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收完了?”
“嗯。”
“收了多少?”
“臣家三原清河鄉地三千余畝,自營莊園耕八百畝麥,招佃和佃出去約兩千畝,這次自家的八百畝麥,畝產達到了三石余,收了兩千五百多石,佃出去的畝產也都有兩石,
今夏共收五千余石麥,”
李世民捋著虬髯,“你家莊子的畝產居然三石余,比司農寺下的田莊收的還多,他們才兩石半,還有太仆侍的馬糞做肥,居然比不過你們。”
“畝產關鍵還是水和肥,水肥充足,則畝產不愁,”懷玉也算半個莊稼把式,要產量高,好田是關鍵,然后就是水和肥,其次影響大的就是深耕,還要曬田,一般要翻耕兩三次,效果最好。
不過要深耕,就需要大牲畜,必須得牛馬,甚至有的還得雙牛或雙馬抬犁。一般百姓沒這條件,很難做到幾次深耕翻田。
再加上水肥嚴重不足,許多地都是純靠天降雨,沒有水渠澆灌,也沒有額外的施肥,所以地越種越貧,還得休耕或是輪作,產量自然提不上來。
老話叫沒有千頃地,收不來萬擔糧。
甚至一升種子收一斗麥,種子多收的少。而后世一畝地也就三十斤種子左右,卻起碼能收千斤糧。
“臣家在三原縣,白鹿塬、豐塬等塬上的地,產量就較低,主要種的粟,畝產也就一石左右,且夏收后,以前只能種點豆子,現在則是種土豆、紅薯,產量能增加點。”
武懷玉給皇帝獻了個好東西。
“曲轅犁?”
“犁是農耕最重要的農具了,如今的唐初犁主要是長曲轅犁,相比起漢代的長直轅犁要先進不少,漢代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低下。
南北朝時的蔚犁、長曲轅犁,和現在的犁,其實都屬于長轅犁。
武懷玉找了不少工匠,掏了筆重金懸賞,提出了短曲轅犁的要求,讓他們加以研究改進,這些師傅在重金懸賞下,都是拼命研究。
經過幾代升級,如今的曲轅犁,是短曲轅犁,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于深耕,且輕巧柔便,利于回旋,就算小塊面積的田也方便,甚至只要一牛甚至一騾一人就能深耕,不需要人引犁,也不需要雙牛或雙馬。
懷玉拿出一張短曲轅犁的設計圖紙給皇帝看。
“主要是增加了犁評和犁建,推進犁評,可使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若提起犁評,則使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
可以更好的適應深耕、淺耕的不同要求,便于精耕細作。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礙,整個犁更輕便省力。”
這是一個來自江東的老師傅完成的,所以也叫江東犁。
使用這犁,不管是人還是牛都省力許多,效率大增。
李世民雖每年開春時,朝廷舉行的春耕典禮上,也會親自扶犁犁一壟地,但對這些還真不了解。
但他相信武懷玉。
“此物如此了得,當立即推廣!”
“臣建議著少府寺建立新的江東犁作坊,趕工大量生產此犁。”
官營工坊生產出售給百姓,若手中暫時無錢購買,百姓可以借青苗錢購買。
也可以授權給商人生產銷售,但得交一筆錢,然后把圖紙給他們。
武懷玉并不建議朝廷免費,少府監的官營作坊也需要贏利,才能良性發展,朝廷也需要營收和稅利。
如果全是免費的,其實才是最貴的。
所以武懷玉也很不客氣的向皇帝討要一筆發明江東犁的賞錢,雖然犁是江東工匠造出來的,但是武懷玉投資并懸賞研發出來的,所有權屬于武懷玉。
大唐沒專利法,但他還是請賞,這是一個態度,他不缺這點錢,但朝廷賞賜江東犁,能起好作用,工匠們才會有動力去研究發明。
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嘛。
一個江東犁武家今年麥子大增收,一畝地才用五斤種子,卻能收三石,糧種比極高,雖說肥料和水應當是占前兩大主因,但這犁也功不可沒,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些產量。
否則要投入更多種子,更多人畜勞力。
“該賞。”
李世民很痛快,不僅答應武懷玉的請賞,還要搞的隆重一些,要下一道正式的詔令,不僅給懷玉賞賜百貫錢,還要給那個工匠也召到司農寺授個流外五品的吏員身份,也給他賜錢十萬。
所謂千金市馬骨嘛。
皇帝給武懷玉賜了杯酪漿,酸酸甜甜的,不過武懷玉還是不太喜歡這種飲料,天熱了他喜歡自己配點藥材做涼茶喝。
“聽說你家三原修的那莊園,很是雄偉壯觀啊,占地百畝?”
