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一百零一章 清丈田畝帶來的變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一章 清丈田畝帶來的變化

第一百零一章 清丈田畝帶來的變化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斷不可加征!”

海瑞這時言道。

馬自強聽后沉默了一刻,接著才問:“但你這上面所記錄的,南直一縣從商者之比倒,倒占了不少,且不少已雇工上百,乃至有些大鎮,如南潯,從商者更是達萬戶以上,大作坊不下百家,已遠超北方一府城!”

“這都還不能加征商稅?”

海瑞道:“閣老且再看看這些作坊坊主身份再言!”

“大作坊大商行皆有權貴豪紳背景,要么是其家奴要么是其親戚,不少僑商,更是宗藩與京中權貴的人,而從商者雖多,但卻以經營小本買賣為主,且盈利并不高。”

“因為朝廷雖商稅正稅收的低,但地方官吏對其盤剝甚重,所以,各類雜稅名目繁多,還有藩王、豪族等設卡非法收取厘金的。”

“另外,權貴豪右,往往還利用壟斷商貿與財力豐厚之能,刻意囤積居奇,炒作土物價格。”

“所以一年到頭來,有小商小販雖賺得幾兩銀子,也只夠湖口而已!”

“更有甚者,辛苦一年,所種桑麻菜蔬,還不如令其爛在地里,因為一旦去賣,反而得不償失!”

“您別看江南繁華,但這繁華不過是士大夫之繁華。”

“所謂,能在秦淮河為一花魁擲千金,能在蘇州寸土寸金之地造園疊石成山而費銀數十萬,皆不是百姓能參與的。”

“實則,在這煙柳繁華地,也有饑寒之餓殍,凍死之貧戶。”

“饒是中等之家,也只是勉強過活。”

“一勤織之婦女,終年不休息,所賣土布也不過只能應付官吏催繳之丁銀稅賦而已,而繳納之后,無任何積蓄也。”

“若是生病,皆是能拖就拖,更別提做衣納鞋,皆是能補丁就不換新,所謂‘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也!”

“另外,一家壯丁,即便靠妻織布所得,能交丁銀,而可務工務農,但所得也只夠養高堂兒女,所得積蓄,最多供一子讀書。”

“可如今,江南舉業者,如過江之鯽,小戶子弟要想取得功名,所費之銀已不遜于繳納丁銀稅賦之費,無論是束脩,還是考試所交保費,皆不少。”

“總之,庶民無論在鄉間有地,而為耕農之莊戶,還是城市中無地,而為務工之雇工,與其妻一年辛苦所掙,大部分都皆為官吏豪紳盤剝所得,和供應子女讀書而希冀能鯉魚躍龍門之用。真正所掙,用于己身者,少之又少,無非僅得溫飽而已。”

“鄉集市鎮更別提。”

“百姓手中無多少錢,所買之物有限,故在這些地方,開雞毛小店或為攤販的商戶們,自然也賺不到厚利,厚利皆為能出海跨省經營之牙行或當鋪所賺。”

“但這些牙行當鋪,皆是權貴豪紳胥吏之產業!”

海瑞說完后,馬自強頷首,沒有說話。

半晌后,馬自強才道:“這么說,如果加征商稅,除非能加征到這些權貴豪紳胥吏之身上,否則只會是進一步壓榨小民,乃至逼民造反?”

“光加征到權貴豪紳胥吏身上還不夠!”

“一旦加征商稅,哪怕加征到權貴豪紳胥吏身上,也會因為既奪了權貴豪紳胥吏之利,也奪了小民之利,而使兩者聯合起來對抗朝廷官府。”

“且這樣對小民之奪利必然更狠,皆因權貴豪紳胥吏必在小民身上找補,而小民為自家生計也會在小民身上找補而互相迫害。”

“如此則小民之怨更重,則必有權貴豪紳胥吏鼓動小民反抗官府,乃至故意滋生出民變來。”

“邪教也會趁機滋生。”

“所以,要加征商稅,使其為善政,只能加征到權貴豪紳胥吏身上!”

“對小商販還當減免,乃至朝廷出資助其經營,以免其被豪右佛寺之高利貸盤剝太重!”

海瑞回道。

馬自強苦笑起來:“這只怕很難!讓天下官吏去只加征權貴豪紳胥吏的稅,官僚還好,畢竟為父母官者,多是外官,但讓胥吏這樣做,無疑相當于取自己之利給朝廷,而不令其有害民之便,等于該政無可行之沃土也!”

說著,馬自強就又嘆道:“仆乃北人,知北方百姓不容易,本以為江南富庶之地的百姓要好些,卻沒想到江南百姓也生活多艱。”

“江南雖繁華,卻與百姓無關,朝廷也沒得到多大好處,那這江南還真只是士大夫之江南。”

馬自強說著就出屋,來到仙霞關上,看著仙霞關外官道上川流不息的商幫腳夫,對海瑞道:

“但大明七大鈔關,去年稅收合計,也不過二十多萬兩,真正是太少了!”

“這么多行賈腳商,竟只能給朝廷帶來這么點稅收,真正是令人唏噓!”

馬自強沒好直接說,他這個閣臣光一次受賄就達二十萬兩,幾乎抵得上大明一年鈔關收入,而也就只是感嘆鈔關收入的確太少,而比不上權貴豪紳間的一次權錢交易。

“這已經比穆廟時增加了幾萬兩,至少達到了二十萬以上。”

海瑞說著就道:“皆因清丈田畝之政。”

“雖只是清丈田畝,但實則是逼著豪民不能盤剝庶民,庶民不用再承擔額外被豪紳胥吏詭寄飛灑之田賦,所以,庶民還是可以增加一些積蓄的。”

“雖然庶民多因擔心年景有變,而有不敢大愛購買者,但購貨之能還是遠高于新政推行之前。”

“以至于,鄉野之間,也多了不少墟集,漸漸有成大鎮之象,這仙霞關也就商賈更多,不惜帶貨跨省去交易,也就增加了鈔關稅收。”

“善哉!”

“可見雖天下之利不在官即在民,但若能為庶民爭利,使庶民利增,也能增加朝廷官利!”

馬自強笑著道。

海瑞點首:“所以,得行惠民之政,方能富國強兵!”

“元輔謀國,可謂有方。”

馬自強點點頭,且不忘了政治正確一下。

“閩地從商之民更多,閣老不妨再問問閩人,可與南直情況相似?”

“正好吾友王潤蓮因聽聞家母老去,而準備設路祭于延平府,到時候閣老可問問他這個閩人。”

海瑞這時則因此突然提議了一下。

馬自強點首:“也好!欲行國策大政,自當不能只問一地之情況。”

“閩人王用汲見過閣老!”

王用汲在見到馬自強先行了大禮,然后就被馬自強扶了起來:“潤蓮不必如此,你既是剛峰之友,亦為吾朋友。”

馬自強說著就在與王用汲、海瑞三人閑聊一陣后,就問起王用汲:“閩地為商者可多?”

“不瞞閣老,閩地多山,經商者十停倒有六停,且多是出海。”

王用汲回道。

“其利豐否?”

馬自強問道。

王用汲笑著搖頭:“若是利豐,月港也不必每年關稅僅得上萬兩。”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