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五百二十一章 海瑞入閣,改胥吏制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一章 海瑞入閣,改胥吏制度

第五百二十一章 海瑞入閣,改胥吏制度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陛下應清楚,臣并非沽名釣譽之輩!”

“如今國家更富足,臣又剛好執掌吏部,庶民又剛好是最需要不被胥吏坑害之時,臣自當除此痼疾,方不負陛下重用臣之恩德!”

海瑞這時拱手回答了朱翊鈞的疑問。

朱翊鈞沉吟未語。

過了一會兒,朱翊鈞突然起身。

“好!”

接著,朱翊鈞就大贊一聲,然后對海瑞說道:“大明有卿,萬民得佑!”

海瑞聽朱翊鈞這么說,抬頭看了朱翊鈞一下,然后推金山、倒玉柱,大拜在了朱翊鈞面前:

“臣豈敢承陛下如此厚贊!”

“若非陛下,臣如今仍不過頂著一迂闊之名,何談佑民?”

“真正佑天下者,陛下也!”

朱翊鈞扶起了海瑞:“朕雖有佑民之心,也得有卿這樣的佑民之臣才可。”

海瑞這時已一臉奮然,白須微顫,拱手稱是。

申時行等執政公卿這時也都矚目看向海瑞,神色復雜,也難掩敬意。

“既然卿欲改吏制,那就不能只有吏部職權,傳旨,海瑞以東閣大學士入閣預機務,兼管吏部尚書事。”

朱翊鈞這時又說了一句。

“遵旨!”

申時行這時回了一句。

海瑞一時再次拱手大拜。

朱翊鈞再次扶起了他。

對于海瑞而言,他一個舉人,能走到入閣一步,已是舉人中走得最遠的。

朱翊鈞讓海瑞入閣也算是打破常規。

而海瑞要改革胥吏制度,或許也跟他本人是舉人,也對進士壟斷官位資源感同身受有關,所以有更大的動力去改革胥吏制度,讓官與吏合歸一途。

“這大弊非剛峰先生來革不可,仆雖為元輔,亦不足以讓士林敬畏,而愿讓胥吏不再為士林爪牙!”

正因為此,申時行也在離開紫禁城后,對海瑞說了起來。

“是啊,剛峰先生名重天下,又熟稔地方吏治,改吏制這事必是馬到成功。”

王錫爵也笑著對海瑞說了一句。

“諸公謬贊!”

海瑞回了一句。

接著,申時行就又道:“以后也不必稱剛峰先生,既是同在內閣,亦稱公閣老吧。”

王錫爵等頷首:“很是!”

海瑞再次拱手。

他明白申時行這意思,繼續稱剛峰先生明面上是更尊敬其實還是有排斥之意,而稱閣老則是真正接納之意。

申時行還禮后又對海瑞笑道:“閣老負責改革胥吏制度,而這胥吏制度一改,也非完全沒有弊端,弊端無疑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是吏一旦皆改為官,則俸祿支出必然增加,朝廷開支增大;

二是有功名的士子必然有怨,對吏員出身的予以排擠,甚至將朝廷安排自己任知縣以下的官職視為對自己的侮辱而滋生不滿;

而對于這兩弊,我們另外幾位閣臣公卿不能袖手旁觀,首先得利用改革胥吏制度,利用胥吏更積極的機會完善稅政,確保稅收增加,對于還敢上下其手,偷稅漏稅者,嚴懲不貸,雖然由吏改為官地位提高了,但責任也加大了;

其次,今年是鄉試年,當奏請進一步增加孝廉和生員名額,還有進士名額,而且是大幅度增加,這樣從今年吏制改革開始,就算有士子不滿,也會因為士子多官位少,不得不愿意接受將以往吏員之職變為官員之位。”

眾閣臣皆點頭說道:“很是!”

海瑞也對此再次對申時行拱手行禮,然后回了吏部,將這事告知給了已是吏部左侍郎王宗沐與已是吏部右侍郎的王用汲說起了皇帝已同意他改胥吏制度,并讓他入閣,以及首輔申時行等支持的事。

兩人忙向海瑞拱手道賀。

而王用汲接著又滿臉興奮地笑著說:“既然如此,那剛峰兄在前面走,我盡量跟吧,爭取真能讓這胥吏改制一事推行下去!”

“一定要推行下去!”

“我雖進士出身,但深知,有幾乎已世襲的胥吏存在,既讓進士出身者因不下鄉直接親民而難知下情眼高于頂不說,也往往反被胥吏制約而最好只能像個泥塑菩薩一般任由下面施為,還不如上下打通,讓新進士也從與民講政之差開始做起!”

在昔日清丈田畝等改革中立下大功的王宗沐,是少有文臣中對王安石頗有贊譽的,所以,他是支持海瑞這樣大動吏制的,這時則也起身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海瑞聽后就起身對二人拱手:“那我等就攜手讓本朝肇建新吏治!”

王宗沐和王用汲亦拱手:“自當竭力!”

很快,海瑞就正式上第二道吏部題本,請設皇明官員考試制度,先完善選官制度,以后不再設吏,現有吏職皆改為官職,皆設為從九品,但九品官分上下,原從九品官改為正九品下,而現有胥吏皆改為官,以后皆按考成法考成,新進地方官從里正以上皆需考試,設吏部和各地布政司兩級考試制度,吏部考試所選官皆授京官,布政司所選官皆授所處地方之官,而只有生員以上功名的士子才有資格參加此類考試為官。

建立官員考試制度是朱翊鈞早就提過的想法,如今海瑞也是依據朱翊鈞提過的設想提出了自己的最終方案,而不是一拍腦門想出來的。

之所以要設兩級考試,即吏部主持的中央選官考試與布政司主持的地方選官考試,則是為減少考試成本。

畢竟大明太大,基層官員數量太多,真要全部都來京城考,來來回回加上任命下達,估計都會造成地方縣以下的官位空缺至少一年。

只讓生員以上考,自然也是提高一下基層官員素質,畢竟生員以上的就算再不是東西,愿意卷有人作保品德這一關至少是過得去的。

而為了避免生員為了中進士,不愿意去地方做官,海瑞還請天子恩準做了生員做了小官還是可以參加科舉,同時廢胥吏不得科舉制度,以抵消胥吏不能再世襲而產生的不滿。

朱翊鈞自然予以批準。

沒多久,顧憲成就從顧允成這里知道了這事,而愕然不已:“什么,胥吏改為官,取消胥吏不得科舉,生員孝廉考試得地方小官,亦可參加大比?”

顧允成點首:“這明顯是要君權徹底下鄉!”

顧憲成問:“誰改的,是哪個進士這么跟自己過不去,把天下進士才能為君分憂的資格給讓出去?!”

“海剛峰!”

(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