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佑明第八十四章 嚴懲宗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萬歷佑明 >>萬歷佑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四章 嚴懲宗室

第八十四章 嚴懲宗室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楓渡清江 | 萬歷佑明 


兼并田地不只是豪紳,在地方上,尤其是宗室集中的地方,宗藩兼并田地的現象往往更加嚴重。

因為宗藩往往在法律上有特權,按照以往慣例,除非造反,都不會被處死。

所以,宗藩們往往因此越來越肆無忌憚,歷史上不少宗藩甚至直接欺行霸市,乃至私設關卡收稅。

總之,在大明,皇帝縱容誰,誰就會成為更猖狂的一批勢力。

朱翊鈞沒打算縱容宗藩。

甚至,朱翊鈞早就想過要好好整頓一下宗藩制度。

也不僅僅是要打擊宗藩斂財枉法的行為。

更重要的是,要給宗藩們新的出路,不能讓他們只能被當豬一樣養著,只能通過欺負百姓搜刮民財的方式發財,而不能做其他事,通過其他方式生財。

但現在,外貿的利益,大部分被勢家豪右把控著;朝廷現在就只能通過增加內部的民利為國帑,而能夠養兵養將,進而才能在將來有實力去分配外部的利益,使得宗藩們能在外部的利益分配中得到好處。

所以,宗藩們要是阻撓清丈田畝的新政推行,不肯讓一部分內部的民利給朝廷,那作為皇帝的朱翊鈞也還是不會客氣。

“梟首?”

朱廷仆一臉驚愕地看著在自己頭頂上的圣旨,喃喃念了起來,接著就矢口否認起來:“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怎么會有殺宗室的道理?!這絕對是他張居正矯詔!”

茹宗舜只是沉著臉,隨即就吩咐道:“將朱廷仆即刻明正典刑!”

“是!”

有軍士摁住了朱廷仆。

而朱廷仆則掙扎了起來,大聲喊道:“我要見陛下!我要見陛下!”

隨著一刀落下。

頓時,朱廷仆的頭顱就血糊糊地滾落在了其他宗室子弟的面前。

而至此,朱廷仆便被梟首。

與此同時,朱俊槨也被戴上枷鎖,鎖入囚車,而被押去了鳳陽。

大同的宗室子弟們因此皆感到十分駭然。

他們都沒想到朝廷會動真格,直接處決擅殺官差的宗室子弟。

然也因此,接下來的大同一帶的宗室子弟皆沒敢再對抗新政,老老實實地配合起朝廷的清丈田畝事來。

而隨著朱廷仆被梟首的事傳到全國其他地方后,其他地方的宗室子弟也都因此大受震撼,皆不得不偃旗息鼓,不敢對清丈田畝事有半點阻撓之意。

藩王們也的確如朱翊鈞所料,沒有因此造反,或許對于藩王們而言,為一個清丈田畝事就造反還不值得。

畢竟清丈田畝還算不是狠,只是讓他們把多占的田地吐出來而已,而不是逼他們也納糧繳稅。

其實對于勛戚豪紳們而言,也是一樣,清丈田畝他們還能忍受,開海也還能忍受,只要朝廷不打擊走私不取消他們的優免。

畢竟后者才是他們控制天下大部分財貨之利的根本所在。

當然,現在清丈田畝還是讓他們受損不少,首先強占的田地不得不吐出來,其次優免之外的新增田畝不得不繳足賦稅,而不能再轉嫁給普通百姓。

只是上次伏闕事件的失敗,讓他們意識到,兩宮太后也不能阻止住張居正推行改革的意志,所以,他們現在都不得不暫時隱忍。

“一條鞭法既然南北官員意見不統一,便先不令全國推行,令各地撫按按當地實情酌定,若百姓納銀方便就納銀,若納糧方便就納糧。”

而在清丈田畝于全國推行時,張居正則根據南方推廣一條鞭法的經驗,突然奏請朱翊鈞在全國清丈田畝時也于全國推行一條鞭法。

但一條鞭法受到許多北方籍官員的批評。

許多北方認為,一條鞭法不利于商業活動不發達且田畝產出少的北方,一味將稅糧折銀,雖利于南方百姓以副業所賺白銀代稅糧繳納,但會加重對北方農民的盤剝,會使北方百姓不得不為兌糧為銀而增加負擔。

朱翊鈞也就因此沒有準予張居正所提。

“陛下,通行一條鞭于全國,利于稅糧總收起解,差役亦可照丁地編派,按丁征銀與按畝征銀,官府出銀雇役,大戶可免除妄費,解消見里長之費,可避免詭寄請托等;”

“富者可得弛擔,而貧者可無加額。”

“且銀有定例而冊籍也便于清恐查。”

“而若不推行此法于全國,則無以上之便。”

“北方雖銀不足,但北方素來稅輕,行一條鞭,當也不至于使民難以承擔。”

張居正據理力爭起來。

朱翊鈞則反問道:“先生真覺得銀價會是定例?不會因繳稅時漲,不繳稅時跌?”

張居正沒有回答。

接著,朱翊鈞又道:“北方苦寒,且產出少,稅輕尚不如南方富庶,使大量富戶遷徙于南方;若再只為官府解糧與豪紳大戶之便,而增加北民負擔,恐將來北方荒蕪更加嚴重!”

“將實物折收銀兩等貨幣是將來必行之趨勢,但先生操切了!”

朱翊鈞這時突然這么說了張居正一句,且道:“但要全國皆以實物折收銀兩,也就是行一條鞭法,怎么也得等將來北方也有通行之銀幣后再說!”

“而這個銀幣不能簡單地等同于銀兩,至少其價格得由朝廷能控制,以避免豪右操縱其價格進而借機盤剝百姓。”

“所以在真正作為國家的銀幣未定之前,地方上要準予百姓繼續以實物納稅,嚴令各撫按不得強以白銀征收!”

“銀幣?”

張居正沒想到皇帝朱翊鈞想的不僅僅是收稅時以實物折為白銀收取的事,而是想的控制銀幣的事,而不想讓大戶有通過操縱白銀價格盤剝百姓的機會。

張居正無話可說,也就只能拱手稱是,而沒再堅持推行一條鞭,接受了皇帝的要求,只讓地方撫按按各自主政地方的實際情況來辦。

朱翊鈞則又道:“眼下朝廷需要盡快建立的是能通行于全國的銀幣,這銀幣最好還是以銀為主,畢竟銅不足,而紙鈔又被濫用過度,短時間內難以讓百姓信任;故先生需要在這上面多花些心思,去集中一批優良的工匠,看看能否冶煉出不易被仿制而摻雜有一定含量的其他物質的銀幣出來。”

“臣遵旨!”


上一章  |  萬歷佑明目錄  |  下一章