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268章 全族脫貧,客運公司【6000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8章 全族脫貧,客運公司【6000字】

第268章 全族脫貧,客運公司【6000字】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06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第268章全族脫貧,客運公司6000字

第268章全族脫貧,客運公司6000字

隨著龍頸村的西瓜全部賣出去,整個那耶鄧氏除了鄧世榮特地留了一百多個西瓜沒賣,其余族人的西瓜都全部賣完了。

收獲,那是相當之大。

整個那耶鄧氏一共有650戶左右,一共賣出了11500多噸的西瓜,每斤西瓜的收購價是8分錢,總收入將近190萬,平均每戶的收入達到了2800多塊錢。

利潤大概有2500左右。

就這一波收獲,整個那耶鄧氏直接便脫貧了。

即使是再困難的家庭,有了這么大一筆收入進賬,都難不到哪里去了。

這樣看來,似乎脫貧并不難,隨便種種西瓜就行了。

事實還真是這樣,在八十年代初只要你敢去做,不管是種水果還是搞養殖,只要一切順利都能很快脫貧,那為什么這個年代仍然是窮的人居多,脫貧致富的只是一小撮人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農村人不是誰都有那個魄力去搞這些的。

這種能在族人面前露臉的事情,誰不想要啊?

于是,自家孩子符合獎勵標準的族人,都不由得大聲說好。

“這班車應該是能賺錢的吧?”

鄧世榮等族人們討論了一會,才說道:“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后出遠門的人會越來越多,班車的生意肯定會越來越好做,這個我是完全可以下定論的,但這一行的競爭太大了,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賺得到這個錢的。

如果發展順利,那以后擁有上百輛班車也是正常的,到時光是司機還有跟車售票的人,恐怕都需要幾百人,這些崗位都是可以在族內消化,到時就算班車不賺錢,能為族里換來這么多工作崗位,也值得了。

鄧世榮上臺之后,沒有廢話,直接進入正題,豎起一根手指道:“第一件事,就是助學與獎學的事情,現在期末考試的成績已經出來了,家里孩子有符合獎勵標準的族人,請帶上班主任簽名的成績單到昌華老師那里登記,等高考成績下來了,再統一舉辦助學與獎學儀式。”

得到鄧世榮的肯定,現場瞬間就熱鬧起來了。

首先,想要把山嶺開墾成可以種植西瓜的果園,一家人就得辛辛苦苦的干上幾個月。

“肯定能賺錢啊,那輛沙陂車天天從我們村口經過,我見過很多次車上乘客都是滿滿的,天天這樣跑肯定能賺不少錢。”

幫壩首富鄧昌雄接話道:“族頭,你說怎么搞,我們聽你的。”

這一番話,聽得鄧世安這個老族頭激動得連拍大腿:“老九,聽你這么一說,這客運公司一定得搞起來,這要是發展好了,可比種西瓜要強得多了。”

說完助學與獎學的事情,鄧世榮又豎起第二根手指,說道:“第二件事,我打算牽頭成立一家客運公司,帶領咱們那耶鄧氏走上致富的道路。”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別看西瓜種植簡單,但也是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的。

所以,個人想要經營班車,除非是擁有別人不敢輕易招惹的勢力,否則是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的。

所以,那耶鄧氏這次全族大賺,鄧世榮這個族頭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而全族集體脫貧,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那耶鄧氏的后生和阿妹,都突然之間就變得特別搶手了。

而且,族里要是成立了客運公司,那起步至少就是十輛班車,往后還會繼續增加。

不過,如果咱們那耶鄧氏去經營班車的話,那就不用擔心這些問題,不管個人的勢力有多厲害,都沒辦法跟我們三千多族人相比,要是膽敢跟我們起沖突,我們全族一人吐一口口水,都能把對方給淹沒了。

不用擔心別人使壞,那賺錢就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了。

由于鄧世榮提前通知了,這次的族會非常重要,每戶都要派出一位代表來參加,因此到了規定的時間后,整個那耶鄧氏每一戶都派了代表過來參加族會。

更何況,搞客運又怎么可能不賺錢呢!”

