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非良臣第68章:進退兩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孤非良臣 >>孤非良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章:進退兩難

第68章:進退兩難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拾箏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拾箏 | 孤非良臣 
_

字體:

在宮里住的第一晚,內廷安排了好多人來,還特意安排了兩個內侍近身伺候,不過宋沅拒絕了,她并不喜歡有人近身伺候,另外各宮娘娘都送了些小禮物來,大晚上的還有送點心宵夜來的。

依照送東西的內侍的意思,便是宮里許久沒有年輕孩子了,娘娘們與各自的兒孫都分別著,如今她進宮,便忍不住多疼愛些。

這理由說的宋沅也不知道該如何拒絕了,雖然知道她們在演,可還是得配合著。

忙碌到亥時,總算沒人來了,宋沅趕緊睡覺,她實在太累了,一想到明天就要到太康帝面前伴駕她就頭疼,也不知道明天又有什么花招等著難為她呢。

沉沉的睡了一覺,寅時,衛晏準時來請她起身,洗漱好宋沅就趕緊先去給貴妃娘娘請安,今日有早朝,下朝后再去太康帝面前就好了。

她來的很早,以至于明章殿的宮人瞧見她都大吃一驚,稟告了還在梳妝的貴妃,這才把她請進去。

隔著珠簾,宋沅低頭作揖:“孫兒參見貴妃娘娘。”

“你這孩子,這么早就來,也不多睡一會兒,快些起來吧。”熙貴妃在妝臺前微微側身坐著,侍女正在替她梳理頭發,便是如今太康帝無須招人侍寢,這些后妃也沒落下梳洗打扮。

宋沅直起來,看了里面一眼又趕緊垂眼:“孫兒等下還需念書,恐請安遲了失了規矩,所以來得早些。”

“哦,對,你還得念書,本宮到是把這茬忘了。”熙貴妃笑了:“昨晚睡得可好?伺候的人用著可還放心?”

“都好,娘娘們對孫兒都很疼愛,送了不少禮物和夜宵過去,孫兒本打算一一謝過,但不敢亂了后宮規矩,只怕要失禮了。”

熙貴妃笑出了聲:“宮里最年輕的妃嬪,年紀都要比你母親大幾歲,你一個孩子,也不必這般顧忌,不過你這么知禮懂事,看來你母親把你教的很好。”

宋沅沒接話,熙貴妃便繼續說道:“等下午膳,你是要陪著皇上用膳嗎?”

“這個孫兒還不清楚。”

“若是不用陪著皇上用膳,便過來陪著本宮用膳吧。”熙貴妃客氣了一句:“本宮對你到是很喜歡。”

宋沅應了,見她沒別的話再說,這才請辭離開,出來后就急急忙忙趕回飛云殿。

先生朱慈已經等她了,三十出頭的青年,眉目清秀,面龐白凈,瞧著便是個軟乎乎的好脾氣,他在坐在炭盆邊,一手拿書一手微微伸著在烤火,手邊的蠟燭已經燃了小半截,可見是等了一會兒了。

“先生。”宋沅見了禮才敢坐下。

教她讀書的先生朱慈,是大魏名仕朱崇恩的孫兒,他做宋沅先生那年才十八歲,長得年輕脾氣又軟,宋沅仗著嫡母寵愛沒少欺負他,結果有一次欺負人被回家的中山王撞見了,結結實實打了她一頓,朱慈來求情,好好和宋沅聊了聊,這才把她管教下來。

十年師生,宋沅對他十分尊敬。

“宮里貴人多,這么快就請安回來了?”朱慈放下書:“昨晚受了恩遇,今日該把謝恩的話說明白才好。”

宋沅點點頭:“都已經說了,我與后宮的娘娘們都不認識,她們也都有自己的兒孫,我貿然去拜見,反倒失了禮數,所以就在貴妃娘娘面前謝了恩。”

“也好。”

“今日,皇上應該會召見先生。”宋沅揚起笑意:“先生教導我多年,我終是不負先生所托,未給先生丟人。”

朱慈不驚不喜,神色很平淡:“入宮伴駕后,你便不能如從前那樣安心讀書了,這些是是非非必定會牽扯到你身上,你有何打算?”

“自然是一往無前,如今再說我只想去做個地方官,只怕旁人也不會相信,便是信了,我自己也不樂意。”宋沅對他并不瞞著,停了停才繼續:“先前以為兄長們文韜武略是我遠不能及的,可這幾個月相處下來才發現,他們并不如我。”

朱慈微微點頭:“王爺需要諸位公子從軍從政鞏固勢力,在他們十六七歲的年紀就安排出去了,有著親信幫扶,萬事都會順利,對他們而言,最大的麻煩應該就是怎么與兩位嫡公子較勁了,至于能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提起自己的兩位嫡兄,宋沅沉默了一瞬:“大哥如今有意拉攏我,先生覺得我受與不受?”

“世子爺年紀最長,戰功赫赫,自幼就跟在王爺身邊,王爺的親信忠黨皆以世子爺為尊,這是其他公子都沒辦法比較的,我想公子心里早就有數了,只是不知要如何接受對吧?”

他說中了,宋沅也就點點頭:“有大哥在,我們其他人可以用但不能重用,可以出色,但不能過于出色,我如今擔憂的,便是自己在宮里的處境,無論是應對得當還是應對失誤,后果都不是我能承受的,看似入宮伴駕是恩寵加身,實則進退兩難。”

“王爺與太子斗法多年,你來我往,其實并未占到多少完全的好處,雙方無非是把各自的孩子和親信安置在要緊的位置上,以求在朝堂上能多幾個人為自己說話,但此舉對皇上而言并無作用,奪嫡不止比較人心,還得看能力。

現如今,東宮的幾位公子,文武皆有涉獵,并且做出了一定的政績,王府的公子卻多為武將,在軍中威望甚高,但治理天下可不是帶兵打仗,太子不得皇上喜歡,卻穩坐儲君之位十幾年,這與他那幾個在地方上做出了政績的兒子有很大關系。

說句忤逆不敬的話,太子與王爺的年紀都大了,即便登基,也做不出太多的政績,真正要比較的,便是公子這一輩的能力,王爺看重嫡子,所有的好處都優先嫡出,對庶出有意打壓放縱,想讓諸子以嫡為尊,看似能讓世子爺地位穩固,實則太過冒險,而且,兩位嫡出公子都致力于軍中,政績上并沒有值得稱頌的地方。

反觀東宮,因嫡子廣明王能力平庸,所以很注重對庶子的栽培,庶子之間競爭激烈,即便是在地方上,也做出了不少讓人稱贊的政績,這就是兩家的差距,嫡子能干,庶子自知爵位無望,所以除了擠兌嫡子,并不會干多少有政績的事,反到是嫡子不重用,庶子各個野心勃勃,都認為自己可以搏一把。”

熱門、、、、、、、、、


上一章  |  孤非良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