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124章 歡歡喜喜過大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4章 歡歡喜喜過大年

第124章 歡歡喜喜過大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124.

124.


在博白縣,過年的時候有兩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灰水籺與大籺。

此時,鄧世榮就在家里制作大籺,兒女們和大兒媳幫忙的幫忙,圍觀的圍觀。

大籺的制作方法,就是把浸泡好的糯米磨成粉,然后加入開水進行攪拌,把它揉搓成手臂粗的條狀,然后放進沸騰的開水里煮成熟坨籺。

把鍋洗干凈,加入一碗水,按比例放入黃,小火慢慢的把熬化成為油,然后把熟坨籺加進去,再攪拌均勻并把水份煮干即可。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簡單?

然而,等真正去做的時候,才知道想要做一個大籺有多難。

前面的步驟確實容易,真正難的是最后一步,在油與熟坨籺攪拌均勻的時候,隨著水份慢慢蒸發,它的粘力會變得越來越大,等到籺快成型的時候,粘力將大到讓一般人懷疑人生的地步。

每一次攪拌,一般人都得用出吃奶的力氣才攪得動,不是那種干慣苦力的人,基本撐不了兩分鐘就得歇菜。

一旦歇菜,除非滅火,否則用不了多久就會燒鍋了。

就算你有一把子力氣,如果不懂得用力技巧的話,同樣做不了大籺,因為籺的粘力太大的話,有時候用力去攪拌的時候,會把整個大鍋都提起來,為了做大籺把鍋都搞爛的例子可不在少數。

鍋鏟攪斷更是家常便飯。

正因為這個年代的大籺制作起來非常不容易,所以平時根本是吃不到的,只有春節才會有。

“阿珍,注意火不要大,也不要小,火大了容易燒鍋,火小了難以攪拌均勻。”鄧世榮一邊用力的攪拌,一邊說道。

鄧允珍往灶里瞄了一眼,說道:“爸,我知道了,現在火力不大不小。”

站在旁邊的鄧允泰看父親攪拌得挺吃力的,便說道:“爸,我看你也累了,要不然讓我試試?”

確實有點累的鄧世榮沒有拒絕,點頭道:“行,那就讓你來試試吧!”

說著,就把手中的大鍋鏟交給大兒子,然后指點他怎么發力,怎么攪拌。

鄧允泰作為一名大缸師傅,對于發力技巧并不陌生,父親只是稍微指點了一下,他就懂了!

不過,等真正開始攪拌起來的時候,他才知道做大籺是真的不容易。

好在,有人換手跟自己從頭做到尾,終究是有區別的。

父子倆換了一次手后,鄧世榮見火候差不多了,便吩咐道:“阿珍,可以滅火了,阿萍妹,去把桌上的竹殼拿過來給我。”

鄧允珍應了一聲,便拿燒火棍把灶里的火拍滅。

而張秀萍也第一時間去桌子那邊把那一疊竹殼都拿了過來。

現在這個年代,沒有適合的器皿,那耶村這邊都是用竹殼來裝大籺的。

這竹殼選的是本地的牛鼓勒竹(客家話),這是本地長得最大的那種竹子,竹排以及用來量米的米升筒都是用它來做的。

一般來說,很多竹殼都會有一些細小的毛刺,但這種竹子的竹殼不僅長得大,還一點細刺都沒有,所以每年到了竹殼掉下來的季節,村民們就會提前去把竹殼撿回來洗干凈,然后用東西把它壓平,再晾干,就可以用來裝籺了。

竹殼拿來了,鄧世榮便開始裝籺。

一直裝滿了七八個竹殼,才把這一鍋大籺給全部裝完。

下圖是冷卻后切開的大籺:

而接下來鏟鍋底的鍋巴,就是幾個兒女最期待的事情了。

這大籺做好后留下的鍋巴,真的是又香又甜又有嚼勁,是非常難得的美味。

唯一的缺點,就是吃起來有點費牙,小孩手掌大的一塊就能讓人啃上老半天。

鍋巴有不少,人人都有份,鄧世榮也難得的拿了一小塊啃了起來。

味道,跟記憶中一模一樣,確實是又香又甜,只要一下子不要吃太多,那它的嚼勁還是挺讓人喜歡的。

在后世,盡管大籺同樣是博白縣客家人過年必不可少的東西,但都是用機器來代替人工了,把籺粉直接往機器上面倒,出來的就是可以吃的大籺了,非常的簡單方便,而且口感也比手工制作的強。

