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251章 雨落八月頭,冬天凍死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1章 雨落八月頭,冬天凍死牛

第251章 雨落八月頭,冬天凍死牛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4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鄧世蘭幫大兒子在縣城買了房后,又和丈夫一起幫忙收拾了一番,把房子里里外外都清理干凈了,才回老家。

老家那邊,二兒子已經向信用社申請了貸款,只等信用社放款了,就可以買車開始他那刺激的貨運生涯了。

至于小兒子和小女兒,則在家里老老實實的幫忙開荒,鄧世蘭聽從老弟的建議,把村里的公共山嶺和坡地都承包了下來,一家人閑著沒事就去開荒,把這些山嶺和坡地都開墾出來,準備大規模的種植甘蔗。

跟他們一起回去的,還有鄧世榮和張秀萍母女。

張秀萍這次帶孩子和公公一起回去,主要是回去喝小姐妹歐國芳兒子的滿月酒,再加上離開老家也有兩個半月了,也是時候回去住幾天了。

至于卜大石,他沒有跟著一起回,而是遲兩天到看家門的時候再回。

盡管卜大石是在縣城工作,來回一次不容易,但婚姻中看家門這個重要的步驟,還是不能省的。

回到家,下面條吃了之后,張秀萍就第一時間抱著孩子找她的小姐妹去了。

鄧世榮則皺著眉頭坐在龍眼樹下燒煙,他回來的路上已經看到村里有人在種紅薯了。

在雙旺境域,一年是種兩季紅薯的,分別是農歷四月和八月種,也被稱為四月薯和八月薯。

現在是八月初,村里不少人都開始種八月薯了,這個發現讓鄧世榮不知道該怎么提醒他們才好,因為只有他知道今年的天氣跟往年都不一樣,不僅霜凍天氣出現得早,而且低溫持續的時間也非常長,一直到明年春才結束。

這種天氣出現在北方,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出現在廣西博白這南方中的南方,那就一點都不正常了。

根據前世的記憶,鄧世榮知道今年村里不僅被凍死了好幾頭耕牛,紅薯更是全軍覆沒,全部被凍死,所以現在村里人種八月薯完全就是在做無用功。

可是,該怎么提醒他們呢?

鄧世榮搜腸刮肚,總算讓他想出了一句民間諺語:“雨落八月頭,冬天凍死牛。”

正好,八月初一那天,還真下雨了。

有這句諺語在,他就可以合理的提醒一下村民了。

至于村民們聽不聽,那就不關他的事了,反正他是提醒了的。

其實,紅薯的損失倒不算什么,頂多就是浪費勞力而已。

畢竟紅薯種的是紅薯苗,這玩意村里多得是,可以說是一割一大把,誰家都不會缺這玩意,不過今年紅薯全部被凍死后,明年就得重新用紅薯來催苗才有得種了。

最主要的,還是那幾頭被凍死的耕牛,這才是真正的大損失。

想到這里,鄧世榮便把煙筒放到旁邊,起身朝生產隊隊長鄧允軍家走去,雖然以他在村里的輩分與威望,召集村民們來說這事完全沒問題,但現在這個時間生產隊還沒有解散,那讓隊長來召集比較名正言順。

鄧允軍正在廳堂里修鏟柄,看到鄧世榮過來,便率先打招呼道:“九叔,你什么時候回來了?”

“剛回來一會。”鄧世榮隨便在一張凳子上坐下。

“九叔,你飯店的生意怎么樣?”鄧允軍把鏟柄放下,隨手拿起旁邊的煙筒遞過去,問道。

“剛在家燒了幾筒煙過來。”

鄧世榮擺了擺手,然后回答道:“飯店的生意還可以,你什么時候到縣城開會了,記得去我那里吃飯。”

作為生產隊隊長,鄧允軍自然不像其他村民一樣沒出過門,他是有機會去縣城開過會的,對于縣城不說有多熟悉,但主要的幾個路段還是認識的。

“九叔,伱的飯店開在哪里呢?”

“人民電影院,你知道不?”

這算是縣城比較有名的地標了,鄧允軍當然是知道的,他點頭道:“這地方我知道,離縣政府很近,我們去開會的時候,都要從人民電影院經過。”

鄧世榮道:“我的飯店,就開在人民電影院的斜對面。”

鄧允軍笑道:“那就太好找了,飯店名字叫什么?”

鄧世榮道:“穗豐飯店。”

鄧允軍點頭道:“嗯,我記下了,等明年去開人民代表大會的時候,我就去你的飯店看看。”

兩人聊了一會飯店的話題,鄧世榮才提起正事道:“我回來的路上,看到我們村已經有不少人開始種紅薯了。”

鄧允軍道:“現在已經八月了,確實該種八月薯了。”

鄧世榮說道:“隊長,依我看,今年的天氣,恐怕不太適合種紅薯啊!”

