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老將軍在崔家待了一個時辰,匆匆吃了一頓過早的晚食后,帶兵離開。
翌日,給太周府城內的有能力者,廣發請帖,邀他們去營里議事。
應子林、周融、林睦家、小白、燕總旗、嶺南陳氏子弟、以及事關四大馳道的倉儲貨運的倉頭們、鏢局、車馬行等有用人物,都在邀請之列。
郭老將軍還很給他們臉面,是震驚又惹怒不少太周府的世家官貴。
然,他們敢怒不敢言,還只能聽郭老將軍的調度……
不聽調度?
郭老將軍會當場就跟你不客氣。
比如,讓他的表弟崔山長當場把這家子弟從太周書院開除!
潑皮,流氓!
世家官貴們在心里罵瘋了,可面上是一點不敢發怒,敢發怒,郭老頭就會問,你家對天下做過什么有用的事兒?
畫幾幅畫?那不算。
寫過名詩?那也不算。
總之,不想自家用吹捧堆砌起來的美名被郭莽夫給扒干凈、連你祖上大雍時期送女給敵軍才能茍活的丑事給扒出來,那就聽話,別跟他抬杠。
郭老將軍大刀闊斧,不過十天就把太周府里里外外、各行各業給擼順當了。
還很快分派出一批摻夾著西北軍、太周府守軍的兵馬,伙同民間車馬行、鏢局等隊伍,足足三萬人馬,帶著大批物資,奔赴東北州。
此時,已經進入雪季,很不適合走遠路,有不少人勸郭老將軍,等年后,雪化了,再派兵馬、送物資過去。
郭老將軍怒拍桌:“年后再去?萬一東漠人就是過年時打來,而東北州卻無兵馬無物資,導致慘白,你們提著全族的腦袋來負責嗎!”
所有勸說者都退縮了。
畢竟誰也承擔不起因為物資、兵馬輸送太遲而導致戰敗的后果。
“哼,東漠那紅發小王爺已經逃回東漠許久,算算時間,東漠大軍極有可能在今年過年時,咱們樂呵過年的松懈時打過來,還等年后再去,去給鄉親們收尸嗎?!”郭老將軍真的,一旦開罵,那就是滔滔不絕,且不給任何人留情面。
而趙副將與趙大少爺,也在這批奔赴東北州的人馬里。
趙夫人差點哭死,擔心父子二人背后的傷勢會經受不住強行軍。
可趙副將父子是勸她:“后背的鞭傷已經結痂,這時候啟程趕路,我們父子受得住。”
趙副將能從小兵一路干到副將,就是因為他體格子比一般人強壯。
趙家三子都繼承了他的體格,所以別看趙大少爺斯文,但他丫的身體很壯實,折騰得起。
“且還有三天才出發,我們又能養上三天,傷勢更不成問題,你就放心吧。”趙副將勸著媳婦。
可趙夫人還是哭唧唧。
哭完后,去給趙副將父子收拾了起碼十車的東西。
“郭老將軍要是怪你,你就說這些東西是家里給你麾下小兵的,他老人家想來疼小兵,定會同意。”
趙副將被降職了,降了好幾品,成了個小總旗,連百戶都不是。
趙大少爺成了輜重兵,不過因著學問不錯,還弄得做賬,加之郭老將軍疼愛晚輩,是下令讓他管輜重營的武器、糧草賬目。
“行,你就放心吧。”趙副將應著,又在家里待了三天后,帶著大兒子,辭別妻小,冒著嚴寒,奔赴東北州,又從前線干起。
趙副將離家,趙夫人倒是潑辣嚴肅了起來,不怎么哭了,除了偶爾帶著請回來的教養嬤嬤去拜訪崔太夫人求指教外,大多時候閉門謝客,訓練兩兒子的武藝,等著趙副將和大兒子歸家。
崔太夫人很滿意,說她:“不愧是西北州出來的,骨子里有韌勁,什么境遇都能把自己活好。”
而奔赴東北州的隊伍還帶了一批山薯芋薯,路上遇見村鎮都會拿出山薯芋薯來宣傳一番,讓很多魏民知道了這兩種高產薯糧。
小白、應子林、林睦家等人也帶著另一批隊伍,從太周府往京畿地趕。
沿途也在傳揚二薯以及瑢先生開私倉捐糧草抗敵的事兒。
而小白、應子林他們要走的這一條路程很長,要把康瑢的事兒,鬧到江南州去。
江南州各個世家豪強也開私倉捐糧抗敵,這事兒才算真正做完。
這是去撬動世家豪強大本營的私倉,怕他們在路上就被剁成肉醬,郭老將軍是派了一支百人隊伍,又給了他們三十名親兵,一路保護他們。
至于燕總旗,已經帶著周融返回東北州首府……而回首府前,他們還得把北雄府清理一遍,確保太周府——北雄府——東北州首府的這重要關卡能暢通無阻。
明公子也在趕回京城的途中。
只是他如今已經明公子,馬車也不再樸素,是恢復了華麗,距離京畿地也越發近了,臉上的嬰兒肥也養回來了三分。
一切都往好里發展,可明公子今天依舊陰沉著臉,又砸碎一個價值千金的擺件。
只因他收到的最新飛書上寫的是:趙副將雖然被貶,可西北侯卻領兵接手了太周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他們,竟然失去了太周府這個要塞的兵權!
而郭老頭還是崔太夫人的侄兒,跟崔山長是親表兄弟,再加上應家、筇老頭、闕副山長、班家!
官軍二權,甚至是民間的影響力,他們全都丟失了,全都落入武興帝的手里!
“言而無信,騙我外祖家的小人!”明公子氣得身子都抖了……這場政斗,他們輸得徹底。
燕周的回京隊伍,還走在他的前頭,是又掃了一回沿途各府城的勢力,他們世家豪強的勢力,比之燕周沒去東北州之前,是驟減五成!
五成啊,等回京后,他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父親。
“爹,一定對我很失望。”明公子低語一句。
死士首領低頭不敢說話,更不敢看明公子的失意模樣。
但明公子不是一般少年,他不正常,失意氣怒片刻,很快就讓死士首領拿來最新出產的琉璃鏡,舉著,而他對著琉璃鏡,開始練習各種,少年清朗無害的、討好長輩的笑容。
死士首領:“……”
他一個從死人堆里殺出來的,都覺得公子小小年紀就這般做派,屬實是有點變態。
車隊行駛五天后,明公子的車隊終于追上燕周的隊伍,他是以侄兒的身份,親自去拜訪了燕周。
燕周見了他后,對他很和顏悅色,只因這孩子是從穿著打扮、樣貌、眼神、甚至是肢體的傾向,都透著對他這個長輩的崇敬與孺慕。
可見明公子這小變態的對鏡練習表情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