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四百五十五章 內閣智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五章 內閣智囊

第四百五十五章 內閣智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文淵閣后面,東側一小排臨對著幾株玉蘭樹的屋舍,便是朱翊鈞下旨擴建文淵閣后的內閣制策司所在地。

制策司主要負責研究制定各類政策,供輔臣參考,再由輔臣甄選后奏請天子推行。

因為制策司以研究策劃為主,所以在該司任職的官員不少來歷都不簡單,而且也不大多相同,有清流也有循吏,更有宗室、精通商道的,還有對各類數理、外事、宗教等精通的。

鄭王朱載堉都因朱翊鈞對宗室進行改革且下旨讓若干官衙準予宗室任職,而在制策司兼了一個中書內史官。

制策司的官員要說有實權倒也有,就是很多大政由他們提供參考意見,但是要說沒有實權也的確沒有,因為除輔臣外,他們并沒有決定推行哪項國策的權力,這個決定權反而是在閣臣手里。

而在萬歷十四年初春許多官員伏闕諫君的這一天清晨,制策司內依舊還亮著大量紅燭,噼里啪啦的算盤聲不停出現,人也依舊在來來往往的走來走去。

主持制策司庶務的內閣學士沈鯉也在走動時甚至一不小心撞了門框一下,然后頓覺清醒了不少,且看著同樣和他一起熬通宵的制策司官員們,問道:

“怎么樣,核定出結果了嗎?”

呂坤這時走過來拿著一份結案遞給沈鯉,道:

“核定出來了!”

呂坤回道。

“那是否要繼續清理佛寺?”

沈鯉接過結案,捏了捏眉心,然后就問了一句。

“難說,如果不停止清理佛寺,目前看來,得剿殺一些作亂成流寇的百姓!”

“因為,按照目前各地報上來清理佛寺后增加的無地百姓數量和寺田數目,目前還有二十多萬的無業百姓得不到分田,如果不讓他們在私寺私庵為奴為婢,是得用東瀛、東萊諸地的田來分,且本來也是足夠分的。”

“但是,偏偏從萬歷十二年起就開始天災頻繁,先是廣西大饑,然后淮揚地震伴隨水災,去年開始,延安、鳳翔大旱伴隨大饑!最近鄖陽又大饑,今春蝗蟲大量渡河東。”

“而因此,根據各地報上來的流民數量統計,已新增加流民到三十余萬,分田于因清理佛寺而增加的流民后,這些因大災新增的流民就沒多少新田可分,因為按照東瀛布政司報上來的未分的東瀛田地數目來看,至少還有五十萬畝田的缺額!”

“本土呢?”

“陜南、川東、湖廣這些地方應該可以開墾出一些新田吧,用毀林造田、填湖造田的法子。”

沈鯉這時問道。

鄭王朱載堉忙反對道:“本土能不毀林填湖就不毀林填湖!”

“按照數性統計,這些年,陜西山西常旱,與毀林太過很有關聯,而淮揚一帶災害頻發,也與本朝黃河改道和填湖過多不無關系,另外,京畿近年來也頻繁旱災也與此有關,可見過度開發本土之利非是良策。”

沈鯉不由得皺眉:“那還有什么辦法?本來按照最初的安排,用東瀛等新田解決清理佛寺后增加的許多百姓無地問題是足夠的,但誰料到天公不作美。”

“我有個主意。”

“還請殿下與諸公參考。”

同呂坤一樣,也在制策司掛職的金學曾這時走過來說了一句。

沈鯉等便看向了他。

“朝廷現在雖然缺田但不缺銀元,完全可以用銀元去買田!”

“且不說海外其他地方,光是國朝已大量駐兵的東瀛附近,就還有許多良田控制在倭夷手里。”

“如有個叫飯野地區,被當地人稱為糧倉,就有良田百萬畝,而現在倭夷正互相征戰,正是需要大量交換我們的鉛鐵等物資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拿這些物資換來的銀元去交換他們的田!”

“這樣一來,他倭夷可以驅趕大量耕田倭夷為其兵,而我們也能得大量耕田分于民,進而加強對東瀛的王化!”

金學曾這時說道。

沈鯉聽后不由得問道:“如果他們不愿意怎么辦?”

“那就花銀元派王師去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倭夷憑什么占我王土?”

“如今給他銀元換,不過是為顯我天朝上國仁德如天,愿以銀元恩賞的方式來收回王土,以顯得治國之道更符合新禮提倡的仁道,而盡量少因王化造成漢人將士減員而已!”

金學曾這時沉聲說道。

“只能如此了!”

呂坤這時說了一句,然后看向沈鯉道:“否則,我們制策司所呈上去的國策就會被天下人嗤笑,說我們皆不懂民情而擅行新政,輕則罷職流放,重則沒準要被梟首以平民憤,關鍵是制策司不能因此被廢掉,因為有制策司,就意味著國家一直愿意改良。”

“那就照這么寫章程,讓閣老們審議,要么買田安民,要么剿夷安民!”

沈鯉毫不猶豫地下定了決心。

這時,外面的天已經大亮,會極門外的官僚已跪了快半個時辰,朱翊鈞也用完早膳,從兩宮太后那里問安回來,申時行也在吃了藥后,乘著肩輿往文淵閣而來。

而申時行一進東華門,李轍就先跑了過來,跟著肩輿一邊走一邊道:“恩輔,百官伏闕的事,你可已知道?”

申時行在肩輿里閉眼回道:“已知道。”

李轍道:“他們這是在逼您放棄清理佛寺之政!”

申時行睜開了眼:“會極門是群臣上奏的地方,他們要請陛下納諫,無可厚非,且任他們去吧,仆先去內閣,你如果沒事也回衙里做好自己的事。”

“是!”

外面李轍應了一聲后,申時行就真的吩咐抬肩輿的人直接去內閣。

一到內閣,劉應節、王錫爵、張學顏和沈鯉、王家屏等內閣大學士和內閣學士就迎了過來。

申時行一見到這些人就問道:“怎么樣,商定好沒有?”

劉應節道:“定好了,不流本國子民的血,只移民分田!將以前鼓勵民眾出海買田和墾荒的政策改為朝廷組織無地百姓出海屯田墾荒!”

申時行聽后笑了起來,接著又問道:“田夠嗎?”

“不夠!”

王錫爵這時跟著說了一句。

申時行聽后把臉一沉:“不夠怎么能做到不流血?”

沈鯉這時說道:“省吾想到了個辦法,就是拿銀元買田,后王閣老議后覺得還應該改為直接拿銀元劵買田,如果倭國哪個大名不愿意接受朝廷銀元劵買他們的田,就對其禁售鉛、鐵、火銃、火藥、硝石、棉布、絲綢等物!這樣,能省不少運耗,更利于拿鉛鐵等物資換其良田,比直接換回銀元要好。”

“如果可以,當讓有司現在就加印銀元劵,準備帶去東瀛增發,不用真帶銀元過去。”

(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