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安置老軍爺3→、、、、、、、、、、、、、、、、、、、、、、、、、
秦小米笑:“奶奶不用擔心我為難,我愿意安置他們……老軍爺們有兵甲片,對藥材坊有用,對秦家對爺爺也有用。”
武興帝跟大魏太宗一樣,都奉行優待老軍爺,所以藥材坊、秦家、爺爺救助老軍爺,能讓武興帝、梁將軍、西北軍高興。
這就已經是賺了。
“且老軍爺的家人都是能干活的,老軍爺還能幫咱們家教導工人武藝、教戰時生存技能、教大家伙怎么做戰時撤退……總之好處多多,咱們接手就是賺。”
但前提是,老軍爺們不能見著她秦家有點勢力,就鬧著要秦家跟他們回鄉,幫忙伸冤。
要是敢這么要求,秦家只能把他們送還給衙門。
“奶奶,走,去安置他們吧。”秦小米笑,帶著秦奶奶回前鋪,說:“老軍爺們,我秦家炮制藥材坊暫時接收了。不過他們反應的被人算計家業的事兒,衙門也得上報布政使司,這可是衙門的活計,衙門不會不想管吧?”
你看,你看,就說秦東家不該長嘴吧,這氣氛正皆大歡喜時,她就非得提點壞氣氛的事兒。
韓師爺道:“秦東家放心,縣令大人已將此事上報給布政使以及梁將軍。”
秦二叔嘖嘖:“咱們縣令大人不愧是當了多年官的人,瞧瞧這事兒辦得,多老道。”
眾人:“……”
什么時候這對叔侄變成啞巴了,他們辦差時就不用尷尬了。
“老二閉嘴,趕緊的,隨我們去安置老軍爺們。”秦爺爺發話。
秦二叔立馬誒一聲,顛顛地跑前頭,到新大街街口空地,對等待的三十三戶老軍爺家,說:“諸位老軍爺,走走走,隨我去秦家炮制藥材坊安置!”
“這這這是秦家,愿意收留我們了?”老軍爺們問。
秦二叔點頭:“嗯嗯嗯,我家跟衙門商量過了,先收留你們,安置你們的生活,不過你們也是要干活的。”
“還有,要是你們所說的情況與你們戶籍地所查到的相悖,衙門會把你們帶走,不會讓你們繼續留在秦家藥材坊!”
言罷,指指石丘小子。
石丘把話喊了三遍,確保所有老軍爺家人都聽見后,才停下。
喊話完畢,秦小米他們也到了,是帶著人,去了藥材坊。
進藥材坊大門口前,秦小米又登上四方桌,跟他們說了藥材坊的事兒;只會先把他們安置在大圍墻下的倒座房;只會先給安排不踏入藥材坊核心工場地的活計。
“等核查你們信息的衙門人員回來后,確定你們沒問題后,你們就能去做炮制藥材、生產驅蟲新藥的核心活計。”
“在此之前,倉庫地的大門、男女兩邊的工坊大門,是你們的禁區,無人陪同,不可擅進,聽明白了嗎?!”
“明明白了!”
“多謝秦家……”
“嗚嗚嗚,老千戶,多謝您肯收留我們,還給我們活計做,讓我們能繼續當良民,不然真就只能去賣身了。”
他們都是貧困人家,身板、長相都只是普通,賣身都賣不到好人家去,女眷只可能被賣去腌臜地,做最低等的巷娼,伺候腳夫。
男丁更慘,就是苦力,一天一頓飯,睜眼就給主家干活,干到死后,草席一卷扔亂葬崗,這輩子也就是結束了。
秦爺爺忍了又忍,才沒讓自己聲音變調,不斷點頭說著:“有了安置地,你們的戶籍就保住了;好好干活,等攢了錢,回鄉去看親戚,日子會好的。”
已經有些語無倫次,卻跋涉了最少半個月的老軍爺們,心頭大慰,回復著:“誒誒誒,有老千戶幫忙,我們的日子肯定會好。”
鐺鐺鐺!
“肅靜肅靜,現在按照衙門給的名冊點名!”秦二叔喊。
老軍爺急忙帶著家人站好,等點到老軍爺的名字時,老軍爺就出列,再點他的家人名字,家人再到他身邊站好,給秦家認認人。
而其中有三戶人家是沒有老軍爺的。
老軍爺過世了,他們過不下去,就拿著老軍爺的兵甲片前來投奔。
一戶是老軍爺的老妻帶著一孫子,姓杜;一戶是兩姐妹帶著各自的女兒,姓羅;一戶是一大一小兩個小子,姓陸。
這三戶特殊的人家,衙門是重點查過的,因著都是東明府轄下縣的人,所以查起來很容易,身份上沒問題。
點名、認人結束后。
鐺鐺鐺!
秦二叔又喊:“排隊,領冬衣跟被褥。”
“還給我們發冬衣被褥?老千戶,這,我們還,等我們掙錢了,再慢慢還給秦家!”
“對,必須還,誰也別想著占便宜,這可是棉襖棉被,是貴重物件!”
秦爺爺很欣慰,道:“成,那你們好生干活,手頭寬裕了,就找藥材坊的管事還銀錢。”
秦奶奶也很欣慰,對秦二嬸小聲道:“算你公爹還沒老糊涂,知道幫人不可幫盡的道理。”
秦二嬸哪里敢蛐蛐秦爺爺,只能對秦奶奶笑笑,說:“也是婆婆心軟,不然公爹也沒法幫到這些老軍爺。”
秦奶奶:“哼,他在這事兒上,可不會聽我老婆子的。”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第966章安置老軍爺3→、、、、、、、、、、、、、、、、、、、、、、、、、
秦二嬸:“……”
得,閉嘴了,不然怕是真成了跟婆婆背后蛐蛐公爹的不孝兒媳了。
鐺鐺鐺!
“跟我走,我帶你們去倒座房安置!”
秦家炮制藥材坊為了方便巡邏人員,是在圍墻靠里處,建了一溜兒的倒座房。
圍墻很長,四面圍墻下都有這樣的倒座房。
每邊圍墻是十間,四邊就是四十間。
三十三戶,每戶一間,有實在住不開的,就兩三家男娃住一間、或者兩三家女娃住一間。
秦二叔:“新屋子,都沒怎么收拾,你們得自己收拾。”
“誒誒誒,我們自家收拾就成……新屋子,真真是新屋子誒。”
“還是內外兩間,住得開了,住得開了,多謝秦家……你們快給秦家磕頭,謝秦家給了咱們活路!”羅家姐妹拉著各自的女兒,一共五個女娃,跪下給秦家磕頭。
哐哐的,磕得很是實在。
而羅家姐妹會背井離鄉來投奔,是因著沒生出兒子,娘家又無男丁,被婆家嫌棄,天天打罵,婆家還要賣了她們母女換錢給男人娶新媳婦生兒子。
日子實在過不下了。
想起老爹是老軍爺,留有兵甲片,拿上兵甲片跟娘家的戶籍就來了。
來時想著,要是真沒活路,吃頓好的就一起上路,沒成想,竟是讓她們拼出條活路來。
聽說秦家作坊還優先招收女工,以后她們的女兒也不愁活計了,定有一兩個能進秦家作坊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