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六百七十五章 必須滅倭,才能完成工業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五章 必須滅倭,才能完成工業化!

第六百七十五章 必須滅倭,才能完成工業化!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朱翊鈞很快就批紅了吏部呈遞上來的這道題本。

只是旨意一頒布下來,很快就在整個官場引起了哄動。

許多想混日子的官員頓時如喪考妣。

有的開始暗地里大罵王遴為個人幸進,不惜苛待官僚。

“王霸州如此與天下百官為難,就不怕天下百官也為難他和他的子孫嗎?!”

“王霸州在廟堂上這么折騰,就不怕將來歸隱林下之后無朋友嗎?!”

“這王霸州這么不近人情,我真是后悔在廷推時推了他!”

朱翊鈞看著錦衣衛送來的這些罵王遴的言論,并沒有生氣,只是笑了笑,然后就對張敬修問道:

“不讓百官肆意辭官離任后,還有沒有別的情況出現?”

“回陛下,別的情況就是,有許多士大夫揚言,寧肯不做官不科舉不走仕途,也不愿意和大冢宰這樣的奸臣同流合污。”

“也因此,報名選官和參加科舉的文人的確少了許多,許多文人真的開始絕意仕途,做起別的行當來,甚至揚言這一輩子只把寫劇本話本當事業的。”

張敬修回道。

“這哪是不肯同流合污,只是不肯這么辛苦。”

朱翊鈞說道。

張敬修回道:“陛下說的是!”

“這也跟天下已非常繁盛有關,所以,許多人才不熱衷于走仕途經濟之路,如今朝廷還下旨不讓百官肆意辭官離任后,也就有更多的讀書人不愿意再走這條路,而更愿意覺民于道,反正在如今的大明,當一普通士子乃至普通庶民,也感受不到什么壓迫,不用服役租稅又少。”

“不熱衷于當官是好事,這樣愿意花心思在各類學問與技藝精進上的人也就多了。”

朱翊鈞回了一句。

“陛下說的是,現在來將作寺考取陛下所定工匠技術職稱的人是越來越多,不少本身就是有官身的士大夫,他們已不熱衷于去吏部跑官,倒是熱衷于去將作寺跑技術。”

張敬修回道。

“這更是好現象!”

“少一些鉆營之人,多一些鉆研之人,是利于國家長治久安的。”

朱翊鈞說著就起身道:“朕也去將作寺看看,說起來,朕也該親自去看看蒸汽機紡車到底制造的怎么樣,叫首輔和樞相、以及次輔與朕同去。”

“遵旨!”

自從朱翊鈞定下還是要將蒸汽機推行于市面后,將作寺就奉旨增設官造蒸汽機的機械廠,而承擔大明中央商行,便奉內閣鈞令,下達了蒸汽機采購訂單給將作寺的官辦機械廠。

如朱翊鈞之前在侍御司對執政公卿們說的那樣,因為大明的蒸汽機不是民間自發產生和改進,而是朝廷官衙機構產生和改進,所以就注定了蒸汽機的應用也是由朝廷的官辦商業準備強行推行于市。

自然,無論是生產蒸汽機的機構,還是即將要用蒸汽機的機構,都是朝廷的官辦商業機構。

朱翊鈞來到將作寺后,就在這里看見了第一臺正在試著紡紗的蒸汽動力紡車。

“這一下子,紡紗連人都不需要了,在這之前,真正令人想都不敢這樣想。”

轟隆隆的機器運轉聲中,饒是戚繼光、李成梁、王錫爵三執政公卿已經知道了蒸汽機的事,但在跟著朱翊鈞來到這里,且親眼看見蒸汽動力的紡車后,戚繼光還是忍不住對這二人感嘆了一句。

李成梁跟著對戚繼光笑說道:“令子還是有出息的,做出這樣神奇的車來。”

“只是還不知這出息在天下人看來,是不是好的出息。”

戚繼光回道。

“這蒸汽機真不知會讓棉布再度廉價到何種地步,需要擴張的棉田也得增加。”

王錫爵這時則擰眉說起別的話來。

朱翊鈞這時倒沒有聽見這戚繼光、李成梁、王錫爵的對話,他只在聽戚昌國和趙士禎對他介紹在蒸汽機紡車的具體構造情況。

朱翊鈞一邊認真聽著也一邊問著一些問題。

而朱翊鈞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具體的蒸汽機構造上,戚昌國和趙士禎已經比他更清楚更了解。

“很好!”

“有了這蒸汽動力的紡車,朕就不愁增兵后不能快速造新冬衣給士兵們穿,但只造成蒸汽動力的紡車還不夠,你們還得造成蒸汽動力的戰車出來或者列車出來,亦或者戰船出來,這樣就能開辟出更多的疆土作為棉田。”

“畢竟這蒸汽紡車一出現,無疑會更缺棉花,需要大量棉花就得有大量棉田,如此,自然無誰再敢說開辟新疆土無用。”

朱翊鈞在這之后笑著說起了未來可能大明要開辟出更多疆土做棉田的事。

“陛下說的是,這蒸汽紡車一出現,對棉花的需求肯定是激增的,自然也就需要更多棉田,但臣剛才想了想覺得,更重要的是,接下來得讓有更多的人愿意買下國朝這么多棉布。”

