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二百五十五章 在翰林院為張居正設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在翰林院為張居正設館

第二百五十五章 在翰林院為張居正設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陛下!”

張四維這時不得不站了出來,道:“徐階所言完全就是對臣的攀咬與污蔑!”

“臣請陛下明鑒,臣并沒有這樣主張過,也未說過事歸六部、言歸科道這樣的話!”

在場的公卿和翰林國子監的清流們,皆不由得對張四維側目而視。

他們當中,不少人還是支持“事歸六部、言歸科道”,而實現以公論議政的模式的。

畢竟這種主張聽起來的確很好,使人人都可以不用擔心被一權臣壓迫,而能更輕松自由些,也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代表一種公論,似乎自己也能參與朝政。

但現在張四維卻因為徐階這樣說,而矢口否認起來。

也就讓天下之決議從于公論的官僚士子們倍感失望,他們不僅僅是失望張四維否認支持“事歸六部、言歸科道”,也失望張四維是因為害怕皇帝怪罪而矢口否認。

徐階這時冷笑起來:“那不然,次輔的主張是什么?”

張四維沒有回答。

“告訴他。”

朱翊鈞這時吩咐了一句。

張四維這才不得不道:“自然是以元輔的主張為主張。”

徐階再次笑了起來:“但太師沒在遺書里提什么主張,只提到人要有所主張,而不能隨波逐流。公是未認真看嗎?”

張四維:“……”

“陛下,臣認為,徐階之言很失偏頗,愿從于公論,使事歸六部諸司,而清靜無為的未必不是良臣;”

“徐階不過是自己無德,而落得如此而已!而不能說,清靜無為且從于公論的大臣皆是道貌岸然之輩。”

少詹事趙志皋這時反駁起來。

徐階笑了起來:“到輔臣這個位置,真的能做到有德而無為,公真信乎?”

“難道公之親友門人乃至家奴,未借公之勢求利尋財,而主動為公之清名克己復禮?”

“公要想親友門人乃至家奴真的能做到管束自己,為自己清名而不得求利尋財,只怕公得有敢得罪親友門人乃至家奴的魄力才行吧?”

“但若是如此,還有何人愿傳揚公之清名,只怕最輕,也是說公迂闊而不近人情,刻薄且寡恩吧?”

趙志皋紅著臉道:“家風若正,族人自然皆正!若只與君子為友,門下自然也皆為君子!你何必把自己對家人疏于管教對自己疏于約束的過錯,推諉于天下人皆是如此!”

“實際上,我清流大多皆是持正者,既重家風也重交友,而不會自甘墮落!”

徐階則看向了朱翊鈞:“陛下,此公之言,罪員無法辯駁,罪員也無法證明他是在御前信口雌黃,還是真的是井底之蛙;”

“但罪員告訴陛下一個事實,陛下大可去翻皇明以前歷朝史冊與文臣筆記。”

“里面記載的大多數文臣,多數被贊揚清廉持正,家風嚴,對自己也約束的嚴,而只有一兩個奸臣;”

“可若是只有一兩個奸臣,又怎么會亡國?”

“難道天下文臣皆是對奸臣畏懼的不敢直言不敢抗爭之輩嗎,皆是懦弱之輩嗎,可若皆是懦弱之輩,又怎么約束宗族族人與門人朋友,怎么算得上是清廉正臣?”

“所以陛下若信他的話,認為能到輔臣位置且崇尚清靜無為的是真圣人,后人只怕只會將亡國的責任歸咎于陛下!”

