出幾個有能力的族人去管理公司還是沒問題的,反正公司成立后該怎么發展,九叔你跟他們說清楚就行了。”

其他族人聽了也覺得有道理,就好比要去什么地方,族頭只要說清楚目的地該怎么走就行了,沒必要親自開車把人拉過去。

鄧世榮嗯了一聲,說道:“趁現在大家都在,先把客運公司的管理人員選出來吧!”

在那耶鄧氏開助學大會的時候,鄧允衡則帶著一眾北大同學來他的母校“那耶小學”參觀。

看著眼前這座“碉堡”一樣的學校,唐明杰驚訝道:“允衡,你就是在這里讀的小學?”

“準確來說,是在這里讀的小學和初中。”

鄧允衡講解道:“1968年的時候,在‘讀初中不出大隊,讀高中不出公社’的口號鼓動下,我們縣普通中學的數量激增,基本上每個大隊都辦起了初中,我們邦杰大隊也不例外,也在這那耶小學這里辦起了那耶初中。

只是,這樣盲目辦學,哪來這么多有能力的老師啊,很多初中老師都是趕鴨子上架,教學質量不可避免的嚴重下降,我能從這里考出去,在我們這里也算是非常難得的了。”

京城畢竟是一國首都,那教育自然不是廣西這種偏僻山區能夠比擬的,聽到鄧允衡這么說,唐明杰滿臉佩服的說道:“允衡你真是太厲害了,在這種教育條件下,你竟然能考上北大,簡直讓人難以置信,要換成我的話,估計連最普通的大學我都考不上。”

楚振宇也跟著贊嘆道:“是啊,我小學、初中以及高中的教育條件,可比允衡你強多了,要是換成我接受這樣的教育,估計我也一樣連普通大學都考不上。”

柳小曼看向鄧允衡的眼神都變了,這位老鄉比她想象的還要優秀啊,能在這種教育條件下脫穎而出,考上全國最好的大學,這樣的人確實是人中龍鳳。

其他同學看向鄧允衡的眼神也充滿了佩服。

他們幾人中也有家庭條件普通的同學,但他們接受到的教育條件,確實比鄧允衡要好得多。

眼前這所學校連像樣的教學樓都沒有,看這建筑應該是抗戰時期修建的防御碉堡,然后改建成學校的,這樣的學校作為小學都談不上合格,更別說還是一所初中了。

真的難以想象,在這種教育條件下,還能有人考上北大的,真是應了那句話:是金子,放在哪里都閃光。

聽到眾同學的夸獎,鄧允衡不好意思的笑道:“其實我能考上北大,主要還是因為我父親的鼓勵,當時我們家的生活條件其實還沒有多好,我父親就直接跟我說,如果我能考上大學,他每個月會額外給我50塊錢的生活費。

就是受了這50塊錢的刺激,我當時是拼了命的學,然后成績進步的速度很快,后來是自己看到了希望,便加倍努力去學,最終如愿的考上了北大。”

鄭石峰一臉驚訝的說道:“所以,你在學校“揮金如土”,是因為叔叔兌現了當年的承諾,每個月給你50塊錢的生活費?”

鄧允衡嘿嘿笑道:“不錯,雖然有學校的補助,但我父親每個月還是會另外給我50塊錢的生活費。”

除了唐明杰以外,其余同學聽了這話,都是一臉的羨慕,他們在學校領的補助不用往家里寄,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家里哪可能還給他們生活費啊!

當然,在這個年代,一個月二十多塊錢的補助,只要不是大手大腳的花錢,其實也足夠用了。

畢竟,很多人工作一個月,拿到的錢也就這個數目而已,人家還要養家糊口,而他們只需要養活自己,難度完全不一樣。

唐明杰忍不住問道:“允衡,我看你家現在的生活條件好得很,你父親到底是做什么的啊?”

這話一出,其他同學也都好奇的看向鄧允衡。

他們來鄧允衡家做客也有一段時間了,每天鄧叔叔都變著花樣的給他們做上一大桌好菜,雞鴨魚肉從來沒有缺過,時不時的還來幾道海鮮,按照這種吃法,光是招待他們這幫同學,就需要花費不少的錢財。

而且不只是吃,住的房子也是全村最好的,電視機更是全村唯一的一臺,甚至電風扇還給他們一人配了一臺,最讓他們驚訝的還是單車,那幾輛全新的單車,估計就是因為他們過來做客,鄧叔叔才買回來方便他們出行的。

