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165章 大兒子的發財路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5章 大兒子的發財路線

第165章 大兒子的發財路線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4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167.


鄧允衡回來后,沒過多少天,鄧昌福家便高高興興的辦起了滿月酒。

作為那耶村有史以來誕生的第一對雙胞胎,鄧昌福家辦的這場滿月酒自然引起了上下二三村的議論。

鄧世榮作為媒人,這場滿月酒自然少不了要請他。

喝完滿月酒后,鄧世榮又收到了鄧昌福家特地送來的一只十幾斤重的豬臀。

如今的媒人跟后世的媒人不一樣,后世的媒人在拿到謝媒禮后,基本就跟新郎新娘劃清界線了。

但現在這個年代不一樣,媒人撮合的新人,在生第一胎的時候如果不辦滿月酒那就算了,要是辦滿月酒的話,那就得再給媒人送上一只豬臀,才算是徹底完成了謝媒。

往后不管再生多少胎,辦多少場滿月酒,都不用再給媒人送豬臀了。

當然,這種事情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味,所以鄧世榮這個媒人在鄧昌福家辦滿月酒之前,已經給他們夫婦送了一只雞和一塊布過去,倒也沒占多少便宜。

不過,有系統的十倍獎勵在,十幾斤的豬臀瞬間變成了百幾斤,肯定是大賺的。

一九八一年六月廿三,星期五。

一大清早,鄧世榮便和二兒子一起坐上了前往縣城的班車。

這次父子倆去縣城,主要有兩件事:

一,查高考分數。

這個年代查高考分數,可不像后世那么簡單,隨隨便便在網上一查就能查到,現在是要到縣教育局去查才能查得到。

當然,這個不用學生自己親自到縣教育局查,一般都是由各班的班主任過來查,想知道自己高考分數的學生,到時直接回學校詢問班主任就知道了。

二,請劇團。

要是查到高考分數,確定可以上北大了,鄧世榮就打算去縣劇團打聽一下,看看要花多少錢才能請縣劇團的成員到那耶村去演一場劇。

提到戲劇,就不得不提一下博白縣的其他民間藝術,比如山歌、木魚、竹馬、麒麟、舞龍舞獅、木偶戲、雜技等等。

山歌就不用多說了,這可以說是廣西的招牌了。

在民國時期,博白縣就有民間藝人經常擺歌臺對歌,成千上萬的群眾聚集觀賞。

在50年代,博白縣的文化部門普遍利用山歌形式,廣泛開展政策宣傳活動。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每逢參觀學習或會議之前,都唱山歌。

可以說,山歌在博白縣是深入人心的。

木魚,則是介于山歌和快板之間的民間曲藝形式。

竹馬和麒麟,都是縣內民間歌舞藝術,起源于明末清初。

舞龍舞獅就不用多介紹了,都懂。

木偶戲,是在清朝同治年間傳入博白縣的,主要是杖提木偶。

木偶頭部和手掌用木制成,木偶的嘴和雙眼能動,用竹枝操縱,行當齊全,演技豐富,生動逼真,是老人和孩子們的最愛。

雜技,在博白縣又被稱為大力戲,解放前那些走江湖的賣藥者,都是先耍一段雜技和魔術把觀眾吸引來才開始才賣藥。

而在這么多民間藝術中,鄧世榮卻挑出了戲劇,自然是有原因的。

博白縣的戲劇歷史是從明代開始的,清代的時候在縣內就相當盛行了,這種由真人演繹出來的節目,對于人們的吸引力那是毋庸置疑的,在電影沒有出來之前,戲劇就是無敵的。

哪怕是電影出來了,戲劇也擁有很大的競爭力。

畢竟,電影都比較短,不像戲劇可以排練出《梁山伯與祝英臺》、《薛仁貴征東》、《十二寡婦征西》、《羅通掃北》等連續劇,一部劇可以一演就是十天半個月。

這種追劇的感覺,是看電影給不了的。

尤其是對中老年人來說,電影的吸引力還真比不上戲劇。

坐了將近三個小時的班車,鄧世榮父子終于來到了博白縣縣城。

走出車站,好吧,這里就是一塊空地與幾間房子組成的停車點,說車站完全是抬舉它了。

真正的博白汽車站,要到1985年的12月才動工興建,到1987年7月才竣工,現在才1981年,離興建客運大樓還早著呢!

鄧世榮和二兒子從停車點走出來,便開始打量周邊的環境,然后就發現這個年代的縣城,跟后世那繁華的景象相比,真的可以用“荒涼”這兩個字來形容。

前世鄧世榮的三兒子在縣城這里工作了十幾二十年,所以他也曾經在這里居住過一段時間,對于縣城的主要建筑以及繁華街道還是有很深印象的。

比如車站的斜對面,現在是一片菜地,但在后世由寶中寶集團建起了一座二十幾層高的大廈,集酒店、影院、商城、超市等項目于一體,成為縣城最繁華的購物中心,整整十幾年沒有遇到像樣的競爭對手。

直到縣城擴建,大力開發錦繡東路,并建起了一個大型的商業廣場,才有了跟寶中寶抗衡的實力。

看到這片寶地,鄧世榮心中有了打算,等大兒子從缸瓦廠抽身出來,就可以把他的計劃提上日程了。

在重生回來之后,鄧世榮就給大兒子規劃好了發財路線,那就是讓他經營連鎖超市。

現在國人還沒有自選超市的概念,鄧世榮相信只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肯定是能賺得盆滿缽滿的。

反正鄧世榮也沒有太大野心,想跟沃爾瑪那樣的巨頭較量,他不求大兒子能把連鎖超市開遍全國甚至走出國門,但求能夠成為省內的連鎖超市巨頭之一,就已經足夠了。

就在鄧世榮看著車站斜對面的那塊寶地走神的時候,鄧允衡看到眼前車水馬龍的繁華模樣,不由得感慨道:“爸,你看這縣城跟我們農村就是不一樣,這來來往往的好多車啊!”

鄧世榮聞言不由得啞然失笑,不過這來來往往的車確實不少,每分鐘大概有一兩輛機動車經過,單車更是有二十輛左右,這對于農村來說確實是難得一見的繁華景象了。

鄧世榮心中感觸的說道:“現還是以單車為主,不算什么,以咱們國家現在的發展速度,相信再過二三十年,來來往往的就不再是單車而是小轎車了!”

鄧允衡聞言心中一震,難以置信道:“爸,你這說得也太夸張了吧,來來往往都是小轎車?這怎么可能啊!”

如果不是親眼見證,鄧世榮也想不到國家的發展會如此迅速,他笑呵呵的說道:“你要是不信的話,等過個十年八年伱再來這里看看就知道了。”

鄧允衡雖然覺得這種事情不可能會發生,但看到他崇拜的父親說得這么自信,他便在心里把這事記下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