“因為可以肯定的是,這蒸汽紡車的出現會讓國朝的棉布產量更高,本朝百姓買不了這么多棉布,甚至現在海外與我大明通商的地區也買不了這么多棉布,朝廷得開辟新的地方與國朝通商,買國朝的棉布,才能讓這些棉布變成銀子或者糧食,否則,大量棉布只會積壓在國庫里,而那時,這些棉布容易發霉損壞不說,還會造成朝廷白讓蒸汽紡車吃了那么多煤費了那么多鋼。”

王錫爵在和戚繼光、李成梁這時恰巧來到了朱翊鈞身邊,且聽到了朱翊鈞的這些話,也就說起了自己的看法。

朱翊鈞聽后道:“王閣老所言這個需要有更多人買我大明棉布,可以稱之為商品市場,即我大明需要更大規模的商品市場,不然這蒸汽紡車就不能惠本朝百姓,而只會耗費國帑。”

“陛下言此為商品市場自是十分妥帖,臣也正是此意。”

王錫爵這時笑著回道。

“讓內閣制策司好好議一下,該如何增加商品市場,而不讓這蒸汽機無用武之地。”

朱翊鈞接著又吩咐了一句。

戚繼光、李成梁、王錫爵皆拱手稱是。

自從朱翊鈞讓王遴對吏制進一步改革,讓官員不能再輕易辭官輕易偷懶后,朝中官僚們就沒幾個敢再隨便辭官,做事也比之前更認真了些。

因為如果不認真,偷懶摸魚的話,不僅僅是罷官,是會生不給榮譽,死不給追封的,還會降級退休。

戚繼光在奉旨主持制策司商議蒸汽機應用后當要制定什么新政策時,內閣制策司的官員就沒有一個再敢缺勤,皆全部到場。

“說說吧,眼下這蒸汽機紡車一旦開始生產棉紗,該要應對什么問題?”

戚繼光坐在內閣文淵閣新增制策司議事廳的中央太師椅上后,就看了諸內閣官員一眼,且說了起來。

“應先要面對的是,民間作坊所產棉紗因為蒸汽機紡車出現后導致的官營棉紗價格更低而造成的積壓賣不出去的問題,如此就相當于奪民利,會使得一些民間作坊經營不下去,進而導致許多紗工不能謀生。”

大學士沈鯉這時先說了一句。

戚繼光聽后點頭:“這是應該要擔心的問題,民間作坊經營不下去倒是沒什么,關鍵是許多紗工乃至坊主的謀生問題不能不考慮。”

“這種情況,只能擴軍和加大官辦商行規模,吸納他們進入軍隊和官辦商行,無論男女。”

“只是增兵的話,就得設立更多的開辟疆土目標,畢竟不能讓兵被白養著,尤其是在增兵到一定規模后,不對外開辟疆土,就會白白損耗很多國帑。”

“另外,官辦商行規模擴大,也得開辟更多商品市場,畢竟不能白擴大,若不開辟市場就會出現虧損。”

大學士鄭洛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王錫爵這時說道:“不如把蒸汽機紡車對民間放開,允許商賈購買?”

“可以是可以,但蒸汽機紡車造價不菲,維修也要錢,且能操作蒸汽機與修葺的人才又少,民間商賈即便可以買也會不愿意買,一是花的錢太多,二是風險大,三是他還得頂著自己雇工的怨氣強行辭退大量紗工,相比之下,還不如減少自己紗工工錢或者直接裁撤一些紗工。”

內閣學士張佳胤這時也跟著陳述了自己的看法,且道:“所以,即便允許民間商賈采購朝廷的蒸汽機,他們只怕也不會愿意,還是只能如鄭閣老所言,招進軍隊里或者招進官辦商行。”

“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吸納,那就是陛下要求大規模培養的師范生,自圣旨明確要求貴軍且要對軍戶進行五年制的義務普及教育后,就需要更多專門教書育人的師范生,尤其是女師范生。”

“新禮推行后,已經明確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是舊禮糟粕,并不適合當下實情,故女子也需要讀書,偏偏以前女子不讀書者多,故而使得女師范生急缺。”

戚繼光這時也跟著說了起來。

王錫爵跟著頷首:“元輔說的是,這么說來,一是要擴軍備戰,二是要擴廠增產,三是要擴招師范生。”

“擴招師范生倒是只是需要增加支出,擴軍備戰和擴廠增產,是免不了要繼續興起戰事的,現在最好興起的戰事就是征討德川氏,關鍵是德川氏還沒消息傳來。”

鄭洛這時言道。

戚繼光這時起身道:“干脆不等了!讓樞密院給東瀛撫按發鈞旨,找個理由先興起戰事再說,反正倭人素來屢犯我大明海疆,自國朝開國以來就不斷過,如今既然需要興兵,干脆直接訂立滅倭之方略,也算是朝廷沒白貴軍。”

“這得請旨召開政事堂會議,請陛下圣裁。”

王錫爵這時說道。

戚繼光頷首,且于當日下午,就請旨召開政事堂會議。

對此,朱翊鈞便也駕臨政事堂,聽這些執政公卿對滅倭的事發表意見。

“陛下,不滅倭,蒸汽機就不能惠民而只會害民,故若要讓蒸汽機惠民,這倭寇不能不滅。”

而朱翊鈞來后,王錫爵先開了口。(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