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六百二十一章 陛下從未高看過我們士大夫,傷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一章 陛下從未高看過我們士大夫,傷心!

第六百二十一章 陛下從未高看過我們士大夫,傷心!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時下已是萬歷十九年的十月,初雪已降,滿城盡添銀妝,各家各戶都燒起了炭火。

侍御司里。

當朱翊鈞同意了王錫爵所請而離開侍御司后,沈一貫立在御案前的炭火旁,半晌都未回過神來。

因為皇帝竟最終還是決定要親征,而反對者竟只有自己一個,之前明明言明不希望皇帝出京的王錫爵竟還成了讓皇帝親征的首倡者。

所以,沈一貫感到很費解。

“公為何突然又主動提議讓陛下親征出京了?”

于是,沈一貫半晌后,就忍不住問了王錫爵一句。

接著,沈一貫又看向申時行,問道:“還有元輔,怎么也突然跟著同意陛下出京啊?”

王錫爵先笑著回道:“我之前不提議讓陛下出京,是因為沒想到底下會有官員貪婪壞事到這一步!也分不清這些官員是真蠢還是真壞,竟讓地方出現兩起叛亂,也就想著如果再不讓陛下出京看看,沒準反讓陛下對新禮沒信心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元馭沒有說錯,叛亂都出現兩起了,再讓陛下待在宮里,就會讓陛下更加不愿意天下的喜報了。”

申時行這時也笑著解釋道。

“是啊!”

戚繼光也跟著點頭:“之前寧夏之亂的急報,陛下沒有大怒,反覺正常,可見我們這位天子是聰明的!”

“但是,聰明者往往會被聰明誤,所以,我們現在反而應該擔心的是,陛下會對自己的大臣對自己民眾失望,而真覺得他們都不識好歹,認為他們愿意自輕自賤,也就灰心喪氣,不愿意改制了!”

“所以,我們還不如陛下自己去看看,看看他推行的善政雖然沒有理想中的那么完美,但其實也沒有他想象的那么糟糕!那些來自廠衛和民間的喜報,也并非全是阿諛虛造之詞。”

“如樞相所言,到底是我輕看了陛下,陛下對我們這些士大夫其實一直沒那么太高看,別看陛下對先太師一直很尊崇!”

“所以,黨馨的事,曹子登的事,并沒有讓他龍顏大怒,連宗室子弟也被一些貪官聯合藩王迫害的事被錦衣衛奏上來,陛下都沒有很動怒,似乎在陛下眼里,就沒有我們士大夫做不出的腌臜事一樣,也就沒什么可奇怪的。”

“這樣下去,我們還需要擔心什么陛下不愿意聽到不好的事嗎?”

“相反,我們更應該擔心的是,陛下會不會因此進一步對我們士大夫不信任,連對我們這些執政也不信任。”

“郭學士昔日在執政學堂讓陛下貴讀書人,只怕陛下聽后在腹里冷笑,而不以為然。”

王錫爵說著就攤手很委屈地說:“但天可憐見,熟讀圣人之學者,難道真皆是道貌岸然之輩,甚至更沒下限不成?以致于陛下對此事件毫不意外,連問叛亂的人怎么敢叛亂都是笑著問道,明顯就等著我們自己揭自己的短呢。”

沈一貫聽后一臉心悅誠服地伸手然后合攏朝申時行、戚繼光、王錫爵拱手一拜說:“承蒙諸公指點,我明白了,我的確沒想到這一層。”

接下來。

這些執政公卿都沒再說什么,只開始各自給自己在地上的門生故吏寫信,而準備帝王將親征的消息頒布出去后,也提醒他們要做好手里的工作,別到時候也出了黨馨那樣的岔子,別自己沒命了不說還給朝廷留一堆爛攤子。

宦海沉浮多年的執政公卿們其實對自己這些官僚是什么德性其實門清,所以,他們比朱翊鈞更加不感到意外,對地方的官僚會把新政搞出什么樣子這事。

但他們依舊希望能維持整個官僚集團在皇帝面前的良好形象,也就盡可能地在合法的范圍內,去提醒指點底下官僚一番,就如同后世一個高管也不想讓大老板覺得自己手底下的人不行一樣,那樣也會間接讓大老板質疑自己的能力。

這天天色正好,晴空萬里,清澈藍天走著的朱翊鈞,在離開侍御司后就對黃勛吩咐說:“隨朕去內承運庫!”

黃勛拱手稱是,并吩咐人去通知管內承運庫的少府英國公張元功。

因宦官數量減少,再加上許多內宦過于只想撈錢和獲取好處,對社稷宗廟長遠利益不作考慮而出了好幾次震驚中外的事件,所以現在的內廷事務基本上能交給宗室勛戚就都交給了宗室勛戚。

張元功因為受戚繼光這些勛貴刺激,也主動學習和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而利用自己善于理財的特長,通過考試而成為了內承運庫的掌印。

所以,朱翊鈞現在要看內承運庫的情況,黃勛就忙讓人去傳英國公來。

“陛下!”

