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因此,華總旗交代小陶小旗:“把年禮挑揀一番,留下十三車吃穿用的就行,余下五十車,都給梁將軍送回去,以咱們朗千戶的名義送回去。”
他們是朗千戶的兵,這等長臉的事兒,自然得報上官的名。
“是!”麾下小陶小旗立刻去辦,歡喜得不行,今年他們終于能過個肥年了。
不僅能過個肥年,幾天后的冬至,秦家還給他們每人送了一大碗白菜肉餡餃子、一碗羊肉湯。
華總旗說不收,可秦爺爺說:“都煮好了,你們要是不吃,這幾十份的餃子,我家哪里吃得完?”
華總旗:“冬天,熟餃子凍半個月都沒事,咋可能吃不完?”
秦爺爺生氣了:“不吃我就拿去倒掉。”
華總旗沒辦法,只能收下。
當天傍晚,將士們是吃一口大餃子,再喝上一口暖烘烘的羊湯,美得不行。
華總旗想起朗千戶他們來:“還在山里凍著呢,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上一頓肉飯?”
小陶小旗:“是啊,我叔去年就沒吃上冬至的那頓餃子,惦記了一年呢,今年也不知道吃上沒?要是沒吃上,又得嘮叨一整年。”
陶百戶就是他叔。
華總旗點頭:“你叔要是節氣當天吃不上應節的食物,即使別人出錢請他吃,他也不得勁的。”
華總旗他們在說山里的朗千戶、陶百戶等人,秦家也在說著姜大郎跟秦二叔。
“冬至了還不出山,再不出來,大雪封山,他們還咋出山回家過年?”秦奶奶很擔憂。
雪天,山外的大道還能走走,可想從山內走到山外,你就得擔上隨時暴斃的危險。
秦二嬸也有點擔心,主要是擔心秦莊的斷手……一下雪,秦莊的斷手就會疼,那是一種至極的酸疼,極其難受。
秦小米道:“奶奶別擔心,這東北州沒那么冷,怕是要到臘月才會下雪,沒準他們月底就回來了。”
見許大娘她們端著餃子跟羊湯過來了,她忙道:“餃子煮好了,奶奶趕緊開飯,我們都想吃餃子了。”
姜小珠立馬道:“嗯吶嗯吶,我們可想吃餃子了,還有羊肉湯,超愛吃……給小米姐挑羊雜吃,小米姐愛吃羊雜。”
這里的古人也愛吃下水……逃荒連草根都吃,還能不吃下水?只要吃了不鬧肚子,大家伙都吃。
秦奶奶笑,對秦小米道:“瞧瞧小珠多貼心你。”
言下之意,有小珠這樣疼你的小姑子,你嫁去姜家就等著享福吧!
“……”秦小米拽住姜小珠跟秦小麥,又喊秦小谷、小姜二郎:“小孩都離遠點,別撞了羊湯。”
“小米姐放心,我跟小谷的身手可好了,能避開。”經過匪賊屠村的事,小姜二郎對自己的身手很自信,打十個小谷沒問題!
秦小米瞥他一眼,笑道:“哦,這么說來,二郎很是本事,那再加些課業……開始治書經吧。”
“治書經!”小姜二郎整個人都抖了,只覺得小米姐比大哥還可怕:“可我連四書都沒背完,沒法治書經的。”
治書經就是研究四書與五經。
他五經都沒開始學呢,哪里就能治?他完全沒這本事啊!
秦小米笑:“那你還不努力學。你哥一不盯著你,你就開始把自己當小工使,咱們幾家的孩子,不需要做小工,懂嗎?”
小姜二郎有點奇葩……就是他特別容易滿足,已經到了只要有飽飯吃就成的地步。
可做人怎能不奮進?
她躺是因為她已經把幾家帶上一個富裕的階段,她任務算是完成了。
可他們這些小輩不能躺,都得給她沖!
他們沖出前途來了,她后半輩子才能躺得更安穩。
秦奶奶見小姜二郎都嚇呆了,忙道:“大過節的,你別嚇二郎,先讓他好好過冬至。”
秦爺爺點頭:“你奶奶說得對,開飯吧。”
秦小谷道:“小米姐放心,我會帶著二郎讀書……二郎很聰明的,明年定能通讀四書五經。”
小姜二郎:“……”
你說的那是你吧?
可我是我啊,我讀書不行的!
小姜二郎急得想撓頭,又記起大哥的教導,說舉止要端方,敢動不動就撓頭就罰他!
“二哥快坐下吃餃子啦。”姜小珠喊發愣的小姜二郎,又把一碗冒尖的羊雜湯推到秦小米面前:“羊雜湯,小米姐吃,給挑了多多的羊雜喲。”
“餃子,熱乎乎的大肉餃子,秦奶奶吃。”
“秦爺爺……”
姜小珠快忙死了,把家里每個人都照顧到了。
秦奶奶樂得不行,抱著姜小珠,說:“你也吃,多吃點餃子跟羊肉,把身子骨養得好好的,來年才不會生病,這可是你小米姐說的。”
羊肉溫補,他們幾家逃過荒,身子虛,所以秦小米時常勸幾家人,別摳搜,多買點羊肉雞肉吃,虧不了的。
因此即使是摳門的秦六婆家,伙食也挺不錯的,起碼天天都有雞蛋吃。
連雞蛋都不給吃的話,秦梅就去找秦小米告秦六婆。
冬至后第三天,朱豬販跟羊販子又趕了一批豬羊來新大街,是親自來求見秦家人。
秦爺爺早就在等著了,收到消息,急忙帶人出去看貨。
新大街外圍的牲口攤位上,一頭頭家豬正在臨時搭建的柵欄內哼嗬哼嗬的供著沙堆。
“老爺子瞅瞅這批年豬,多肥多壯實,最輕的一頭是兩百三十多斤。特地跑了五個鎮子給您家挑的,那瘦的豬,我們都沒趕來。”朱豬販指著三十頭豬猛夸,又說:“您老先挑,您老挑完了,我們再把剩下的送去司吏坊。”
后半句話,說得很小聲。
秦爺爺笑,先問:“怎么個賣法?”
朱豬販道:“論斤論頭都成……給您家算優惠價,一頭豬是五兩二錢銀子,論斤就是二十三文錢一斤。”
如今豬肉漲價了,鎮上豬肉攤的肥肉賣到了三十五文錢一斤,比秦家剛落戶那會兒,貴了整整五文錢!
秦爺爺道:“我家論頭買。”
最小的豬有兩百三十斤,最大的豬……秦爺爺打眼望去,最肥那頭豬少說有兩百五十斤。
“成,給您家論頭賣,您老進去選肥豬吧。”朱豬販也爽快,一口答應下來。
秦爺爺就帶著秦二勇、秦大石、秦大巖進柵欄,開始挑年豬。
朱豬販送來的這批年豬都極好,秦爺爺很快就挑了十五頭年豬出來:“就這十五頭吧。”
朱豬販一瞧,心下更開懷了,拱手行了一禮:“您老心善,多謝了。”
相關
677.__其他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