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大家也沒怎么罵糜家。
畢竟糜東死了,如今城內人真是憐愛他的時候,因此只罵糜夫人不賢,毀了糜家三代。
這些謾罵,天天都被報到糜夫人耳里。
糜夫人真的想學秦家、康家,沖去糜東靈堂,喊上一句:你們罵個屁,事情全是糜東吩咐我做的,我最無辜!
我還不賢?
我還毀了糜家三代?
呵,血脈是糜家的,孩子也是糜家教的,教不好,怪我頭上?
糜夫人如今時刻處在‘掀桌不干與為了兒孫們忍忍’的激烈交替中。
糜東的喪事沒有大辦,一切從簡,因此只停靈三天就抬去太周府外的太周書院墓園下葬。
應子林沒有搶糜東的風頭,是等糜東下葬三天后,才公布給瑢先生辦大祭的日子。
冬月初三,一個很合適的日子。
祭拜日子定下后,應子林就在應叔祖、崔山長的幫扶下,帶著太周書院的師生,主辦大祭事宜。
事情繁瑣,沒一步都按古禮來,應子林一夜夜的熬,雖然瘦得厲害,卻沒病倒。
周融倒是病了一場,卻很快把身體養好,在冬月初三那天,與應子林、小白、林睦家等人一起領祭。
這,很不合古禮,領祭者應當由應叔祖、崔山長、或者文昌侯世子等人物來做。
可經過崔太夫人、崔山長他們的商議后,還是決定,讓年輕人來,崔太夫人的原話是:“青黃不接之苦,老身嘗過了,所以深知傳承的重要,這回的大事兒就交給年輕人來辦吧。”
太宗陛下時期,給了女驕子們養護衛、可帶領兵帶武器殺入別人家里救護女眷的權力。
可如今,崔太夫人是滿天下的尋,也就尋到一個秦家女。
余下的所謂的名門閨秀,都不過是一群漂亮的貍奴。
所以在城門口那天,她看見各家女眷來捐資,才會感慨落淚。
可還不夠!
她兒時所想象的,是所有女驕子的所有女護衛,能夠徹底蛻變成女軍。
嗚嗚嗚——!
冬月初三這日,滿城都是嗚嗚的陶塤聲,在哀悼著康瑢。
而太周府的各個城門口的一里地處、五里亭處、十里坡處,都建了祭棚,方便魏民祭拜康瑢。
祭棚上掛了字,祭天下義士瑢先生。
明公子的樸素車駕離城時,是看見來祭拜康瑢的人群如龍。
十里坡的祭棚,更是有很多穿著破爛的鄉下魏民來祭拜,一個個哭得真情實感:“嗚嗚嗚,瑢先生千古無雙,給了咱們窮苦農人活路啊,要不是瑢先生大義開私倉捐糧草,我們能熬過今冬,也怕是熬不過來年收獲之前啊!”
從細作案傳開后,他們就盯著四大馳道,可朝廷一直沒有給東北州運送糧草。
他們是越看越怕啊……這證明朝廷也沒糧草可送了,真打起來的話,只能征收他們普通人家的口糧!
寒冬已經難熬,要是再征收口糧,在來年收獲前,每家每戶怕是真得餓死一兩個老人。
明公子掀起車簾,看著烏泱泱的祭拜人群。
死士首領見狀,以為他是想去祭拜康瑢,等回京后,好以此博取好感,是道:“公子,祭品都準備好了,公子可要去祭拜一番?”
明公子聞言,嘴角微微一抽,吐出一句話:“他也配?”
一個靠死出名的廢物,受不起他的一炷香!
“拿肥肉做的吃食來。”明公子放下車簾后,吩咐著。
死士首領很快就把肥肉做的一種水晶肉遞給他:“一直溫著,溫度剛剛好,公子請用。”
明公子拿起玉筷,夾起一塊肥肉做的水晶肉,一入口,是又膩又甜,雖然不難吃,卻讓他不喜的皺眉。
可他還是把半碗水晶肉吃完……他現在有些瘦了,必須增肥,把臉上的嬰兒肥養回來。
年長者、尤其是上位者,看見還帶著嬰兒肥的晚輩,總是會把這樣的晚輩當成還不諳世事的孩子看,會對這樣的孩子收起戒心。
他回京,是必要去拜見武興帝的,得胖點,做個帶著嬰兒肥的純真無害少年郎。
啊嘶,就,要不你去看個病吧?
遲了的話,真怕你要變態啊。
康瑢的大祭辦三天,冬月初三——冬月初五。
大祭的最后一天,太周府的西北城門的大馳道上,來了一大批兵馬,軍旗如林,沾染著雪沫子,可見這批兵馬是冒雪趕來。
砰砰砰!
兵馬的跑動聲震顫大地。
呼呼呼!
兵馬的喘息聲似虎嘯龍吐息,把西北城門附近的魏民嚇得急忙往城里跑,就連這些軍爺要砍人。
西北城門口的守兵也嚇得不輕,緊急關上城門,架起路障拒馬等物,派人通知趙副將、文副將等人。
又揮動令旗,詢問西北城門向的兵馬:來者何將麾下的?行軍目的地?!
領兵的郭老將軍看到令旗揮舞出來的意思,直接罵了一句:“什么鼠膽?瞧見咱們扛著大魏軍旗都不敢出城門來詢問,只會揮令旗!若是戎賊如此,老子做夢都能笑醒,可他祖宗的,這是咱大魏的守軍,嘖,斥候兵去跟他們交涉,讓他們的守將在一刻鐘內,開城門出來迎本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是!”兩隊斥候兵立馬策馬疾奔到西北城門下,揮動我方軍旗,告訴守城兵:“我們乃是西北州過來的大魏兵馬,領軍主將乃是開國西北侯家的郭老侯爺,奉陛下命令,前來鎮守太周府。”
斥候兵又拿出一塊令牌,喊道:“郭老將軍軍令,命太周府全數守將于一刻鐘內,出城迎主將入城,逾時不到者,按軍法處置!”
大魏西北的斥候兵幾乎是全能的,嗓門大,聲音透亮,喊話比傳令兵都清楚,城門守兵們是聽清楚了。
震驚,慌張,還有人懷疑。
“真的假的?咱們副將有收到主將要來的軍令嗎?不會是西北被戎賊打傳了,這些兵馬是戎賊假扮的吧?!”
“戎賊詭計多端,不誤可能啊!”
“既然懷疑合理,那就先晾著他們,等趙副將、文副將來了再說。”
“成,這個決定好。”守兵們一致決定,謹慎為上,是揮舞了讓他們稍等的令旗話后,就干等著趙副將他們來。
趙副將出身西北,是認識郭老將軍的,但他確實沒收到郭老將軍要來太周府做守城主將的軍令。
因此聽到將士的通報后,皺起眉頭,可好歹親自趕去西北城門看情況了。
可這一來一回的,早已超過一刻鐘的開城門迎接時間,違反軍令了。
郭老將軍氣得不行了,大吼:“趙鐵頭,給老子滾下來,你就是這么為陛下守太周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