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262章 眾望所歸【6000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2章 眾望所歸【6000字】

第262章 眾望所歸【6000字】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04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第262章眾望所歸6000字

第262章眾望所歸6000字

聊完族頭的事情后,鄧世榮與鄧世安兩人便走到木棚去跟村民們一起看電視。

位置是早就留好的,用后世的話來說,那是處于最好的C位。

到了八點,首屆春晚正式開播。

前世這一年,整個邦杰大隊都還沒有電視,鄧世榮也沒看過這第一屆春晚,后世網上雖然有首屆春晚的資源,但那個時候春晚因為種種原因,對他的吸引力已經沒那么大了。

所以,自始至終,鄧世榮都沒看過第一屆春晚。

如今重生回來有機會看到首屆春晚開播,鄧世榮也挺感興趣的。

首先是主持人致開幕辭,再介紹到場嘉賓,接著是相聲大師侯寶林講話,最后是主持人代表所在行業向全國人民拜年。

至此,節目才正式開始。

第一個節目是由中央樂團的歌唱演員李大佬唱的拜年歌。

這位大佬創造了春晚史上永遠不可能被打破的記錄,她在首屆春晚一共演唱了九首歌,除了開場的拜年歌以外,后面還直接來了個八連唱,可謂是震古爍今,無人能比。

其中《春之歌》、《問聲祖國好》、《一根竹竿》、《年輕的朋友》、《知音》、《鄉戀》這六連唱是她獨唱,緊接著是《劉三姐》的歌曲對唱以及《牛皋招親》的京劇對唱,這是她跟其他人合唱的。

在后世,再大牌的歌手,在春晚這個舞臺上,歌曲連唱都不可能超過三首,更別說是唱了開場歌曲之后還來個八連唱了,這是永遠不可能再出現的奇跡了。

除了唱歌以外,首屆春晚也是什么元素都有的大雜燴。

比如說猜謎、相聲、小品、詩朗誦、啞劇、京劇、舞蹈、魔術、雜技、武術等等。

甚至還播放了錄像電影《火燒圓明園》的花絮,以及錄像電影《垂簾聽政》、《武林志》片段,尤其《武林志》全片還在拍攝當中,就弄到春晚來播放了一個片段。

這樣的春晚,不管是經歷過后世春晚的鄧世榮,還是第一次接觸春晚的村民,都看得大開眼界。

如此精彩的文藝晚會,村民們以前哪有機會看過啊,這一看直接就忘記了時間,直到電視里跨年的鐘聲響起,村里的鞭炮聲也響了起來,在場的村民才驀然驚醒,原來已經是半夜十二點了,要回家放鞭炮了。

節目還在繼續,很多村民雖然不舍,但十二點不在家放鞭炮還是有些不像話,只能匆匆忙忙拿著板凳往家里跑。

不過,還是有些年輕人不在乎這個,反正家里長輩在,他們回不回去也不影響,便干脆不回去了,留下來繼續觀看節目。

鄧世榮讓大兒子隨便放了一掛鞭炮,便繼續看節目。

一直看到春晚結束,留下來的村民才意猶未盡的拿著板凳回家。

此時雖然已經很晚了,但今晚守歲是全國各地都有的習俗,就算不熬通宵,晚一點睡也是正常的。

因此,鄧世榮一家人也不急著睡覺,這么晚大家的肚子也都餓了,肯定是要吃點夜宵的,吃飽后又要時間消化,那繼續烤火聊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大年初二是走親戚的時間,村里的媳婦都會帶上自己的老公和孩子回娘家。

在吃過早飯后,鄧允泰、鄧昌元、鄧昌東三人便各自騎著單車載著自己的老婆孩子一起前往坡心村。

鄧昌東騎的單車是從鄧允泰家借的,但鄧昌元騎的單車則是他去年自己買的,好歹也是缸瓦廠的大缸師傅,只要正常發揮一個月隨隨便便都能賺兩百塊錢以上,買輛單車對于他來說壓力自然不大。

他們帶的禮品都綁在前面的三角架上,各自的老婆坐在后座,孩子則用背帶背著。

一路閑聊,趕到坡心村的時候,已經是上午十一點左右了。

到村里后,便兵分三路。

鄧允泰帶著老婆孩子來到岳父家的時候,坐在門口玩著彈弓的張守山便高興的朝屋里喊道:“爸,媽,我姐跟姐夫來了!”

鄧允泰剛把單車停好,便看到岳父岳母從屋里走出來,連忙打招呼道:“爸,媽,新年好!”

“新年好!”

“姐,姐夫,新年好!”