張元功沒多久就趕來了內承運庫,而向朱翊鈞見了禮,然后就問朱翊鈞:“陛下想先看什么。”

“先看看黃金。”

朱翊鈞說道。

張元功拱手稱是,然后就帶朱翊鈞往內承運庫藏黃金的庫房走來。

張元功是不怕皇帝來親自檢查庫房的。

因為他的確管這內庫管的很認真。

一是他知道內庫關系著兵權,因為大明現在的軍制已主要是募兵制,作戰方式也變成了火器為主,而衛所制早已名存實亡,所以皇帝能控制多少軍隊已經不看給士兵分了多少田,而是看能給士兵發多少銀子,只要皇帝不缺錢,就能隨時拉起裝備精良的軍隊,也隨時能通過控制火器的供應來控制軍隊。

而兵權是否為天子掌控,則關系著大明能否長治久安。

所以,張元功為大明長遠利益著想,也不敢讓內庫的錢越來越少。

二是他更知道這關系自己張家的命運,宦官可以變著法的撈內庫的錢,那是因為宦官只有他自己這一代,哪怕被剮誅九族很多時候都湊不齊九族,但他張家不一樣,真要是管得陛下的內庫越來越空,他張家世襲的國公爵位沒準都保不住,而這可是與國同休的鐵飯碗。

因而,他但凡腦袋正常,也不敢輕易砸了自己張家這鐵飯碗。

三是這管內庫好歹也是實權差事,也是可以通過理財手段實現和皇家共贏的。

他張元功作為勛貴的一員,好不容易讓這份權力從內宦手里轉移到了勛貴手里,哪里敢輕易做的不好,讓皇帝把這份差事不再交給勛貴來做,又交回給宦官,或者直接交給文官。

當然,宦官和文官也因為這份差事歸了勛貴,也都盯得很緊,讓張元功也不敢胡來。

所以,張元功現在管的內庫還管的很不錯。

張元功自己也有信心,讓皇帝在查看內庫后,會承認他在理財方面的能力。

很快,朱翊鈞就到了內承運庫庫的黃金內藏庫,然后看見滿屋的黃金,一時瞠目結舌起來,腹誹道:

“朕這輩子就沒見過這么多黃金!”

朱翊鈞接著就難掩喜色地問張元功:“大概有多少?”

“回陛下,從開掘緬甸、呂宋等金礦與采辦東瀛、琉球等地黃金至今,大概已有十二萬五千余斤黃金進庫。”

張元功回道。

朱翊鈞聽后道:“想來能撐得起出京巡視天下所需帑銀吧?”

“回陛下,自是足夠,何況內庫還有純銀與銀元各百萬斤以上,臣也已奉旨早準備好了陛下第一次出京巡視天下的預估花銷,現在就等陛下下旨。”

張元功回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隨即就對張元功:“你是個稱職的!”

張元功當即拱手:“陛下謬贊。”

朱翊鈞接下來則去了皇后的寢宮,向皇后說起了此事,然后又把著皇后的手笑著說道:“朕沒想到朕第一次出京畿會是親征,這樣一來,你們也就不方便和朕一起去了,待將來南巡再一起去吧。”

皇后點頭且微微一笑說:“臣妾倒是沒想到外朝的相公們會有那么多支持陛下親征的。”

“他們是想替天下官僚挽尊呢,想證明給朕看,新政推行后,的確有改變,諸多喜報并非造假,讓朕好繼續信任他們呢。”

朱翊鈞呵呵一笑后說道。

皇后不由得把太子拉了過來,而替太子問道:“那陛下信任他們嗎?”

朱翊鈞起身走到了殿門處,看著晴空下的亭臺樓閣,笑著說:“怎么不信任?但再信任也不代表朕就不會以最大的惡意揣度他們,也不會讓朕對他們當中一些人做的惡事感到意外。”

“父皇這是怎么說?”

太子朱常浛這時走了過來問道。

朱翊鈞笑著看向太子道:“永遠不要低估一個人有多壞,如同永遠也不要低估一個人有多好一樣,讀書人也是一樣!”

“他們往往會更好,但往往也會更壞,更重要的是,官僚這個整體本身就是牧民的產物,他們不生產東西,但卻要擁有更多的財產,這財產只能是取之于民,你父皇我現在在做的努力是盡量讓他們取之于外夷。”

“但他們習慣于取之于本國小民,這個習慣太強,畢竟是上千年的習慣了,所以不是一二十年就能徹底改變的,可能將來還得伱那一代來繼續往這個方向努力。”

“明白了嗎,朱常浛?”

朱翊鈞說著就問了太子一句。

(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