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第516章
516.第516章
第516章
因著薛東家的關系,鞏柳于馬四家的匠人們干得很是賣力,再加上梁祉跟黃老五的幫忙,酉初收工時,地基已經全部挖好。
“秦老爺子,你們過來瞅瞅,這深度可還行?”鞏大匠人道。
秦爺爺帶著秦二叔、姜大郎過來看地基,滿意得連連點頭:“夠了夠了,瞧著都有將近一丈深了。”
這個深度,就算遇上地龍翻身都不怕了。
主家滿意,鞏柳于馬四位大匠人都笑了。
“那咱們明天就填石塊、澆糯漿、埋大石墩柱。”
大魏地基與屋子整體結構的穩固,主要就是用大石墩柱來維護。
所以這大石墩柱,賊拉貴。
秦二叔聽罷,心算著這些東西的價錢,又想掐人中……敗家丫頭,建個作坊而已,又不是建城墻,造這么好干啥?
可他只敢在心里叭叭叭,不敢說出一個字,生怕兇侄女斷了他二房的分紅。
秦爺爺又給匠人們、四位大匠人發了紅包:“動土喜錢,乃是規矩,都收著。”
鞏大匠人他們收下了。
連梁祉、黃老五、小白、黃陽隆都有,主打一個見者有份。
秦奶奶知道梁祉愛吃,還特地讓姜大郎給他拿了一份涼拌豬頭肉。
也給黃陽隆帶了一份。
因為他可以不吃,但你要是給梁祉而不給他,他會發瘋。
梁祉歡喜不已,承諾:“我明天還來幫忙!”
黃陽隆呲牙:“你哥要是知道你這樣,得跑回來揍你一頓。”
“關你啥事兒,別多嘴!”梁祉瞪他。
兩人又是一通吵鬧,才在柳大匠人的催促下離村。
接下來的日子,秦家是一邊等著京城關于獻秘方的回信,一邊按部就班的做色湯、顏料粉。
秦小米見距離收麥子、收色草還有不少時間,是利用這個空檔,做松油制品。
這玩意有點危險,她特地收拾出兩間破屋子,一間用來存放松油,一間用來專門做松油制品。
“小東家,干茜草已經洗凈舂好了。”
“大紅顏料粉也拿來了。”
“小東家,蠟燭模具也準備好了。”
“水、沙土都備好了!”這兩個東西是用來滅火的。
秦小米點頭:“嗯,點爐子,開始吧。”
“是。”朱一青應著,開始點爐子。
放鍋,倒水。
等水開后,往鍋里放上陶盆。
等陶盆熱后,放入松油塊。
松油塊遇熱,慢慢融化成油狀。
“拿布,過濾松油,得把松油里的所有雜物挑干凈。”秦小米坐在門口,交代著。
為啥坐那么遠?
因為走水時能跑得快。
“是。”朱一青、肖白英、肖木香、肖六曲是一塊動手,過濾五遍,總算把松油里的咋子挑干凈。
秦小米:“加干茜草,慢火慢熬,熬油煮色,直到黃松油變紅色為止。”
朱一青幾人照做。
這活計當真有點難做,火大了、熬得久了,松油會發黑。
可熬得時間少了,干茜草的出色又不行。
因此單單是做松油蠟燭,秦小米就花費了四天時間。
到第四天,才熬出一鍋色澤帶紅的松油來。
“可以了,放浮石粉,攪拌均勻,上模具,裝模。”秦小米吩咐著,有些激動的一直守著蠟燭模具,等它們凝固。
浮石粉能加快松油凝固,還能延長松油蠟燭的燃燒時間。
因此只半個時辰,松油蠟燭就凝固好。
“開模具,看看蠟燭硬度。”秦小米道。
“呀,大侄女,松油蠟燭做成?”秦二叔秦二嬸抓心撓肝了好幾天,聽見這話,忍不住冒頭詢問。
秦小米冷笑,還沒開罵,兩人就道:“叔嬸對天發誓,沒有偷學,是聽說你們這邊松油入模具后,我們才敢過來的!”
秦小米:“作坊上工期間擅自離崗,扣分紅!”
“扣扣扣。”兩口子應著,伸長脖子往屋里頭看,終于見到了松燭,驚呼:“還真是紅燭!”
“只是你這顏色有點不太對,咋紅里透著一股子暗色?”
算得上紅燭,可跟市面上賣的紅燭有一丟丟色差。
秦小米道:“市面上的上等紅燭,一對賣一百五十文錢,最低等的賣九十文錢,我這松燭,一對只賣四十五文錢,打了骨折價的,有點子色差怎么了?這點色差,這個價錢,很多農人家都能接受。”
“四十五文?”秦二叔看向那十個模具,驚道:“如今市面上的油松是二十文錢一斤,你一斤能做十根蠟燭,那就是五對,一對你賣四十五文錢,你可真是個天生的奸商!”
“我大哥大嫂都是忠厚老實之輩,咋就生出個你來?”
秦小米冷笑,警告他:“二叔,別嘴欠,否則我會讓你知道,什么叫做奸商。”
砰,秦二嬸踩了秦二叔一腳,笑著對秦小米道:“好侄女別生氣,嬸娘給你報仇了。”
她是順勢邁進屋里,笑問:“侄女,嬸子拿一對蠟燭回去,咱家今天晚上就點上,看這松燭能燒多長時間。”
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價錢,秦小米點頭同意了:“十根蠟燭都拿回去,今晚一起點了,大家一起來計算松燭燃燒的時間。”
秦二叔:“浪費,點兩根就成了,剩下的留著賣錢,一對蠟燭頂快兩斤的肉呢!”
秦小米豪橫:“十根都點了,只點兩根,萬一有誤差咋辦?”
“你別多嘴,聽咱大侄女的!”秦二嬸瞪他,還想不想分一杯羹了?想分就閉嘴。
秦二叔只能跟秦二嬸拿著蠟燭,回了秦宅。
秦小米多留了兩刻鐘,把做松燭的屋子給檢查三遍,確定沒有走水隱患后,才回家。
家里人見到紅松燭,全都驚喜不已:“松油還真成紅燭了。”
“不錯,雖然顏色有些瑕疵,可農人家不會太計較,只要價錢便宜,過年、清明、娶媳嫁女時,會很樂意花幾十文錢買上一對紅松燭。”
蠟燭,那是富貴人家才能用的東西。
但紅燭,普通農人家在大節、大喜事上時,也必須要用。
可紅燭價格昂貴,買一對紅燭,家里就得少一大袋糧食。
如今,只需用小半袋糧食的價格就能買到一對紅燭,即使有些許色差,農人家也會很高興的買下。
秦小米還說:“娶親的大紅燭,我會再刷上顏色,讓紅色更加鮮艷,還會挖吉祥字的字槽,再用金色顏料粉把字槽給填上,那大紅燭就會又喜慶又富貴。”
“從紅布到紅燭,咱們大侄女都是用最常見的東西,做出貴重的東西,再以平價賣之,咱們大侄女不僅厲害,還心善!”秦二嬸猛夸,不過這次夸得挺真心。
小說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