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是要開民智,就是要統于吾皇(二合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是要開民智,就是要統于吾皇(二合一)

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是要開民智,就是要統于吾皇(二合一)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正是呢,舊黨依舊想著讓東宮為天下人傀儡。”

沈一貫這時回道。

羅萬化聽后道:“一邊希望天下人從公論,一邊又希望靠一人改天下治國之道。”

羅萬化說著就搖頭了搖頭。

申時行微微一笑,且道:“現在圣意是要盡快收復呂宋、開發呂宋,進一步富國惠民,這是君臣上下早已達成一致的決定,無論什么魑魅魍魎都不能阻止這一決定。”

“這次,入侵璜山鎮的番賊除了西夷還有大量倭寇,故陛下下旨讓禮部著東瀛撫按行文倭國各大名,要簽訂一份承諾為保證四海太平不向西夷售賣倭奴的契約,若違背契約,則需賠款與割地,相當于只準大明子民在東瀛蓄奴,進而達到教化倭人的目的。”

羅萬化這時說了起來,且道:“為此,禮部已部推決定,派禮部主客司員外郎李廷機出使倭國,負責洽談此事。”

申時行聽后頷首:“這樣就好。”

戚繼光這時跟著道:“撤僑的事也在開始安排,調集有大艦七十余艘,這樣大的規模既是保證盡量撤走所有商民,也是為示威給佛郎機人看,他們最好在我大明大軍正式來開戰時主動撤出呂宋,否則接下來的許多大艦就不是來接人的,而是來殺人的。”

“希望吧。”

申時行笑著回了一句。

“難!”

“根據審訊這些番賊得知的情況來看,這些西夷本就有征服天下之心,只是因為實在是武力征服不了皇明,才改為在中土大陸傳教,在海外其他弱小蠻夷所據之地直接征服,他們的使命就是讓天下皆崇其教,這與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天下正教皆可存也,但皆需統于吾皇。”

“故而,要想讓他們放棄使命,放棄東進,恐很難,吃進嘴里的東西,本身就沒誰愿意吐出來。”

李成梁也說起了自己的看法。

“說起他們傳教的事,我一直就在想,禮部或可題請朝廷對傳教之士予以嚴管。”

“一是要保證來做學問交流的泰西之士,沒有征服之心,至少明面上不敢有,而只是進行學問交流;”

“二是泰西之人欲到國朝定居與其去他地方交流學問,需向官府報備得到準允才可,以防挑唆教民生事,乃至刺探本朝地理等事用于征伐;”

“三是所寫文章筆記等一律要經官府有司查驗才能刊行以及帶出中土;”

“四是初次申請到中土的只能到官府安排的固定地方居住,如京師會同館;”

“五是所有泰西之人在一個地方進行學問交流時,需要由官府安排集中在一個區域居住,由專人嚴密監管,既是避免他們與士民因為風俗不同起沖突,也防止他們離開時太過自由,如此要離開中土回國,自然要奏請朝廷同意其離開才可。”

羅萬化這時則因為想到西夷傳教是為征服也就提出了新的想法。

而這時,兵部尚書殷正茂則道:“為何不直接禁止非貢使之番夷來朝?”

“直接禁止不妥。”

“治國不能固步自封,自古強盛之朝莫不愿意通于四夷,以正己失。”

“泰西之人固然大多目的不正,但他們所帶來的一些學問,卻也的確有不少有補正本土學問之效,我在江南與他們接觸過,不少的確學問見解獨到。”

王錫爵這時回了一句,就道:“所以,大宗伯只嚴管不禁其進入是對的,這樣也讓西夷知禮。”

戚繼光也跟著道:“這次入侵璜山的戰事,樞密院就在戰后總結發現,我王師若非船多兵多,恐不能擊敗這些西夷!”