雙方互相打過招呼,張秀萍一邊解背帶,一邊說道:“小冬兒,快喊外公外婆!”

因為在家里的時候沒少教,所以小冬兒聽了之后,便奶聲奶氣的喊道:“外公,外婆!”

“誒,小冬兒真乖,快來讓外婆抱抱!”

“小冬兒,我是小舅舅,還記得我嗎?”

“小舅舅!”

“真乖!”

幾分鐘后。

鄧允泰一邊坐在火堆旁邊烤火,一邊和岳父還有兩位小舅子聊天。

至于岳母,則去廚房煮茶煎籺了,張秀萍抱著小冬兒進去跟母親說話。

鄧允泰問道:“爸,大哥和二哥都陪嫂子回娘家了嗎?”

張振發點頭道:“嗯,都陪他們的媳婦回娘家走親戚了,不過他們知道你們今天會來,所以他們應該不會在那邊過夜,下午應該就回來了。”

鄧允泰笑道:“也不用這么急,反正我們也沒有那么快走,肯定是要住上兩三天的。”

張振發道:“你們現在在縣城管著這么大一家飯店,他們是怕你們沒時間,所以才想著當天去當天回的。”

關于女婿家的飯店,其實張振發夫婦都沒見過。

當初張母陪女兒到縣城生孩子的時候,飯店還沒開始動工呢,那次之后張母就再沒上過縣城,自然沒緣見到女婿家的飯店。

但歐國花的母親在陪女兒到縣城生孩子的時候,飯店正在動工建設,而且大致的框架都已經建好了,飯店究竟有多大,她是知道的,回來后跟張母一說,張家人自然也就知道了。

知道女婿家開了這么大一家飯店,張家人都好奇極了,要不是忙著做生意,他們都想到縣城去看一看了。

鄧允泰道:“有時間的,年初飯店的生意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我們商量了一下,便打算等出了十五后再開門,這樣就可以在家好好的過個年,不用趕時間。”

張守軍好奇的問道:“姐夫,聽阿花姐的母親回來說,你家的飯店比龍潭的國營飯店還要大幾十倍,而且還是三層樓,這是不是真的啊?”

鄧允泰笑道:“我家這飯店確實不小,占地面積有一千多平方呢,比縣城最大的國營飯店還要大十倍以上,樓確實有三層,不過飯店只占了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現在還空著,以后用來做什么,我爸也沒說,我也不清楚。”

盡管早就聽說了,但聽到鄧允泰確認,張家父子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

張振發忍不住問道:“允泰,這么大的飯店,你爸投了多少錢進去啊?”

鄧允泰沒有瞞著,直接回答道:“聽我爸說,一共投了三十多萬進去。”

“嘶……”

張家父子再次為天氣變暖提供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幫助,實在是這個數字太過于嚇人了,哪怕現在的萬元戶含金量已經有所下降,比不上兩三年前,但三十多萬,仍然是張家父子難以想象的財富。

開一家飯店投這么多錢進去,簡直是離譜。

要知道,就在兩年前,他們家為了開店那幾百塊錢的投資,可是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女兒的勸說給他兜了底,張振發才敢下決心去做這個生意。

對比起他這個親家,雙方的魄力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允泰,你爸這是貸款開的飯店?”雖然話里帶著詢問的意思,但張振發心中已經百分百肯定他說的是對的,畢竟他這個親家就是再有錢,也不可能有錢到能拿出三十多萬開飯店的地步。

鄧允泰在父親的影響下,也不認為去銀行貸款是一件丟人的事情,便點頭道:“是的,錢都是我爸找信用社貸的。”

“飯店開業也有一段時間了吧,生意怎么樣?”

“去年經營了七個月,生意還不錯。”

翁婿倆一問一答,兩位小舅子老老實實的坐在旁邊聽著,都快被姐夫透露出來的消息給震傻了,他們家不過是花幾百塊錢在龍潭街開了家小店,在村里就已經很風光了。

可跟姐夫家相比,那真是不值一提。

廚房里,母女倆也有著類似的對話,張母同樣被嚇得不輕,差點連籺都不會煎了。

等煎好籺端出來吃的時候,張母壓不住好奇心了,說道:“老頭子,要不等出了十五,咱們一起到縣城去看看?”

在知道女兒女婿經營著這么大的一家飯店,不親自去看上一眼,張振發心中就跟貓抓似的難受,聽到老婆子的提議,他立馬贊同道:“行,那等出了十五咱們就上縣城看看去。”

張秀萍聞言笑道:“爸,媽,那就帶上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小軍小山還有孩子們,都一起上去看看吧!”