盡管今年賣西瓜,家家戶戶都有不少錢進賬,所有族人都已經脫貧了,但族里給予的助學金與獎學金,一眾族人還是非常重視的,因為這代表著榮譽,能夠得到族里獎勵的都是族中最優秀的子弟。

“確實,這兩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覺越來越亂了。”

等跟風的村民也都賺到錢了,第三年又有更多人跟風一起種。

“這倒也是,這兩年的散仔確實是越來越多了,我聽說前不久潭蓮路口那里都有人被搶劫了。”

鄧世榮點頭道:“不錯,就是經營班車。”

這話一出,在場的族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心中一震。

“這個也不一定的,我聽說現在外面有很多散仔(流氓),那些人坐車都是不給錢的,要是做生意經常碰到這種人的話,那能不能賺錢就不好說了。”

在全族的西瓜都賣完之后,鄧世榮便在那耶鄧氏的祠堂門口召開了族會。

“各位兄弟子侄,今天的族會主要討論兩件事。”

光是這兩道坎,就攔住了很多想要跟風的人了。

鄧允強也第一時間表態支持道:“對,九叔你拿個章程出來,我們都聽你的。”

沒有鄧世榮的大力推動,哪怕他去年種西瓜賺到錢的消息傳出去,也沒有多少戶人家跟風種植的,這從其他外姓人沒有幾家跟風種植就能看出一二了。

就拿沙陂車來舉例,如果誰也弄一輛班車,也同樣走這條路線的話,那雙方就形成了競爭關系,到時為了搶客肯定是少不了沖突的,甚至為了獨享這條路線,誰要是有能力的話,肯定要想盡辦法的把對方趕走。

把果園開墾出來以后,這購買西瓜種子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對于很多家庭來說,光是購買西瓜種子的投資,就要把全部家當都砸進去,甚至出現要借錢買西瓜種子的情況。

見人到齊了,鄧世榮便上臺講話。

那耶鄧氏這一波全族脫貧的操作,在整個邦杰大隊以及鄰近的幾個大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原本還處于觀望中的外姓人再也忍不住了,一個個都扛起鋤頭上山開墾果園去了。

就拿那耶鄧氏來舉例,如果不是鄧世榮這個族頭威望太高,得到了全族人的信任,那按照正常的發展,應該是他先種西瓜,然后當年有了大收獲,第二年會有大膽的村民跟著他一起種西瓜。

如此,至少也要經過五六年的順利發展,才會有全族幾百戶人家跟風種植的情況出現,然而到了那個時候,賺錢的黃金時間已經過去了,再大范圍種植風險就比較大了,搞不好這西瓜就賣不出去了。

雞毛嶺首富鄧昌寶問道:“族頭,你說的客運公司,是準備經營班車嗎?”

其他族人聞言也都紛紛表態支持,原本鄧世榮當上族頭后,他的威望在族里就達到巔峰了,如今全族西瓜大豐收,讓鄧世榮的威望更進一步,就是老族頭鄧世安都不能跟他相比了。

見大部分族人都表態支持了,鄧世榮便說出了他的打算:“我是這樣想的,族里成立的這家客運公司,采用股份制,現暫定為1000塊錢一股,想入多少股大家自由決定,到時公司賺錢了,會按照投資的比例進行分紅。

也不用急著現在做決定,都回去跟家人好好商量商量,反正我建議每一戶至少都入一股,免得到時公司賺錢了,所有人都有錢分,就你家沒錢分,那就不利于團結了。

至于想要多入股的,我也建議大家量力而行。

還有就是,在外面工作的族人,大家能聯系上的也聯系一下,把這事告訴他們,咱們都是同一個祖宗,有發財的機會自然不能把他們落下了,反正都通知到位,要不要投資讓他們自己決定。

大家先回去商量好,等族中舉辦助學和獎學儀式的時候,再順便把這事給落實下來。”

“好的族頭。”

“知道了九公。”

“我負責通知我滿叔一家。”

盡管在場有不少族人都恨不得立刻投資,早早把這事給定下來,但族頭都說了要等到族中舉辦助學和獎學儀式的時候再落實這個事,所以他們只能耐心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正事談完了,這次族會也就結束了。

各村的族人便開始結伴回家,一路上大家也在互相討論這個事,每股1000塊錢,這可不是小數目,要不是今年西瓜大賣,眾族人十有八九是拿不出這么多錢來投資的。

正因為投資比較大,大部分族人心中都挺糾結的,不知道是只投一股好,還是把全部家當都砸進去好呢?

那耶村。

鄧允強回到家后,就立刻召集全家人,一起商量族里成立客運公司的事。

把九叔的話轉述了一遍,鄧允強才拿起旁邊的煙筒,說道:“具體情況就是這樣,伱們都幫忙想一想,這客運公司咱家入多少股比較好?”

