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河西的長公主尚且如此,京都便可想而知。
有關女子參加科舉,和女狀元的事,在京都著實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當然,反響不僅僅局限于女子參加科舉和女狀元這件事上。
還有更加嚴重的一個問題。
此刻,不少朝中大臣都聚集在了一起。
禮部尚書王天澤也是其一,身為禮部尚書,不管科舉,還是祖制之類的一應事宜,都是由他負責。
這些官員找到他,也不奇怪。
“王大人,眼下可如何是好,陛下允許女子參加科舉,這日后豈不是全亂套了。”
“不錯!陛下尊重女子我們能夠理解,可是參加科舉,未必也太過了。”
“稷下學宮也是的,這么大的事,他們竟然默許了,他們到底怎么想的,難道鑒于陛下的威望,連為讀書人說話的膽量都沒有了?”
一眾大臣議論紛紛,幾乎上都是清一色的守舊派。
王天澤也微微擰眉,身為禮部尚書,他也很抵觸,但是他已經看出來了,陛下心意已決。
什么和皇后娘娘的打賭,什么故意找來的沈文君,外人不知道,但是身為禮部尚書的他,掌管科舉,怎么可能不知道。
沈文君根本就是冒名頂替,壓根和這些無關。
但是沒轍,陛下和皇后娘娘擺明了要保她,誰能怎么樣,所以咯……
當即他頓了頓道:“諸位大人,這件事已經定了,陛下心意已決,以本官看還是算了吧!”
“王大人呢,這事怎么能算了,你可是禮部尚書,必須要堅持到底。”
“不錯!圣人都說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參加科舉是小事,中了一界狀元也是小事,下官可是聽聞,陛下準備授官,授予沈文君官職,此例一開,日后在朝堂之上,你我豈不是要和女子立于一堂,那還像什么話。”
“劉大人言之有理,此例不能開,一旦如此,日后朝堂之上成何體統。”
眾人義憤填膺。
這個時代的思想作怪,和女子一同議政,在他們看來簡直不敢想象。
在他們的認知中,女子就是男子的附庸,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如今倒好,陛下一道旨意,這就不是出不出門的問題了。
科舉也就算了,走個過場做做樣子。
可一旦真的授官,這個先例一開,以后真不知怎么樣。
王天澤同樣擰眉,但還是道:“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夸張,就算陛下授官沈文君也不是第一個,大家莫非忘了,如今的武妃娘娘,可是曾經的紅鷹飛將軍,一樣授予官職,也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王大人,這可完全不一樣,武妃娘娘是武將,且常年駐守在邊關,憑借自身的武力,在戰場拼殺,自然對朝政不會有太大影響,可是沈文君不同,她是通過科舉考上的,一旦開了這個先例,屆時各地女子都會效仿,如此一來,那就徹底亂套了。”
“不錯!武妃娘娘和沈文君的情況完全不一樣,而且下官還聽說,陛下這次授官的女子,不僅僅只有沈文君,還有幾名工部之前評級的各行業大師傅。”
“我也聽說……”
類似這樣的談話很多。
但是可惜,都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大才子根本不理會。
顏府。
還有不少官員找到了這里,希望老顏同志能夠出面勸勸自己的姑爺,但是可惜,老顏同志自然不會吃多了沒事干,直接閉門謝客。
顏慶有些擔心道:“老爺,陛下這么做會不會太激進了一些?”
顏真林則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道:“想要做事,哪有不激進的,不激進又怎么做得了事。”
顏慶眼眸微亮,道:“這么說,老爺支持陛下?”
顏真林道:“倒也不是支持,只是……”
老顏同志正想說什么,顏夫人正巧向這邊走來,老顏同志到嘴的話立馬就變了,“廢話,老夫自然支持陛下,陛下一視同仁,尊重女子,此乃離朝百姓之福,朝堂上那些昏官知道什么,女子怎么了?武妃娘娘靡戰沙場,朝堂之上有幾個人能及?”
“沈文君一舉奪魁,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還有皇后娘娘和雪兒,西南發展的井井有條,蒸蒸日上,哪一樣離得了她們?”
“陛下唯才是用,不論男女,這才是真正的明君。”
老顏同志激情澎湃。
顏夫人不明所以,詫異的看了自家糟老頭一眼,感覺糟老頭子好像挺亢奮的,口中啐了一句,“又發什么神經,沒事別老在家里礙眼,去幫幫姑爺,另外,雪兒快生了……”
嘟噥的幾句,顏夫人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老顏同志長舒了一口氣。
隨即看了身旁的顏慶一眼,后者眼神微妙,兩人都極為默契的,什么都沒有提。
其實,類似與老顏同志這樣的情況不少,一開始他們都在反對,都在叫囂著,可是,架不住后院失火,自己家里的一本來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也無所謂,然而,大才子建立女聯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算起來有三年了。
在西南那邊,女子早就已經走出了家門,各行各業都少不了她們。
受西南的影響,京都這邊的思想也相對開放了不少。
尤其是陛下下旨,允許女子參加科舉之后,這些人受到的沖擊可想而知。
思想的開放,直接改變了很多事物。
所以大才子壓根不理會,讓他們自己內部消化,等消化差不多了,自然也就差不多了。
文人嘛,也就會動動嘴皮子。
大才子才懶得搭理,該怎么樣還怎么樣,而且有西南的榜樣在那里。
若是一開始沒有任何準備直接推行確實不容易,但女聯建立已經有一段時間,思想的沖擊已經有一定的基礎,所以……
不管怎么都好,贊同的反對的,偌大的京都說不出的熱鬧。
而在這熱鬧之中,也終于迎來了游行的日子。
這片土地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狀元終于要正式登上舞臺,在京都大街游行,其轟動程度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