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覺得此人憨直有趣,道:“你要一直堅守本心才好。為表嘉獎,朕贈你白銀千兩,回去請同袍一起吃頓飯吧。”
陳奉喜滋滋跪下磕頭謝恩。
文昌帝笑容一收,道:“丁春山何在?”
早在陳奉跟文昌帝講述在朝房里發生的事情的時候,威遠將軍丁春山便已經被帶了過來。
以丁春山的品階,便是在武將之中也是站在末尾的,他縮著脖子極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聽到文昌帝點名,不得不出列,跪伏在地,一連聲道:“陛下,臣一時口無遮攔,臣有錯,臣再也不敢了!還請陛下恕罪!”
文昌帝淡淡一笑:“丁愛卿,你可知冠軍侯幾歲從軍,幾歲出征,如何受封冠軍侯?”
丁春山只顧著磕頭,一聲不敢吭。
文昌帝看了一眼新上任的吏部尚書趙典。
趙尚書斜跨一步出列,朗聲道:“冠軍侯十二歲即隨父出征,最先在童子營,后因帶領童子營設伏獲勝,破格提拔,統管童子營。”
童子營在軍中是個特殊的存在,有些家庭實在困難,孩子不滿十五歲就送去從軍,或者有些孤兒無處可去,也會被軍隊收留。
他們從小接受軍中訓練,但因為年紀小,極少會獲得上戰場的機會。
容安進入童子營之后,憑借自己高超的武力,很快便征服了所有童子軍。
原本負責統管童子軍的偏將戰死之后,位置便由容安暫時代管。
當時容安并不在容克麾下,他甚至都沒用本名。
童子軍一向只負責打掃戰場,在某一次打掃戰場的時候,容安察覺到不對,及時上報主將,說可能中了敵人誘敵之計,主將不聽。
容安便只好把自己管理的童子軍進行了分派,一部分童子軍隱蔽在暗處,每人手持兩張旗幟,每兩人負責一面大鼓,隱蔽在叢林之中以作疑兵。
另一隊一半專門制造揚塵。一半身材較高的孩子粘上假胡須,跟著他去沖殺。
事實果不出意料,周軍中計,陷入敵軍埋伏之中。
容安瞅準時機,命人擂鼓搖旗,自己帶人在煙塵之中沖入敵陣。
他少年勇猛銳不可擋,身后同伴也是初生牛犢,再加上背后的造勢,敵軍以為周軍援軍趕到,陣腳大亂。
周軍主將趁機進行反撲,里應外合之下,扭轉了戰局。
可謂一戰成名。
但軍功上報之后,傳到了容克耳里,容克特意壓了壓,讓容安出了童子營,直接從一名小兵做起。
容安天生神力,在童子營委實屈才了。
很快容安便因作戰勇敢,從一名普通小兵直接升為了百夫長,這可跟童子營鬧著玩兒似的統管不同。
是真的可以在戰場上指揮百人作戰的。
沒幾個月,他的百夫長就丟了,因為他和千夫長麾下的其他百夫長不睦,經常把人打得滿地找牙。
但他也不在乎,每次出戰的時候,都在不違反軍紀的情況下奮勇沖殺。
便是他年紀小,功勞也壓不住,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積攢的軍功已經勝過了一員偏將兩倍。
再不給晉升就說不過去了,所以在十四歲這年,容安便成了大周歷史上最年輕的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