“因為他們的火器不遜于我們,戰船比我們的還要大還要快,當年屯門之戰也顯露出了西夷的實力不容小覷,尤其是在造船與火器技藝這方面,所以保持交流是應該有的。”

“陛下也曾言過,要內閣仔細分析如今火器、戰船多受西夷影響而才知改進,而本朝火器與戰船發展卻漸漸落后,乃至大船方面不如國初的原因,可見陛下也是支持和西夷這些番人交流的。”

申時行這時言道。

眾執政公卿聽后皆頷首。

而不久后,禮部尚書羅萬化就上題本奏請朝廷對傳教士進行嚴管。

朱翊鈞予以準予,且下旨令內閣照此辦理,且讓有司對有突出貢獻之傳教士薦舉授官,相當于在嚴管的同時也給點甜頭,促進交流。

朱翊鈞是知道閉關鎖國的危害的,所以他對此并不反對,他甚至還打算在將來也派本國文化人士主動出去交流。

而朱翊鈞在準予執政官員對傳教士進行嚴管后沒多久,就在朝野內外引起了軒然大波。

民間因此議論紛紛。

“朝廷這樣做,還不如直接禁泰西之士來我中土!”

“夷狄的學問,我們飽學之士于私宅了解一下還行,怎么能由朝廷以嚴管之名明確準予其交流!”

“這豈不是說,他們可以申請去書院講學去縣學府學講學?”

“這樣是不是小民出身的寒門薄宦子弟也能知道西方之學,也把西方的一些糟粕學進來?”

“如什么赤身之畫!”

“寒門薄宦子弟就該只學孔孟程朱之道,而習圣人之教,怎能在中第之前,先知五倫以及接納滅人欲存天理之正道前,過早接觸這些化外之學,而被蠱惑為離經叛道之輩!”

顧憲成就在知道這事后,就對再次邀請他一起聽曲賞新戲的閑養宦官張鯨等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張鯨在南京閑居后一向愛出錢組織文人們聚會,或者邀請文人們做些逍遙快活的事,而他在讓這些文人們吃好喝好之余,也會在讓他們酒足飯飽之時或者賢者時刻發表一下政治上的高見。

顧憲成現在家業大衰,威望也大衰,也就更愛赴張鯨的約。

因為現在就張鯨這樣的宦官還把他當個人物一樣看待,還稱他為東林先生。

士族子弟素來其實也不忌諱與宦官相處的,尤其是在落魄的時候,歷史上東林黨人就和宦官王安等相處甚好。

何況,顧憲成現在已經沒有多少士人愿意跟他來往。

而顧憲成在這么說后,張鯨就道:“東林先生看明白的東西,朝廷也看不明白嗎?”

“說白了,如今新黨就是要開民智,對泰西儒士的行動上監管的嚴了,卻對他們學問交流上反而多了一份法旨上的允許,沒準還要因此挑唆幾個泰西儒士助朝廷將來直接西征什么歐羅巴,直接去什么佛郎機人的老家用兵,把外利開發到那里。”

“想來許多望族恐不愿意放這些泰西儒士去受官府監管,到時候反有一番血雨腥風。”

顧憲成笑著說道。

張鯨聽后頷首,然后問道:“那依照東林先生之見,朝廷派大艦去呂宋接商民回國,商民們會回來嗎?”

“受豪族之命去那些地方管買賣的自然不愿意,只怕還會主動阻止普通商民回來,朝廷很可能要瞎子點燈——白費蠟。”

顧憲成說道。

在朱翊鈞準戚繼光所奏派艦隊撤回在呂宋的漢人商民,而準備對呂宋宣戰后,大明朝廷的確準備了七十余艘的龐大艦隊,由陳璘任提督,浩浩蕩蕩的往呂宋而來。

一路上,因為朱翊鈞和他的執政大臣們覬覦呂宋已非一年,故早派有錦衣衛以走私商的方式在東澎和馬尼拉之間航行,而總結這一帶海域的氣候情況,所以,艦隊倒也選擇了適當的時候,而特別順利地到了馬尼拉。

不過,在大明朝廷組織的艦隊到達馬尼拉之前,已經有沿海走私豪族早已將大明要收復呂宋的消息告知了馬尼拉的西班牙總督路易斯。

路易斯就在這期間,對馬尼拉的步兵少校阿古納以及大主教雷敝里說:“北邊的那個明國要奪我們的菲律賓,雖然我們已經請陛下多調兵力來,但我現在還是很憂的是,他們會和馬尼拉城外的中華之人勾結,讓我們被動!”