鄧允泰連忙表態道:“住的地方我來安排。”

張守軍和張守山聽得兩眼放光,恨不得立刻答應下來,不過他們又做不了這個主,只能看向父母。

張振發夫婦對視了一眼,都有些心動。

張母在縣城住過,她有些顧慮的說道:“允泰,我們這么多人上去,那二層小樓哪里住得下啊!”

鄧允泰笑道:“去年我表兄也在縣城買了房,房子現在都空著沒人住呢,他那里有三間房還有好幾張舊床,到時只要買幾張席子和被子就能住了,想住多久都沒問題。”

張母這下放心了,點頭道:“那行,到時我們商量一下,要是合適的話,我們就抽個時間上去住幾天。”

聊完女婿家的飯店,接下來張母又把家里準備起新房子的事情告訴了女兒女婿。

張秀萍一聽,自然是舉雙手贊成,對于娘家的吃住問題她倒是不嫌棄,畢竟她從小就在這里長大,早就習慣了。她不習慣的是拉撒問題,任何一個正常人在用過干凈無異味的衛生間后,都會排斥那臭氣沖天的屎湖。

甚至,為了不從老公的身上聞到那種味道,每次回娘家她都帶自家老公去上露天廁所。

雖然這樣確實比較刺激,但她可不想要這種刺激。

要是娘家起了新房子,搞好了衛生間,那下次再回娘家,就不用再到外面去尋求刺激了。

中午,張母殺雞宰鴨,張羅了一大桌好菜來招待女兒女婿。

下午,大哥大嫂以及二哥二嫂也都先后趕了回來,免不了又是一番熱鬧。

就在博白縣的村民忙著走親戚的時候,電影《少林寺》橫空出世,一經放映就在整個博白縣境域產生了巨大轟動,堪稱是萬人空巷,人們奔走相告,紛紛涌入了縣城以及各大公社的電影院。

其實這部電影早在去年就已經上映了,并在全國各地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不過博白縣這邊由于種種原因,直到去年年底才順利拿到電影膠片。

只有親身經歷過這個年代,才知道這部電影的影響力有多大。

據說,在《少林寺》這部電影播出之前,真實的少林寺一片荒涼,根據劇組人員的回憶,他們第一次來少林寺的時候,山上的荒草有一米多高,而且根本就沒有路。

寺里更是只有幾個老掉牙的和尚,泥菩薩的身體已經坍塌了一半。

待《少林寺》火爆全國之后,這個荒草叢生、泥像坍塌、和尚稀少的千年古剎,一下子就成了許多人心中的圣地。

有太多像寶強一樣的小孩,和父母商量或瞞著父母前往嵩山學習少林功夫,去匡扶正義、懲惡揚善。慕名而來的游客們將少林寺圍的水泄不通,即使在八九十年代,每天都要接待數十萬人次的游客。

甚至,為了分流、也為了發展,少林寺所在的登封縣也升級成了市,全市的旅游經濟在整個河南都名列前茅,典型的一部電影讓一個地方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時也讓主演火遍大江南北,為功夫皇帝這個稱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這部電影創造了太多不可思議的記錄,估計再也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產生這么大的影響了。

雙旺電影院場場爆滿,已經無法滿足群眾們的觀影熱情,各大放映隊見狀便積極的拷貝膠片,并與各個生產隊聯系,哪個生產隊愿意出錢,那他們就到哪個生產隊去播放。

在這種背景下,那耶生產隊自然不能落后了,在大年初六那天晚上,便出錢請放映隊的人過來放了《少林寺》這部電影。

好家伙,看得全村男女老少都激動不已。

到了正月初十,邦杰大隊轄下的各個生產隊,都已經看過《少林寺》了,這股風潮才慢慢的降了下來。

正月十二,下午。

那耶鄧氏在邦杰大隊那里召開了族會。

這是提前幾天就已經通知了的,雖然沒有家家戶戶都派人來參加,但每條村都派來了大量的代表。

整個邦杰大隊都是以鄧姓為主,因此姓鄧的村莊非常多,有觀沖、梅田、社角、馬村、芋塘、雞毛嶺、大嶺腳、到章、禾坪排、坡頂、秧地坡、閘肚、那耶、上高行、老屋、新屋、山營、龍頸、塘灘、幫壩等等。

這些都是純鄧姓的村莊,每條村來個二三十人的代表,就有四五百號人了。

等人來得差不多了,族頭鄧世安便上臺講話:“族中的各位兄弟子侄,今天我召集大家過來開族會,主要是想跟大家商量一下族頭的接班人選。”

剛聽了一個開頭,底下就炸開了鍋。

“書記,你這話是什么意思啊?你不當我們族頭了嗎?”