鄧昌福聞言立刻說道:“爸,既然這客運公司是九公牽頭成立的,那肯定是能賺大錢的,我們家可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家里能拿得出多少錢,就全都砸進去。”

昌福媽接話道:“今年咱家賣荔枝和西瓜,一共進賬六千多塊錢,原本這筆錢我還打算留著蓋新房子呢,既然你們九公牽頭要搞客運公司,那咱家的房子就暫時先不蓋,那樣就可以投六股了。”

鄧昌娟點頭道:“家里的房子雖然舊了點,但暫時還夠住,蓋房子的事先不急,多弄點錢投進這家客運公司,以九公的眼光和賺錢的本事,到時這客運公司肯定是能夠大賺的,到時咱家光是拿分紅,估計都能發家致富了。”

鄧昌麗也連連點頭道:“九公是我們那耶鄧氏賺錢最厲害的人,承包缸瓦廠,種荔枝,種西瓜,還到縣城去開飯店,不管做什么都能賺錢,現在他牽頭搞的這個客運公司,肯定也是能賺大錢的,我也覺得應該多弄點錢投進去。”

鄧允強一邊燒煙,一邊聽老婆還有兒女們發表看法,見老婆和兒女都一致贊同多投,他是一點都不奇怪,畢竟他們家都是跟著九叔干才有今天的,一家人對于九叔的信心,那是不用多說的。

見兒媳婦還沒有表態,鄧允強便問道:“阿英,你怎么看?”

官永英沉吟道:“爸,我剛剛在想,要不要我回娘家借點錢,然后多投幾股進去。”

鄧允強聞言不由得愣了一下,他們對九叔的信心已經夠足了,沒想到兒媳婦的信心更足,竟然想著要回娘家借錢來投,他想了想,說道:“阿英,這樣吧,回娘家借錢來投就沒那個必要,不過你可以回去跟你爸媽說一下這個事,如果他們有興趣的話,也可以投個兩三股進去,落在我們家的名下就行了。

到時公司要是賺錢了,就可以按照投入的比例給你父母分紅。”

昌福媽也接話道:“是啊,阿英,這錢我們不能借,不過你父母要是有信心,可以投進去一起賺錢。”

官永英笑道:“謝謝爸媽,那我明天回一趟娘家,跟我父母商量一下這個事。”

她娘家現在的日子也好過了,因為她父母也是第一批跟著九公種荔枝的,兩年下來也賺了兩千多塊錢,再加上今年種西瓜也賺了三千多,拿出四千塊錢的現金,是沒什么難度的。

現在婆家這里決定投六股,她娘家要是也投個四股,加起來就是十股了,這股份在族里肯定也是排名靠前的。

離得不遠的鄧允貴家。

在開完族會回去,鄧允貴也跟家人商量了一下這個事。

在那耶村,村首富不用說,肯定是鄧世榮,而鄧允貴在村富豪榜排第二,也是沒有爭議的。

鄧允貴跟九叔合伙開的缸瓦廠,每個月都在賺錢,再加上今年的西瓜他家也一樣種了,同樣有一大筆收入,除去他蓋新房子花掉的錢,還有雜七雜八的開銷,他手上擁有的現金仍然超過了一萬八。

原本鄧允貴心中就有了想法,在跟兒女們商量過后,他便決定把家里的現金全部砸進去,投個十八股,反正家里現在又沒有什么地方需要花大錢的。

而且,缸瓦廠每個月都有進賬,身上留個三兩百塊錢,足夠用了。

雞毛嶺村。

回到家的鄧昌寶,也跟老婆說了客運公司的事。

把九公的話轉述了一遍后,鄧昌寶才問道:“老婆,你說咱們家投多少股好?”

鄧昌寶的老婆姓李,由于在娘家的姐妹中排第三,又被稱為阿李三。

阿李三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先問道:“老公,你覺得這客運公司,能不能賺到錢?”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要說開磚廠能不能賺錢,這個我知道,但做班車到底賺不賺錢,我也不清楚。”

鄧昌寶先是搖了搖頭,隨即話語一轉,說道:“不過,這是九公當上族頭之后想出來的帶領全族人致富的辦法,我相信以九公的頭腦,要是沒有一定的把握的話,是不可能提出要開客運公司的。

畢竟這客運公司的投資這么高,要是虧本的話,那對于九公在族里的威望就有了很大的打擊,所以我有八成的把握,這客運公司是能夠賺錢的。”

這番有理有據的話,說得他老婆頻頻點頭。

等他說完,阿李三便說道:“你說得挺有道理的,九公要是沒有把握的話,肯定不會牽頭搞這個客運公司,既然你覺得應該能賺錢,那咱們就把閑錢都投進去吧!”