懷玉微微一笑,他現在正得圣寵,也不用擔心這點事情,他如今官爵職位,修個大點的莊園,也并不違規犯法,就是占的那地雖不少,但也都是武家買來的地,就是占用上好糧田有些可惜了。
“臣原本只是打算修個十畝的莊子,結果管事拿錯了圖紙,一時修大了。”
呵呵。
李世民舀起一塊冰,送進嘴里嚼的嘎嘎響。
信你個鬼,管事拿錯圖紙,能把十畝莊子修成百畝?
“那倒歪打正著,修大點才符合你現在身份嘛,堂堂宰相,實封七百戶的翼國公,莊里修個大點的莊子,那是應該的。
什么時候有空,朕也去你那莊子上住幾天。”
懷玉便笑道,“那等天氣涼爽些,陛下可以去白鹿塬上打獵,那里常有鹿出沒,倒時路過龍橋堡,可在臣家莊園住宿。”
“好,就這樣說定了。”
皇帝沒太糾結武懷玉這大莊園,甚至還直接讓懷玉鋪紙磨墨,他還給武懷玉的莊園寫了幾個匾。
《名垂宇宙》《望重閭里》《吉慶有余》《厚德傳家》《天賜百福》《恒泰永昌》
《太原世家》《三原武家》《簡在帝心》
當皇帝把最后一幅交給懷玉,“以后你就賜號帝心。”
武懷玉知道這句出處,《論語堯曰》:“帝臣不蔽,簡在帝心。”這句本意原是天帝的臣假不敢蒙蔽,如今則表示被皇帝所了解并賞識。
皇帝給武懷玉的莊園寫了很多題匾,朱筆御賜,但這當然沒表面這么簡單。
武懷玉如今身為皇帝財政大臣,專判度支,主管三衙,大力為皇帝搞錢,效果很猛,但也有了不少反對的意見,各種進諫甚至彈劾表章不斷,但皇帝一直壓著。
可也不能只是壓著,皇帝得表態。
這些御筆朱題,就表明皇帝的態度。
尤其是那個帝心封號,更不一般。
李世民的書法很漂亮,皇帝最喜歡的是書圣王羲之的字,不斷從民間尋訪王羲之真跡,據說其晚年的時候,已經擁有了三千多件王羲之的真跡作品。
在玄奘取經歸來之時,李世民撰寫一篇三藏圣教序,然后讓懷仁和尚著館學士,從三千多件王羲之真跡中,集字完成他那篇文章,一千九百多字,一群人用時二十五年,到李世民死時都還沒完成。
這篇集字而成的圣教序,也成為后來書法界的一座豐碑,每個字都是字法的極則,成為一部曠世寶典。
“臣謝陛下!”
“拿去裝裱,制成牌匾,簡在帝心這個就掛你翼國公府廳堂,其余的掛你三原莊子上吧。”
武懷玉相信,這簡在帝心牌匾往武家一掛,可能彈劾他的官吏就會少很多,甚至這帝心封號一出,誰還敢再輕易攻擊他?雖然只是封號帝心,不是帝師,但也足夠威懾。
武懷玉跟皇帝聊這些的時候,還有兩位宰相在,一位是尚書左丞守秘書監魏征,一位是檢校尚書右仆射兼左衛大將軍秦瓊,另外殿中還有殿中監周紹范、右衛大將軍侯君集。
弘文館直學士、起居郎、侍書、褚遂良也在殿中記錄,殿中侍御史張行成也在。
大家看著武懷玉去鄉下收麥子七天回來,皇帝立馬召見,武懷玉立馬獻出個江東犁,接著皇帝又是賜匾又是賜號帝心,
就算魏征,看的都心里挺羨慕的,甚至有點酸溜溜的。
秦瓊則是不時撫須,明顯十分高興。
其余幾位,心里也基本上是羨慕妒忌的。
武懷玉順勢向皇帝提出加快長安的改建,進行坊內十字街市改造第二期,新增十八個坊改造。
另外請求開始對長安三市周邊各兩坊的坊墻拆除,臨街改商街的計劃。
而且這次武懷玉提出的計劃,跟之前的不同,這次計劃是朝廷真正征用臨街的地,原有居民拆遷到城南,朝廷補給他們地,另補給錢帛。
征來的地,統一改造成臨街商鋪,出售部份,以及部份出租。
魏征忍不住問這樣拆遷征地,會太擾民,而且補償的錢款從哪來,建街市的錢又從哪來?