鄧允軍驚訝道:“九叔,這話怎么說?”

鄧世榮道:“初一那天下雨了,你應該還記得吧?”

鄧允軍點頭道:“記得啊,那天的雨下得還挺大的,這跟適不適合種紅薯有什么關系?”

鄧世榮問道:“俗話說雨落八月頭,冬天凍死牛,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話,我想應該是有道理的,今年的天氣恐怕會比往年都要冷,甚至冷的時間還比較長,現在種紅薯恐怕會被凍死啊!”

鄧允軍聞言神色瞬間就嚴肅起來,現在村里雖然已經分田單干,但生產隊一天不解散,他這個生產隊的隊長身上扛著責任,事關糧食的問題那都是大問題,必須要引起重視才行。

“九叔,你這個說法,有事實根據嗎?”

“哪有什么事實根據啊!”

鄧世榮搖了搖頭,說道:“老話說六月初一看當年,八月初一看來年,根據咱們老祖宗總結出來的經驗,農歷六月初一這天就有“雨打半年頭,寡婦也發愁”、“雨打半年節,秋糧必定結”、“六月初一晴,牛草搭涼棚”、“六月初一曬破臉,田里干起鍋巴片等說法。

而八月初一又有“雨落八月頭,冬天凍死牛”、“八月初一晴,谷米白如銀”、“八月初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八月初一熱烘烘,六十余日都無霜”等說法。

這些諺語能夠流傳下來,肯定是有它的道理,我們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一點都不把它當回事。

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不管是不是真的,提前做準備總是沒錯的。”

鄧允軍聽得連連點頭,說道:“九叔你說得有道理,這種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那我晚上召集大家說說這事?”

鄧世榮道:“這就是我過來找你的目的,反正提醒一下,也算是盡一份心意,聽不聽那是他們的事。”

談妥這個事后,兩人又隨便閑聊了幾句,鄧世榮就回去了。

下午六點。

那耶村的村民基本都吃過晚飯了,一個個或坐在自家門口抽煙,或到鄰居家串門閑聊。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傳來了一陣有節奏的鐘聲,這是那耶生產隊隊長召集社員們的鐘聲。

這個年代,每個生產隊都掛著一個鐘(說是鐘,其實就是掛著一塊鐵),以前還沒有分田到戶的時候,都是以鐘聲來指揮社員們參與集體勞動的,畢竟讓人挨家挨戶喊的話太浪費時間了。

如今分田到戶了,生產隊這鐘聲就好久沒有響起過了。

現在忽然響起,一眾社員都有些奇怪,不知道隊長有什么事情要召集大家。

反正現在也閑著沒事,聽到鐘聲的社員們,就都好奇的朝生產隊隊長家走去。

那耶村只有幾十戶人家,按國家的劃分其實不是行政村而是自然村,用通俗易懂的詞來形容那就是屯,只不過本地人一般都喜歡用村來代替屯,所以原名那耶屯才被稱為那耶村。

只有幾十戶人家的村自然不算大,因此鐘聲一響基本全村都能聽到,不到五分鐘家家戶戶都有人來到了隊長家。

“隊長,你把大家召集過來,有什么事啊?”

“隊長,你召集我們過來,是不是為了商量咱們村通電的事啊?”

“隊長,……”

社員們聚集過來后,就開始詢問鄧允軍這個隊長。

鄧允軍看到九叔也到了,便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家靜一靜,聽我講兩句。”

等社員們都安靜下來了,鄧允軍才繼續說道:“今天把大家喊過來,主要是九叔今天跟我說了一件事,我們商量了一下,覺得有必要把這事跟你們說一聲,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就當是給你們提個醒。”

說到這里,鄧允軍就看向鄧世榮道:“九叔,這事還是由你來跟大家說吧!”

鄧世榮點了點頭,說道:“初一那天下了大雨,這個大家都記得吧?”

“這個當然記得,那天雨下得是挺大的。”

“那天早上還好好的,不像要下雨的樣子,我去果園干了一會活,結果那雨說來就來,我跑回家都來不及,被淋得全身都濕透了,幸好沒感冒,要不然就要受罪了。”

“九公,那天下雨跟現在要說的事有關嗎?”

“九公……”

在場有近百人,鄧世榮這一問,直接有十幾個人回答。

鄧世榮說道:“那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一句老話:雨落八月頭,冬天凍死牛。”

各位大佬,因為分章跳訂的人多,均訂漲得比較慢,所以明天開始二蛇想試試大章更新,每天早上八點那章就取消了,晚上七點準時更一章不會少于6000字的章節,感謝大佬們的支持!

(本章完)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