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六百七十二章 蒸汽機取得進步,可是國朝人口太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二章 蒸汽機取得進步,可是國朝人口太多

第六百七十二章 蒸汽機取得進步,可是國朝人口太多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酒井家次說后,德川家康就看向了他:“可我們是明國對手嗎,能通過玉碎的方式阻止嗎?”

酒井家次沒有回答,只把雙拳緊捏。

增田長盛倒是忍不住回答道:“不是!”

德川家康面前的一酒瓶突然飛了出去,摔碎在了門外。

眾家臣皆怔在當場,不敢再言語。

而德川家康本人則在這時沉著臉道:“好個不是!”

增田長盛等不由得把頭低了下來。

“既然明國皇帝讓我們放棄所立幕府,要不我們就按其旨而行吧。”

德川家康接著就又笑著問了起來。

德川氏的元老功臣酒井忠次這時則言道:

“但如今,我們好不容易消滅了豐臣氏,收服了各藩的心,今日卻要因他明國皇帝不答應,就要放棄到手的權勢,就算將軍愿意,底下的家臣們也會不愿意的。”

“可我們還能怎樣?”

德川家康苦笑著問了一句。

酒井忠次道:“加強戰備!明軍真要來征伐,就與之戰一場,無論是勝是敗,對武士們都有個交待。”

德川家康點頭:“這事由你全權處置吧。”

接著,德川家康就對增田長盛說:“跟我來。”

增田長盛便跟著德川家康進入了一密室內。

德川家康則問著增田長盛:“你素來是熟知漢文的,也熟悉漢禮,這次,他明國有沒有在你身邊派錦衣衛的探子?”

增田長盛聽后心里一驚,忙道:“沒有!”

“怎么能沒有呢?”

德川家康問了一句。

增田長盛一時愕然:“這……”

“看來這明國的錦衣衛并不警覺,或者說,他們的皇帝只知道護衛他所謂的禮,不知道在我身邊埋下眼線,也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把我德川氏放在眼里,真當我們不過是尋常夷寇,覆手可滅,所以不派!”

德川家康這時說著就一臉陰笑地看向增田長盛:“伱說是也不是?”

增田長盛一時滿頭大汗,忙匍匐在地:“將軍說是,那就是!”

“無論如何,就算他們不派,我們也得有人去和他們主動通信,主動給他大明皇帝當眼線。”

德川家康這時神色凝重起來,隨即且看著增田長盛:“你來當這個眼線!就你來!”

增田長盛一臉驚愕。

“想辦法派你家族的子弟去明國,讓他明國皇帝知道,現在我們不去幕府之位,還在反抗,不是因為德川家康不愿意守禮,是底下文武兩派的豐臣氏余孽不愿意守禮,他們或可以接受主位是我德川氏,或者豐臣氏,乃至織田氏,但讓足利氏為王,他們必不愿意,而認為這將他們也會跟足利氏一樣被天朝控制,但他們不代表我德川氏的意思。”

“我德川氏其實是愿意為天朝走犬的。所以,還請他大明皇帝體諒,將來真要護禮成功,不要懲我德川氏,我德川氏壓根一開始就不想當什么幕府,都是底下的人逼的,唯有你們增田氏不逼。”

德川家康說完就問向增田長盛:“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明白了!”

增田長盛點首回道。

增田長盛接下來回府后,就將暫時住于自己家里的錦衣衛指揮史世功請了來,向史世功轉述了德川家康的話。

“你們這位家督還真是挺精明。”

史世功因而說了一句,且道:“那就讓他好好配合,本官會將他的意思轉達給陛下知道的。”

“德川氏回奏了沒有?”

西苑,侍御司。

朱翊鈞也因為他要求德川家康不得自立幕府的事,而問起了戚繼光這事。

戚繼光這時回道:“回陛下,還沒有消息回奏。”

朱翊鈞聽后點了點頭,又問道:“戚報國和李如柏等被派去地方,歷練的如何?”

“臣等也還沒有得到消息。”

戚繼光回道。

朱翊鈞道:“但愿他們能有所進步。”

“臣等也是這樣希望的。”

“不過,陛下,雖然目前還沒有犬子與如柏賢侄的消息奏上來,但犬子戚昌國和將作寺的趙侍郎倒是有一好消息要報于陛下知道。”

戚繼光這時奏道。

朱翊鈞聽后直接站起身來,問:“可是蒸汽機有了進展?”

“陛下圣明,的確是此事。”

“他們根據藺國公送給犬子的拉風箱所帶的活塞以及萬駙馬提到的空氣冷熱交換之理,改進了蒸汽機,也就總算能讓蒸汽機不只是用來抽水,也能通過活塞和聯動桿,轉動曲輪,使之用于紡車上,現在他們正著手實現陛下所提的,用蒸汽之力來推動車輛前行,而不再用馬。”

戚繼光回道。

朱翊鈞聽后道:“甚好!能有如此成績,當封爵。”

朱翊鈞這么一說,讓在場公卿頗為驚訝。

“怎么,諸卿不認為這樣的技藝成就當封爵?”

“諸卿皆是明白人,應該清楚,天下諸夷因何畏我中華,本因就在于我中華對天下之理的掌握一直在他們之上,而這個理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器物的進步。”

“器物一旦確定大的進步,對內可安黎庶,對外可懾諸蠻,這是昔日先生在遺書中實事求是的考證本族文明之進程后總結出來的,無論是鐵的出現讓耕作和作戰更易,以至于匈奴最終被滅,還是曲轅犁出現使南方變成富貴之鄉,以及火器出現,讓我大明總算可以不畏胡虜騎射,都在說明,這技藝上有大進步,是能對社稷產生大功德的。”

朱翊鈞這時侃侃而談起來。

諸公卿也都只得回道:“陛下圣明!”

不過,這時,王錫爵還是起身奏道:“誠如陛下所言,技藝之進步,是利國利民之大功,當予以旌表,此為如今國朝推崇新禮,就因為舊禮不循實際,輕視了技藝,而視其為末技;但本朝實在是人口太多,所以多數作坊工場所產之物,依舊托于百姓人力生產,而百姓如今好不容易因為陛下仁德而免徭役和減賦稅,可以開始靠勤勞積攢財富,所以如今若驟然將這蒸汽機用來代替人工,臣恐反不利于惠民宗旨。”

(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