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嘖,真沒用!
康氏婦人們在心里鄙夷著,又很暢快……東北康氏一族的女眷,多數都被這老婆子磋磨過,今天算是報仇了。
孫太夫人沒再理會十六老夫人,是俯身看向琰小四,杏眼彎彎,笑道:“你是瑢先生的胞弟,琰哥兒?”
琰小四給孫太夫人正經行了一禮后,道:“回周山縣主,小子正是瑢先生的弟弟。多謝縣主救護一場。”
“好孩子。”孫太夫人瞅著這小孩,再想到康瑢,是對康李氏道:“你生的孩子都是好的,尤其是瑢先生,有你高祖李史官的風骨。”
康李氏娘家為何沒能在大魏朝建立之初,立下功勞?
就是因為李家高祖,至于記錄史實,惹到了大魏開國皇帝,使得李家兩代都沒能入大魏朝堂。
李家跟其他世家的差距就此拉開。
可即使如此,李家高祖也沒有做錯,就連太宗陛下晚年都夸過他是個合格的史官。
也真因李家高祖剛正不阿,又被太宗陛下夸過,所以康理問家才會求娶康李氏。
是借了康李氏祖上的名聲,以及士林對李家高祖的惋惜與敬佩,科舉路才得以一路順當。
東北州布政使司的理問大人啊,大魏也就那么饑渴布政使司,他在其中一個里做了主管刑案的官員,這官位,當真不低了。
比鄭通判的官位都高,鄭通判都得去布政使司衙門,向他回報案情。
可這玩意他私德不修啊,明知道妾室娘家害了嫡子絕嗣,還依舊寵妾滅妻,絕了。
“太夫人謬贊。”康李氏哽咽,她寧愿忍一輩子,寧愿瑢哥兒做一被富貴閑人,也不想瑢哥兒以命揚名。
可瑢哥兒是個傲氣的,她又怎能為了讓他平安,而去阻攔他為自己討公道?
人,不就活一口氣嗎?
她的瑢哥兒活出這一口氣了,她替他高興。
“多謝縣主夸贊。”琰小四小朋友也很懂事的道謝,又嘴巴一癟,哽咽問道:“縣主,我哥哥何時會回家?今晚能回來嗎?”
他知道哥哥死了,但死人是要回家辦喪事的。
他跟娘一直在家里等著哥哥的棺木回來。
孫太夫人:“怕是不會回來了,應該會抬去午園,在午園辦喪事出殯。你哥不單單是康家子,還是天下義士,他配得上在午園辦喪事。”
“要在午園辦喪事!”十六老夫人驚呼,雖然怕死了孫太夫人,卻還是道:“縣主這不成啊,瑢哥兒是康家子,要是不在家里辦喪事,讓天下人如何看康家?”
“如何看?用眼睛看。”孫太夫人沒好氣的懟她一句,又道:“你們康家要是覺得去午園,給天下義士瑢先生辦喪事不合適,那就讓你們康家的宗主去向陛下說,反正東北州這邊,是決定以天下義士之禮,給瑢先生治喪。”
就一句話:你分量不夠,反對沒用。
“李氏,你去收拾收拾,今晚老身就護送你們母子去午園,老身也會陪你們住在午園里,任誰也休想害你名聲一句!”
這話,明晃晃就是說給康家輩分高于康李氏的婦人們聽的。
想出來反對的康家女長輩們聽后,果然乖乖閉嘴。
“是,多謝縣主,我這就去收拾。”康李氏沒有猶豫,立馬帶著琰小四回去收拾東西。
只因她知道,只有靠著天下人,才能幫兒子討回公道,繼續靠著康家,她的兒怕是就要白死了!
怕遲則生變,康李氏只收拾一些密信、私章、信物、文書、證書、祖傳之物等重要物品,又去收拾康瑢的東西、琰小四的東西。
一個時辰后,康李氏是由孫太夫人護送著,坐上馬車,往午園奔去。
十六老夫人追出府門來,看著遠去的車隊,急得跳腳,回身怒罵康氏婦人們:“一個個的還愣在這里作甚?趕緊家去找自家男人去跟閻大人他們談啊。”
“瑢哥兒是康家子,康家子行大義之事而自戕,就該在康家治喪,那能去別處治喪?不合理法規矩!”
呵,說來說去,就是想把康瑢拼出來的榮耀,留在康家。
“是,我們這就家去。”事關康氏一族的榮譽,康氏婦人們是急忙回家,找自家男人商量。
可惜,康氏一族的男丁,老老小小全都去了城外,守著康瑢的尸體。
康十六老夫人也要坐車家去,卻被敏姨娘的心腹跪下攔住:“十六老夫人,求您老照顧三少爺五少爺一番。敏姨娘被押走了,夫人也走了,兩位少爺如今沒人照料。”
康十六老夫人聞言怒罵:“竟敢擋主子的車駕,來人把這狗奴才拖下去!”
兩個庶子,還想讓她照顧?
做什么夢?
而這一夜,首府城內城外,混亂忙碌了一整夜。
翌日,康瑢之死傳開后,城內城郊的人家,全都趕去城外的康瑢尸體暫放處,要祭拜康瑢。
這一來一看,嚯哦:“天爺啊,這這糧食山也太大太高了,這得有多少斤糧食啊?!”
林睦家他們搬了一夜糧食,把康瑢所開的山體倉搬空了。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咚咚咚!
鼓聲響,巨大的糧食山附近,傳令兵們是一遍遍說著:“瑢先生大義,開私倉,為國朝捐糧抗敵,此次所捐之糧食,六千袋,每袋一百斤,總共六十萬斤!”
“多少?六十萬斤糧食!”聽到傳令兵喊話的魏民全都驚了。
六十萬斤啊,這數字大得,他們聽都沒聽過。
而這,只是世家藏在邊陲首府的,一個山體倉的藏糧。
像這樣的私倉,不知道還有多少?
所以天下真的缺糧食嗎?真的需要餓死人嗎?
“瑢先生大義!”
農人、家境普通的人家、富戶、世家的佃戶、甚至是半奴東家,都忍不住流淚,呼瑢先生大義。
哭完康瑢,又去罵穿著喪服的康家人:“瑢先生大義無雙,卻在自己家里被害得中毒絕嗣,你們咋當家的?把瑢先生害苦了。”
“康家必須得給瑢先生公道,否則我們所有人都不答應!”
“嚴懲所有兇手,還瑢先生公道,讓瑢先生安息!”
真的,要不是有梁家軍護著,康家人得被烏泱泱的人群給活活打死。
而康瑢之死鬧出來的聲勢之浩大,不僅讓康家人恐懼,更讓其他世家老爺們膽寒。
只因魏民罵完康家人后,又來罵他們,質問他們:“瑢先生開私倉捐糧抗敵,你們比瑢先生更有權勢,何時下令開私倉,捐糧食抗敵?!”
面對這等質問,聞解鄭閻等人家,沒有一個人回應,也沒有一個人敢在這時候跟從康瑢,也開自家私倉,捐糧食抗敵。
就連為人比較正直的鄭通判都不敢。
這私倉,不是他們能開的。
但他們為了保住自家性命、保住家主名聲,已經用飛書給主家傳訊,詢問主家可要開私倉捐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