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吳岳秀手指顫抖地指著李化龍,咬牙切齒起來。
他是真沒想到李化龍會擺他一道。
不過,吳岳秀還沒來得及多說些什么,就被錦衣衛逮拿了起來,且直接裝入了囚車里。
吳岳秀接下來便真的與楚王朱華奎、王弼和等偽官一起被押解進京。
而他自己也沒想到上一刻還是立下平叛大功的功臣,下一秒就成了窩藏逆犯的罪臣。
李化龍反倒因為平叛查奸有功連升兩級,直接成為湖廣右布政使且暫署巡撫事。
他因此倒成了整個楚王之亂的事件中最大的贏家。
安希范等吳岳秀同黨因而恨李化龍入骨,而在筆記里陰構李化龍通過謀害友人獲得升官機會。
但安希范等也只能在筆記里陰構,不敢明著這樣說。
因為沒有實際證據。
反倒是吳岳秀窩藏逆犯、侵吞逆產的事有實證。
首先。
吳岳秀的家奴潘貴的確被劉學曾的人抓到有在轉運大量金銀離開湖廣,其次王弼和也的確招供出了吳岳秀曾簽字收他賄賂的禮單。
盡管吳岳秀可以否認他沒有和王弼和起兵的心思,且可以拿自己敢身先士卒平叛而立功的事佐證自己沒有想謀亂,但他受賄貪財的事已是鐵定的事。
故吳岳秀在被押解進京,其罪證由三法司題本稟于皇帝知道后,朱翊鈞也就因證據確鑿下旨追回其贓款,且以其膽大欺君為由定其斬立決,但考慮其平叛功,改為賜毒酒一杯,不株連宗族。
因為吳岳秀私吞逆產、受逆臣賄賂的事證據確鑿,所以,之前為他說話的文官們,接下來全部都選擇了噤聲。
但有人可沒打算因為他們噤聲而放過他們。
刑科給事中劉道隆就直接上疏參劾安希范、岳元聲等不厘清是非,就為貪官逆臣吳岳秀求情,明顯是朋黨亂政,而請皇帝誅連他們,以清逆黨。
緊接著。
給事中楊廷相也跟著上疏說有吳岳秀實為王弼和幕后主謀,是吳岳秀指使王弼和離間宗室,勸楚王謀反,而吳岳秀才是真正的逆臣,安希范等則與吳岳秀同為逆黨,這些人都是想謀逆,不忠不孝,當盡皆滅九族,以正朝綱。
隨后,禮部員外郎馬允登也跟著上疏,還來了一招指東打西,明著彈劾錦衣衛明知有逆黨安希范等還在朝堂,而不請旨抓捕,而請天子治張敬修罪,實則要天子將安希范等當逆臣處置。
“那就先將這些人下詔獄!”
“事涉謀逆大案,不能不謹慎。”
朱翊鈞對此做了批示。
安希范、顧允成等聞后很是驚慌。
“怎么辦,我們成逆臣了。”
安希范不由得問著岳元聲。
岳元聲道:“我們哪里知道他吳道和真的貪賄了!”
“我去找張敬修,請他幫著求情。”
“他一向對君子還是頗為禮重的。”
趙南星這時言道。
而沒多久,趙南星就真的先來攔住了張敬修:“緹帥真欲要將我素先生等以逆黨對待?”
“但他們的確是為吳岳秀求情了。”
張敬修回道。
趙南星則急聲道:“但現在連吳岳秀是不是逆黨都未定,緹帥一向為人正派,乃真君子也,怎能也信奸人之言,認為我素先生等是逆臣,而不為保朝中正臣向陛下求情?”
張敬修說:“承蒙公視吾為君子,然吾既為君子自當恪守本分,怎能越權?”
“吾為錦衣近臣,若這時為外朝之臣進言,干涉刑獄,有僭越結黨之嫌;所以,這時吾不能抗命的!”
“不過,也請公放心,現在他們只是被下詔獄,有為逆黨的嫌疑,但并不是說真的認定了他們也是逆黨,公既然認為吾為君子,就應該相信吾不會冤屈君子的。”
趙南星聽后啞口無言,只跟著張敬修往安希范等人所聚之地走來。
但張敬修一來,就看見圍坐在一茶桌四周的安希范、岳元聲等皆倒在桌上,睜著眼,瞳孔皆已散大,面容十分痛苦。
張敬修和趙南星面面相覷。
“這是怎么回事?”
張敬修忙問了趙南星一句。
趙南星道:“我不知。”
彼時,張懋修已試了幾個人的鼻息,而走來對張敬修說:“皆斷了氣,估摸著是茶水有毒,他們嘴里還有茶湯。”
張敬修聽后立即吩咐道:“把這里的人全部控制起來!”
張敬修說著就指著趙南星:“包括他!沒準下毒的是他趙夢白!”
趙南星便被錦衣衛帶了下去,而整個人依舊處于滿臉愕然狀態,什么也沒說。
朱翊鈞不久后就從張敬修這里知道了這一情況,而頓時起身將手里的章奏當即摔在地上:
“當真是夠狠!”
“朕都還沒說要將他們當逆黨處死,他們背后的同黨就一個個迫不及待地要滅口,他們就這么不相信自己同黨嗎?!”
“與安希范等一起的趙南星倒是幸免,且臣已先把他解拿到了詔獄。”
“不過,下毒的茶童在被我們發現時已經暴斃,這些文官現在聚會都不喜在家里,總愛換地方,不是去湖水游船,就是山上獨亭,用的人也經常換,使得錦衣衛線人都很難監視他們,也很難保護他們,所以就給了這些茶童可乘之機。”
張敬修這時繼續說道。
朱翊鈞道:“他有招供出什么嗎?”
“沒有。”
“他現在什么話都不肯說。”
張敬修回道。
朱翊鈞聽后便吩咐道:“那就先關著,審他,是否知道此事。”
張敬修拱手稱是。
而朱翊鈞則在接下來雙手叉腰,看向了殿外。
此時殿外烏云密布,似風雨將至,黑沉沉的天讓人摸不清到底是誰在幕后挑戰他這個天子的規則。
“會不會是養閑在家的顧憲成?”
“這人會不會名為空談儒生,實則暗操殺伐果斷之心?”
朱翊鈞不禁暗問。
但無論如何,安希范等之前上疏為吳岳秀說話的文官突然暴斃,倒的確使得朱翊鈞想多釣他幾個同黨都釣不到。
以至于,現在明面上,似乎吳岳秀的同黨就只有趙南星一個了。
朱翊鈞知道這幕后的人為什么要滅口,無非是怕自己這個皇帝搞株連搞瓜蔓抄,而索性先滅了這些人的口,這樣自己這個皇帝真想瓜蔓株連都不知道從何開始。
只是這些人漏殺了趙南星,不得不說,算是一個失誤。
但這些人更不會想到的是,朱翊鈞從來就沒把目光只盯在朝堂上。
所以,朱翊鈞在對張敬修安排一番后,就對孫新說:“張鯨他們一來新的密奏,就立即報于朕。”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