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七百三十四章 抄沒鄉宦大族,當積極抓礦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三十四章 抄沒鄉宦大族,當積極抓礦賊

第七百三十四章 抄沒鄉宦大族,當積極抓礦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太子見此,忙令人用一杯冷水潑醒了汪煥。

而汪煥醒來后,懵了一會兒。

但接著,他在意識恢復后,就又癟嘴欲哭起來,心道:

“朝廷這是名為嚴查私開礦產,實為逼我們移去海外啊!”

隨后,汪煥就含淚對太子這個休寧知縣言道:“圣命如此,老朽自然不敢有怨,何況鄙人的確有罪,不該縱子犯國法。”

接著。

汪煥就對太子拱手一拜說:“只是,還請老父母明鑒,休寧私自采礦者并無多少人家,非勢要豪族而不敢為,故請老父母勿因迎合上意,一意大興刑獄之事,而廣誣鄉民私開礦產,使本縣人人不安啊!嗚嗚!”

“汪公請起。”

太子忙扶起了汪煥,且道:“本縣自不會為行如此害民之舉,公放心就是。”

“但貴府既然有人涉嫌私自采礦,是要按旨流放抄沒的。”

太子這時又說了一句。

汪煥無奈稱是,且道:“老朽愿意配合,以償己罪。”

“慢!”

但當太子正要揮手,下令讓兵丁進入汪府查抄時,汪大賓這時大聲喊了一下。

太子因而朝他看了過來。

汪大賓則也向太子拱手作揖,然后就問道:

“老父母難道就不覺得,朝廷此旨太嚴酷了嗎,而且,簡直就是苛政嗎?!”

太子沒有急著表態。

因為他意識到汪大賓這么問是在逼自己表態。

而太子也就故意笑著回道:“君命不可違,至于功過,自有后人評說。”

“但現在,立在老父母面前的皆是活生生的人,皆是您的子女。”

“您就真要坐視他們與其三族親眷因為汪氏一紈绔子弟枉法而皆被流放海外?”

汪大賓問后,就拱手對太子說道:“還請老父母為民做主!”

“那你讓本縣怎么辦?!”

太子突然厲聲喝問了一句,接著就道:“朝廷三令五申,屢屢不準私自采礦,以免使風水被被壞,進而影響國運,但爾等總是不聽,連貴府這樣世受國恩的仕宦之族也將此旨置若罔聞,眼里毫無君父國法!”

“到現在,朝廷查到了你們,你們又反怪起朝廷不仁,說這是苛政,全然不提自己有什么過錯。”

“虧還是仕宦大族,也如此不通情理!”

“還要逼著本縣一起指責朝廷?”

“可爾等也不想想,按祖制,對私自開礦者要殺無赦的,眼下只流放已是開恩,還在這里指責朝廷,還要逼本縣一起指責朝廷,不知道感念圣德慈仁。”

“請恕本縣做不了違抗君命的不忠之事,只是,若爾等真要因此說本縣不恤子民,那大可以現在就號召百姓把本縣綁了,去見天子!”

太子說到這里就取下冠帶,看著汪大賓。

汪煥突然給了汪大賓一巴掌:“放肆!”

汪大賓當即捂著臉。

接著。

汪煥就對太子再次拱手作揖道:“老父母息怒,汪氏一門并不敢對老父母有要挾之意,更不敢非議朝政。”

說著,汪煥就瞪了汪大賓一眼。

汪大賓也不得不忍著臉上的疼痛,拱手賠禮道:

“請老父母恕罪,在下言語有失,不該妄議朝政,更不該毫無愧恨與感恩之心,愿受任何責罰。”

“哼!”

太子沒多說什么,只在哼了一聲后就下令抄家。

于是,王敬迪就率一干兵丁進入了汪府。

汪大賓則在太子和王敬迪等離開后,對汪煥低聲道:“這位老父母雖然年輕,但竟沒那么好忽悠,口齒伶俐的很,也頗為精明!”

“所以,我更擔心的其實是,他已經看到上面的用意,而不惜強誣許多大族人家是私自開礦的礦賊,這樣既斂了財,也讓上面看見他在很努力的造成許多鄉紳豪右可以被遷移出去,還趁機讓整個休寧縣的大半鄉宦被強行遷走,使其可以讓更多小民在鄉宦巨族遷走后能經商能做官。”

“好在我替鄉民求他不要擴大化抓人抄家時,他倒也答應了,看樣子,他也不是個貪婪無恥的官。”

汪煥這時沉著臉說了起來,且也繼續責備汪大賓:

“但伱也是!見我試探得他有些良心,就跟著浮上水,竟要求其承認眼下的國策是苛政,人家雖然年輕單純,但不是傻!”

“我是造次了!”