“畢竟后人也無法在史冊上看出當時的輔臣有任何不對之處。”

“但若陛下用的是敢為之人為輔臣,哪怕最后亡國,后人也會知道這亡國不能只怪陛下一人,甚至都不會怪陛下,而只怪這輔臣執政不當。”

“陛下!”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罪員自知罪孽深重,已不能茍活于世,何況罪惡昭彰,已難以掩飾。”

“所以,罪員此時不可能撒謊,畢竟臣還是靠此讓陛下下旨免臣凌遲酷刑。”

“在罪員看來,這天下之官僚,要么是大奸似忠,要么是大忠似奸,鮮有完美無瑕者。”

“因為,欲做奸臣,就得掩飾自己,欲做忠臣,就得不近人情才能踐行圣人之道,前者自然看上去忠,后者自然看上去刻薄。”

“罪員無疑是前者,所以罪員再會掩飾,事實上,的確做了對不起社稷蒼生的事,犯的事比太師嚴重很多。”

“太師無疑是后者,雖做過許多不近人情的事,所謀之事卻是大利于國。”

“而太師此時的遺書里的見解無疑是對的,陛下治政與其重德,不如重功,畢竟真正大德之人難辨,而還不如看其主張,看其欲立何功,而沒準還會是一大忠臣。”

徐階的確從未這么坦誠過,也未這么暢言過,一時竟越發的精神奮發起來,說的也很多。

“更懂先生的還是你徐華亭呀。”

朱翊鈞說了一句。

趙志皋這時也偃旗息鼓起來,只兩眼噴火地盯著徐階。

這時,申時行站了出來,道:“以臣愚見,對于大臣,是忠是奸,往往由不得他自己,徐階雖是奸臣,但也有忠的時候,如保證先帝順利即位之功。”

“所以,在臣看來,不如聽其志,觀其行,如太師在數中所言,無論用人還是治事,皆當實事求是,在覺得其忠時便用,在覺得其奸時便黜!用實踐去驗證一人一事。”

徐階這時言道:“陛下,申閣老明顯也是很明白的。”

朱翊鈞則看向其他人:“可還有想法的?”

一時,在場的大臣士子們皆沉默不語。

因為他們大多數是不主張以道德治國變成以事功治國的。

但現在,偏偏因為皇帝這么主張,加上徐階拿自己做反面教材,說的有條有理,還把張四維、趙志皋兩人都懟得啞口無言,所以,他們也不敢再上去說話,且沒準反而讓皇帝還真的就此認為自己是奸臣。

而支持以事功治國的則也沒什么可說,在原地頷首。

因為徐階把他們想說的都說了。

申時行補充的,他們則因為一時資質的原因,倒也一時難以想到。

朱翊鈞這時干脆直接看向沈鯉:“沈鯉,你來說說。”

沈鯉出列拱手道:“回陛下,臣愚笨,如今才始知太師學問之精深,而一時實在不知該言什么,只存繼續認真習學太師學問之心。”

朱翊鈞趁此道:“你倒是提醒了朕。”

接著,朱翊鈞在因為久坐而站起了身,雙手攏進袖里,看向承旨大臣朱賡:

“擬道旨意,在翰林院增設張居正研學館!”

“該同史館一樣,派專門的翰林官負責該館,就由沈鯉沈愛卿與孫繼皋孫愛卿主持該館,首先要做的整理先生文集,編纂成書,同時組織翰林官闡發其理念并提出自己的見解,若見解獨到且頗有建樹者,朕會重重獎掖其功,畢竟如此是有益于完善治國理政之道的。”

朱賡、沈鯉和孫繼皋這時皆拱手稱是。

而在場的大臣和士子們則因此大驚失色。

要知道,本朝這么多任首輔,能由官府專門對其學問設館任官研究的,還沒有人呢。

但這些人也清楚,皇帝這是要將張居正的治國理念扶持成核心執政理念,是要新政繼續綿延下去的意思。

朱翊鈞接著又道:“另外,下詔設大明執政學堂,從明年開始,新錄之進士,需先進入該執政學堂進行學習后,才進行館選;”

“同時,選天下知縣等親民正官與六部主事官之考成優等者,入該學堂,學習先生的理念,而為將來做國家重臣之用。”

“該學堂就由申愛卿兼任祭酒。”

申時行聽后不由得精神一振,拱手稱是。

而這時,張四維見此忙道:“陛下,臣奏請讓元輔配享太廟,以使后世之君也知其輔弼治國之功!”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