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給許多魚的紙上寫著他對世婦禮制的看法,他提出誥命制。
這是荀子的退讓。
他回到咸陽后必會受到秦王政的重用,但他沒有如歷史上那樣,將女子徹底框死在后宅,而是提出誥命制,為女子留出一片出頭之地。
“荀子。”許多魚的心情十分復雜,荀子手下留情了,他原本可以給秦王政提供一把鋒利的刀,能刺向自己的刀。
許多魚收回心緒,望著高懸在墻上的七國地圖。
齊國不足為懼,為避免刺激楚,可以留著日后再收回。
百越兵力不足十萬,有蔡澤在那邊,搞定百越是遲早的事。
韓國是嘴邊的肥肉,想何時吃,就何時吃。
魏國,雖退守黃河,但有一個信陵君在,信陵君振臂高呼,五國極有可能再次聯軍抗秦。
西周國已滅。
還剩燕趙楚,趙國有廉頗和李牧,楚國亦是大國,即便楚南被占,但并未傷害到他們的根基……
許多魚的食指在魏趙上打轉,該先收拾誰?
“大人!有急報!”
有了紙張后,傳遞信息更加方便快捷。
造紙廠的紙張是優先供應墨家的情報系統,其次才是郡守府。
許多魚打開卷成一根煙大小的密信,上面的消息量巨大。
魏無忌遭魏王和魏太子猜忌,被廢止不用,于是信陵君魏無忌推說有病,不去朝見魏王,且多近女色。
同時,趙王子彌留之際,不甘心沒有收復晉陽,于是命廉頗去逼魏國放出信陵君,重新合縱抗秦。
“哈哈哈!”許多魚重復看了好幾遍,終于確定自己沒有眼花,忍不住大笑出來。
許多魚連夜召見韓非和胡非子等人,共同商討對策。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胡非子的眼睛里寒光閃爍。
許多魚得意道:“英雄所見略同!若信陵君不能為我們所用,我們便送他一程!”
韓非瞥一眼許多魚,她只說了信陵君,那么趙國的廉頗呢?
許多魚連寫三封信,一封信給秦王政,一封給信陵君,最后一封是給廉頗。
等到信到達信陵君手中時,許多魚已經秘密抵達黃河岸邊。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驚濤澎湃中,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許多魚和信陵君并立于岸邊,滔滔浪潮聲掩蓋住他們的交談。
許多魚:“信陵君,良禽擇木而棲。你一生為魏國征戰,立下汗馬功勞,卻屢遭猜忌,郁郁不得志。何不投我大秦?大王年少,意氣風發,善于用人。”
信陵君的目光投向黃河對岸:“我不意外能收到你的來信,卻沒想到你會親自前來。”
許多魚:“我覺得我們之間頗有相似之處。你結交朋友和收留門客不看出身,只看才華和眼緣,也常常與一些庶民門客平等相交。而這些,是貴族們不滿且看不順眼的。”
信陵君的處境是真的很不好,整個魏國上層依靠他,畏懼他,同時瞧不起他。
貴族們不滿他重用出身不好的門客,占據本該是貴族的官位。
魏國猜忌他的勢力,時刻擔心他會取而代之。
信陵君語氣落寞:“你比我幸運,得遇良君。”
許多魚直視他的眼睛,說道:“不,我是把信任我的良君推上位。如果我是你,我會直接取代魏王。”
信陵君搖搖頭:“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承蒙許郡尉厚愛,我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意料之中罷了,只不過總想著萬一你會改變主意呢?”許多魚惋惜道。
信陵君了然:“你是想使離間計,讓魏王處死我,使其離心。”
“確實如此。”
“唉。”信陵君靠近許多魚,輕聲呢喃,“你真不該同我說這么多的。”
噗嗤!
信陵君不敢置信地看著射中自己胸膛的弩箭,隨即釋然一笑,“是了,你可是殺人如麻的許郡尉……不過我也不虧。”
遠處,信陵君的門客們在高聲疾呼:“許多魚,你不守諾言,殺害信陵君!”
許多魚打掉信陵君右手中的短匕,冷冷道:“你莫不是以為,憑你之死,能喚醒魏王和魏國人?”
經過巴蜀論道一事后,許多魚在七國中的名聲很不好,通常被描述成為比白起還要暴虐的大魔鬼。
信陵君則是正義之光,六國的希望。
現在,正義之光被大魔鬼殺死了,有人會為之奮起,但更多的人會更加懼怕許多魚。
許多魚輕笑,看樣子攻打魏國的主帥,必定是自己了。
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
在秦王政決定攻打魏國的時候,咸陽朝堂上下默認派出去的是蒙騖和蒙武。
“許多魚誘殺信陵君?!”
“不愧是許郡尉啊!”武將們紛紛贊揚。
打仗不就是這樣?兵不厭詐。信陵君輕信別人,能怪得了誰?
呂不韋為首的文官,心情就很復雜了。
一個巴蜀郡的郡尉,鳥不悄地跑去魏國邊境,誘殺信陵君,且大王一點也不驚訝。
這說明他倆之間通過氣了!
“野豬吃不了細糠。”有人小聲吐槽。郡尉不在自己郡里待著,行事像刺客一樣,動不動就搞誘殺……
秦王政將文書看了好幾遍,確定許多魚安全無虞后,這才放下心來。
許多魚在來信中說要勸降,不降的話就用離間計,那么必定是信陵君做了什么,才會讓多魚出手。
放下心后,秦王政有些生氣,不過一個信陵君罷了,用得著她親自勸?莽撞!
秦王政的目光定在信中的一個名字上,唉,罷了,多魚就是這樣的人啊,偶爾會有感情用事的時候。
“命許多魚為主將,蒙騖,蒙武為副將,攻下魏國。”
“喏!”
而在此時,廉頗剛好發兵奪走了魏國的繁陽,可惜趙王重病,趙太子攝政。
趙太子不愿意與魏國鬧僵,也不想繼續打下去,便派樂乘勸廉頗撤軍。
廉頗不愿意,趕走了樂乘,偏偏不湊巧,趙王病逝,頓時廉頗失去了最大的儀仗。
趙國的軍士們不愿繼續打下去,想撤軍,不然就是違背王令。
廉頗只好率領親兵離開趙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