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復河套,設安西都護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復河套,設安西都護府

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復河套,設安西都護府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哱拜聽后苦笑了一下,問道:“天子的威風?”

接著,哱拜就對哱承恩等說:“如今看來,拿漢人當人質是來不及了,所以你們自己突圍吧!是我對不起你們,不該帶著你們背叛朝廷,是我高估了漢人中的舊黨,他們對下雖然狠厲,說一不二,但也就嘴上罵的厲害,真敢反的沒幾個,甚至還巴不得別人反,而自己也好跟著踩上一腳。”

“伱剛才提到的這些官軍將領里,好幾個也就免徭役這事,在私底下給我發過牢騷,甚至有說恨不能也跟著靖難的,但他們平起叛來,卻比他娘的誰都積極認真,恨不得讓天子看見除他外沒人更忠心!”

“可見,這些人昔日說的那些話都說假的!或者說,他們只希望別人反,自己好一邊靠平叛立軍功得賞賜,一邊享受別人造反后朝廷給予的優待,你們將來若是能活下來,記住別被貪欲蒙蔽了心智,付出了性命,卻為別人做了嫁衣裳。”

“是!”

哱承恩等含淚答應了一聲。

接下來。

哱承恩等叛軍也就真的開始集結起來,準備往城外突圍,也無空再去抓漢民為擋箭牌。

因為,眼下官軍已經開始在不停地用大炮轟城,隨時都會破城而入。

哱拜這里則殺光了自己的妻妾,然后提著一把血淋淋的刀,然后持燭點燃了家里的所有簾幔,且笑著看著火勢蔓延。

哱承恩和哱洪大等叛虜在往城外突圍時看見了自家的濃濃煙塵,但他們都沒敢停留。

不過,哱承恩在出南門時,就被已埋伏在南門的官軍楊文登部,用成排的鉤鐮槍勾翻下了馬,然后被生擒。

而哱洪大則還沒來得及逃到北門,就被已登城的官軍謝貴部給用火銃打得千瘡百孔。

原來,明軍這時已停止了炮擊。

因為整個寧夏城已被炮轟得千瘡百孔,而官軍已在朱翊鈞的親自下達總攻開始的旨意后開始了總攻。

朱翊鈞的確在這個時候趕到了前線,而象征性地表示這場大戰是他這個皇帝在親自指揮,表明他才是天下軍隊的最高統帥。

官軍各軍,也有意在天子面前有更好的表現,皆非常賣力,有不等硝煙散去,就往垮塌的城墻上沖的。

故而,很快,大量官軍就涌入了寧夏城內。

李如松之弟李如梅就不顧城中還有許多叛軍,親自率領騎兵趕去了哱拜的宅邸,但卻因見哱拜宅邸已經在開始燃燒,而不得不改進攻為滅火,到最后只搶出了哱拜這些年搜刮的許多財貨和他本人還未完全燒掉的尸骸。

朱翊鈞也在當晚進入了寧夏城,駐蹕于慶王府,且下旨將被迫跟隨慶王謀反的一眾郡王和輔國將軍以及士紳皆梟首于市,對于主犯哱承恩、土文秀等則準備押赴進京受極刑。

至此。

寧夏之亂算是被平定。

但朱翊鈞親征的目的可不只是平定叛亂。

故他在接下來,直接下旨讓李如松、麻貴和童一元三部再接再厲,繼續北上,分三個方向搜套,筑城屯田,以達到收復河套的目的。

同時。

朱翊鈞還下旨超擢守花馬池有功的萬世德為寧夏巡撫、蕭如薰為寧夏總兵兼領標營,負責寧夏之亂平定后的善后之事與收復河套的后勤供應。

因為麻貴已提前讓河套的蒙古大營幾乎被全殲,所以河套現在已沒什么成規模的套虜,不過是一些蒙古小部落。

故而,收復河套的戰爭進行的很順利。

沒多久,陰山以南的河套地區就被大明官軍光復,其中童一元部還進至沙井,且在這里筑城,生擒了逃至這里的著力兔。

朱翊鈞下旨設沙井府,且要求麻貴和朱新禮對歸化與大板升城的土默特部改土歸流,清算襄助叛虜的扯力克部,而廢其忠順王爵位,改由朱新禮繼承,而扯力克本人也要被押赴進京行刑。

另外,朱翊鈞還下旨設安西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設在肅州,由李如松暫任安西都護府大都護,而為將來收復哈密衛,征服葉爾羌、瓦剌、亦力把里,再次打通西域做準備。

除此之外。

對于昔日哱拜、曹子登叛變后,跟著一起作亂的胡虜,朱翊鈞也下旨讓新任寧夏巡撫萬世德予以清剿。

“你打算怎么判定城中胡虜參與了叛亂?”