唯一遺憾的,就是機器制作的大籺,是沒有鍋巴的。

因此,后世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大籺鍋巴究竟是什么味道。

晚上,鄧世榮又蒸了不少發籺,這是蒸來給大兒子和大兒媳年初二回門的。

新姑爺第一次去岳父岳母家,有多隆重自然不用多說,鄧世榮做父親的,自然要給自己的兒子掙足面子。

次日,鄧世榮開始制作灰水籺。

灰水籺的制作方法,是用松木、芝麻桿或者黃豆萁等東西燒成灰燼(選其中一種灰即可),然后將灰燼用水過濾獲得的堿水,就是灰水。

將灰水與提前洗干凈的糯米泡在一起,讓糯米吸水脹大,經過五個小時的浸泡,將糯米撈出倒入木桶,盛滿后在其上方扎幾個孔洞,便于受熱透氣。

上鍋蒸約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將蒸好的糯米倒入用木頭做成的器皿中,然后拿起木捶不停地捶打,直至糯米均勻地黏合在一起,便算是制作完成了。

這個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制作起來同樣不容易,主要是灰的用量以及灰水的浸泡時間比較難把握,灰水過量了就會有一股苦澀的味道,灰水沒浸泡到位又沒有那股清香。

只有把握好這個度,才能做出清香撲鼻的灰水籺。

灰水籺,鄧世榮每年都在做,前世哪怕已經到了晚年,用灰水浸泡糯米這一步,基本都是由他來把控,所以他的經驗真的沒幾人能夠比得上,自然不用擔心弄不好。

把大籺與灰水籺都制作好后,除夕也就到了!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習俗都有差異,就拿除夕來說,很多地方都是把晚飯當成年夜飯。

但在雙旺境域,則把中午那一餐當成年夜飯來吃。

這一天,有條件的人家,自然都要殺雞供阿祖公。

同時,孩子們中午便洗澡換上新衣服,然后貼對聯,掛燈籠。

不過,這個掛燈籠是非常有講究的,只有不負債的人家才能掛燈籠,負債的人家是沒有資格掛燈籠的。

鄧世榮家今年雖然過得紅紅火火的,但他還欠著信用社六千塊錢的貸款呢,所以今年他們家是不能掛燈籠了。

供完阿祖公后,鄧世榮帶著大女兒還有大兒媳一起做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

一家人坐下開吃之后,鄧世榮這個當家長的,自然要講兩句:“相比起去年,今年我們家有了巨大的變化,我跟伱們允貴哥承包了大隊的缸瓦窯,目前生意還不錯,這半年來賺到了不少錢。”

說到這里,鄧世榮看向大兒子,滿臉笑容的說道:“允泰也成為了缸瓦廠的大缸師傅,收入也很不錯。”

前世由于大兒子不幸逝世,全家都陷入悲痛之中,所以這個年他們家過得是相當的壓抑。

這輩子他重生回來,改變了大兒子的命運,這是最令他開心的事情。

見父親提到自己,鄧允泰嘿嘿笑道:“爸,這都是你的功勞。”

鄧世榮笑了笑,看向二兒子道:“同時,允衡學習進步巨大,已經穩坐了年級第一的位子。”

父親的夸獎,還有弟弟妹妹們那崇拜的小眼神,還是讓鄧允衡感到非常受用的。

“阿珠也重新回到學校讀書,還有你們幾個小的成績比去年也有了不小的進步,這都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鄧允珠與鄧允華對視了一眼,成績相對其他兄弟來說比較差的姐弟倆都有些心虛。

鄧世榮最后才看向大兒媳,極為滿意的說道:“最重要的,是咱們家今年增加了人口,你們大嫂嫁到了我們鄧家,要是明年再給我添兩個大胖孫子,那就更加完美了。”

張秀萍臉色有些紅潤,不由得瞅了丈夫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說完之后,鄧世榮才端起酒道:“來,孩子們,一起干杯,祝咱們家明年越來越好。”

眾兒女與兒媳婦一起舉杯,成年的喝酒,沒成年的以茶代酒,一起干杯。

接下來,便是享受年夜飯的時間。

飯后,鄧世榮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紅包,給幾位兒女和兒媳婦一一發壓歲錢。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