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七百一十九章 年輕士子反向教育東林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一十九章 年輕士子反向教育東林黨

第七百一十九章 年輕士子反向教育東林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顧杰聽后沉思了一會兒,便一臉迷惑地看著這些人,問道:“他都要打死我了,我為什么還要為他求情?”

“身為人子,自當講孝道!”

高攀龍這時把眉緊皺,而沉著臉,頗為嚴厲地回了一句。

顧杰微微一怔,道:“可陛下已經下旨了。”

“那你應該為孝道而讓陛下改變主意!”

同高攀龍一起來的薛敷教也在這時命令式地說了一句。

顧杰道:“可我不能愚孝啊?!”

“父親違禮,欲殺親子,這種過錯,我如果要縱容父親這種錯誤一直得不到糾正才是不孝;”

“而我若還要為此上疏,更是不明!有種不將皇命放在眼里,而只知盡愚孝不知盡忠的感覺。”

“諸叔伯覺得呢?”

高攀龍:“……”

“你怎么能這樣想。”

薛敷教一時不由得脫口說了一句。

然后,他又不知道該怎么繼續說,只和高攀龍對視了一眼。

高攀龍突然倒是哼了一聲,拉下臉來,繼續嚴厲說道:

“涇凡先生怎么生了你這么個狡黠奸猾的逆子!”

“我要是顧家家主,就該把伱開除族譜,攆出家門!”

“您可以這樣想,但只是,請您可別真的對我顧家的長輩們這樣建議。”

“畢竟這樣做,簡直是讓我顧家與陛下對著干啊,是不忠不義的欺君之舉,因為陛下都說我這樣做是對的,還旌表了我!”

“所以,如果我顧家真按照您的建議這樣做了,那就是欺君,那就會被抄家,可能還會被滅族的。”

“而高伯父,您如果這樣做,就是要害我顧家,心存歹意,會讓天下人不恥的!”

“甚至,您如果真念在我們是世交的份上,還應該在見我顧家叔伯們時,聽到他們有把我開除族譜的想法時,要立即加以勸阻才對。”

“畢竟我們是世交啊,您得講義氣,不能巡視我顧家做糊涂事啊!”

顧杰這時說了起來,反向來教高攀龍如何做事。

高攀龍當場臉憋的通紅,他沒想到他被顧杰“教導”了!

“顧三舍!”

“你這是跟長者說話的態度嗎?!”

這時,一顧杰同宗的官員顧令成實在是看不下去,就忍不住大聲訓斥起顧杰來。

顧杰一臉愕然道:“我沒說什么呀?”

“你!”

顧令成指著顧杰半晌說不出話來。

“罷了!”

高攀龍這時倒是嘆了一口氣,把顧令成的手壓了下來,然后就對顧杰說道:

“隨你們怎么著吧!”

“反正我們的話是越來越不好使了,是吧?”

“是啊!佃戶不好管,族人不好管,現在連子弟也不好管咯。”

薛敷教也不由得感嘆了一句。

顧令成也跟著道:“倒也是,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然后才應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現在,徹底亂套了,子敢告父,只怕將來還有臣敢告君!”

顧杰看著高攀龍、薛敷教等喪氣的樣子,倒也有些不解:

“有這么糟糕嗎,天下不是越來越繁盛嗎?”

“再說,臣告君不是早就有了嗎,甚至還有句話叫兵強馬壯者為天子,所以,子告父又有什么奇怪的?”

“很好!”

“大開民智的效果到底還是出現了。”

“像顧杰這樣的年輕一代,倒是沒那么容易被自私虛偽的一群老貨們給忽悠了。”

“朕心甚慰啊!”

朱翊鈞很快就通過廠衛知道了高攀龍、薛敷教等顧憲成、顧允成昔日好友找顧杰的事,而因此笑著對李成梁、王錫爵等說了起來。

李成梁知道這事后,也跟著笑道:“這皆是陛下之德,而使顧氏這樣的人家,也開始發生了改變。”

“不只是顧家,以臣的觀察來看,萬歷二十年以前中第的進士,還是多多少少要么迂腐要么虛偽;”

“而萬歷二十年以后的進士,則相對不少要開明睿智許多。”

“這是因為萬歷二十年以前的進士,多數還是長大在新禮推廣以前,骨子里習慣了舊禮的理念,在廟堂之上,要求陛下廣納善言、抑制權臣,但在家里則說一不二、只肯獨治;而萬歷二十年以后的進士,多數則受不少新禮熏陶,開始知道實事求是。”

王錫爵這時也笑著說了起來。

朱翊鈞聽后道:“這么說來,要想舊時代徹底過去,還得再等萬歷二十年以前中第的官僚基本上作古或不再執政時為妥。”

“但現在,為官的還基本上是萬歷二十年以前的進士,所以要想徹底告別舊時代,還是有很多的困難在等著我們。”

朱翊鈞接著又說了一句。

沈鯉這時附和道:“陛下說的是,依舊不能掉以輕心,要想民智徹底開啟,還得繼續竭力培養年輕一輩。”

“不只是竭力培養年輕一輩,還得竭力改造老一輩,不能說徹底拋棄他們。”

“顧允成這些人被流放便是也讓他們接受改造。”

朱翊鈞如此說后,這些人皆拱手稱是。

而在處理了顧杰告父的事后不久,朱翊鈞就正式結束南巡,北返京師。

顧杰則在接下來還是如愿以償的去做了驛部的官培生,學習鐵路知識,為自己成為鐵道方面的技術官僚的夢想而努力。

加強鐵路建設,使南北,尤其是兩京之間的官民運輸大動脈由漕運為主,變成鐵道陸運為主,進而為后面黃河改道的大工程做準備,是朱翊鈞南巡后決定的未來幾年的重要國策。

但朱翊鈞的這一國策,無疑會影響到鐵道路過之處的地主利益,尤其是鐵道后要改黃河河道的事,更是要讓許多地主面臨自己以前占據的黃河故道河床土地被重新疏通而變成河流湖澤的問題。

因此。

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孫履升就上疏奏說:“大建鐵道,將損龍脈,而壞王氣,故請天子遵自然,依舊以水為道,以存國運。”

接著,工科都給事中陳遇文亦言擅動地利不吉,恐引起大地震大動亂,且以元末因修黃河而造成大規模動亂的事為例,而請朱翊鈞罷掉此事。

(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