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四百零一章 主動整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一章 主動整肅

第四百零一章 主動整肅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原來,因之前不少虜騎寇邊而被迅速鎮壓的緣故,再加上李如松又在不他失禮的幫助下,滅了猛可真和大夷只兩個大部落,且又主要是滅男丁,也就造成整個塞外蒙人男丁大量減少,女丁大量剩余。

偏偏到大寧來修路的漢人軍戶有多是單身。

畢竟若不是單身,也不會愿意離鄉背井。

所以,明廷在關外推行王化的第一步,就成了給這些來關外的漢人軍戶發女人,然后再是推廣漢文與漢字的事。

沈灼也就高高興興地以抓鬮的方式,領了一個蒙古女人回去,且在當天就與其他漢人一起舉行了集體婚禮。

而他也不再抱怨了,甚至第二天修路還賣力了些。

監工把總簡雍路過他身旁時,便問:“你何必這么辛苦,少背一袋土不行嗎,看你腿肚子都打顫。”

“官爺哪里知道,現在有了妻,將來就會有娃,一下子就要添好幾張嘴,你們設的餉銀又是按做多少計量的,我能不提前累點好多掙點嗎?”

沈灼笑著回道。

簡雍對此便走去一邊的涼亭里,坐著喝起茶來,而也懶得再拿鞭子催工了,只看著前方已經新開出的一條長長的路,和路的盡頭揮汗如雨的工人們出神。

他不得不承認,上面的決定是對的,給這些人配了女人后,干活都積極了不少,脾氣也溫順許多,他這個監工也輕松了不少。

而京師這邊則開始重新招募壯勇組成京營。

京衛武學畢業的軍功章獲得者,開始被大量安排為新的京營軍官。

原來的京營軍官革職的被革職,下獄的被下獄。

總之,整個京營也的確算是了來一場大換血。

“寧遠侯,薊國公在京師整頓京營后,會不會還要整頓兵務,我們要不要做出一些應對?”

京營整頓的事也很快傳到了九邊,連李成梁等都知道了此事,總兵官楊寰還因此特地問起了李成梁。

李成梁寒著臉道:“還能怎么應對?”

“如果是文臣整頓京營,還可以說是文臣故意欺壓武臣,借此表達不滿。”

“但現在不是文臣整頓,是他薊國公這個武勛,自己在整肅自己武勛將門,我們能有什么借口?”

“關鍵是老夫那個逆子明顯沒聽老夫的話,要不然,猛可真現在也該趁此機會興兵南下寇掠了,說不定真有武將因此不滿,愿與之合作,而我們還能因此立功,且以此為由勸朝廷暫緩整頓!”

“是啊,按理這天都轉暖了,也沒見猛可真部的動靜。”

楊寰說道。

李成梁呵呵冷笑:“還用說嗎?定是我逆子沒聽我的,又只按照他自己的意思來辦了!”

“時局如此,既然有薊國公和伱們那位大爺要循著新禮,整肅軍隊風氣,我們遼地這邊的就跟著配合起來吧。”

“通知下去!”

“把吃的空餉,各自按照因軍戶逃亡而有大量實兵需要補充或者裁革的名義報上來,別到時候真等朝廷的人來查,讓彼此臉上都不好看。”

楊寰聽后拱手稱是。

李成梁則嘆道:“我和薊國公都是可憐人啊,養的兒子都不隨自己。”

與昔日清丈田畝時一樣,因為武臣如戚繼光這一群人支持嚴肅軍隊風氣,使得其他武臣即便不樂意也不好說什么。

連李成梁也只能接受現實,何況,其他將領?

這也算是多個軍中山頭互相制衡帶來的好處,即只要一方愿意改制,另一方也被迫接受。

與文官政體一樣。

只要不是一個整體,皇帝的意圖就還是能夠達到的。

在徐貞明于歸化開采新礦山,戚繼光于京師建立新的軍事制度且招募新勇組建新京營時,被貶去南京閑住的張鯨也到了南京。

而張鯨一到南京,也在南京閑住的大榼孫德秀和孫海,就特地在這一天帶著一些交好的官紳出城十里來迎。

仿佛昔日仇怨已盡泯,故孫德秀和孫海在見到張鯨時皆笑著拱手道:“可算是盼到你張公公來了。”

張鯨也拱手回了一禮,然后看著兩人笑道:“看來南都的水土養人啊,竟都發福了!”

“我們又不能采陰補陽,能發什么福,不過虛長幾兩肉而已。”

孫德秀這時笑著說了一句。

張鯨則問道:“昔日為斗倒馮保,老公公被貶南京閑住,自是鄙人主謀,不知老公公可還記恨?”

“張公公以為我真不識得那玉佩為何物?”

“若我不給張公公讓路,想必今日早沉在揚子江了吧?”

孫德秀這么說后,他和張鯨皆大笑起來。

孫海也跟著笑了笑,且道:“如干爹所說,這天下畢竟是皇爺的,我們這些做奴婢的,要想活命,過富貴安生日子,就得順著皇爺的心思來,所以,我們恨不恨張公公,自然也得看看皇爺想不想我們恨,自我們離京后,皇爺估計就不想我們恨張公公了,張公公和干爹也就能成朋友了。”

“正是此理!”

張鯨頷首,然后看向在這里的官紳,問著孫德秀:“這幾位是?”

孫德秀道:“皆是我在南都的幾位至交,這位是南京左通政楊應魁公,這位是……”

孫德秀便一一介紹起來。

張鯨也就跟著一一打招呼。

“聞知張公公因京營薊國公遇刺一案而被革,我等都不甚唏噓,誰不知張公公素來品行高潔,忠勤宜勵,誰曾想如今卻因一武臣謫居南都。”

“不過,亦請公公不要在意,來到南都,自當忘記不快事。”

楊應魁這時笑著說了起來。

而張鯨笑道:“是當忘卻,正如公所言。”

“先回城,我們也備下薄宴,為公公洗塵。”

孫德秀說著就把著張鯨的手往上了馬車。

而一上馬車,張鯨就對孫德秀和孫海道:“你們這些年想必已按照皇爺的意思,布置了不少眼線吧?”

“自然!”

“否則的話,你們不會那么恰巧的知道南直征緬糧食走水的事,李如松不會那么碰巧的就發現山東巡撫吳善言役使營兵建書院的事。”

孫海這時眉飛色舞地說了起來。

孫德秀則在這時一臉嚴肅地問張鯨:“但你可知道,最近因薊國公整頓軍務,所以天下官僚正在準備借此發一次大財,以補損失?”

“如今你既然來了南都,正好我們直接將這事親口告訴你,你直接再想辦法傳于京師的皇爺知道吧。”

“他們打算怎么借機發財?”

張鯨忙問道。

“自然是清軍勾軍!”

“清軍勾軍?”

(本章完)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