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的太子不能太教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的太子不能太教條!

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的太子不能太教條!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萬歷十八年冬的一天,雪下的很大。

琉璃綻雪的皇家內苑又成了人間仙境。

而這日恰好是皇太子的生日,也就不用讀書,放假一日。

朱翊鈞也就于這天上午,早早地從侍御司回來,與皇太子去了宮中女學所在的地方。

宮中女學是專供皇家貴胄女子讀書學習禮儀的地方。

自朱翊鈞不再令宮中嬤嬤教導公主禮儀后,就讓公主們在這里學習文化與禮儀,同時也會選些宗室與勛貴女子這里學習,再則就是新選上來的嬪也會在這里學習,由皇后主持。

至于教師則選自宮中有文化水平的嬪妃與宗室中有文化水平的女子。

而朱翊鈞和皇太子今天來宮中女學所在地,就是為了接皇后杜氏。

因為太子的生日愿望就是想與皇后待得久一些,朱翊鈞也就帶著他來了這里,接自己母后回宮。

而在來的路上,朱翊鈞則順便問了一下太子朱常浛最近的學習情況,還讓朱常浛主動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父皇,為什么那些豪族明明已經造起那么大的勢,最終還是敗了?”

朱常浛這個時候就問了朱翊鈞這么一個問題。

朱翊鈞笑著道:“這是因為決定大明怎么走的人不是他們,他們看上去一個個富可敵國,實際上,威脅還不如一股流竄的土匪。”

“那決定大明怎么走的是皇帝嗎?”

朱常浛問道。

朱翊鈞道:“也不是皇帝。”

“那是誰?!”

朱常浛有些不服氣,他以為會是天子決定天下走勢的。

“是天下萬民!”

“創造歷史的是他們,影響歷史的也是他們,你可不能忽略了勞苦大眾在歷史中的影響。”

朱翊鈞回道。

朱常浛道:“可教我經學的先生說,天下庶民多烏合愚昧之眾,只知吃飽穿暖與養育兒女,而少有大志,故雖為天下本,卻不能左右天下,要讓新禮深入人心,還得看天子與天下士人是否圖治。”

“泰州學派有句話,叫百姓日用即道!”

“老百姓的思想再愚昧再樸素,那也是對我大明興衰有最大影響的思想,因為老百姓始終是這個國家民眾組成的大多數,他們的文明程度決定了大明的文明程度,也決定了大明能走多遠。”

“所以,決定大明怎么走的還是他們。”

朱翊鈞說道。

朱常浛點了點頭,沉思起來。

沒多久,朱翊鈞和太子就到了女學所在地,而見到了皇后杜氏。

而杜氏一見朱翊鈞就先走到朱翊鈞面來,微微作揖:“陛下!”

朱翊鈞則說了一聲“免禮”后,就拍了拍杜氏肩上的雪。

太子則也跟杜氏見了禮,然后就走到杜氏身邊來,抱住了杜氏。

杜氏也愛憐地摸了摸太子的頭,笑容溫和,問:“學累了吧?”

“不累!”

過了一會兒,太子就主動牽著朱翊鈞和杜氏一起回了宮。

朱翊鈞則與皇后、太子一起吃了頓飯后就再次去了侍御司。

一到侍御司。

朱翊鈞就對申時行說:“把太子的經學先生換了!”

申時行聽后不由得問:“請問陛下,可是他有何錯處?”

朱翊鈞道:“也不是有什么錯處,是他沒有引發太子如何去辯證的看問題,而只是向他灌輸自己的固有觀念,或者說只照著圣人之教來理解新禮。”

朱翊鈞道:“也不是有什么錯處,是他沒有引發太子如何去辯證的看問題,而只是向他灌輸自己的固有觀念,或者說只照著圣人之教來理解新禮。”

“照他這樣教下去,朕的兒子會被他越教越笨!新禮也會和舊禮一樣,被他只記成了教條,忘了今學本質是禮是需要一直更新的。”

“但現在,朕突然覺得不換也行,只是得再選一位王學門人來當他先生,最好是泰州學派!”