“書記,伱這族頭不是當得好好的嗎?怎么突然要開族會商量接班人選了?”

“書記,是不是發生什么事情了?”

“書記……”

鄧世安伸手虛壓了一下,等大家安靜下來了,他才笑著說道:“大家先別激動,沒有什么事情發生,只是我年紀大了,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趁現在精力還可以,先把我們那耶鄧氏的新族頭選出來,這樣我就算哪天不在了,也對得起列祖列宗。”

這話一出,族人都無話可說了。

畢竟這個年代,村里能活過六十的人,原本就沒有多少,族頭已經六十多歲了,選擇退位讓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咱們鄧氏始祖鄧曼公,字德陽,今河南南陽人。”

在族頭交接這種重要時刻,鄧世安自然要簡單的說一說那耶鄧氏一族的歷史:“鄧曼本姓曼,殷商年間因輔佐侄子武丁王治國有功,被封于鄧國為侯王(中華史稱曼姓鄧國),距今已經有三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聽到族頭介紹那耶鄧氏一族的歷史,包括鄧世榮在內的一眾族人都安靜的聽著。

“鄧國自商至周,歷經二十二位帝王,傳國670多年后被楚國所滅,曼公的子孫以國為姓,這就是我們鄧姓的由來。”

鄧世安作為那耶鄧氏的族頭,自然要花一些心思去研究這個,所以說起族中的歷史他真的是張口就來:“晉武年間,由于戰亂或官職調遷等原因,57世祖攸公,字伯道,遷入福建汀州寧化縣石壁寨葛藤坳,91世祖瑜公當進士,官吏部,遷居福州,在莆田縣珠璣巷落業。

宋元佑三年(1088年),93世祖調公從福建遷居廣東廉江上井鄧陰坡創業。

94世祖康鑊公,曉得廉江油房洞地方“山青水秀,五行無欠”,遂從上井遷移油房居住。

96世老祖志遠公,字法顯,祖妣藍氏,生有四子,他是我們那耶鄧氏的開基大始祖,于明中葉(公元1500年前后)攜妻帶子,舉家從油房洞遷入那卜黎碧石,后因屋場過小的原因遷至那耶落業定居。

97世文明公是我那耶鄧氏1世大祖考,接下來的估計大家也都知道了,我就不再多說了。”

族中的歷史,在場的只有少數族人是清楚的,多數族人都只是知道那耶鄧氏是從上井、油房那邊搬遷過來的,再往上他們就不清楚了,現在聽到族頭這么一講,才知道鄧氏的始祖竟然是河南那邊的人,實在是稀奇。

鄧世安簡單說了一下那耶鄧氏的歷史,又稍微提了一下鄧氏一族在邦杰大隊的發展情況,然后才把鄧世榮請上臺,說道:“現在,我推薦老九鄧世榮來當我們那耶鄧氏的族頭,相信在他的帶領下,我們那耶鄧氏的發展會越來越好的,大家覺得怎么樣?”

如果是推薦其他族人當族頭,那以鄧世安的手腕肯定不會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因為要是贊成的人不多,或者有族人當場反對的話,那對于他的威望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私底下先跟大家通氣,取得絕大多數族人的支持后,再推薦就比較合適。

但鄧世安推薦的人是老九鄧世榮,那就不用私底下找人通氣了,因為以老九在族里的威望,他當族頭絕對是眾望所歸,不會有人有異議的。

而事實證明,鄧世安的想法是對的。

“原來是九公當族頭啊,這個我同意。”

“九叔來當族頭,那我是百分百服氣的。”

“確實,我們那耶鄧氏的族頭,沒有比九公更合適的人選了。”

全場幾百族人,知道新族頭是鄧世榮,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表示贊成。

鄧世安早就預料到讓老九當族頭會非常順利,但看到族人們的反應,他心中還是感慨了一下,這威望真是沒誰了,如果他不是有個大隊書記的身份加持,估計在族里的威望都比不上老九。

“行,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我宣布,從現在開始,咱們那耶鄧氏的族頭,就是老九了,有請我們新族頭講話。”

聽到這里,現場的掌聲以及呼喊聲瞬間便響了起來。

鄧世榮伸手虛壓了一下,待大家都安靜下來了,他才說道:“感謝老族頭的推薦,也感謝各位族人的信任,既然你們愿意讓我來當這個族頭,那我肯定盡力帶領大家脫貧致富。”

(本章完)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