鄧昌寶點頭道:“行,那就這么辦。”

在一眾族人回去跟家人商量投股客運公司的事時,回到家的鄧世榮也在想他投多少股合適。

別人看不到這客運公司的前景,但經歷過后世的鄧世榮心中是有數的。

再過幾年去廣東打工的浪潮就要席卷整個博白縣了,他牽頭開的這家客運公司,就是打算專攻廣東那邊的長途,這是一塊相當巨大的蛋糕,只要能咬下其中一塊,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因此,在公司成立之初,投越多錢進去,后期所產生的收益自然越多。

現在他手上擁有將近四十萬的現金,就算要預留三四萬用來結算白平農場的龍眼錢,他能動用的現金也超過三十六萬,他在想要不要全部砸進去?

想了不到三分鐘,鄧世榮便決定了,都砸進去。

一來,這客運公司的收益確實可觀,現在砸得越多,以后賺得自然也就越多。

二來,也是想給族人們帶個頭,讓他們知道他對這客運公司的未來有多看好,增強他們的信心。

想清楚后,鄧世榮便不再糾結這個事。

算算日子,二兒子應該也快回來了,接下來他的任務是要好好招待好二兒子這幫同學,這可都是這個年代最優秀的北大生啊,只要他們這幫人選擇從政,哪怕只是按部就班,以后最低也是處級干部。

正常來說都是廳級。

至于再高,這個就看他們有沒有那個命了。

不管怎么說,這幫人都是人中龍鳳,這是毋庸置疑的。

南寧火車站。

唐明杰跟著大部隊走出了出站口,他現在的精神狀態,可以用一個歇后語來形容,那就是霜打的茄子——蔫啦!

在場的北大同學中,其他人都有過坐火車的經歷,盡管對于其他省份的同學來說,這一次坐火車的時間屬實是有點長,但坐過火車的他們都很容易就能接受。

唯獨唐明杰是第一次坐火車,而且直接就上了高強度,這對于從來沒吃過苦的唐明杰來說,屬實是有點難熬。

鄧允衡看他一臉憔悴的模樣,不由得問道:“杰哥,你還好吧?”

唐明杰擺手道:“沒事,只是第一次坐這么長時間的火車,有點不習慣而已。”人家三個女同學都沒事,他一個大男人,就算再難受,也不能表現出來啊!

鄧允衡說道:“沒辦法,我們廣西離京城太遙遠了,火車的速度又不快,任誰在車上熬個幾天幾夜都有點受不了,現在咱們先找個地方吃飯,吃完飯再去招待所好好睡上一覺。

等休息好了,明天咱們再出發。”

對此,眾同學自然沒意見,坐了那么長時間的火車,要是不留下來休息一晚,今天又接著坐車的話,那就太難受了。

在去吃飯的路上,柳小曼一邊打量四周的環境,一邊說道:“南寧這首府,好像也沒比我們桂林強到哪里去啊!”

鄧允衡笑道:“這是正常的,南寧成為廣西首府才多少年啊,而你們桂林有著22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秦朝時期便成為“南連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自元代設置廣西行中書省直至民國期間,桂林一直是廣西的政治、經濟中心,歷時五百多年,這底蘊可不是南寧能比的。”

柳小曼嘆道:“可惜,這個政治和經濟中心沒能一直延續下去。”

鄧允衡道:“這已經很好了,像我們玉林,除了人多,也就只剩下人多了。”

楚振宇接話道:“我家里的長輩去過桂林,聽說桂林的景色非常漂亮,之前火車在經過桂林的時候,我也看到了桂林景色的冰山一角,那一座座小山確實有特色。”

鄧允衡點頭道:“之前我爸送我去學校,在經過桂林的時候,他跟我說桂林的山水是天下一絕,等以后有機會了,得到桂林去好好玩一玩才行。”

柳小曼笑道:“會長,要是你們不怕麻煩,那到你家玩一段時間之后,也可以到我們桂林來玩,吃住問題包在我身上。”

如果只是廣西老鄉,那鄧允衡或許會答應下來。

畢竟他們返校的時候,坐火車也是要經過桂林的,順路玩一玩也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但這次還有他的五位室友在,雙方都是這次坐車才認識,關系還沒有那么熟悉,再加上又沒有提前打招呼,突然這么多同學去人家女同學家做客,實在是太冒昧了。

因此,鄧允衡搖頭拒絕道:“這次就算了,等下次做好計劃了再去吧!”

PS:月初月票競爭激烈,各位大佬不要再藏著掖著了,把保底月票投給本書吧,二蛇拜謝!

(本章完)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