“因見他竟然真的答應你不會為了政績而隨意誣陷他人開礦,指為礦賊,就以為他是真的天真可用,便想著借機把他拉到我們這邊來,做我們的口舌,但誰知他是天真,卻并不是沒有自己的思考。”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年輕人都沒有以前那么好利用了。”

“想當年,我們年輕的時候,就因為同鄉耆老幾句話,便敢為民請命,哪怕受廷杖也不惜的!”

“只是年紀大了,才知道自己當時成了人家的棋子。”

汪大賓說道。

汪煥冷笑道:“你也不看看現在是個什么教育,當年是個什么教育。”

且說,汪煥和汪大賓等汪氏族人接下來都被鎖進了縣衙大牢里。

太子倒也沒為難他們,為避免他們因坐牢而營養更不上導致身體素質下降,將來不能順利去海外扎根,甚至還依舊給他們提供好菜好飯。

而太子也還是讓王敬迪繼續查私自采礦的事。

畢竟這是朝廷目前要求嚴查的事,擺明是要作為重點工作,考成無疑也會將此作為重點考成內容。

因為朱翊鈞提前把野戰軍調回來,負責查礦,所以使得許多私自開礦的人都被抓獲。

當然,這也跟軍隊一開始不準經商有關,不然的話,想靠軍隊查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休寧縣私自采礦的人也在接下來都被迅速抄拿。

整個休寧縣因此幾乎沒有一個采礦之人,山林為之一靜,鳥雀也比以前叫得更歡了些。

隨著第一場大雪的降落,整個休寧縣更是顯得萬籟俱寂。

不過,就在冬雪降落時,張蘊生則對太子提議道:

“東翁既然已經決定認真執行朝廷的決策,不怕得罪鄉宦巨族,不如干脆就再執行的過一些,盡量多抓一些鄉紳巨族,說他們是私自采礦的礦賊,這樣沒準能讓上面看見,天下各縣,東翁無疑是查礦最有骨力的知縣,如此,東翁必受陛下青睞!”

“可汪公不是這個意思。”

太子不由得說道。

張蘊生道:“東翁現在已不必在乎這些鄉紳巨族怎么看了,反正既然要忠心,那就忠心的徹底些,最好能做個第一忠臣!”

“在下聽說隔壁婺源縣的新知縣,把抗旨開礦的礦賊都抓了有五千余戶,可我們才三百余戶,不及其一成!”

“照這樣下去,東翁很難讓上面看見的。”

張蘊生說道。

“五千多人?”

太子聽后也頗為驚愕。

張蘊生點了點頭:“而且還在做。”

“婺源縣瘋了吧?!”

太子當即站起身來,道:

“整個婺源縣怎么可能有五千多戶都在私自采礦,他婺源縣只怕也沒這么多礦夠五千多戶采,這明顯是過度執行!”

“東翁,這已經不重要!”

“陛下先設警務兵,再下嚴查私自開礦情況的圣旨,明顯今年的考成主要方向就是看誰查出的礦賊多。”

“再加上,圣旨明確表示礦賊能不殺就殺,一律流放,無疑目的就是要借著采礦的事把更多的士民強行遷移出去。”

“而這個時候,要想簡在帝心,得到上面重用,就應該更加竭力的查處礦賊,上面是不會在乎你底下有沒有冤案的,甚至只怕巴不得有冤案,這樣就可以多抓一些,讓更多的士民被遷移出去,只是這種事不能明著說,只能靠底下的官員去悟。”

張蘊生這時說了起來。

太子聽張蘊生這么說后一時倒也無法反駁,甚至乍一聽,覺得張蘊生似乎說的頗有道理。

在執政們看來,是非其實沒那么重要,怎樣讓國家利益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太子不是人云亦云的人,他是有自己思考的。

所以,太子沒有貿然下決心,而是沉思起來。

但他一時也的確有些迷茫,因為他不知道是該秉著良心,不在乎個人前途,盡量不冤枉一個良善之家;還是該放棄良心,強行誣陷本縣一些鄉宦大族皆是私自開礦的礦賊,美其名曰是為了國家。

這里面,雖說誣陷一個素來奉公守法的鄉宦大族容易,但對于這個被誣陷的鄉宦大族而已,自然是絕望的,同時也讓更多人不得不相信恪守規則其實也沒有用。

而讓更多的鄉宦大族被遷出去,對于國家對于休寧縣的確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畢竟許多鄉宦大族都是寄生蟲,雖然控制很多產業,但他們不是直接的生產者,只要朝廷不讓他們帶著技術與工匠離開,不計較短時間的損失,就能讓更多的中等人家崛起,成為一個縣的新鄉宦。

這里面,是非和利弊,到底哪個更重要,是他這個太子現在所面臨的選擇。

太子想了半晌后,才最終下定決心,而站起身來,看向了張蘊生。

(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