總之,從各種生活細節中可以看出,鄧允衡家的生活條件,那真的是非常好。

就連幾個同學中家境最好的唐明杰,也不敢說他家的財力就一定比鄧允衡家強。

最主要的是,那么長時間以來,他們一直沒見鄧叔叔去哪里做事,所以他們是真的好奇鄧叔叔到底是做什么的。

鄧允衡笑道:“我爸以前是大缸師傅,三年前跟人合伙開了一家缸瓦廠,生意一直還可以。還有就是家里的果園,荔枝跟西瓜一年還是能賣不少錢的。另外,我爸在縣城投資開了一家飯店,現在我大哥大嫂和我姐在上面管理。”

聽到這里,眾同學總算明白了。

王麗梅不由得贊嘆道:“鄧叔叔還真是個大能人啊!”

李桂英連連點頭道:“是啊,鄧叔叔確實是個大能人,我父母也是農民,但他們只懂得耕田種地,我春節回去過年的時候還鼓勵他們出去做點什么小生意,可惜不管我怎么說,他們都不敢去做,生怕虧了。

要是他們能有鄧叔叔十分一的膽魄,那我們家的生活也不至于過得那么困難了。”

柳小曼接話道:“能像鄧叔叔這樣做得這么好的,放眼全國也沒多少人,人都有各自擅長的東西,桂英姐你父母可能不擅長做生意,你可以考慮從他們擅長的地方入手,就像鄧叔叔家搞的這個果園,不就挺賺錢的嘛!”

李桂英嗯了一聲,說道:“我這次過來確實也受到啟發了,等回學校了我就給他們寫封信,讓他們也學鄧叔叔這樣搞果園,種植也算是他們擅長的東西,就看他們有沒有那個膽魄去做了。”

說話間,幾人已經把那耶小學逛了一遍。

就這簡簡單單的一排建筑,也沒什么好看的。

在回去的時候,鄧允衡說道:“咱們待在鄉下再玩兩天,我再帶你們到縣城去玩幾天,然后就差不多該回學校了。”

眾同學聞言自然沒有意見,如果是之前他們對于去縣城的興趣可能不大,但知道鄧叔叔在縣城開了一家飯店,他們便有了不小的興趣,想上去看看他叔叔開的飯店是什么樣的。

同時,也是想見見鄧允衡的大哥大嫂和姐姐。

是夜。

在同學們坐在木棚下看電視的時候,鄧允衡則跟父親坐在門口那里閑聊。

鄧允衡說道:“爸,我后天準備帶同學們到縣城去玩幾天,到時就直接在縣城那里坐車去學校了。”

正好現在龍眼也成熟了,過兩天鄧世榮也要到潭蓮租的那兩間屋去接收白平農場的龍眼,便點頭道:“鄉下這里該玩的東西你這些同學都已經玩遍了,到縣城去玩幾天也好,那我明天再整一桌豐盛的飯菜來跟你這些同學告別。”

鄧允衡道:“一會我跟小嵩也說一聲,看看他要不要提前到縣城去熟悉一下他即將入學的學校,要是想提前去的話,那后天我們就一起上去。”

鄧世榮道:“行,那你問他吧,反正你大哥大嫂和大姐都在,吃住都不用操心。”

鄧允衡問道:“爸,那你還有什么要交待的不?”

鄧世榮道:“該說的之前都已經跟你說了,你馬上就大三了,留給你結交朋友的時間不多了,能進學生會和團委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你想辦法盡快加入進去,一方面可以歷練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多結交一些有用的朋友。”

鄧允衡點頭道:“我知道了,這個不難辦到。”

鄧世榮說道:“明天我拿一千塊錢給你,你朋友多了花銷自然而然的就大了,家里現在不缺錢,你現在花的每一分錢,以后都是有巨大回報的,所以在學校不用省,該花的錢就花,錢不夠就寫信回來跟我說,急用的話就發電報,知道沒有?”

鄧允衡嗯了一聲,說道:“知道了!”

雖然五百塊錢已經足夠用了,但父親給他一千塊錢他也沒有拒絕。

父親一直很重視他在北大的關系網,他接下來要進學生會或者團委歷練,肯定有更多需要花錢的地方,多帶點錢在身上,底氣自然更加充足。

況且他也知道父親沒有說錯,他們家現在已經是今非昔比,確實已經不缺錢了。

別的不說,光是縣城的那家穗豐飯店,一個月下來就是一千多將近兩千塊錢的利潤,他在學校一年花個一千幾百塊,對于他們家來說確實不算什么。

(本章完)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