朱翊鈞為此還特地問起了萬世德。

萬世德回答說:“凡還與漢人住在一起的,算是沒參加的,凡是一屋內俱是胡虜的,自是搶掠漢民所得房屋,當誅戮之。”

朱翊鈞點頭:“很好,就當如此做。”

于是,萬世德就讓蕭如薰封城,且帶兵將寧夏城內凡是沒有和漢人居住在一屋的韃子皆全部誅戮,一時整個寧夏城血霧彌漫,三日不散。

朱翊鈞對此只能表示嘆息,他只能采用萬世德的建議,因為沒有別這更好的方式。

畢竟跟著一起叛軍一起搶掠城中漢人的普通韃子必須遭受到懲處,不然不足以震懾其他邊鎮聚集的普通韃子。

而萬世德對于能夠與漢人一起相處的韃子網開一面,已經算是額外開恩。

當然,這也算是釋放另一個信號,那就是只要愿意漢化或者為漢人奴,即便遇到胡人叛亂,也是能得到幸免的。

沒錯,能和漢人居住在一起的韃子,自然要么是已經漢化而漢人組建了家庭,要么是投附漢人之家為奴的。

這兩種情況無論是哪種,都能排除還有劫掠漢人的野蠻習氣存在,畢竟如果他們還有這種習氣存在,只會早在哱拜等胡虜作亂時,就把同屋的漢人殺了。

寧夏之亂發生是因為朱翊鈞同意申時行之請,不再限制對非本國子民進行人口販賣,相當于正式承認本國子民才有人格尊嚴,獨尊本國子民,而因此引起了哱拜等的不滿,另外就是免徭役的政策早就讓哱拜等滋生了不滿,所以導致了這一叛亂的出現。

而如今,寧夏之亂被徹底平定,意味著只本國子民才有人格尊嚴,其他人口可以被販賣的國策,沒有誰可以阻擋,也再次讓天下人知道免徭役這件事也是不能阻止的。

不過,寧夏之亂以及連帶著的陜西之亂,也讓朱翊鈞耗費了不少帑銀,光是內帑的支出都在千萬兩以上。

這要是擱在在萬歷以前正統以后的大明朝,這個花費已足以讓帝國的財政崩潰。

畢竟,在萬歷以前的大明帝國一年的太倉白銀收入也才四百萬兩左右,雖然本色也有上千萬石糧食,但因為帝國開支龐大,基本上到萬歷以前都處于寅吃卯糧的狀態,真要是一次花上千萬兩銀子,為一場大戰,整個國家根本就承受不了這種財政壓力。

而萬歷朝的大明自然已是有這個實力。

可萬歷朝的大明即便有這個實力,上千萬兩銀元的內帑支出也還是算有些傷筋動骨的。

至少對朱翊鈞而言,他這個皇帝私人財產減少了不少。

前文提過,在如今這個時代,皇權的重要保障,與其說是掌控有多少軍隊,不如說是掌控有多少財產。

因為募兵制和火器盛行的時代,沒有兵可以迅速招募,沒有炮可以迅速造,但沒有錢,就招不到兵,造不了炮。

所以,朱翊鈞接下來是要繼續想辦法增加自己內庫和國庫收入的。

這兩個其實差別不大。

因為朱翊鈞是一人獨治,他可以將內庫的錢放到國庫里,也可以將國庫的錢放到內庫。

而現在,平定這兩次叛亂給朱翊鈞帶來的經濟上的好處便是,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廢了秦藩和慶藩,收回大量王府莊田,也少了許多俸祿支出。

當然,這點好處對朱翊鈞而言不算多大,他增加財富的主要方向還是對外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原秦王朱誼漶在被俘虜后,朱翊鈞特地宣見了他。

朱誼漶見到朱翊鈞后直接跪拜在地:“陛下,臣知罪!但請陛下明鑒,臣造反是被逼的,并不是臣真心想造反的,而是他們拿本藩宗室性命相逼啊,所以臣才不得不同意的。”

“你原來是為了宗室,只是你眼里,是不是只有你秦藩的近支才是宗室,遠支就不是宗室了,甚至連人都不是了?”

朱翊鈞這時問了一句。

朱誼漶聽后一愣。

“把他販賣的宗室孩童名錄給他看看。”

朱翊鈞這時吩咐了一句。

“是!”

于是,田義就將一份名冊遞給了朱誼漶。

朱翊鈞說道:“自己看看吧,你讓你的內官賣了多少宗室孩童,你這樣作孽,就算你造反是被迫的,但就憑你做的這事,朕就不能饒你!”

“這個……”

朱誼漶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他自以為他這事做的很隱秘的,沒想到還是被皇帝知道了。

“來人,將他拖出去砍了,與他一起謀亂的宗室士紳也一并砍了!”

朱翊鈞接著就如此吩咐道。

“陛下!”

“陛下!”

朱誼漶很快就拖了下去,且和與他一起造反的宗室士紳皆被梟首于市。

處置完朱誼漶這些人,朱翊鈞就起駕往延安而去,準備率大軍親祭黃帝陵。

這是他早就計劃好的。

作為以新禮治國的主張者,朱翊鈞是要強調民族認同感的。

所以,他既然西巡,也就有必要親祭黃帝陵,讓天下人對大家皆為炎黃子孫的同胞意識更強一些。

(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