“光王學門人還不夠,最好羅欽順和王廷相這些關學門人也選一位來當他的經學先生。”

“史學與文學也這么安排,把復古派、性靈派都選一位來教太子。”

“陛下容稟!”

“這樣教的話,只怕一則太子不知以哪位先生之言為綱,二則恐東宮諸講官內亂起來。”

申時行這時言道。

朱翊鈞道:“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是天子為堯舜之君的利器,而儲君是大明將來的天子,自然不是讓他聽哪位先生的言,而是讓他有自己的判斷,且通過聽取眾家之言,形成自己的見解,而才能更加明辨是非利害;”

“至于東宮諸講官因此會內亂起來,師傅倒是慮的是,但這其實也是好事,太子將來面臨的大明肯定是各家之言爭執更激烈的時代,可能會舊中有舊,新中有新,如此倒不如讓他提前面對這種紛爭,而在將來知道怎么處理。”

“陛下說的是。”

“圣明之君是當博采眾長,兼容并知。”

“而太子殿下若能提前知道諸學各有千秋,也各有利弊,乃至會水火不容,也的確利于將來避免偏信一家之言,進而誤了天下。”

“臣之前所慮欠周到,只知道選崇新禮者給太子殿下傳今學新禮去了。”

“不過,愚臣因此現在還是擔憂這樣的話,會不會讓太子殿下將來因此更加主張舊禮舊學?”

申時行這時問了起來。

朱翊鈞則瞅了申時行一眼,面容嚴肅。

申時行忙拱手作揖。

朱翊鈞則突然又微微一笑:“卿是對太子沒信心,還是對新禮沒信心?”

申時行聽后當場怔了片刻。

而仿佛有一記驚雷在他耳畔炸響,而他隨即不得不再次拱手作揖說:

“陛下比臣自己還清楚臣,臣不敢瞞陛下,在陛下這么一問后,臣的確才發現,臣不愿意讓太子殿下博問眾家之言,的確是擔心殿下可能會在接觸舊禮后更愿意支持舊禮。”

“現在不讓他接觸,他將來做了天子就接觸不到?”

“與其如此,還不如讓他接觸。”

“我們要對新禮有信心!”

朱翊鈞說道這里就道:“不過師傅作為堂堂元輔,居然對自己推行的新禮沒有信心,朕倒也很是意外。”

申時行如被扒了底褲,一時越發的臉紅起來,忙拱手道:“陛下容稟,臣不敢隱瞞,雖然眼下征討呂宋之戰大勝,沿海許多豪族遭到清洗,但是國朝多數宗族依舊是耕讀傳家,而非以商為本,哪怕經商之家也多有子弟從耕讀之業,故更提倡綱常而非國家民族的舊禮,依舊自有其沃土!”

“而事實上。”

“這次征討呂宋用兵能大勝,更大的原因非是新禮深入人心,而是陛下圣威所致!”

“畢竟天下士民多支持征討呂宋,是因為陛下讓他們支持,而不是他們真的有此決心,乃至君王若不贊成,他們也不會繼續鬧事,乃至起事,他們更多的只會接受現實。”

朱翊鈞聽后頷首:“師傅說的是,如果將來的天子強行將認購劵的發售只歸于權貴,天下庶民只要還能活著,也不會反抗,哪怕不滿,也只敢在心里不滿,誰讓這華夏大地太過富饒多產呢,只要降低欲望,就能活下來很多人,而要到實在人多到無論怎么節欲都活不下去的時候才會反抗。”

“陛下圣明!”

“愚臣正因為此,對新禮的信心還是不足。”

申時行回道。

朱翊鈞則笑了笑道:“要相信,天下民眾會在朕與師傅等的努力下有所改變的。”

“我們現在不讓太子面對這種改變,將來他自己也會面對這種改變,而我們要做的,只能是給他分析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灌輸,只一味灌輸,哪怕他現在支持新禮,將來也會不支持,而當予以引導,他即便現在對新禮有疑惑,那將來對舊禮也會有疑惑。”

(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