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六百二十七章 奸臣!都是奸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七章 奸臣!都是奸臣!

第六百二十七章 奸臣!都是奸臣!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沈鈇在得知戚繼光和王錫爵的身份后,并沒有感到多驚訝,因為突然出現的精銳騎兵,已經讓他意識到,這些騎兵可能是最近正來到西安府境內的天子親軍衛。

否則,沒誰敢直接鎮壓暴動的百姓。

“若非今日有樞相和閣老襄助,萬富等豪奴與一干惡吏,恐還是不能繩之以法。”

沈鈇還是對戚繼光與王錫爵拱手表達了感謝,且瞅了不遠處閣樓上胡須漸濃、氣度不凡的青年一眼。

這青年正是朱翊鈞。

朱翊鈞此時則看著冬日暖陽下,路過閣樓的人群,讓他觸目驚心的是,他竟還是看見了衣衫襤褸的百姓,只是這里的聲色產業卻已非常發達,入目處就有好幾家青樓,出入的人不少都衣著華貴,甚至乘馬轎而來。

這讓朱翊鈞意識到,這華陰縣的貧富差距依舊不小,階級矛盾應該很突出。

按理是不應該這樣的。

畢竟陜西山西永免徭役免的最早,這些年朝廷將惠民投資款也大多轉移支付到了這兩處地方,沿途經過的地方也因此都在繁華程度方面不遜色于真定、保定這些地方,而少見衣衫襤褸之人。

但這華陰縣卻是個例外。

華陰縣,本是潼關衛。

因如今內地許多衛所早已名存實亡,軍戶要么逃亡,要么早與農民無異,故朱翊鈞即位后就在內地撤了一批衛所為州縣,而原衛所的軍戶則聽其自愿改軍籍為民籍,不愿改的依舊以軍籍登記入戶冊。

潼關衛也就分成了華陰和潼關兩縣。

話轉回來。

這里,朱翊鈞一想到華陰縣還有豪強勾結官僚役使百姓,倒又覺得這一幕會出現不算奇怪了。

畢竟一個地方能不能趕上新政的東風,使當地百姓跟著富足起來,與當地主政官的水平以及意愿也是很有關系的。

“華陰知縣來了沒有?”

朱翊鈞突然問了一句。

張敬修這時回道:“已讓人去傳了。”

朱翊鈞頷首,未作他言。

“你說什么,發生了暴動,他們要打死府臺,然后這些暴民又被突然出現的騎兵給鎮壓了?”

華陰知縣王汶這時,也已從自己縣丞陳應宏這里,知道了暴動的事,且驚得忙從曲水流觴桌一旁,站起身來。

王汶出身累世顯宦之家,素愛風雅,倒也不愛過問政事,每日就和當地文人們演繹魏晉風流,吟詩作賦、談佛說道,政務什么的都交給了下面。

但他沒想到知府來了,而且還差點被自己的百姓打死,然后自己的百姓又被突然出現的騎兵給鎮壓了。

王汶一時原地踱起步來,還埋怨道:“這個府臺不在府城垂拱而治,下鄉擾民作甚,還搞出這么多事來,不知道清靜無為而民可自安嗎?!關鍵是來了也不先給縣里發個牌票,真該找個言官參他一本!”

“怎么會有騎兵?”

這時,一陪著王汶參加雅會的士子張國賓問了一句。

王汶聽后也忙問向陳應芳:“是啊,怎么會有騎兵?”

“據說是天子親軍衛的騎兵,陛下不是最近正親征平叛嘛,可能是來我們這里了。”

陳應芳回道。

王汶和張國賓聽后皆面如死灰。

與此同時。

當地豪右張氏大宅里,家主張道獻也在得知了暴動被天子親軍衛鎮壓,而知府沒能被打死的情況后,面色蒼白如涂白漆,直接跌進了椅里。

“你們回來時,可有人跟著沒有?”

張道獻過了半晌后才問了回來的家奴們一句。

這時,一為首的家奴萬貴回道:“倒也沒有看見有人跟著。”

張道獻聽后松了一口氣:“這便好。”

張道獻說后就對自己一旁弟弟張道可說:

“天子親軍衛來了,說明不是天子來了這里就是天子身邊的大人物來了這里,還讓他們篤定了這是暴民殺官的事,不然不會鎮壓被我們唆使起來的百姓。”

“這樣一來,我們想借百姓之手除掉這個沈知府的計策失敗了?”

張道可因而問了一句。

張道獻點了點頭。

張道可不由得一掌拍在桌上:“真是可惜啊!”

“但這個沈知府必須死!還有知道采石場的所有官差與被押走的家奴,以及那些在采石場服役的百姓!”

“不能讓上面真查到這跟我們張家有關系。”

張道獻突然一臉狠厲地說道。

“那怎么除掉?”

張道可問道。

張道獻道:“你和萬貴等立即去組織鄉勇,扮成土匪,在那個沈知府回府城的路上,截殺掉!告訴他們,只要處理干凈,到時候每人賞三十兩銀元!”

張道可正拱手稱是。

但這時,張府管家萬誠跑了來,沉著臉說:

“老爺,不好了,外面來了許多錦衣衛還有打著金吾衛旗號的官軍,已把宅邸圍了起來。”

張道獻和張道可聽后霎時間更加地腿軟腳麻、臉白身抖。

“兄長,我們張家完了。”

張道可這時不由得哭喪著臉說了一句。

張道獻也強咬著牙說:“奸臣,奸臣!申吳縣、戚蓬萊、王太倉這些都是奸臣!”

“真不知道,他們讓陛下親征作甚!關鍵還動不動離開大道巨邑之地,微服來偏僻地方,他們這時非要造天下殺戮無數,才肯罷休嗎?!”

不多時。

錦衣衛已經沖了進來。

然后,張道獻和張道可等張氏族人也沒反抗,很順從地就讓錦衣衛把他們拿了去。

而在張道獻和張道可等張氏族人被拿了的同時,華陰知縣王汶已經被傳見到了朱翊鈞這里。

寬敞明亮的屋舍內。

端坐于堂上的朱翊鈞正問他說:“伱們縣的百姓還在服徭役的事,你知道還是不知道?”

“臣不知道。”

王汶回道。

朱翊鈞聽后把眉頭一皺:“那你這知縣是怎么當的?”

王汶回答說:“臣資質愚鈍,愿被革職罷官。”

“你倒是干脆。”

朱翊鈞呵呵冷笑一聲,又道:“但這只是資質愚鈍嗎?”

朱翊鈞突然把案桌一拍,厲聲說道:“身為知縣,不知問民疾苦,也不知把新政切實推行下去,朕只能當你是故意為之,故意不想去問,故意不想去推行,故意想縱容豪右與底下的小官勾結,而故意讓你底下的官差繼續役使百姓,收丁銀,這樣你就不用得罪那些豪右,也不用得罪底下那些小官,甚至沒準還能每年過節收一筆豐厚的禮!”

“陛下冤枉了臣!”

“臣只是奉行無為之政,遵太祖之訓,不下鄉擾民而已!”

王汶忙擲地有聲地為自己辯白起來。

朱翊鈞聽后冷聲問道:“你這是暗諷朕下鄉擾民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