武懷玉表示錢不用擔憂,整個項目不僅不需要從國庫里掏錢,而且還能賺錢。
魏征表示懷疑,朝廷不花錢,那是要讓百姓承擔?
“無需百姓承擔,我們要做商業開發,招商引資便可,這些商街商鋪以后是很值錢的,我們只需把未來的收益,提前跟商人合作變現即可,商人得到長遠收益,朝廷則是迅速變現,各得其利,百姓不受影響,還能享受街市帶來的便利。”
這種模式放后世,那是最簡單的操作,但魏征支覺得有些燒腦,總感覺哪不對勁。
李世民一聽不需要國庫出錢,還又能賺一筆,馬上覺得這事能辦。
“朕聽說如今國庫進項不少,現今錢糧儲備有多少了?”
懷玉報了個數,皇帝吸了口涼氣,魏征一臉不可思議,秦瓊則滿面紅光十分興奮。
“陛下,有這么多錢糧,今年秋就可以出兵討伐突厥,臣請戰!”
皇帝也心動了,雖然之前定的計劃是明年秋用兵,可現在錢有了,甚至開中鹽法,還解決了輸糧邊疆的軍需問題,秋后出兵,條件有了。
“懷玉,朕想聽聽你的建議,能打嗎,后勤糧餉裝備這塊能供應上嗎?”
“打是能打,”武懷玉先是肯定,然后道,“不過臣覺得今年秋開打,還是有些急,等一年再打,就更準備充分,萬無一失。”
皇帝呼吸急促了幾分,他是真有些等不急了,秦瓊更是再次請戰,這下連周紹范和侯君集也上前請戰。
如今天下一統,也就剩下突厥這塊硬骨頭,機會難得,武將誰肯錯過。
魏征、褚遂良、張行成這些文官,看到他們那么激昂,卻是不由皺眉頭,文官們天生厭戰。
魏征不客氣的站出來反對,認為明年秋征討,都有些倉促,應當多讓百姓休養生息。
皇帝不吭聲,看的出很想動手。
“陛下,”
李世民抬頭,見是武懷玉,“翼國公?”
“如今頡利內憂外亂,確實是討伐的好時機,但臣以為今年不需要我們親自下場,臣聽說東部的突利小可汗跟頡利一直沖突不斷,已經勢同水火,陛下可以派一使者前去見突利,冊封其為大號,授予其鼓纛,然后再派使者去契丹、奚、、室韋諸部,讓他們協同突利征討頡利,”
這招叫驅虎吞狼。
頡利與突利,叔侄矛盾很深,如今勢同水火,沖突不斷,突利也幾次上書請求大唐發兵攻打頡利。
突利明顯是想奪取大汗之位,還想讓大唐幫他火中取栗,可大唐為何要這樣干?
應當反過來,激化突利和頡利的矛盾,逼他們先開打,這樣兩虎相爭,不管誰贏誰輸,都將元氣大傷,明年唐軍再出兵,就是坐收其利摘桃子。
招雖然損了一點,但國家之間,本就如此殘酷。
李世民聽完,也冷靜了一些。
“嗯,翼國公言之有理,以頡利殘暴無道,暴虐子民,我大唐另冊封突利為突厥可汗,冊封郁射設為處羅小可汗、南面汗,沙缽羅設蘇尼失封為沙缽羅可汗、西面汗”
皇帝決定此事明天召開正廷議,令宰相、尚書們與諸衛大將軍等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