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當年,萬松村被屠村后,當時的縣衙為了不讓村子荒廢,特許外嫁女們遷戶回村里長住,還給平分萬松村的土地!”
“然,外嫁女的夫家恐懼萬松村被屠之事兒,皆拒絕回村,甚至威脅外嫁女,敢回村就休了她們!”
“外嫁女受制于夫家,有想回來守村者,只能打消主意!”
“衙門辦事講究證據,當時的衙門是讓她們簽下不回村且自愿放棄娘家土地的文書!”
笑話,你都不愿意回來守村,衙門還能把村里的土地留給你?
回來就能有土地分,不回來,整個村的土地就充公。
“此文書已入衙門檔案冊,且留存至今,此事還被載入寶福縣縣志,如今亦有人證還活著!”
接下來就是上證據。
那份不回村并自愿放棄娘家土地的文書,被衙役捧著護著,給前兩排的鄉親父老們看。
有認識字的,請衙役停下,他們細細看。
先看年號,嗯,是大幾十年前的陛下的年號;又看紙張,嗯,也是幾十年的老物件。
最后看內容,點點頭:“文書上確實寫著衙門憐惜萬松村被屠,請示過布政使司,特許萬松村外嫁女遷戶回來守村、可按人口分配村里土地……就是你家遷回來的人多就能多分土地,條件真真是開得極好了。”
“奈何萬松村外嫁女們不愿回村,并自愿放棄繼承娘家土地,特此立據為證……上頭有上千個萬松村外嫁女的名字、夫家的名字,還有手印。”
之所以有那么多外嫁女,是累積出來的,已出嫁幾十年的,剛嫁的,都找來立字據。
總之,當時的衙門破案緝兇不行,但留證據以減少衙門未來的麻煩很行。
文書證據一出,鄉親們嘩然,紛紛點頭,說支持話:“衙門沒錯、秦家沒錯,是外嫁女先不愿意回來守村,如今子孫們見村里變好了,又鬧著回來,實在是無恥!”
“我們泰豐鎮人絕不縱容這等無恥行徑,哪個鎮子支持就接回自己鎮上去住!”
諷的就是向南鎮。
萬太婆、錢萬氏、林萬氏等人聽罷,羞愧又難過,忍不住掉淚。
秦奶奶安慰她們:“當年的事兒,不是你們的錯,你們也是看夫家臉色過日子。”
“其實,你們夫家也沒錯,畢竟在自己家住得好好的,誰又愿意搬去被屠的村子住?”
除非是腦子有病。
“要怪就怪那帶頭的不肖子孫……這子孫多了,難免就出一兩個歹竹,三位老姐姐還有不少子孫,不必為那一兩個心壞的子孫傷懷。”
鄭杏娘立刻接上:“奶,秦老夫人說得對,您老還有我,我給您養老!”
萬太婆點點頭,抹掉眼淚:“奶明白,會解釋清楚,不幫田強他們背后的惡人做惡。”
大人們已經跟萬太婆談妥當了,可以不殺鄭田強一家,但一定要出來露相,親口把事情給鄉親們說清楚。
萬太婆本就愧疚,見衙門能留逆孫家一命,自然是答應配合。
至于她的養老問題……她早就知道,子孫這邊都嫌她活得太久,浪費糧食,又經過這次的事兒,她是徹底心寒,決定跟鄭杏娘去周家過日子。
等快咽氣了,再拉回鄭家那邊,如此子孫們只需給她辦個喪事就成,無須再天天伺候她,管她的吃喝拉撒。790.
“請證人!”康理問喊。
很快的,三位老婆婆、以及年老的本鎮老人、本鎮的萬松村外嫁女后代、潘老童生。
潘老童生算是萬松村被屠事件,以及后續事情的全程見證者,所以也被請來作證。
老頭一站好就指著萬太婆她們罵:“厚顏無恥之徒!”
又罵那些覺得萬太婆她們回來住也沒錯的人:“善惡不分之徒!”
又罵鄭田強等人:“見利生惡之徒,罪該凌遲!”
還看秦爺爺秦奶奶:“仁心養惡膽,不知所謂之徒,哼。”
總之,潘老童生是見誰都要罵幾句。
秦小米聽見他罵自家爺爺奶奶,不爽了,回懟:“對對對,你最正直,那咋不出來揭發吳里長、水井伍家的惡事兒?”
住鎮上幾十年了,別說你不知道啊?
分明就是:“知惡不揭,比惡更惡之徒。”
潘老童生被氣得差點厥過去,指著秦小米:“你你你……”
“秦小東家慎言!”康理問怒極,這秦氏女就不能少說幾句?萬一把老頭氣死了,豈不是要少一個人證?
荀老頭亮出醫針:“大人莫慌,老夫給潘老童生扎幾針,保管他生龍活虎,活到一百零五。”
康理問想掐自己人中:“……”
這秦家人不僅有病,說話還特土,毫無雅氣可言,跟他們待久了,他都覺得自己的雅氣被污染了。
“速速去扎,扎完好讓證人說話!”
“誒。”荀老頭趕忙去給潘老童生扎了三針,潘老童生很快就呼吸順暢,心火頓消。
林萬氏已經在說:“我是林萬氏,乃萬松村萬光林的孫女,當年案發后一年,衙門找到我外祖家,問我要不要回村居住?被我外祖家拒絕。又過三個月左右,衙門把我們這些萬氏女聚集在一起,簽了不回村并自愿放棄土地書……”
林萬氏最年輕,說話最利索,把當年外嫁女不回村的事情給細說清楚。
然后是萬太婆。
錢萬氏癱瘓,只會啊啊唔唔,所以沒法說,只亮個相,證明她還活著就成。
最后是周家村、孔家村、苗家村、呂家村、曹家屯、牛頭坡村等等有萬松村外嫁女的、且知道這事兒的老人們,一一上來作證,確認有外嫁女拒回村這事兒。
潘老童生扎完針后,也出來說:“事情就是衙門所記述的那樣,所以鄭田強等萬松村外嫁女子孫要求遷回萬松村居住,屬于見利生惡,無恥之尤,有良知之人,都該站出來阻止!”
說完,又哽咽起來,說一句:“秦氏女罵的沒錯,老夫有罪,老夫要是能站出來揭發吳里長、揭發水井伍家的不堪,咱們鎮的風氣也能早點好起來。”
“祖父誒!”潘家子孫急了,恨不得捂住潘老童生的嘴……這破事都過去了,您老還提它做啥?
且視而不見的又不止是他們潘家,是全鎮都有。
再說了,潘家哪里干得過背后有縣丞撐腰的吳家伍家?
秦小米聽罷,倒是對這愛罵老頭有點刮目相看。
而泰豐鎮人對潘老童生的最后一番話,都有些觸動……得虧有秦家啊,否則他們泰豐鎮還不知道要被吳里長給禍害到啥地步,沒準會成為匪賊細作后代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