“應該先殺光這里所有的華人!”

“這樣一來,就可以用華人的錢財收買和訓練當地土人為新軍,而使我們有更多的兵力對抗華人。”

阿古納說道。

雷敝里則說:“但華人太多,整個馬尼拉城外有上萬的華人,不少華人還有火器刀劍,我們真要殺,人家不可能不知道反抗,所以不能太直接。”

“而我早已想到了個辦法,先以加強治安為名收繳他們的武器,且對愿意上繳武器的調低稅率,誘使他們主動上繳武器,而不愿意上繳的則可以先抓起來殺掉,然后再殺繳了武器的!”

“另外,我會先說動已受洗禮的華人教徒與有名望的華人去說服其他華人收繳武器,并允諾給他們好處。”

路易斯聽后點頭:“這個主意不錯。”

于是。

很快,佛郎機的菲律賓總督就下令以加強治安、防止奸細混入為名,要求所有菲律賓的華人要上繳所有武器,且表示上繳武器的給銀錢,而不上繳在經過搜查后發現武器就要拘拿關押。

與此同時。

雷敝里也勸動著菲律賓的大買辦兼教徒黃康等受洗禮的華人去勸華人中的鄉老們號召華人們主動上繳武器。

“你們知道的,我們的教是宣揚愛的,所以我們讓中國之人上繳武器,是為了愛的宣揚,是為了讓他們更懂得用愛的方式去處世而不是用刀兵。”

“刀兵應該只由總督府擁有,而作為防御海寇之用。”

雷敝里這么勸說后,黃康等倒也信了。

主要是雷敝里與路易斯不同,他是傳教士,主動學習四書五經,也就讓黃康等人少了堤防,也很尊重黃康這些富商。

所以,黃康也愿意相信雷敝里,也怕自己這些華人真的惹怒馬尼拉的當局官員而影響自己的利益,就答應了下來,且主動來勸華人們上繳武器。

“黃員外,武器上繳了,我們拿什么自衛啊,我們在國內,朝廷都不禁我們帶弓箭刀槍,怎么出海到了這里,還不能用弓箭刀槍了?”

一未受洗禮的華人對西班牙當局的總督命令還是有所懷疑,懷疑其動機不良,也就還在黃康來勸時,問了一句。

黃康則道:“總督府會保證諸位的安全的,因為諸位皆是守法繳納了稅的人,請相信我,我可以替總督府作保,因我已經問過大主教雷敝里,總督府這樣做的確是為了大家的安全,你們不相信總督府,難道還相信你們自己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嗎?”

“老黃這話是中肯的!”

“我們要相信總督府,我們給了他們交那么多稅,他們自然會愿意保護我們的。”

“除非他們不想收那么多稅了,而放任我們被土人欺負。”

這時,另一個受洗禮的華人富商李海也跟著說了起來。

“祖宗有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我們與他們有華夷之別,不能深信!”

“再說,祖宗有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我們今日要是沒了防身的火器刀劍,就真成匹夫了!縱有千金,也只怕會成了別人囊中之物!”

“所以我們不能交!”

有華人還是提出了反對的看法。

這讓黃康不由得皺眉。

李海則在這時先笑道:“我們是商人,分什么華夷?在哪國做買賣就給哪國交稅,可以說我們的商品是要賣于世界的,不是哪一國的!”

“所以,分什么彼此?”

“守國護疆,打打殺殺是軍人的事!”

“我們就本本分分,誠實經營即可,真要留著武器,反讓人家不放心,不覺得伱是純粹的商人。”

黃康道:“正是這個道理,我們要相信總督府,為此,我黃某在此表示,誰愿意上繳武器,我給每戶的武器在原價基礎上加三成價格的作為賠償,以不使大家受太大的委屈。”

“黃老爺是心善的,我們聽黃老爺的吧。”

“沒錯,相信黃老爺總沒錯的。”

許多跟著受洗禮的華人或者有大明本土買辦豪右背景的華人皆跟著附和起來。

于是,許多商民都上繳了武器,有不愿意的華人也被強迫著上繳了武器。

(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