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敕造宅子隊伍到3→、、、、、、、、、、、、、、、、、、、、、、、、、
秦小米/姜小珠/秦二嬸/秦小麥:“……”
您二老是說二郎以前是笨蛋?
雖然姜二郎不是笨蛋吧,但他把自己活得比較鈍。
奈何親哥不樂意他一副呆鈍模樣,是從縣郊鄉武堂開學起,就把他扔去鄉武堂,各種學習歷練。
康瑢的事情出來,又讓他跟著筇老、秦二叔等人去首府。
折騰幾個月,總算是把這小子折騰出點聰明靈活樣了。
“秦爺爺秦奶奶、秦二嬸、小米姐,小珠,我回來了!”姜二郎喊人后,又拿出一個皮制袋子,把袋子交給秦爺爺:“秦爺爺,里頭是筇老荀老、我大哥、秦二叔、小谷、梁二哥、齊天使、薛東家的信。布政使司衙門、府衙、縣令大人給的文書。”
“誒喲,衙門的文書,這可是貴重東西,咋都裝一個袋子里?”秦爺爺鄭重接過袋子,立馬開袋子,檢查里頭的文書。
姜二郎被歷練得辦事周全,那袋子里還有一份物品清單。
秦爺爺秦奶奶拿著物品單子,一封信一份文書的對著,確定都在后,總算放心。
又關好門窗,點亮燈柱……沒錯,如今秦家也是用上燈柱了。
一根燈柱上,有十個燈臺,能點燃十盞燈,放在前鋪一角,就能把整個前鋪照得亮堂堂。
秦爺爺秦奶奶是借著燈光,細細看信。
“瑢先生的事情鬧到太周府了,就是咱們逃荒時路過的太周府,太周府的人紛紛開私倉,支持瑢先生……好好好,咱們有糧草了,將士們不用餓著肚子打仗了。”
秦爺爺打過仗,甚至餓肚子打仗的哭,看到這里,忍不住紅了眼眶。
“老婆子,侯爺,郭侯爺家復爵了,郭小世子……不對不對,現在是正正經經的西北侯了,侯爺領兵三萬,去了太周府,如今是太周府的守城主將!”
“好好好啊。”秦爺爺一連說了好幾個好。
“當真?信給我瞧瞧。”秦奶奶也激動不已,接過信,細細看起來:“復爵了,真復爵了。”
“好好好,有郭侯爺守著太周府……”
那要是東北州淪陷,往太周府逃的鄉親們就有活路了。
郭小世子一定會開城門,放鄉親們進去,不會拒之門外。
秦奶奶抹了一把淚,又看到一句:“郭老將軍還整合了一支多達三萬人的隊伍,已經趕赴東北州,待戰。”
“我瞅瞅。”秦爺爺又接過信看,又是一陣夸:“好好好,不愧是西北侯郭家,一旦有余力,就會救魏民。”
秦小米:“……爺爺奶奶,這西北侯郭家很厲害嗎?您二老怎么對他如此推崇?你們認識?”
秦爺爺秦奶奶一僵,否認:“不認識,咱們啥身份,咋可能認識侯爺?是西北侯郭家乃是咱們大魏的開國公侯,我們年輕那會,郭家盛名傳到咱們中原州……”
“從郭家麾下出來的將士,每人都能得到一份額外的退伍銀子,有老兵家里困難了,寒冬時,還收到過郭家給送來的過冬襖子。”
“瞧瞧,郭家就是這般仁善,如果郭侯爺掌管了太周府,咱們大魏的四條大馳道就通暢了,物資也會優先往咱們東北州這邊送。”
秦小米聽二老狠夸郭家一番后,是誠心發問“那抗敵兵馬呢?啥時候輸送過來?還有郭侯爺真帶了三萬西北軍去太周府?西北有抗戎重任,能調出三萬精銳?”
她不信,肯定有水分。
確實有水分……精兵什么的,最多一萬,余下的都是輔兵或者民夫。
可為了提振人心,必須得把三萬雜牌說成精銳。
而即使如此,郭老將軍還是抽調出六千精銳西北軍,趕來東北待戰。
“軍國大事,那還能有假?定是有三萬精銳,你小姑娘家家不懂就不許亂說,免得壞了士氣!”秦爺爺坐得板正,對秦小米嚴肅說教,又道:“咱們陛下是馬上得天下,定會給咱們東北州調派來一支不低于六萬的抗敵大軍。”
“六萬,不夠吧?”秦小米道:“沒有二十萬,這一戰都夠嗆。”
東漠都花費百年時間來潛伏了,一旦開戰,絕對是五十萬以上的大軍壓境。
六萬?
馬蹄都能踩死完。
“秦小米,不許再說這種壞士氣的話!”秦爺爺秦奶奶都生氣了,瞪她。
“我錯了我錯了,您二老繼續看信。”秦小米絲滑認錯,但她、秦二叔、姜大郎、關書吏已經在私下里做戰敗撤退的準備。
關書吏雖然愿意為大魏去死,但他還有家小,總得把關老夫人和秦小姑給安頓好。
所以找他來商議這事兒時,他難過一會兒,也就跟他們一塊準備退路了……大不了,到時候他不走,把這條命,還給魏皇室。
還什么還?
那是不可能的,秦小米不會讓秦小姑守寡,真受要逃命時,她就毒暈關書吏、爺爺奶奶等所有不想走親人。
“山薯芋薯也在太周府傳揚開了,大家伙都樂意接受它們。”
“小白、應公子他們趕去京城了,去完京城后,還要南下,請南邊世家豪強開私倉捐糧……”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第1024章敕造宅子隊伍到3→、、、、、、、、、、、、、、、、、、、、、、、、、
秦爺爺秦奶奶讀到這里,想起了康瑢之死,又掉下淚來。
片刻后,秦爺爺道:“老婆子,明天用那羊頭豬頭做供品,祭拜天地,求天老爺保佑這些后生們都能平安回來。”
秦爺爺秦奶奶不是一般老農,他們年輕時也是開過眼界的,因此知道開私倉這事兒,跟掘人祖墳差不多。
沒準京城、南邊,還得因為這事兒,再死上一批人。
“誒,老頭子放心吧,我記著呢,明天祭拜前,會把你喊回來。”秦奶奶真的,對祭拜求保佑這事兒,很是認真。
秦小米安慰他們:“爺爺奶奶,這事兒已經在太周府鬧開,很多世家豪強都開私倉捐糧了,這事兒算是大定了,不會再出什么人命事兒。”
“但愿吧。”
“都是好孩子啊,在拿命給咱們東北州人爭活路呢。”秦爺爺秦奶奶又哽咽了。
“爺爺奶奶,筇老荀老還有我二叔的信上咋說的?他們啥時候再回來?能回來過年嗎?”秦小米不想二老哭,是岔開話頭。
秦爺爺秦奶奶繼續看信:“荀老筇老先生過年前怕是回不來了,但他們信上寫了,會再帶學子們回來,試種山薯芋薯。”
“大郎軍務繁重,不知能不能回來。”
姜大郎忙得連鄉武堂的教習都沒空干了,如今是鐘百戶去教學員們。
“至于你二叔……哼,這混球說了,在外頭天天沒日沒夜的干活,累死個人,他過年一定帶著小谷回來歇一歇,好好吃大肉癱家里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